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贏子楚何能成功上位?從宣太后到華陽,起底秦國楚系集團

2020-12-25 一品鏟史官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嬴柱正式在位僅3天,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太子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

而僅僅在7年前,莊襄王的名字還叫做異人,不過是一個前途未卜的人質。

嬴子楚能夠能夠在短短數年上位稱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人-華陽夫人。

近期熱播的《大秦賦》向我們揭露了這段歷史,而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華陽夫人能夠擁有如此大的能量呢?

事實上,華陽夫人的背後,不僅僅是外戚,更是一個秦國的貴族利益團集團-楚系。而楚系能夠在秦國落地生根,還要從秦昭王的上位說起。

是誰填滿了權力真空?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在周王畿比拼角力舉鼎而死,諸弟爭位。在燕昭王和趙武靈王的支持下,秦惠王少子公子稷回國即位,是為秦昭襄王。

然而,王位之爭並未塵埃落定。公元前306年,秦公子壯、公子雍等人發動叛亂,試圖奪位。

事敗後,連同支持他們的惠文后,以及一大批秦國宗室,皆死於此亂。

這件事或許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

首先,公子壯等人的叛亂,甚至連樗裡疾都暗中表示支持。

樗裡疾是秦國宗室元老,惠王后期開始基本就是軍政一把抓。叛亂前,他已被秦昭王拜為丞相,而叛亂失敗後,雖沒人敢動他,但仍舊被罷相。

可見,如果僅僅是王位之爭,他完全沒有必要摻和。

其次,也是在當年,武王的頭號重臣、秦國的另一位丞相甘茂,避禍出逃齊國。出逃的原因是,向壽和公孫奭二人,屢次向秦昭王進讒陷害他。

這樣一來,秦國的左右相都已去職,而向壽和公孫奭接替2人擔任左右相。

宗室叛亂奪權、新王登基換相,似乎也是司空見慣,子彧為什麼說這事不尋常呢?我們再來看看這2人的身份:

向壽,是宣太后的母族親戚,具體是什麼關係,並無明確記載;

而另一人公孫奭,秦國宗室,與昭王嬴稷關係密切,楚臣範環曾向楚懷王建議助他相秦,則「楚國大利」(《戰國策·楚策一》)。

而偏偏,秦昭王初即位時,掌握秦國權柄的並不是年輕的秦王嬴稷,而是他的母親宣太后。宣太后,羋姓,出身於楚國宗室。

也就是說,這2人能夠成功扳倒甘茂、樗裡疾,出任秦相,與他們身上的楚系印記有著莫大的關聯。

這是不是有點不尋常了呢?

理清了這條線,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一系列事件,便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秦武王死後,嬴稷上位,宣太后掌政,大力提拔親近的楚系外戚勢力。這引起了秦國宗室,包括魏系外戚惠文后的不滿。

於是,他們聯合起來,想要驅逐楚系勢力,卻反被宣太后等人打敗。宣太后趁機清洗了不合作的秦國宗室勢力和魏系外戚勢力,出身魏系的武王后也被驅逐回國。

這樣一來,秦國朝堂之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

那麼,這個權力真空將由誰來填補呢?當然是宣太后的楚系外戚勢力。

先是向壽、公孫奭拜相,後為安撫秦國宗室,又重新啟用樗裡疾;

昭王七年,樗裡疾逝世,宣太后母弟魏冉拜相,封穰侯,從此主政秦國數十年;

宣太后另一個弟弟羋戎,在昭王時入秦,封華陽君,為將軍,任左相;

宣太后的另外兩個兒子,公子芾和公子悝也分別被封為涇陽君和高陵君。

這四人,便是昭王時著名的「四貴」。

而宣太后當政、魏冉等四貴的專權,標誌著秦國的楚系集團,已在秦昭王時正式形成。

楚系集團的選擇

在羋戎等人的傳記中,都記載著「秦王年幼」因此宣太后和四貴得以上位,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實上經不起推敲。

