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不成,海底撈下沉掘金,九個「10元店」品牌誰能跑出來?

2021-02-08 AI財經社

文 | 劉雪兒

編輯 | 孫靜

海底撈最近有點忙,一邊給主品牌漲價,一邊推出「10元店」的副品牌。

12月14日,有消息稱海底撈在鄭州開了「孟小將」、「駱大嫂」兩個新品牌,分別主打米線、水餃兩大快餐品類。至此,海底撈已推出9個副品牌,囊括中式快餐的多個細分領域,而且主打10元-20元左右餐品。

這一變化背後則隱藏著海底撈搶佔下沉市場的野心。在大眾消費精打細算的疫情後時代,海底撈持續藉助主品牌攻佔二三線市場的同時,採用賽馬制孵化副品牌。無論最後誰跑出來,都為海底撈的下沉著陸之旅備好了一把「降落傘」。

孵出9個「葫蘆娃」

走進鄭州花園路丹尼斯負一樓,便能看到「孟小將」米線和「駱大嫂」水餃兩家店。兩家店裝修走極簡風,孟小將有原木色的小桌椅,一面牆上還掛有金屬支架的壁燈;駱大嫂風格更為柔和清新,淡綠色的椅面和原木桌搭配和諧,還有一排木架子做空間分隔。

兩個品牌的商品售價也很便宜:在孟小將米線店,一碗珍菌湯米線僅售6.9元,最貴的是9.9元的金湯魚柳米線;可樂、雪碧、芬達、紅茶每杯僅需3元,而且能免費續杯;小吃類也不貴,滷蛋2元/個,滷豆幹1元/個,最貴的椒麻小酥肉9.9元/份。駱大嫂家的水餃也物美價廉,一盤豬肉大蔥水餃只賣10.9元,管飽。

美團上有用戶點評說,「價位超級划算」,兩人點了麵筋、雞米花、兩份米線才花了30元,「但服務、衛生、味道沒有敷衍」。

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回復AI財經社稱,「公司在鼓勵內部創業的同時也注重多元人才培養,駱大嫂、孟小將兩個品牌是內部員工嘗試的創業項目,目前仍在探索階段,希望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更豐富、性價比更高的選擇,公司會在新品牌運營、管理等方面給予一定支持。」

事實上,此前海底撈就推出過7個副品牌,而且都走物美價廉的快餐路子。

探索最早是在2019年,當時海底撈在鄭州試水「佰麩私房面」,在西安開出「新秦派麵館」,在北京試驗「十八汆」麵館。今年5月疫情穩定後不久,成都一家「撈派有面兒」上線。麵館們的性價比都挺高,「十八汆」的麵條最低價為9.9元,而「撈派有面兒」的最高價為9.9元,一份特色涼皮只需2.99元,紅燒牛肉麵只有5.99元,讓網友驚呼比早餐還便宜。

可以說,海底撈開頭四個副品牌都主打「有品類無品牌」的區域性麵食,受眾人群廣,競爭力沒那麼大。甚至當時有人調侃說,照這個套路,海底撈可以在武漢賣熱乾麵,在山西賣刀削麵,在河南賣燴麵,在杭州賣片兒川。

蹊蹺的是,海底撈並沒有滿足「預言家」網友的願望,反而轉向了米飯和小吃類。9月下旬,海底撈對外回應稱,最近北京地區推出的「飯飯林」與「秦小賢」兩個品牌,都是內部員工創業項目,分別主打蓋澆飯和陝西風味小吃。其中,「秦小賢」主打的米線價格在9.9-15.9元不等,「飯飯林」主打的蓋澆飯在9.9-23.9元不等。

到了12月上旬,海底撈又在鄭州推出「喬喬的粉」品牌,主打土豆粉。業內人士認為,與此前主打的米麵類快餐不同,這次的目標更加聚焦,甚至有人猜測這次瞄準的是當地土豆粉龍頭「姐弟倆」品牌。

為何要推副品牌?

為什麼海底撈會頻繁推出副品牌,尤其在疫情後期加快節奏?

