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十而已》結局不合情理,脫離實際,其實編劇並不理想主義

2020-08-25 上智下愚小文集

很多觀眾在看完都市劇《三十而已》後都說最後一集看的好氣,編劇強行HAPPYEND,其實是硬生生搞出了一個荒誕離譜的大團圓結局。

其實,這部一直強調走現實主義路線的都市劇雖然也和大多數都市劇一樣不免自帶爽劇光環,但結尾處對三位主人公的安排從邏輯上還是都能說的過去的。

雖然,三位女主角的結局都很出乎觀眾預料是真的。

看似最傻白甜的上海土著鍾曉芹似乎成為人生贏家,出書,成為作家,處女作便掙到156萬版權費,下一本書也已經被預訂出去,即將成為媽媽。

擁有八年銷售經驗的前奢侈品店員,在收款領域漸入佳境,上門討債工作做得風聲水起的滬漂王漫妮,毅然辭職跑去了愛丁堡學設計課程,懷揣十萬塊錢出國進修去者。

最令人想不到的還是之前劇中既精明能幹、又宜室宜家的全職太太顧佳,在處理完煙花廠的事故後,與丈夫離婚,帶著老父幼子,離開上海,專心去深山建設茶園了。

兩位一直具有強烈進取心的女主角以不同方式離開了上海,反倒是一直有點混日子的前普通上班族,新小說作家鍾曉芹一副大有作為的模樣。

圍繞十萬塊錢出國留學夠不夠用,新作者的一本小說居然能賣出一百多萬版權費有沒有可能等細節問題,廣大吃瓜群眾放下手中的瓜,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

雖然,在個人看來,這似乎大可不必。從旁觀者角度說,編劇給這三位女主角只安排了一條路,一條一模一樣的出路,一條獨立自主,自立自強之路。

這條路上沒有常見的霸道總裁會隨時準備為你收拾各種爛攤子,也沒有被發過無數張好人卡還是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的男二號到男N號,女主角們要自己成長、自己進步。無論去茶園經營個人事業,出國進修爭取未來能有更大發展,還是辭職走上專業作家之路,奮筆開寫新書,箇中種種辛苦,都要女主角們自己去體驗,去感悟。

一直以來,廣大觀眾最喜聞樂見的,是各種霸道總裁小嬌妻類影視劇,劇中最受歡迎的橋段、同時也是最常見的結局,多半是霸道總裁甘心為小嬌妻這一棵「平凡、不美」的小樹放棄一大片肥沃的森林,拜倒在石榴裙下成為不二之臣。

但以往卻沒怎麼見過小嬌妻在霸道總裁這裡受了刺激後奮起逆襲,全心創業,縱橫商場,將霸道總裁打敗的情節。

可能,或許,在廣大人民群眾看來,公主找到王子,從此與王子過著幸福日子就是公主要為之奮鬥終身的目標吧。

請注意,這裡說的是女主角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而非一眾男配角的神助攻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那種,各種偽大女主劇並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1879年易卜生寫成了《玩偶之家》,一百多年後,人們還是很難回答當年魯迅先生提出的問題:娜拉出走以後怎樣呢?直到今天,現實還難以給出正向答案。但是,令人高興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並開始正視這個問題,相信未來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少的偽大女主劇、霸總劇,出現更多女性真正自立自強、成長奮鬥的好劇。

《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角的大結局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在編劇的金手指下,我們不妨將這個結局看作一種國產劇的嘗試,以女主人公們靠自己的力量去奮鬥,而非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傳統結局的嘗試。