秦昭王嬴稷活了75歲,稱王長達56年,也就是說,在他即位稱王之時,已經19歲了。

這個年齡,用現在的標準衡量,也是一個成年人,更何況在普遍早熟的戰國時期。

而且,從一系列作為來看,嬴稷並不是一個昏聵的君王。

也就是說,宣太后的上位和主政,並非是嬴稷幼年繼位、難以當政,而是有著更複雜的原因:

一方面,宣太后本人的強勢,壓過了嬴稷的勢頭;另一方面,秦楚數代聯姻,楚系本就在秦國有一定根基。

更重要的是,秦國宗室和諸臣,是不支持嬴稷即位的。因此,宣太后任用楚系親族既是為自己主政增添羽翼,也是為嬴稷的王冠增加籌碼。

畢竟母以子貴,因此楚系勢力的擴張,即使嬴稷親政後也是得到默許的。

但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楚系集團能在秦國發展壯大,與另外一個人也脫不了干係。

這人就是楚懷王熊槐。

《戰國策》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楚懷王想要扶持一位親楚的秦相,詢問大臣範環的意見。

範環引用越國的案例,說不能扶持賢能的秦相,而要讓秦和越一樣,亂起來這樣對楚才有利。

因此,範環否定了楚懷王認定的楚人賢者甘茂,而建議扶持公孫奭上位。

真是瞌睡遇到了枕頭,這邊宣太后正要培植楚系勢力,而那邊楚懷王就有意培養一個親楚的秦國。

於是,楚懷王將羋戎、向壽等宣太后在楚國的親族送往秦國,而宣太后則有了大力培養楚系勢力的人脈基礎。

不僅如此,宣太后還為秦國宗室挑選了大量的楚女作為夫人和侍妾,擴大楚系集團的實力和影響,比如昭王之子嬴柱娶的那位華陽夫人。

在雙方各懷鬼胎的合作下,楚系集團在秦國站穩了腳跟,並逐漸壟斷了秦國的政權。

然而,蓬勃發展的楚系勢力正面臨著一個選擇,楚國是他們的祖國,又受了楚國如此多的的恩惠,當權之後該如何回報楚國呢?

而這,就體現宣太后和魏冉的政治智慧了。

雖然楚國是母國,但自己的利益根基不在楚國,卻在秦國。因此,宣太后選擇了,與願意合作的秦國宗室合作、以秦國的國家利益為重。

楚懷王已經養虎為患,卻不自知。昭王六年,楚懷王入秦和談,本以為會得到楚系勢力的歡迎,結果卻被扣押,客死秦國。

加上張儀誆楚、驅逐屈原,楚懷王留下了千古昏庸之名。但事實上,從培植親楚勢力這一點來看,楚懷王並不昏,只是不夠狡猾而已。

宣太后和魏冉主政期間,秦國得到領土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楚國,因為楚國對秦國的威脅最大。

楚系集團將自己與秦國利益綁在一起,不僅贏得了秦國上下的支持和擁護,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更是為秦國的繼續強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說,秦國一統六國的實力基礎,很大一部分出自於這二人的努力。

而宣太后這一明智的選擇和對秦國的貢獻,也對後面楚系集團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昭王為何重用範睢?

雖然楚系集團已然融入秦國,但它的過於龐大,還是引起了一個人的十分不安,這個人就是秦昭王嬴稷。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三十六年,魏人範睢入秦。

魏冉為防有人妨礙自己專政,外來士子入秦面王的機會很少。但範睢卻在入秦次年被秦昭王拜為客卿,更在五年後,取代了魏冉成為秦國的丞相,封應侯。

我們大多以為,範睢上位是因為他的「遠交近攻」之策,事實上,範睢一開始打動秦昭王的,是下面這一番話:

旁觀者清,我告訴您呢,太后等人已經功高蓋主,您已經和齊王一樣,被架空了(臣居山東,聞齊有田單,不聞其有王;秦有太后、穰侯、涇陽、華陽,不聞其有王)。

這樣的後果就是,國家利益受損,您的權威削弱,被殺死的齊愍王和餓死的趙主父,就是您的前車之鑑(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齒專齊,縮閔王之筋,縣之廟梁而死;李兌用趙,減食主父,百而餓死)。