餐飲連鎖顧問王冬明告訴AI財經社,一方面疫情期間海底撈門店業績下滑嚴重,需要子品牌和供應鏈配合,把經營流水提上來;另一方面,疫情也讓海底撈預見2021年甚至2022年,國內有可能出現消費降級的趨勢,未來大眾的消費能力會下滑,不如做一些物美價廉的、適應下沉市場的新品牌。

財報也驗證了這一點。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營收不到百億元,淨虧損高達9.65億元,而去年同期則是盈利9.12億元。此外,公司九成以上收入來自海底撈餐廳,外賣收入貢獻率僅為4.2%,調味品及食材貢獻率不足2%。

但佔大頭的海底撈餐廳收入的天花板很有限,原因在於火鍋屬於慢餐,適合多人邊聊邊吃,翻臺率提升空間有限——海底撈半年報的翻臺率僅有3.3次/天,與出餐快、用餐也快的快餐不是一個競爭維度。

此外,隨著近幾年下沉市場潛力被不斷挖掘,海底撈主品牌也在著力下沉。2016年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新開23家店,2017年飆升到77家,2018年增至110家,2019年上半年一口氣就開出166家店。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一線城市門店佔比為24%,二線城市門店佔比45%,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佔比31%。

王冬明透露,海底撈這種火鍋品牌無法快速下沉,在二線城市還好,但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效果有效。就連疫情初期海底撈出於正常經營的漲價,也因遭到輿論質疑而被緊急叫停,近期又有媒體曝光海底撈在悄悄漲價。這種情況下,海底撈需要物美價廉的品牌打輔助。

誰可能最先跑出來?

火鍋外的餐飲賽道也很多,海底撈為何選擇快餐?

根據國家統計局及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如果按快餐、休閒餐廳、正式餐廳劃分,2019年快餐規模佔中國餐飲市場的比重為22.9%,位居第二,次於佔比57.5%的正式餐廳市場。

王冬明分析說,選擇快餐試水有三個原因,第一,快餐容易標準化,而正餐很難;第二,快餐成本和售價較低,適應消費降級的需求;第三,快餐能消化海底撈背後的蜀海供應鏈的訂單,而正餐很難消化。

海底撈對新品牌的態度也很曖昧,一方面承認這是副品牌,一方面卻從不主動和過度宣傳。畢竟,這些賽馬項目都在孵化和探索中,跑出來再大力扶持也不遲。

那么九個品牌裡,哪些品牌最有潛力跑到前頭?王冬明對粉類品牌抱有期待。他認為,快餐按主食劃分為粉、面、飯類,利潤逐個降低。原因在於,吃飯要配菜,炒菜成本較高;面有滷料就行,下腳料也能當滷料,比炒菜成本低;粉更多和湯、調料搭配,成本最低。

此外,男性用戶消費更理性,看重用料實在的米麵,而女性用戶看重食物是否好吃、好看,不會算計太多。這就帶來一個結果:男性多選擇米、面,而粉的主流用戶為女性。加上女性衝動消費多,消費頻次高,也讓粉的復購率和利潤攀高。

「海底撈一開始推出的幾個面類品牌能消化供應鏈訂單,營業額也有了,但只能跑量,掙錢不多。」這也解釋了為何後來海底撈會開拓其他非面類領域。王冬明對主打米線、水餃的新品牌孟小將、駱大嫂有所期待,「這兩個新品牌不帶有地域符號,覆蓋人群更廣,運營難度也降低了。」

