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級沒有吹響集結號,導致了全連47名戰士全部犧牲。前半段殘酷戰爭,屍橫遍野,後半段奔走呼號,「硬漢」的四次落淚,讓我們看到了英雄的委屈。《集結號》賦予了國產戰爭片新的人性內容。
近幾年來,「馮氏」賀歲片仿佛失去了以往的審美標籤,從23年前的《甲方乙方》到2007年的《集結號》,馮小剛由喜劇類型的賀歲片轉移到了戰爭片,他開始「說事」了。
《集結號》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收穫了2.1億的票房成績,相比較8000萬的投資和成本和內容價值本身來說,這部電影仍然是被低估了。
多年後再看《集結號》,仍然覺得這是馮小剛最好的銀幕電影之一。
01,
故事發生在解放戰爭期間。1948年,九連連長穀子地(張涵予飾)接受了一項狙擊戰的任務,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
「如果不吹響集結號,就戰鬥到最後一刻。」
然而,在這一場狙擊戰中在,47名戰士奮力廝殺,結果寡不敵眾,穀子地眼看著一個個士兵倒在自己面前卻無能為力。
排長焦大鵬(廖凡飾)是穀子地的左膀右臂,在臨死前告訴穀子地說,自己剛才「聽到」了集結號的聲音,讓穀子地帶著剩下的士兵撤退。
穀子地卻懷疑自己忽略了集結號聲,導致了戰士們葬身戰壕。
在強烈的愧疚和悔恨之下,他帶著炸藥包只身前往敵軍戰壕,剩下的戰士們全部陣亡。
《集結號》不管是從故事內容,人物形象,還是主流價值觀方面,都堪稱是銀幕上的戰爭奇觀,甚至為國產主旋律電影找到了一條「樣板路」。
在電影中,我們歌頌的英雄,不再是戰場上叱吒風雲,甚至被道德神話了的「偉岸,高大」的英雄。
他們是一個個小人物,卻不再是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義無反顧毫無畏懼的鐵壁戰士,是一個個生動立體,血肉豐滿的「人」。
穀子地是草莽英雄,言談舉止自帶市井之氣;
呂寬溝為了作戰中能夠讓連長知道時間,自己去敵軍戰壕拿下一塊表而被狙殺;
給家人寫信,衝鋒陣前嚇尿了的文化教官王金存......
他們有貪生,有依戀,有對於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戰爭的反感。
電影在保持了傳統英雄主義的同時,最大化的還原了英雄「人性」的一面。
他們真實,可愛,雖然有著普通人的怯戰,但是在沒有聽到集結號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當逃兵,堅持和團隊戰鬥到了最後,直至犧牲。
「我們要拍戰爭片,應該把這個錢花給誰?並不是那些運籌帷幄的將領,而是這些千千萬萬個像穀子地和他的九連一樣的,這些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身上。他們付出的犧牲是巨大的。」
這些小人物,也許不夠「偉大」,甚至容易被遺忘,容易被忽略,在歷史的洪流中,消弭於無形。
然而,他們的生命是珍貴的,是值得所有人的尊重的。
02,
直面戰爭,只是故事的前半段內容,在124分鐘的電影中,用了更大的篇幅來渲染和平時期的「伸冤」。
電影中,有兩段感情釋放最集中的情感板場。
分別為戰爭的殘酷和和平時期的追彰。
在這兩個板塊中間,加入的是抗美援朝時期的戲份作為過渡,既能夠保證情節上的完整性,也能夠讓情節絲絲入扣。
穀子地受傷之後,被當做敵軍士兵被俘虜,在醫院中,他在得知自己的番號被取消。
曾經奮力殺敵的英雄,卻難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同時戰死的47名士兵也被當做是失蹤者。
穀子地唯一的希望和生存動力就是為犧牲的士兵們找到應有的尊榮。
在那個年代,軍人們的榮譽高於生命,高於一切。
這部電影中,給觀眾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要數烈士陵園的那一場重頭戲。
電影前半段看似硝煙戰火,屍體遍野,然而,真正能夠將所有情感凝聚成一股巨大力量的,還是這一場戲。
穀子地輾轉多年來到了當年和他約定「集結號」的連長的墓前。
他得知了當年,連長並沒有下令吹響集結號的事實,那只是上級的「棄卒保車」戰略決定,犧牲九連的士兵,只是為了能夠保護大部人馬。
自己當年和九連的士兵們都被「欺騙」和「放棄」了。
穀子地捶胸頓足,淚流滿面。
「為了你們不被咬死,九連呢?」
「我一直在等你的『號』,我的兄弟們一直在等你的『號』。」
他所有的委屈,不滿,和傷心都化作了陵墓前的一頓痛罵。
英雄委屈了,受「虐」了,這樣的情感力量足以和觀眾共情。
當然,和穀子地一樣堅持的還有很多人,比如王金存的妻子孫桂琴,他們由於共同的信仰和堅持走在了一起。
在一個當年發生血戰的大窯廠後面,穀子地發瘋式的挖掘,這些煤礦下面,是否有戰死的英烈們的屍體?
是否能夠為他們討回公道?
穀子地要做的就是真相大白,讓犧牲的兄弟們擁有該有的榮譽稱號。
03,
張涵予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還名不見經傳。
只是一位幕後的配音演員,在很多的電影中,也是配角。
然而,在《大腕》和《天下無賊》中的表現卻被馮小剛賞識,破格提拔為男一號。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事實證明,馮小剛確實慧眼識人,在這部劇中,張涵予貢獻了教科書般的演技,英雄的幾次流淚,感動了無數人。
他不停地為戰士伸冤,死都不放棄,這樣既富有男子漢氣質,講義氣的銀幕形象,被張涵予飾演的淋漓盡致。
他也憑藉著這部電影成功斬獲好幾項影帝大獎,包括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百花獎最佳男主角,華語電影傳媒最佳男主角,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等。
可謂是雙贏。
結語,
「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不著重歌頌勝利,只歌頌人性和生命,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特色。
《集結號》讓觀眾們看到了英雄的「委屈」,在近乎黑白片一樣的低飽和度影像中,慘烈何止是戰爭本身?
如同穀子地這個名字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