秦國現在也快了,太后等人如果繼續主政,以後這秦國還不知道是誰的呢(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涇陽佐之,亦淖齒、李兌之類已。臣將恐後世之有秦國者非王之子孫也)。

之所以說秦昭王並不昏庸,因為能接受這樣建言的人,並不多。雖然很難聽,但秦昭王聽進去了,並且感覺到後背深深的發涼。

是時候抑制一下楚系集團的發展了。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四十一年,嬴稷幽禁宣太后,罷魏冉相位,將穰侯魏冉、涇陽君嬴芾、高陵君嬴悝逐回封地,四貴從此從秦國的朝堂上煙消雲散。

而秦昭王的高明之處在於,懂得適可而止。

一是因為他們對秦的強大還是有功的,雖然跋扈,但目前並沒影響到自己的王位和國家利益;

二是因為他們根深蒂固,且已和秦貴族融為一體,如果趕盡殺絕,勢必會引起人人自危,於國反而不利。

一個腫瘤,最佳的處理方式,是在良性的時候就把他割掉,這樣對腫瘤和宿主來說,都是好事。

因此,雖然失勢,但楚系集團在秦國保留了下來。

而相比於範睢這樣沒有根基的職業經理人,宣太后經營數十年的楚系集團已成為秦國的股東,和秦國王室貴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驅逐楚系集團的秦昭王,還沒來得及享受權力的滋味,就迎來了晚年喪子之痛。

贏子楚上位之謎

公元前267年,秦質魏的太子贏倬,在魏國離奇死亡。

至今為止,這都是一宗懸案。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件事或許正印證了範睢之言,與楚系集團有著深深的聯繫。

因為繼任的太子,嬴稷的第二子安國君嬴柱,有一個特別寵愛的正室夫人-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與宣太后一樣,羋姓,楚國宗室之後。他有個弟弟叫羋宸,也就是後來的陽泉君,與華陽君羋戎有直接的血緣關係。

而且,從後面的事件來看,華陽夫人和宣太后一樣,並不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而是有著很高明的政治手腕。

由此可見,華陽夫人和陽泉君姐弟倆,就是楚系集團推舉的,新的政治代言人。

也就是說,嬴倬之死便是楚系集團,為維護自身利益而策劃的一場陰謀:昭王年老,未來繼承人才是應該重點押寶的對象。

而有意思的是,華陽夫人雖然受寵,但卻沒有兒子,繼承人也缺乏一個繼承人。

這時,有一個遠在衛國的商人發現了這一點,因此他準備為嬴倬之死的受益名單上,添上一個人的名字。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呂不韋;他準備添加的人,叫做嬴異人。

奇貨可居的故事,千百年來被廣泛傳頌,但這件事的背後,隱藏著很深的秘密:

一個商人是如何知道華陽夫人無子這樣的後宮秘聞的?如何能找到陽泉君和華陽夫人姐姐的曲線救國路線?又如何能讓嬴異人聞名於諸侯?

而更重要的是,呂不韋對華陽君說的那一番話,以及嬴異人出場時穿楚服、奏楚音的行為,這說明,呂不韋不僅知道華陽夫人,還知道他們是楚系集團的代言人。

這些事,並不是一句單純的富可敵國就可以辦到的,不過篇幅原因,如有機會再單獨討論。

總之,呂不韋成功了,嬴異人改名子楚,成為了華陽夫人的養子。

而嬴子楚的一句「我楚人也」,與其說是向華陽夫人個人表忠誠,不如說是向整個楚系集團納的投名狀:

如果我成為了秦國的王,會繼續重用你們,咱們楚系集團的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這才是嬴子楚能夠從一個趙國的人質,成功得到楚系集團青睞,成為嬴柱嫡子的原因。

然而,這還不夠,秦昭王作為一個強勢君主,對於繼承人的問題,不可能視而不見。

那麼,秦昭王是否認可嬴子楚呢?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在楚系集團陰影下度過了一生的嬴稷,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了,範睢也死了,換繼承人是來不及了。