而快餐領域成功率低,相比單個孵化,海底撈全面撒網的賽馬制孵化,也是一種提高成功率的策略。無論最後誰跑出來,海底撈的下沉著陸之旅都多了一把降落傘。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首家肯德基「小鎮」模式店開業,下沉市場成為餐飲品牌的掘金之地?
    下沉市場蘊藏的龐大消費潛力,讓品牌紛紛開始向下滲透,開發這一藍海市場。「小鎮青年」正在成為品牌未來增長的機會人群。餐飲界的「扛把子」肯德基,也在加快自己的下沉步伐。近日,肯德基就在河南新鄉市封丘縣開出了首家「小鎮模式」店,成功進入了下沉市場!
  • 越來越貴的海底撈,還怎麼下沉二三線城市?
    07.04.2020導讀:漲價的海底撈,離品牌下沉的願望越來越遠。「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過分了啊。」在微博上,吐槽海底撈漲價的用戶比比皆是。有網友表示,最近兩個人就吃了344元,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兩個人消費不到200元。對此,海底撈承認得很痛快:漲價屬實。
  • 海底撈又又又悄咪咪漲價了!
    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曬出帳單,原本海底撈線下重新開灶令他激動不已,但一看價格頓時傻了眼,「人均220+,半份血旺從16元漲到23元,半份土豆片13元,算下來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過分了啊!」而從另一位網友的帳單看,整份酥肉從去年7月的26元漲價到如今44元。
  • 人均180元,長沙的海底撈漲價了!還有這些也……
    「點菜時沒感覺,一結帳才發現貴了好多啊,人均消費從150元漲到180元。」4月3日,大四學生小周在海底撈長沙世紀金源店用餐後發現,該店上調了大部分菜品價格。記者走訪發現,喜茶、西貝莜麵村、瑞幸咖啡等網紅餐飲品牌的部分商品價格也出現小幅上漲。
  • 海底撈的「十元奶茶店」會有未來嗎?
    與海底撈火鍋業務的中高端定位不同,9塊9的定價在新式茶飲行業可謂非常親民,性價比媲美蜜雪冰城。這是海底撈在「十元」生意上走出的新一步。從2019年起,海底撈便探索下沉市場,陸續推出「十八汆」、「撈派有面兒」、「佰麩私房面」等多個快餐子品牌,許多產品單價低於十元。
  • 海底撈復工後漲價約6% 1碗米飯7元 一片土豆1.5元 海底撈回應漲價...
    海底撈復工後漲價約6%,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海底撈回應漲價原因。網友評論:本來就不便宜 這下更貴了...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布消息稱,海底撈恢復堂食之後漲價了,血旺半份從 16 漲到 23 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 13 元,合一片土豆1. 5 元,自助調料 10 塊錢一位;米飯 7 塊錢一碗;小酥肉 50 塊錢一盤。吃一頓,人均220+。還有網友表示,最近兩個人就吃了 344 元,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兩個人消費不到 200 元。
  • 一片土豆1.5元……海底撈悄悄漲價 網友曬菜單吐槽
    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錢…海底撈悄悄漲價,網友曬菜單吐槽  在家憋了這麼久,  不少網友「出關」最大的心願之一,  就是吃頓海底撈火鍋  可近日,  有網友去打卡  剛剛恢復堂食不久的海底撈,  卻發現……
  • 茶飲首個「萬店品牌」誕生:6元/杯的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場成就...
    具體的執行細節是,買10元的產品送10張1元代金券。 2019年年底剛剛宣布門店數量突破7000家的蜜雪冰城,在疫情影響下,依舊乘風破浪,以平均約1天開20家店的速度,超速完成了萬店目標。 茶飲業首個萬店品牌誕生,給行業傳遞了哪些信號? 萬店品牌誕生,向行業傳遞了哪些信號?
  • 海底撈單品漲幅6%,如何聰明的漲價不被顧客「罵」?
    受原材料成本影響,一批品牌正開始小幅漲價。上一次海底撈漲價被罵上熱搜一事仍歷歷在目,如果今天,漲價已經是餐企自救的必須手段,那麼,大家該學「聰明」點了!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ID:hgcj6666),作者田果、小倩。近日,海底撈「悄咪咪」漲價了。部分門店的牛羊肉漲幅在4~6元,甚至自助小料和飲品也漲了。
  • 海底撈漲價了!
    恢復堂食之後,有多少人吃的第一頓就是海底撈呢? 可任誰也沒有想到,日思夜想的海底撈似乎漲價了?! 除了海底撈漲價,西貝、外賣、其他的一些「洋快餐」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
