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投資伊點通 ,作者伊浩鑫說財經
投資伊點通
朋友大家好,歡迎再次蒞臨財經讀書匯,今天我們接著讀《金融心理學》這本書。在前幾期的內容中,我們先後講到牛市、熊市以及平衡市的一般規律和心理過程,今天的內容,我們講一講投資市場的反轉市。
所有的主要趨勢反轉都不相同。但是,我們可以得到結論,那就是幾乎所有的主要趨勢反轉都會涉及以下6個特徵或者其中部分特徵:
1,加速和放量。趨勢的突然加速表明新買家的數量如指數形式增長。比如15年A股大牛市,5月份下半旬那段瘋狂時期。
2,趨勢破壞。上升或下跌趨勢的頭部和底部形態受到嚴重破壞,比如出現頭肩形或雙頭形。
3,突然的變化。與趨勢相反的巨大變化令很多人感到恐懼。這種攪動經常可以在楔形、關鍵反轉和島形反轉中見到。
4,時間和動量。趨勢趨於靜止,很長時間沒有什麼變化,長線投資者也失去了耐心,放棄他們的持倉。
5,缺乏廣度。比如市值較小的股票不再跟隨大盤趨勢,因為投資者擔心他們能否很快脫手。
6,形成特殊的圖形。反轉常常產生以下特殊圖形:楔形、雙重/ 三重頭(或底)、頭肩形或關鍵反轉。
鬱金香狂潮、南海公司泡沫和華爾街崩盤是上述現象的經典例子。但實際上,這些現象從來沒有停止過,如圖15–17 所示,1985 年春美元牛市的終結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在市場成交量加速上升之後,伴有價格的突然變化。整個頭部的形成花了幾乎一個月的時間,因此滿足了主要趨勢反轉的必備時間要素。唯一欠缺的就是牛市頭部和底部的趨勢形態未遭到嚴重破壞。3 月18 日後,這種情況才出現,那天收盤價第一次在3.32 以下,從此下跌趨勢變成現實。從這天開始,整整3 年後,美元對西德馬克的價格跌至1 ∶1.57 ,同以前相比,跌幅超過一半。
在反轉市中,股民常常能夠見到的是以下這不同的三種技術圖形。
一, 雙重底或者三重底。
查爾斯·道曾經說過,當一隻股票到達頭部後,會回落一些,然後再次到達前期高點附近。如果在此之後價格又開始下跌,則毫無疑問這種下跌要持續一段時間。」他把上述觀察稱為「雙頭理論」。
當價格未能突破前期最後一個高點時,很多市場參與者感到非常難受和驚奇,而當價格跌破兩次頭部之間的低點後,他們會更加緊張,反轉趨勢非常明顯。但是要小心謹慎,不要在圖形還沒出現之前就想當然。隨便看一張圖,都可以找到價格兩三次試圖突破阻力位或支撐位而最終取得成功的例子。矩形和直角三角形就是這樣的例子。每次要出現這種情況時,很多人就在頭部最終突破之前就高喊「雙頭」或「三頭」,結果錯誤判斷導致離場,最終錯過久等之後的利潤。
從特徵上來看,市場的兩三次突破努力要間隔一段時間。可如果第二次或第三次的努力必須明顯弱於第一次,而且成交量少很多的話就要注意了。最後,跌破兩個頭部之間的底部,拐點可能就會出現。
西門子在2000 年的春季和夏季形成了一個典型的雙頭形。
第二個就是頭肩形
股票市場很多重大的趨勢反轉都是從頭肩形開始的,包括1720 年的南海公司和1929 年的華爾街。所以識別它利用它對於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
當市場沿著一條美麗的通道上行,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時,絕大多數參與者都賺到了錢。有些人出來得太早(後來又衝了進去),還有一些人會堅守盈利,反正人人都賺錢。在異常大的成交量的支持下,市場創下特別的新高,隨後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同時成交量也萎縮,這正是人們所預期的。
然後市場又上升,創下新高,同樣伴有很大甚至比前期更大的成交量。對前一個頭部而言,這僅僅是純粹的簡單獲利回吐。但是,出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象:最後一個頭部沒有支撐位。相反,它回落到前一個底部附近。這次回落幅度有點大,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超賣,又出現了第三個頭部,但這次成交量大幅萎縮。