或者,我們也可將其看作是一個開放式結局,每位女主角都還擁有無限可能,顧佳可能用幾年時間便將茶園經營得風生水起,成為女企業家,王漫妮進修歸來,也許就能成為一名專業買手,實現職業進階。鍾曉芹在走上專業作家之路後,未來也許會不斷寫出新書,成為一個優秀作家。以上種種,皆有可能,畢竟,我們的女主人公們才都三十而已,人生很長,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大結局:編劇只想寫爆款劇而已,理想和現實撞得稀碎
    連海王梁正賢都甩了多年女友,回頭要追王漫妮。眼看就要實現畢生所求了,王漫妮:不行,我要去學習!對此,代表大伙兒說一句:十萬塊,連交一年學費都不夠,漫妮兒啊,你怕不是想流落街頭哦。王漫妮的故事也是一種理想主義。
  • 《瞄準》四大細節被質疑:三個說得過去,還有一個確實不合情理
    今年播出的諜戰劇不算少,比如《秋蟬》、《局中人》、《勝算》等等,坦白說這幾部都算不上什麼精品,不是情節不合理,就是主角駕馭不了角色或者說暫時還不適合出演諜戰劇,甚至連柳雲龍主演的《勝算》同樣也是漏洞百出。
  • 《三十而已》結局爛尾,哪有什麼爽劇,不過是魯迅筆下的娜拉
    但不管是顧佳捎尖腦殼擠太太圈還是王漫妮脫衣甩渣男,都是熱血沸騰的名場面,可是,放到結局,這竟然是場娜拉出走的故事。《三十而已》高開低走,從顧佳的全能顧學,到現在老公在眼皮底下出軌都沒發現,人人都期盼的手撕小三名場面放到了最後,這是劇情的拖沓還是故意吊人胃口?
  • 《三十而已》之張志:編劇的知識盲點
    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王漫妮(江疏影飾演)和張志(王自健飾演)相過親,甚至還差點兒在一起了。事實上,這段安排十分不合理,直接暴露了編劇的知識盲點。要知道,按照正常邏輯,張志一定不會看上王漫妮。在電視劇裡,王漫妮回到老家,一副城裡人的樣子,不管是當地的風俗還是當地的人,似乎都不能進入她的法眼。
  • 《三十而已》結局意難平,編劇被罵上熱搜,結局略顯誇張
    正因為這個結局,使得《三十而已》的口碑受到影響,觀眾還吐槽起編劇的價值觀,太讓人失望。一般編劇為了觀眾的意願及爽感,會將小三的結局編得很慘,但在現實生活中,小三多數就像林有有一樣被正宮逼走而已。再者說,顧佳原諒出軌的老公也很正常,畢竟兩人在一起生活多年,即便被傷透,也多少都是有感情的,不會因為一個小三就消磨殆盡。
  • 陳正道《摩天大樓》漏洞太多,人物行為不合情理:為何不報警?
    看前幾集令人驚豔,感覺懸念叢生,每個人都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但越往後看越失望,劇情漏洞太多,人物行為不合情理。人物拼圖式敘事成為一把雙刃劍,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時,也產生無法彌補的縫隙和破綻。原本一起並不複雜的案件,被導演和編劇講得懸念叢生,引人入勝。
  • 重刷《三十而已》:梁正賢「不婚主義」別有深意,漫妮早該體會到
    《三十而已》這部劇播出之後反響很不錯,劇中並沒有絕對的男女主角之分,每個角色都有獨特的魅力,能能讓觀眾們記住,哪怕是戲份不多的林有有,也成為熱搜榜上的常客,足以看出這部劇有多火。第二次是梁正賢正牌女友趙靜語出現後,顧佳勸王漫妮退出,差點兒都把王漫妮說成
  • 重刷《三十而已》:梁正賢「不婚主義」別有深意,漫妮早該體會到
    《三十而已》這部劇播出之後反響很不錯,劇中並沒有絕對的男女主角之分,每個角色都有獨特的魅力,能能讓觀眾們記住,哪怕是戲份不多的林有有,也成為熱搜榜上的常客,足以看出這部劇有多火。如今《三十而已》早已播完,但是很多觀眾依然忍不住重刷,劇中的很多細節,引人深思。
  • 《三十而已》編劇張英姬回應結局爭議
    《三十而已》編劇張英姬回應結局爭議表示,「林有有是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的,所以她未受懲罰,全身而退」引發網友爭議。從這一點看,林有有這個角色是演的極為成功的,以致於網友們對於編劇的回應都是這麼激烈。可見網友都還沉浸在劇中沒有抽身。這是針對林有有的。有的網友甚至衝著編劇去了,「編劇就是林有有本人 實錘」,「編劇三觀不正」等。這些觀點,贊同的人還不少。
  • 三十而已編劇回應結局爭議:《三十而已》不是爽劇
    昨晚《三十而已》開放了大結局超前點映。顧佳教訓林有有的名場面和有關大結局的爭論又引起網友的討論。林有有未受懲罰安然無恙地回了北京,許幻山入獄,顧佳賣房賣車還債,結局讓觀眾意難平。編劇張英姬回應了結局爭議,表示:&34;張英姬強調《三十而已》不是爽劇,是為了真實探討兩性情感關係,對夫妻關係有很多現實映照
  • 《三十而已》令人窒息的結局:理想與現實有多遠?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女主,就是每集最後的「彩蛋」攤主,她的結局:和丈夫一起盤下了一個店面。從此,不用再風吹雨淋,一家三口可以其樂融融的在小屋裡歡度仍然艱辛卻美好的日子了。因為劇中三位女主雖然是三種類型的代表,卻也偏理想化;而這第四女主才是生活中普通三十歲女人最普遍的樣子:沒有顧佳的完美,沒有曉芹的安逸,沒有漫妮的幸運,只是勤勤懇懇的生活,風雨中的繼續。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經過聖人的背書,三十儼然成為人生的分水嶺,好像到了這個年齡,不管多麼不成熟的人都要瞬間長大。然而,現實並不如此。
