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國產戰爭片,13年前只收了2.1億,可惜了

2020-10-16 攤著看電影

因為上級沒有吹響集結號,導致了全連47名戰士全部犧牲。前半段殘酷戰爭,屍橫遍野,後半段奔走呼號,「硬漢」的四次落淚,讓我們看到了英雄的委屈。《集結號》賦予了國產戰爭片新的人性內容。

近幾年來,「馮氏」賀歲片仿佛失去了以往的審美標籤,從23年前的《甲方乙方》到2007年的《集結號》,馮小剛由喜劇類型的賀歲片轉移到了戰爭片,他開始「說事」了。

《集結號》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收穫了2.1億的票房成績,相比較8000萬的投資和成本和內容價值本身來說,這部電影仍然是被低估了。

多年後再看《集結號》,仍然覺得這是馮小剛最好的銀幕電影之一。

01,

故事發生在解放戰爭期間。1948年,九連連長穀子地(張涵予飾)接受了一項狙擊戰的任務,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

「如果不吹響集結號,就戰鬥到最後一刻。」

然而,在這一場狙擊戰中在,47名戰士奮力廝殺,結果寡不敵眾,穀子地眼看著一個個士兵倒在自己面前卻無能為力。

排長焦大鵬(廖凡飾)是穀子地的左膀右臂,在臨死前告訴穀子地說,自己剛才「聽到」了集結號的聲音,讓穀子地帶著剩下的士兵撤退。

穀子地卻懷疑自己忽略了集結號聲,導致了戰士們葬身戰壕。

在強烈的愧疚和悔恨之下,他帶著炸藥包只身前往敵軍戰壕,剩下的戰士們全部陣亡。

《集結號》不管是從故事內容,人物形象,還是主流價值觀方面,都堪稱是銀幕上的戰爭奇觀,甚至為國產主旋律電影找到了一條「樣板路」。

在電影中,我們歌頌的英雄,不再是戰場上叱吒風雲,甚至被道德神話了的「偉岸,高大」的英雄。

他們是一個個小人物,卻不再是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義無反顧毫無畏懼的鐵壁戰士,是一個個生動立體,血肉豐滿的「人」。

穀子地是草莽英雄,言談舉止自帶市井之氣;

呂寬溝為了作戰中能夠讓連長知道時間,自己去敵軍戰壕拿下一塊表而被狙殺;

給家人寫信,衝鋒陣前嚇尿了的文化教官王金存......

他們有貪生,有依戀,有對於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戰爭的反感。

電影在保持了傳統英雄主義的同時,最大化的還原了英雄「人性」的一面。

他們真實,可愛,雖然有著普通人的怯戰,但是在沒有聽到集結號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當逃兵,堅持和團隊戰鬥到了最後,直至犧牲。

「我們要拍戰爭片,應該把這個錢花給誰?並不是那些運籌帷幄的將領,而是這些千千萬萬個像穀子地和他的九連一樣的,這些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身上。他們付出的犧牲是巨大的。」

這些小人物,也許不夠「偉大」,甚至容易被遺忘,容易被忽略,在歷史的洪流中,消弭於無形。

然而,他們的生命是珍貴的,是值得所有人的尊重的。

02,

直面戰爭,只是故事的前半段內容,在124分鐘的電影中,用了更大的篇幅來渲染和平時期的「伸冤」。

電影中,有兩段感情釋放最集中的情感板場。

分別為戰爭的殘酷和和平時期的追彰。

在這兩個板塊中間,加入的是抗美援朝時期的戲份作為過渡,既能夠保證情節上的完整性,也能夠讓情節絲絲入扣。

穀子地受傷之後,被當做敵軍士兵被俘虜,在醫院中,他在得知自己的番號被取消。

曾經奮力殺敵的英雄,卻難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同時戰死的47名士兵也被當做是失蹤者。

