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天,《掬水月在手》長沙推介交流活動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舉行。《掬水月在手》是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電影。該片記錄了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的當代詩詞大家葉嘉瑩的傳奇人生,是第一部搬上全國大屏幕的4K文學紀錄片電影,也是中國第一部古典詩詞主題電影。這部作品不僅是葉嘉瑩個人的傳記,也是一部從側面書寫中國20世紀文化史的影像資料。該片已於10月16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1分。
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廣州市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出席有關活動。
陳剛在分享交流會上表示,歡迎紀錄片電影《掬水月在手》來長沙進行推介交流,對紀錄片製作團隊的文化傳承與擔當表示敬意。他希望廣大觀影愛好者可以從優秀紀錄片電影中汲取傳統文化的力量,也希望以本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廣州和長沙兩城在文化領域深度合作、融合發展。
下午,《掬水月在手》在湖南大學大禮堂舉行長沙特映會。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的當代詩詞大家
葉嘉瑩的傳奇人生
《掬水月在手》預告片
由陳傳興執導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於10月16日全國公映,影片記錄了中國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詩意的一生。
類型: 紀錄片
中國大陸/120分鐘
導演:陳傳興
主演:葉嘉瑩
2020年10月16日中國大陸上映
掬水月在手的劇情簡介 · · · · · ·
《掬水月在手》記錄了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1924-)傳奇的人生。她一生歷經戰亂、政治迫害、海外飄零,晚年回歸改革開放的中國,持續創作、傳承教學,重系文革中斷的古典詩詞命脈。影片交織了葉嘉瑩個人生命和千年中國古典詩詞,表現她在詩詞長河中尋求存在的意義軌跡。《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為葉嘉瑩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興〉八首描繪中國盛唐興衰,本片藉此隱喻葉先生經歷的動蕩歲月,並邀請音樂家佐藤聰明以〈秋興〉八首為本,結合雅樂及現代樂,創作電影音樂,為杜甫詩歌帶來新的生命。
現年96歲高齡的葉嘉瑩先生,一生坎坷多艱,曾歷經戰亂,在海外飄零數十載,在許多次人生的至暗絕望時刻,是詩詞給了她無窮的力量,而她也用自己畢生之力,傳承中華文化,闡述古典詩詞之美。改革開放後,葉嘉瑩得以回到她魂牽夢繞的祖國,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教育事業。葉先生著述豐富,桃李滿天下,為在世界傳播中華文化作出重要貢獻。她將自己畢生財產三千六百多萬全部捐贈給了南開大學,設立了「迦陵基金」,繼續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該片由拍攝過「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的陳傳興執導。從初識葉嘉瑩先生起,他帶領拍攝團隊輾轉北京、天津、西安、洛陽、香港、臺北、溫哥華、波士頓等地,對這位古典詩詞大師進行了17次深度訪談與拍攝,採訪了葉嘉瑩親友學生數十位,包括白先勇、席慕蓉、瘂弦、漢學泰鬥宇文所安等文化名人,儘可能呈現葉先生樸實的生活樣貌、豐富的創作內涵,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這部電影可以說從葉先生的個人史,延伸到了整個中國古典詩詞的歷史」。主創團隊介紹,電影的結構分為七章八段,以葉先生的居所來命名每個篇章,建構成葉先生個人的歷史,同時呼應古典詩詞的整體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為葉先生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之一。日本音樂家佐藤聰明以杜甫《秋興八首》為靈感,結合雅樂及現代樂,創作了電影音樂,令人回味無窮。
葉嘉瑩先生追求「弱德之美」,影片風格也遵循了《楚辭》的「要眇宜修」,從形式、內容到配樂,都有精彩之處,呈現出葉先生看來平靜,其實波瀾壯闊的人生樂章。
「葉先生說過『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裡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堅持,你還要有你自己的一種操守。這種美是一種『弱德之美』。」電影導演陳傳興表示,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突發的疫情影響了人類的生活但卻無法暫停時間,轉眼2020已經過去了一半,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希望觀眾能感同身受,了解影片背後的用心。
不同於普通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採用了別具一格的視聽語言,將吟詩、空鏡頭等元素融入其中,展現出古典詩歌一般的意境感。
《掬水月在手》全程採用4K攝影,專為大銀幕而生,從開機到殺青再到完成後期,歷時三年。
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貓眼評分9.4,豆瓣評分8.1,被認為是「今年最美的紀錄片」。影片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反響強烈,去年曾入圍2019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終評。
目前,《掬水月在手》在嶽麓區各大影院熱映。
趁周末,一起去看電影吧!!!
來 源| 智慧長沙
採 編 | 何 丹
編 輯 | 謝 汀
校 審 | 潘振興 羅 瑤 李 丹
原標題:《《掬水月在手》邀你鑑賞最美詩詞紀錄片,感受文化的力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