因此,身體羸弱、年齡不小的嬴柱,註定是一個過繼之君。而孫子輩中間,要麼與楚系集團關係過密,要麼會得到楚系集團的排斥而導致內亂,唯有子楚是一個例外。

他已經得到楚系集團的擁護,但同時他長年質趙,並沒有過深的楚系背景。

而他的身邊,呂不韋作為一個外來的職業經理人,與商鞅、範睢等人一樣,正好是未來可以壓制和平衡楚系勢力的好棋子。

所以,得到楚系集團和秦昭王兩方的認可,才是嬴子楚得以上位的根本原因。

子彧說:投資的回報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嬴稷去世。次年,秦孝文王嬴柱在正式即位三天後,離奇死亡。

這裡說明一下,事實上,嬴柱並不是只做了三天王,而是在即位次年的十月初三死的。

因為按禮制,新王即位當年承先王制,次年改元。

也就是說,嬴稷死後,秦昭王五十六年剩餘的時間,嬴柱是實際的國家元首,但卻不是正式的秦王,直到第二年的歲首除喪、登基,然後才是正式的王。而秦制,十月為歲首。

這也就是《史記》記載的,秦孝文王「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的真正含義。

關於秦孝文王的作為,只有一句「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親戚」的記載,然而孝文王的突然暴斃,或許正與他的「修先王功臣」有關。

以華陽夫人為代表的楚系集團,這個幾乎掌控了秦國的巨獸,就像是一個王位的天使投資人。

然而資本是嗜血的,是奢求高額回報的。孝文王沒有給他們足夠的蛋糕,因此很快就離奇暴斃了。

而現在,華陽太后和楚系集團望著即將上位的嬴子楚,仿佛在說,你爹已經死了,那麼你承諾的蛋糕呢?