穀子地唯一的希望和生存動力就是為犧牲的士兵們找到應有的尊榮。

在那個年代,軍人們的榮譽高於生命,高於一切。

這部電影中,給觀眾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要數烈士陵園的那一場重頭戲。

電影前半段看似硝煙戰火,屍體遍野,然而,真正能夠將所有情感凝聚成一股巨大力量的,還是這一場戲。

穀子地輾轉多年來到了當年和他約定「集結號」的連長的墓前。

他得知了當年,連長並沒有下令吹響集結號的事實,那只是上級的「棄卒保車」戰略決定,犧牲九連的士兵,只是為了能夠保護大部人馬。

自己當年和九連的士兵們都被「欺騙」和「放棄」了。

穀子地捶胸頓足,淚流滿面。

「為了你們不被咬死,九連呢?」

「我一直在等你的『號』,我的兄弟們一直在等你的『號』。」

他所有的委屈,不滿,和傷心都化作了陵墓前的一頓痛罵。

英雄委屈了,受「虐」了,這樣的情感力量足以和觀眾共情。

當然,和穀子地一樣堅持的還有很多人,比如王金存的妻子孫桂琴,他們由於共同的信仰和堅持走在了一起。

在一個當年發生血戰的大窯廠後面,穀子地發瘋式的挖掘,這些煤礦下面,是否有戰死的英烈們的屍體?

是否能夠為他們討回公道?

穀子地要做的就是真相大白,讓犧牲的兄弟們擁有該有的榮譽稱號。

03,

張涵予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還名不見經傳。

只是一位幕後的配音演員,在很多的電影中,也是配角。

然而,在《大腕》和《天下無賊》中的表現卻被馮小剛賞識,破格提拔為男一號。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事實證明,馮小剛確實慧眼識人,在這部劇中,張涵予貢獻了教科書般的演技,英雄的幾次流淚,感動了無數人。

他不停地為戰士伸冤,死都不放棄,這樣既富有男子漢氣質,講義氣的銀幕形象,被張涵予飾演的淋漓盡致。

他也憑藉著這部電影成功斬獲好幾項影帝大獎,包括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百花獎最佳男主角,華語電影傳媒最佳男主角,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等。

可謂是雙贏。

結語,

「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不著重歌頌勝利,只歌頌人性和生命,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特色。

《集結號》讓觀眾們看到了英雄的「委屈」,在近乎黑白片一樣的低飽和度影像中,慘烈何止是戰爭本身?

