「詩詞鑑賞」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僧及禪意詩詞

2021-01-09 品讀好詩詞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精於文辭、以詩知名的詩僧:如唐代的齊己、寒山等等,留下眾多經典的詩詞名句。我們一起來欣賞歷史上著名的詩僧的詩詞作品,當然還有很多的著名的詩僧,如果你還知道更為精彩的詩文,歡迎留言討論!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齊己,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號衡嶽沙門,湖南長沙寧鄉縣塔祖鄉人,唐朝晚期著名詩僧。齊己的一生經歷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個朝代。

尋陸鴻漸不遇

唐-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逕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導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皎然,俗姓謝,字清晝,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詩僧,謝靈運的十世孫。

皎然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存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閒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

獻錢尚父

唐-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貫休,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後,詩名日隆,仍至於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於所居,世壽89。

歸湖南作

唐-靈澈

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如今還向山邊去,只有湖水無行路。

靈澈,俗姓湯,字澄源,會稽人。其出家於雲門寺,先後跟從嚴維和皎然學詩,並與劉禹錫、柳宗元等交往,甚有詩名。劉長卿曾賦詩《送靈澈上人》,被收入唐詩三百首。

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寒山(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寓居浙東天台山。唐代著名詩僧。與寺僧豐幹、拾得為友,將寺院殘餘飯菜倒進竹筒,背回寒石山維持生活。後人輯成《寒山子詩集》3卷,《全唐詩》存詩312首。元代傳入朝鮮、日本,後譯成日、英、法文。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著二十世紀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並廣泛流傳。

江上秋夜

宋-道潛

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

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雲淺處明。

道潛,北宋詩僧。本姓何,字參寥,賜號妙總大師。於潛(今屬浙江臨安)浮村人。自幼出家。與蘇軾諸人交好,軾謫居黃州時,他曾專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禪院。因寫詩語涉譏刺,被勒令還俗。後得昭雪,復削髮為僧。著有《參寥子集》。

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南宋詩僧,志南是他的法號,生平不詳。志南的生活狀態已不考,他在當時的文壇上也沒有「中興四大詩人」以及「二泉先生」諸人的風頭那麼前。但就這短短的一首詩,就以其對早春二月的細膩感受和真切描寫,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

浣溪沙-妙高墨梅

宋-惠洪

日暮江空船自流。誰家院落近滄洲。

一枝閒暇出牆頭。

數朵幽香和月暗,十分歸意為春留。

風撩片片是閒愁。

惠洪,一名德洪,字覺範,自號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裡人。宋代著名詩僧。自幼家貧,14歲父母雙亡,入寺為沙彌,19歲入京師,於天王寺剃度為僧。當時領度牒較難,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為己名。後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結交黨人,兩度入獄。曾被發配海南島,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獲釋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頌古五十五首

宋-釋梵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釋梵思,號訥堂,俗姓朱,蘇臺(今江蘇蘇州)人。年二十一祝髮受具,往來佛鑑、佛眼會下。晚依圓悟。住衢州天寧寺。為南嶽下十五世,圓悟克勤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一四、《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今錄詩十首。

本事詩十首-選二

近現代-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後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為革新派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蘇曼殊曾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詩風「清豔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