文/子彧

相關焦點

  • 大秦賦華陽太后為何能夠扶嬴子楚上位? 大秦賦太后趙姬結局是什麼?
    大秦賦華陽太后為何能夠扶嬴子楚上位?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嬴柱正式在位僅3天,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太子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而僅僅在7年前,莊襄王的名字還叫做異人,不過是一個前途未卜的人質。
  • 你沒看懂的大秦賦:華陽太后一介女流,為何能夠扶嬴子楚上位?
    嬴子楚能夠能夠在短短數年上位稱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人-華陽夫人。近期熱播的《大秦賦》向我們揭露了這段歷史,而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華陽夫人能夠擁有如此大的能量呢?事實上,華陽夫人的背後,不僅僅是外戚,更是一個秦國的貴族利益團集團-楚系。而楚系能夠在秦國落地生根,還要從秦昭王的上位說起。是誰填滿了權力真空?
  • 《大秦賦》裡的華陽夫人,「楚系」由何而來
    楚系的傳承《大秦賦》提出「楚系」之說,是有歷史依據的。《羋月傳》演繹了「楚系」的源頭宣太后,她是秦惠文王嬴駟之妾,秦昭襄王嬴稷之母,因在妻妾中處於靠後的八子之列,也稱羋八子。秦惠文王去世後,惠文后的兒子嬴蕩繼位為秦武王。
  • 通過《大秦賦》來還原戰國時期最真實的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由實力派女演員鄔君梅所扮演,她成功出演過《末代皇帝》、《宋家皇朝》、《蝸居》、《如懿傳》等數十部作品。在劇中,華陽夫人的形象極其複雜和矛盾,前期積極扶持嬴異人(子楚)上位,後期又屢屢與嬴政作對,甚至不惜發動宮廷政變擁立王子成蟜登基,結果事敗被秦王嬴政幽禁餘生。
  • 大秦賦華陽夫人結局是好是壞 大秦賦華陽夫人是誰演的
    華陽夫人這個角色是由鄔君梅飾演的,妥妥的演技派,歷史上對此人物著墨不多,但實際上她的生平也很坎坷。  據悉,華陽夫人得以在秦宮中安享晚年。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滅國,華陽夫人也是這一年逝世的,去世後與秦孝文王合葬壽陵。華陽夫人是秦孝文王的王后,曾是楚國貴族之女。
  • 《大秦賦》:從羋月到華陽夫人,這些女人不簡單
    《大秦賦》:從羋月到華陽夫人,這些女人不簡單 華陽夫人是安國君嬴柱的嬪妃,而安國君是秦昭襄王的次 子,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秦昭襄王立安國君為太子,華陽夫人因此成為正夫人。華陽夫人一生沒有孕育子嗣,卻深得安國君的寵愛。安國君即位是為秦孝文王,冊封華陽夫人為王后。之後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冊封華陽夫人為太后。
  • 《大秦賦》華陽太后歷史原型:宣太后為她鋪路,後半生享榮華富貴
    《大秦賦》華陽太后歷史原型:宣太后為她鋪路一生無所出,後半生享榮華富貴文/無計讀史熱播劇《大秦賦》正在上演,劇情也是越來越精彩了。嬴政稱王后,他與相邦呂不韋,太后趙姬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多。這讓被幽禁起來的華陽太后,有了可乘之機。她為了讓嬴政的王后出於楚系,於是便派羋啟將自己的女兒羋華送到嬴政面前。果然生得漂亮又溫柔的羋華讓嬴政一見鍾情,為了羋華他可以不顧母后趙姬,堅決要娶她。不得不說,這華陽太后可比趙姬這個太后厲害多了。不過在劇中,華陽太后是個反派角色。
  • 《大秦賦》看秦楚聯姻,羋月、華陽夫人都來自楚國!
    在《大秦賦》歷史大劇中,華陽夫人這個角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正是因為有了華陽夫人,呂不韋將嬴異人推薦給華陽夫人,她收為義子,並且給他改名子楚,這才有了後來的秦莊襄王。劇中鄔君梅飾演華陽夫人,簡直是為該角色量身定製,她把華陽夫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演繹得淋漓精緻,恰到好處。
  • 《大秦賦》華陽太后歷史原型:宣太后為她鋪路一生無所出,後半生享...
    《大秦賦》華陽太后歷史原型:宣太后為她鋪路一生無所出,後半生享榮華富貴 文/無計讀史 熱播劇《大秦賦》正在上演,劇情也是越來越精彩了。嬴政稱王后,他與相邦呂不韋,太后趙姬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多。這讓被幽禁起來的華陽太后,有了可乘之機。
  • 《大秦賦》釋疑:華陽夫人、趙姬為何都未成為「宣太后2.0」?