如同穀子地這個名字的來源。

相關焦點

  • 這部國產戰爭片,13年前只收了2.1億,可惜了馮小剛張涵予
    前半段殘酷戰爭,屍橫遍野,後半段奔走呼號,「硬漢」的四次落淚,讓我們看到了英雄的委屈。《集結號》賦予了國產戰爭片新的人性內容。《集結號》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收穫了2.1億的票房成績多年後再看《集結號》,仍然覺得這是馮小剛最好的銀幕電影之一。
  • 《金剛川》3天收3.32億,片商4億成本恐難收回,吳京已盡力
    雖然它的放映檔期一般,但它其他方面有巨大的優勢,只可惜公映後未能往片商預期方向發展。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故事。該片的放映規模創下國產電影歷史紀錄,周五首日排片18萬場,昨日又刷新紀錄排了18.55萬場,今天的場次略有回落,但依然高達17.46萬場。在影壇有足夠大的放映規模才能大賣票房,可惜本片沒把握住機會。
  • 36年前,謝晉拍了最好的國產戰爭片:中國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作者|電影夫人(頭條號籤約作者)對近些年的國產戰爭片,觀眾普遍的感受:技術越來越成熟了,比如畫面,音效。儘管票房已破30億大關,但口碑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今天,夫人就為大家說下,謝晉導演36年前拍攝的這部經典老片。
  • 從《集結號》到《金剛川》的13年,國產戰爭片真越拍越好嗎?
    經歷了漫長而艱苦的籌備,《集結號》以2.5億票房傲居2007年度票房亞軍,華誼兄弟理所當然成為了新式國產戰爭片的開拓者。 國產戰爭片的空檔期 在我們以為國產戰爭片將以百花齊放的姿態出現在大熒幕之時
  • 全球狂轟13.3億,內地票房卻只收2013萬,「唐頓莊園」國內遇冷了
    今年有很多進口大片票房都啞火了,比如熱映中的《勇敢者遊戲2》《星球大戰9》等片票房都大幅低於預期。也有一些熱門電視劇改編的大片撲街了,電影版《唐頓莊園》國內就遇冷了,票房連2500萬都沒收到。要知道該片在北美,歐洲市場可是很火爆,現在內地取得這麼低的成績實在有些尷尬。
  • 兩日票房破5億!為什麼《八佰》能打破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
    ,拿下近2.6億票房,僅次於《變形金剛》,位居2007年度票房亞軍,粗略換算成當下,大約是25億左右的大爆款。憑藉實力和氣勢,它到底能不能打破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再簡單點來說,突破25億,《八佰》到底有幾成勝算?《八佰》大賣,怎麼可能只因為抓住了報復性觀影紅利?《八佰》何以大賣?一種說法是:它抓住了報復性觀影紅利。
  • 兩天票房近6億!《八佰》真要摸到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了?
    2007年,華誼出品、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投資1億成本,拿下近2.6億票房,僅次於《變形金剛》,位居2007年度票房亞軍,粗略換算成當下,大約是25億左右的大爆款。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
  • 從口碑兩極化的《八佰》回顧國產戰爭片:你pick誰?
    與此同時,我們盤點了近年來優秀的國產戰爭電影代表作,張藝謀、馮小剛等多位國內一線導演均完成了戰爭片的創作與拍攝,那麼國產戰爭片中誰是觀眾心中的最佳呢?已上映的戰爭片又能給我們那些啟示呢?△國產戰爭國產戰爭片票房體量逐房體量逐年擴大
  • 豆瓣9.1,國產戰爭片天花板,上映36年,至今難以超越
    不僅評分高,口碑好,上映22天票房也達到了25.45億,連續拿下了電影票房的第一名。這樣的成績也算是對得起管虎的付出了,畢竟這部片子他從2013年就開始籌劃。比起國產片和國產劇裡講求圈錢速度卻不在乎作品質量的今天,7年耗費在一部電影上的導演,除了管虎也找不到多少了。
  • 豆瓣9.1,國產戰爭片天花板,上映36年,至今難以超越
    不僅評分高,口碑好,上映22天票房也達到了25.45億,連續拿下了電影票房的第一名。很多人說《八佰》是今年甚至近幾年來最好的國產戰爭片,的確,國產戰爭題材的電影其實不算多,拍出來的也大多會被剪輯掉。在上映之後的36年裡,幾乎沒有評分超過《高山下的花環》國產戰爭片,所以稱之為是國產戰爭片天花板,並不為過。
  • 內地只收2253萬,但環球影業已賺翻,700萬成本全球大賣1.4億美元