  • 繼海底撈之後,西貝也為「報復性漲價」道歉,經歷了怎樣的反轉?
    不過由於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人們被迫減少可選消費開支,消費者對漲價的容忍度也更低了。不少網友對海底撈漲價的行為表示難以接受。因此,海底撈10日下午在微博公開致歉。發布後,道歉信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海底撈官方稱,定價從即時起恢復至1月26日停業前的標準。
  • 部分知名餐飲企業漲價 海底撈漲價多少最新海底撈西貝菜單價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本來海底撈漲價漲得就有點多了,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發現它也毫不遜色。」
  • 海底撈漲價了!以前一份的錢現在只能買半份!
    CBD君走訪發現,確實有部分奶茶漲價了,比如奈雪的茶都漲了1到2元。CBD至愛的海底撈也漲價了,像鮮炸酥肉,一份以前是24元,現在半份都在21元左右。海底撈也快吃不起了,心塞……奶茶漲價1到2元,邁入30元時代CBD君走訪時尚天河和維多利廣場的幾家奶茶店發現,COCO、一點點、益禾堂、蜜雪冰城等幾家奶茶店沒有發現漲價的情況。
  • 海底撈漲價有技巧,麥當勞狂打折有底氣
    一位北京網友吐槽在海底撈就餐:「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還有網友發現,同樣的一份現炸酥肉,已經從去年7月份的28元漲到了44元,漲幅超過30%。這已經是海底撈自2019年冬天肉價上漲後的第二次漲價了,上次漲價幅度為3%到5%。
  • 「報復性漲價」後,海底撈道歉:管理層錯誤決策,價格即刻恢復到停業...
    4月10日下午,海底撈通過官方微博表示,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因耶穌受難節、復活節假期來臨,港股休市4天(本周五到下周一),4月14日(星期二)恢復正常交易。
  • 茶飲首個「萬店品牌」誕生:6元/杯的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場成就...
    擺攤兒起家的蜜雪冰城,成為了新茶飲首個萬店品牌。均價6元/杯的奶茶,乘風破浪、脫穎而出,給行業傳遞了哪些信號?優惠券沒有設置使用期限,雖然只有1元,但對客單價不到10元的蜜雪冰城來說,這個優惠力度,已經足夠有誠意。截止到發稿前,蜜雪冰城的官方微博、微信還未正式發布消息,但從門店活動來看,新茶飲首個萬店品牌的誕生,已經實錘。
  • 海底撈損失超30億元,報復性漲價6%,一碗米飯7元?股價下跌10%!
    幾天前,多地網友反映的海底撈漲價6%,一碗米飯要7元,一份酥肉要花44元,真真有種報復性漲價的趨勢。隨著餐飲業逐步復工,看了各家的價位單不約而同地上調了價位,現在漲價成普遍現象了嗎?幾天前,不少網友反映海底撈報復性漲價6%,這個漲價的力度有多大?一位北京的食客放出了海底撈菜單。一碗米飯7塊錢,一盤小酥肉44塊錢、半份土豆片13元,清點後一算,一片1.5元,更別提其他海鮮類及新鮮肉類的價格。曾經人均100吃飽的海底撈,現在人均消費220多了。
  • 海底撈猛漲價,麥當勞狂打折!
    一位北京網友吐槽在海底撈就餐:「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還有網友發現,同樣的一份現炸酥肉,已經從去年7月份的28元漲到了44元,漲幅超過30%。這已經是海底撈自2019年冬天肉價上漲後的第二次漲價了,上次漲價幅度為3%到5%。
  • 決策錯誤海底撈,漲價不對西貝村!下一個是……
    11日的公開信中,賈國龍也特別指出,西貝莜麵村此前的漲價並非是全國範圍的門店,而是圍繞著長三角,主要是上海地區進行。具體來說,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門店的25道堂食菜品,也上漲1-10元不等。全國其他374家門店的堂食價格沒變。
  •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 即日起門店菜品價格將恢復到1.26閉店前標準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 即日起門店菜品價格將恢復到1.26閉店前標準時間:2020-04-10 19:03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底撈就漲價道歉 即日起門店菜品價格將恢復到1.26閉店前標準 今天下午,@海底撈火鍋 在微博發布致歉聲明,針對此前的菜品漲價道歉,稱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