    在網上看到一個歷史專業微信公號發了一篇關於《大秦賦》的文章,該文從人物性格角度,分析了華陽夫人、趙姬為何都沒有成為大秦帝國的又一個宣太后的原因。
  • 書評《秦迷-重新發現秦始皇》對比《大秦賦》——以昌平君和華陽太后等為線索
    排除部分演員的選擇不談,《大秦賦》這部劇筆者認為還是比較用心的,我們能看到整體演員陣容的龐大、段奕宏等演員的演技以及對先秦時期的秦人形象刻畫,都是可圈可點的。但真正讓筆者感覺這部劇對歷史考究的用心是在看了李開元先生的《秦迷-重新發現秦始皇》這本書之後。這裡筆者圍繞華陽太后、昌平君等人的故事,比較一下《大秦賦》和《秦迷-重新發現秦始皇》的描述。
  • 《大秦賦》同樣是太后,趙姬智商堪憂,反倒是華陽太后令人佩服
    而華陽太后從安國君到秦莊襄王時期便用權謀手段,影響朝政。兩位太后,一個帶給他個人恥辱,一個帶給他政治上的壓制,可以想像面對這樣兩位女性長輩給他帶來的心理陰影,秦始皇對於女性的認識扭曲到了何種程度。不得不說,《大秦賦》在演員的選擇上是十分獨到的。
  • 大秦賦:贏傒為愛放棄王位爭奪戰,嬴政成功上位太子之位
    由張魯一、段奕宏領銜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在最新的劇情中,子楚在當了三年皇帝後,身體日漸垮掉。圍繞著皇權的競爭逐漸浮出水面。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及羋家、以贏傒為首的宗族以及以呂不韋為首的外臣一系開始了明爭暗鬥。嬴政(張魯一 飾),趙姬之子,是贏異人在趙國作為質子時的孩子。可以說,嬴政的一生最應該感謝的不是他的父親和母親。
  • 《大秦賦》贏異人歸秦成為太子嫡子 贏異人的老婆是誰
    《大秦賦》贏異人歸秦成為太子嫡子商人呂不韋最聰明的地方,就是一開始結識了秦質子贏異人,並把趙姬送給了他,往返秦趙,拿錢開路,如今投資到了可以回報的時候了。隨後還賜名子楚。但是華陽夫人很喜歡做交易,如果答應認子楚為子,便要他娶自己指定的女子為妻,方便控制,起初子楚不願意。但經過呂不韋一番遊說,子楚只能同意了,為了王位做出了感情的犧牲。雖然嬴柱並沒有多麼有名,在政治上也無多大成就,甚至全憑老婆華陽夫人做主,但是看人看事也並不糊塗。
  • 建議大秦賦改成大秦婦!看帝太后和宣太后相比,差距在哪裡?
    秦國的強大和統一,大部分人只記得「奮六世之餘烈」的君王,而很少關注到同樣精彩的女性,比如帝太后趙姬和宣太后羋八子。都是同樣的主掌秦政、輔助幼君,也是同樣的風花雪月、放蕩不羈,結果卻天差地別。宣太后功績彪炳史冊,而帝太后卻只能非議萬年。
  • 《大秦賦》中的楚系勢力到底怎麼形成,華陽夫人的權勢又源於哪裡
    到了秦武王嬴蕩在周王畿舉鼎死後,他的兄弟公子稷繼位,就是電視劇《大秦賦》中王慶祥主演的秦昭襄王繼位了。他的繼位確定了秦國楚系勢力的坐大,因為他的媽宣太后(羋姓,電視劇《羋月》主角)就是楚國宗室之女,與楚王有非常近的血緣關係。
  • 《大秦賦》:華陽夫人的大局觀
    即便是能擠出一點時間,也要這劇一下子拽住心才好。 講真,我對歷史劇是沒有免疫力的。 為了陪女兒,她看抖音,我就隨便找個電視劇來看——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我就看歷史劇。 從第一集開始看《大秦賦》,囫圇吞棗的看,有時候一集看了半集,到了睡覺時間,就關了電視,哪怕下次看隔了幾天,仍從上次看的地方接上看。
  • 《大秦賦》華陽太后:宮鬥高手,運氣不好,一生驚濤駭浪平安富貴
    《大秦賦》中華陽太后和太后趙姬婆媳倆可太有意思了,仔細一琢磨會發現這兩個女人代表了兩個極端。華陽太后聰慧擅長政治鬥爭,但是運氣不好;太后趙姬美貌愚蠢無知,卻運氣上佳。兩人反差極大,毫不意外也迎來了截然不同的結局,今天我們來聊聊華陽太后。華陽太后作為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寵妃時沒能誕下子嗣,無奈之下在呂不韋和弟弟陽泉君的牽線搭橋之下認了嬴異人為嫡子。
  • 華陽夫人背後的秦國楚系集團,是從哪兒冒出來的?為何勢力這麼大
    在《大秦賦》中,秦國內部盤踞著以華陽太后和陽泉君為首的強大的楚系勢力!他們先是左右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嫡子冊立,接著又在秦莊襄王子楚病危時試圖改立公子成蟜!總之是,怎麼作死怎麼來?然後按照好人勝利,壞人失敗的原則,華陽太后和陽泉君一夥兒最終被一網打盡,秦王嬴政以及呂不韋獲得決定性勝利,圓滿結束!
  • 《大秦賦》:華陽太后發動宮變,大秦歷史被拍成宮鬥劇
    在秦國歷史裡,華陽太后在野史上的記載並沒有呂不韋、嬴政的話題性、爭議性。不過,在近期央視播出,段奕宏、張魯一、鄔君梅等主演的歷史劇《大秦賦:東出》裡,華陽太后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華陽宮變。《大秦賦》其實歷史上是沒有華陽宮變這一說法,就是華陽太后和呂不韋的權勢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