    #隱形人#最近市場上有不少進口片,本片的成本不高只有700萬美元,但它產出的票房回報率卻十分驚人,環球影業片商都賺到手軟了。它近期在國內上映成績遇冷,中國票倉未能錦上添花有點可惜。《隱形人》國內還在熱映中,由於上座率不佳現在的放映場次所剩無幾了。今天周日排映5325場,場均7人次上座率,從這些數據能看出它各項指標都一般。
  • 內地只收2253萬,但環球影業已賺翻,700萬成本全球大賣1.4億美元...
    本片的成本不高只有700萬美元,但它產出的票房回報率卻十分驚人,環球影業片商都賺到手軟了。它近期在國內上映成績遇冷,中國票倉未能錦上添花有點可惜。 截至19點,實時票房只收117萬元,上映10天累計2253萬,該片已經過了收票房黃金期,它的內地票房大局已定了。
  • 1毛的票價,1.6億的票房,38年前的國產神作
    8年前,有部國產電影,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億票房奇蹟。1.6億票房,約等於今天160億,完虐《戰狼2》、趕超《按1-3毛的票價來算,《少林寺》的觀影人次突破5億;縱向比較一下,國產電影票房冠軍《戰狼2》觀影人次還不到它的五分之二
  • 《八佰》上映票房直衝《戰狼2》,竟是十年來最好國產戰爭片?
    ,提到優秀的戰爭電影,人們腦海中第一印象就是好萊塢的經典戰爭片,不論是槍林彈雨的衝鋒場面,還是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貌似在電影製作方面,國產戰爭片的拍攝還沒有那麼成熟,導致大家對於國產戰爭片的製作水準有了一些偏見。
  • 36年了,豆瓣9.2的《高山下的花環》為何還是最好的國產戰爭片?
    作者 | 電影夫人 對近些年的國產戰爭片,觀眾普遍的感受:技術越來越成熟了,比如畫面,音效。可觸動人心的情感還是少了點,比如國慶前上映的《八佰》。十年磨一劍,全明星陣容出演,視聽出彩。儘管票房已破30億大關,但口碑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
  • 我們的國產戰爭片究竟怎麼了?
    我們一邊高喊著愛我中華,一邊卻在背地裡辱罵國家,無法想像,再過百年,當抗日戰爭或是抗美援朝等戰爭的親歷者都已作古時,那些所謂的國產戰爭片,究竟還能否真正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這絕對是一個未知數。其實,早在36年前,導演謝晉就已經對於人們漠視戰爭的現狀給出了警示,那部至今都讓其他國產戰爭片無法企及的《高山下的花環
  • 1毛錢電影票,大賣2.7億!《血戰臺兒莊》才是真正的抗戰神片
    《八佰》的票房火爆,讓人不得不重新開始關於審視抗戰片,尤其是關於二戰的國產影片。由於題材的敏感性、特殊性,讓這類影片在國產影片中顯得頗為稀缺。其實早在34年前,就有一部關於二戰的國產影片,取得了2.7億的票房成績。當時按1毛的票價,這部影片帶動了27億人次觀影,1986年全國人口僅為10.75億,可以想見該片的火爆程度。
  • 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為什麼達不到國產戰爭片巔峰!
    那麼問題來了,國產戰爭片為何會變成這樣?國產戰爭片到底應該怎麼拍呢?國產戰爭片應該怎麼拍?影視流行文化,一直都是現實社會中大眾精神需求的投射。一個時代社會上大眾的文化需求是如何的,它自然而然會投射到流行文化產品上面。我們梳理一遍國產戰爭片的發展。基本就能弄清楚國產戰爭片出了什麼問題。
  • 國產戰爭片!你們為什麼那麼「擰巴」?
    2010年後的國產戰爭片都拍得不夠好。前一種如果說是逆歷史潮流,那麼後一種就是敘事」擰巴「。1、戰爭下的普通人,他們被捲入了戰爭早期這類國產戰爭片的巔峰,我個人始終認為是馮小寧的「戰爭三部曲」。馮小寧的戰爭三部曲,包括姜文的《鬼子來了》,都是反映普通人的經典戰爭片。2010年過後,同類國產戰爭片是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2、戰爭裡面的戰士這種戰爭片主角基本就是戰士,或者是不那麼高級的將領為主。
  • 近5年來口碑最好8部華語戰爭片,《戰狼2》第六,《八佰》僅第四
    2015年,吳京戰爭片《戰狼》大受歡迎,斬獲5.45億人民幣票房。近5年來,從2015年到2020年,大銀幕出現了不少華語戰爭片,其中有不少聞名於世的敗筆之作。譬如李晨導演處女作,女友範冰冰全力支持《空天獵》,豆瓣評分5.0 ↓群星雲集,耗資6500美元《大轟炸》,豆瓣評分2.8 ↓鹿晗大戰外星人科幻戰爭片《上海堡壘》,豆瓣評分2.9 ↓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有敗北之作自然也有成功之作。今天,指影俠帶你去看看近5年來口碑最好的華語戰爭片,哪幾部你貢獻了票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