  • 《三十而已》編劇回應結局爭議,顧佳相信美好,林有有喪失了尊嚴
    《三十而已》大結局的提前洩露,讓很多追劇的觀眾都感到十分失望,對於他們來說,本來是想看都市女性獨立,到最後三位女主角的遭遇都讓人意難平,特別是原本有著主角光環的顧佳,她的結局似乎是最慘的,破壞他人家庭的林有有反倒全身而退,近日,《三十而已》的編劇回應了大結局的爭議。
  • 《三十而已》:為什麼說顧佳的結局不夠合理?
    顧佳是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最受觀眾喜愛的角色,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是所有觀眾心中完美人妻的形象。從理想化的角度,我當然也很喜歡顧佳這類角色,也希望成為像她一樣的人。想要說明這點就要先對比一下另外兩位女主——王漫妮和鍾曉芹,她們的成長線是非常清晰的,使得她們的結局也都符合情理
  • 《三十而已》結局令人失望?顧佳和林有有,各有所失,沒有贏家
    對於結局設定的意義是什麼?面對這樣的質疑,編劇張英姬有自己的理解和立場。而對於林有有的結局,張英姬則表示,「林有有是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的,像顧佳所說這段關係會成為她永遠難以啟齒的人生底色。」,這也是她作為編劇對於作品的一種堅持,其實是通過這部作品,她想要表述自己對生活和婚姻的理解。
  • 結局不爽就群嘲?《三十而已》太冤枉了
    嚇得編劇張英姬連忙解釋「林有有是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的,像顧佳所說這段關係會成為她永遠難以啟齒的人生底色。」我們羨慕顧佳,其實羨慕的是她有這樣的爸爸。梁正賢財務自由,奉行不婚主義,自以為東宮西宮運籌帷幄。可王漫妮的不安全感並不來源於此,而是難以跨越的階層差異。她無法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房子隨時會被退租,車子也不在自己名下,工作上一不留神就有人取而代之。覺得只有去香港工作或者當上主管才能和梁正賢相匹配。
  • 「王漫妮們」請注意,當你愛上了一個不婚主義的男人
    先不管他是不是海王,就說說他不婚主義這個事情吧。其實不婚主義沒有錯,就像丁克,同性戀,都是人生態度和人生選擇,每個人都有選擇他生活的權利,應該尊重。但我很煩他給王漫妮洗腦這種行為,偷換概念還振振有詞。畢竟現在這個社會,還是選擇結婚的人多吧,那既然你異於常人,非要等到曼妮逼你,你才和盤託出,看來你也並不坦蕩啊,至少很自私,其實心裡什麼都懂,揣著明白裝糊塗,說你是海王,是渣男,也並不冤枉啊。
  • 《三十而已》結局林有有全身而退,顧佳收拾爛攤子,編劇回應了
    實際上,林有有的出現讓他浪漫理想再次被激起。然而,每個人的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只有擾亂許幻山和顧佳感情的罪魁禍首林有有沒有受到足夠的懲罰,反而編劇為其解釋稱:林有有帶著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回到北京重新生活。
  • 《三十而已》結局:別怪顧佳,「放過」林有有,生活從來不是爽劇
    對於結局設定的意義是什麼?面對這樣的質疑,編劇張英姬有自己的理解和立場。而對於林有有的結局,張英姬則表示,「林有有是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的,像顧佳所說這段關係會成為她永遠難以啟齒的人生底色。」對於《三十而已》的結局,張英姬也坦然承認這並非是部爽劇,確實是沒有按照人們的套路去寫,這也是她作為編劇對於作品的一種堅持,其實是通過這部作品,她想要表述自己對生活和婚姻的理解
  • 《三十而已》爛尾結局,編劇回應大結局爭議,你能接受嗎?
    ,更引發很多人說高開低走,在當貝影視觀看大結局後發現其實主要在於觀眾對於林有有結局的不滿。(1)林有有強大的反差,結局的沒有懲罰讓人氣憤。看過這部劇的朋友想必都了解,林有有這個北京戶口的姑娘,年輕漂亮,所謂一見鍾情,見到許幻山後,沒有一絲情感和道德上的掙扎,從北京追到上海,從遊樂園追到床上,期間看到許幻山和妻子恩愛,還是不影響他的進攻。
  • 《三十而已》結局,其實顧佳對女性來說是一場騙局
    《三十而已》大結局了,出軌的許幻山因為煙花廠爆炸案坐牢,顧佳賣房賣車賠償員工,而身為插足者的林有有不僅全身而退,連回家的機票錢都是顧佳給出的。編劇回應稱:林有有是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的。但是網友們並沒有被這個理由說服,因為身為受害者的顧佳沒有做錯任何事,卻要為林有有和許幻山犯下的錯誤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