相關焦點

  • 唐代詩僧寒山子的詩詞為何風靡日本?
    其原因是日本人,雖然受漢唐文化影響深厚,並且文字當中採用很多漢字,然而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理解上還是有相當難度。這點別說對日本人,就是華人,若是文學素養和傳統功底較差,對古籍的理解尚有難度,更何況是語言文字不同的日本人。因而,在日本對於一些詰屈聱牙古漢語典籍,只是少部分人去研究,大多數人都喜歡通俗易懂的詩詞典故。
  • 「詩詞鑑賞」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詩詞賞析大全
    【詩詞鑑賞】此詩出現在第一回中。中秋夜,甄士隱把賈雨村從葫蘆廟請到家裡飲酒,「當時街坊上家家策管,戶戶弦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乾」。賈雨村乘著酒意,狂興不禁,吟出這首詩。賈雨村脫口而出就是一首像樣的詩。詩的前兩句平乎,並無特色;後兩句卻透出氣象不凡,抱負不淺。
  • 聚焦 | 感受從詩詞中走出的例外之美,《掬水月在手》詩詞誦讀暨電影鑑賞會在京舉辦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服飾」 每日推送
  • 「詩詞與音樂」詩詞中的音律之美——山水悟道(黃莽)
    中國的古代詩歌是有音樂性的,相當於骨肉相連,不可分割,唐宋以來更是一種音樂文學。歌行、絕句、律詩和詞,皆是可歌可唱的。當然也不排除純文字的詩詞,我們通常把文學分為兩類,即文學作品和文學藝術作品,這是兩個概念。本文我們不講如《紅樓夢》中香菱和林黛玉學詩的入門知識,平仄、起承轉合、虛實修辭等之理。只講詩詞中的音律,若能啟發或引起這方面的專家把丟失的詞譜挖掘、還原,那將是無上功德。
  • 【詩詞鑑賞】十首唯美秋夜詩詞,一起感知秋夜的美好!
    十首唯美秋夜詩詞,一起感知秋夜的美好! 秋夜池上作 宋-陸遊 江上秋夜 宋-道潛
  • 中國歷史上寫詩詞被稱為「詩魔」的人是誰?
    小編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詩詞史上,有很多出名的詩人,最有代表性的,無人不曉的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等等。但是歷史還有一人被稱為詩魔,而這個人是誰呢?那麼小編這就大家了解了解,這個人其實大家都很了解,也知道他的詩歌。中國歷史被稱為詩魔的詩人是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
  • 【詩詞鑑賞】梅雨季節 ,一起欣賞美麗的梅雨詩詞!
    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一些詩詞對梅雨更有了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有「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還有「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汛盡卻山行」,更有「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在淅淅瀝瀝的梅雨季節,一起欣賞美麗的梅雨詩詞!
  • 《掬水月在手》邀你鑑賞最美詩詞紀錄片,感受文化的力量
    該片記錄了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的當代詩詞大家葉嘉瑩的傳奇人生,是第一部搬上全國大屏幕的4K文學紀錄片電影,也是中國第一部古典詩詞主題電影。這部作品不僅是葉嘉瑩個人的傳記,也是一部從側面書寫中國20世紀文化史的影像資料。該片已於10月16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1分。
  • 康震詩詞課:詩詞滋養心靈,溫暖歲月|文藝學堂
    ▲ 更多傳統文化和福利,關注「為你讀詩」文藝學堂
  • 【詩詞鑑賞】八首有關深冬的詩詞,溫一盞冬韻驅寒!
    八首有關深冬的詩詞,溫一盞冬韻驅寒! 清平樂-深冬寒月 五-馮延巳 品讀好詩詞 品讀經典 品讀好詩詞 品讀、鑑賞經典詩詞歌賦 分享、交流精美原創文學
  • 「唱詩班」第二季冬至上線 瓜瓜龍語文攜手國學大師唱響中華詩詞
    12月21日,時值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大力教育旗下的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攜手王蒙、蒙曼、酈波、錢文忠四位國學大師,推出了「唱詩班」第二季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短片中,孩子們身著中國古典服裝來到莊嚴雄偉的紫禁城,通過新編兒歌傳唱經典詩詞。
  • 初中語文詩詞鑑賞如何突破?新東方在線「三步三看法」幫你找到方向
    (原標題:初中語文詩詞鑑賞如何突破?新東方在線「三步三看法」幫你找到方向) 許多中學生反饋,古詩詞閱讀鑑賞類試題很難提升,原本優美流暢的古詩詞一到了試卷上,就成為了許多同學的「噩夢」。
  • 三國演義詩詞欣賞
    三國演義詩詞鑑賞一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出自調寄《臨江仙》 三國演義詩詞鑑賞二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
  • 「「賤」說詩詞」也談詩詞復興
    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昨天在京召開,上午周文彰會長說了一十二條,條條精湛,圍繞詩詞的復興與發展給出了莫大的鼓舞,詩詞的復興要與時代接軌,創作要和評論同行。保留傳統詩詞的形式,內容上創新,當代相契合。還談到關於主流媒體不發詩詞,單以老乾體是不足以支撐藉口的,當今的詩詞,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已經超越了古代。最後又提到了「詩詞熱」這個詞。我作為一名邊緣人物,充當良好背景的同時,認真地傾聽每一位老師的發言,從內心希望詩詞的發展更加繁榮與輝煌。歐洲的文藝復興為何會高度繁榮,是因為帶著科學與藝術的使命,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
  • 【詩詞鑑賞】十首冬天菊花的詩詞,在冰天雪地裡依然是那樣美麗!
    品讀好詩詞 品讀經典 品讀好詩詞 品讀、鑑賞經典詩詞歌賦 分享、交流精美原創文學
  • 【詩詞鑑賞】 七月十五的月光,在月色中思念
    野迥雲歸盡,山高月上遲。 暗螢依露草,驚鵲繞風枝。 素影隨波遠,新涼與酒宜。 品讀好詩詞
  • 「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詩摘詞選投稿郵箱mm0127m@163.com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詞性即詞的特點。同詞性即劃分為同一特點的詞類。當然的,在創作詩詞聯的時候,這些詩詞,很多時候就是一個泛指,而不僅僅是單指,就這個詞本身而言,他就是個實際意義上的詞,所以,我們當做實詞來看待。唐伯虎紀事中有一聯:七裡山塘,行到半塘三裡半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我們先不考慮重複的「洞」字。
  • 「詩詞鑑賞」今來商略感秋詩,在詩詞中感悟秋意!
    秋意漸濃,在詩詞裡感悟秋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的《秋詞》,讓人感悟到秋天的美好。在秋天,只要你用心,亦或隨意取一個視角或角度,秋都會給你一份驚喜或多彩多姿的畫卷,去在詩詞裡感悟秋天的美好吧!
  • 蒙曼講詩詞:腹有詩書,如草之蘭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評委初識蒙曼老師,還是因為看《中國詩詞大會》。她說,元稹雖然寫出了「曾經滄海難為水」,但他卻是「歷史上著名的一個深情但不專情的人」。她講李清照、趙明誠這對詩壇CP,除了講小兩口「賭書潑茶」的鬥詩遊戲,還講到了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所以後來李清照才會寫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壯麗篇章。寥寥數語,卻幾乎還原了整個宋代史。
  • 「高端原創優秀詩詞」鄧榮森|詩詞選粹
    鄧榮森 || 詩詞選粹月夜登筆架山椽筆雲端架,誰題摘月詩。雙峰齊輔佐,折桂不容疑。原韻奉和馬凱先生《賀中華詩詞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京華消息報,四海和清聲。久負東風意,偏懷南粵情。三秋詩習學,五次會牽縈。勝景因雲集,響雷天地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