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網友上官澈認為,不管是暖暖回憶還是殘酷青春,一部票房亮眼的電影背後都離不開商業元素的成功運作。與動輒幾億的大投資大製作相比,小清新的電影自有其獨特的優勢。電影之後,觀眾獲得了片刻的放鬆,片方賺到了可喜的票房,起碼從這一點看,也算雙贏了。
資料圖片:2014年4月20日,湖北宜昌,《同桌的你》電影海報。(來源:劉君鳳/東方IC )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曾經最愛哭的你……」當年一首《同桌的你》唱出了一代人青春的懵懂,時隔多年,電影版為早已告別年少的人們再次營造了一份最初的心動回憶。
隨著觀眾口味的日益挑剔,一味模仿偶像劇的套路當然會落伍,青春電影的模式也在更新換代。比如《同桌的你》,對青梅竹馬的青蔥歲月、象牙塔裡的轟轟烈烈用盡筆墨,但是時過境遷,一句「我們最終還是敗給了現實」將兩個曾經以為非你不可的人隔離在生活的兩岸。即使在校園裡經歷過非典來襲都可以去病房搶人的愛情友情,多年之後,林一和周小梔們終究還是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道。冷酷現實與深情回憶的交錯,刻骨銘心與形同陌路的反差,為影片增添了一些新意。
果戈理說過:「青春之所以幸福,是因為它有前途。」而隨著時光流逝,當人們面對生活的壓力、現實的艱難,青春便因回憶而變得愈加美好絢爛。因此,使出「青春」的殺手鐧,再加上「愛情」、「校園」的元素,只要故事不是太糟糕,有些誠意的小清新電影總能收穫漂亮的票房。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到《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還有最近的《同桌的你》,打著青春懷舊牌的片子都有著不錯的成績。
不管是暖暖回憶還是殘酷青春,一部票房亮眼的電影背後都離不開商業元素的成功運作。與動輒幾億的大投資大製作相比,小清新的電影自有其獨特的優勢。首先,成本較低,回本獲利壓力相對較小。第二,青春、熱血、愛情這些元素,包裝得當,很容易成為賣點,再借著人們時不時的懷舊情結,添加一兩個噱頭,吸引人們走進影院也就順理成章了。第三,這類題材,必然是帥哥美女的組合,可能類型不同,開朗也好,文藝也罷,演員自身也是票房的重要保障。如此看來,這些中小成本的青春電影屢屢票房破億,也在情理之中了。
「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從前的時光終將遠去,年少的心事終將被丟在風裡。觀眾獲得了片刻的放鬆,片方賺到了可喜的票房,起碼從這一點看,也算雙贏了。(中國經濟網網友 上官澈)
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正式開放網友投稿,原創經濟時評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徵稿啟事。
相關評論:《同桌的你》:向愛情以及青春致敬
《同桌的你》 青春電影,不應止於暮色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