在跌破了前兩個底部後,新的更低的頭部和新的更低的底部不斷出現,也就是說,形成了下跌的趨勢。如前所述,在最後成交密集區進來的投資者都面臨虧損境地,市場心理可能最糟糕不過。兩個底部的連線被稱為「頸線」,它是牛市最後的心理防線。當這條線跌破時,自然發出強烈的賣出信號。
有時候反轉可能不只有兩個肩。只要圖形已經確定無疑地從牛市轉為熊市,也就是說,從不斷上升的頭部和底部變為不斷下跌的頭部和底部,那這個反轉有多少個肩都無所謂。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對稱性:如果左肩有兩個,則右肩通常也有兩個。同樣的道理,頭肩形也可能顛倒過來,這標誌前期熊市就要反轉成牛市。比如《金融時報》提到金礦指數走勢,如圖22–5 所示。
第三是關鍵反轉和島形反轉。
大部分主要的趨勢反轉都需要較長的時間。這裡老伊補充一句,作者說的是在美國,A股可不是如此,通常反轉都很迅速。市場上下波動,隨著時光的流逝,投資者的信心逐漸消磨,甚至會突然崩潰。
可能會出現下述情況:在上升了一段時間後,有一天市場以巨量開盤,突破前期頭部。正當股票分析師商議是怎麼回事時,市場突然傳出利空消息,比如先於經濟反應的指標大幅下挫之類的。市場一片混亂,價格上下波動,拋盤一個接一。收盤價位於前一日最低價的下方。
這就是所謂關鍵反轉。它很自然地表明,在一段時間內,市場價值出了大問題。很多人都被關鍵反轉嚇到了,他們在第一天不知所措,但在第二天他們開始行動了。因此,作者說要在關鍵反轉出現的當天就行動,不要等到第二天。
另一種強烈的突然效應是島形反轉。這種反轉的特點是兩個缺口——兩個方向都有缺口。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要想從中獲利實在是太難了。它的重要性和關鍵反轉一樣,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只標誌次要的而非主要的趨勢反轉。圖片 給出了兩種圖形:第一個是關鍵反轉頭部,第二個是島形反轉底部。兩種情況都表示反轉,但是它們的影響只是短期的。
我們把反轉市的主要技術圖形講完老伊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技術圖形這種事吧,大家了解一下就行,儘量不要把它當作唯一的參考指標,就拿這個三重底來說,如果股市指數走勢跌破兩個頭部之間的底部,且成交量大幅萎縮就一定要跑嗎?那如果指數處於歷史的低估區域怎麼辦,比如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已經跌破10倍了,它歷史最低市盈率也沒低於8倍,那麼你現在走掉很可能就丟失自己相對便宜的籌碼,難道等下次它再突破一個頭部的時候撿貴的籌碼不成?顯然這是不合理的。
所以技術分析用作參考還可以,比如在牛市的中後期,大家都瘋狂了,沒有什麼可參考的指標了,這時候用用圖形技術來分析一下參與者的心理,給自己的投資指個方向什麼的還行。但如果什麼時候都只看技術分析,就很可能讓自己陷入得不償失的心理狀態中,而且賺不到本應該賺到的錢。
1987年美股黑天鵝算是股市歷史上比較驚人的市場反轉之一。老伊算是讀過不少投資類的相關書籍,不同的書籍對美股1987年黑天鵝的解釋並不相同,我們來看看這本書是如何解釋的。
作者認為,1987年崩盤是一種自發的,集體性的恐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人類的某些態度有問題。此前作者提到過態度影響人類行為的重要性。態度不一定建立在理性推理的基礎上。它不僅反映了我們的理性,還反映了我們的行動和感覺。比方說我們看多股票市場,這就是態度。我們可能因此買進股票,並且告訴人們我們是多頭,這就是行動,或者稱為「行為」。我們也許會認為那些與我們意見不一致的人是傻瓜,這就是情緒或「情感」。同時,我們可能還會認為投資上市公司有利於經濟發展,這就是「認知」,或者說推理的努力。
老伊覺得這部分內容挺有意思的,在股市有賠錢經歷的投資者應該都有過類似的精神心理變化,下期內容我們將詳細解釋一下,作者是如何使用「態度」來解釋股市崩盤時的心理,看看您是曾經否中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