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國產戰爭片究竟怎麼了?

2020-08-28 影視地平線

國產戰爭片走到現在,已經漸漸產生了疲態,不僅僅是對於戰爭本質理解上的疲態,更多的還有戰爭中的那些鮮活生命尊重的疲態,即便最近剛剛上映的電影《八佰》,也很難將那種純粹的愛國主義情懷成為一種永恆的精神傳遞。

我們一邊高喊著愛我中華,一邊卻在背地裡辱罵國家,無法想像,再過百年,當抗日戰爭或是抗美援朝等戰爭的親歷者都已作古時,那些所謂的國產戰爭片,究竟還能否真正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這絕對是一個未知數。

其實,早在36年前,導演謝晉就已經對於人們漠視戰爭的現狀給出了警示,那部至今都讓其他國產戰爭片無法企及的《高山下的花環》,就對人們面臨戰爭時最真實的人性以及嚴峻的社會環境給出了善意的提醒。

想一想,電影故事發生的時間是1979年,而電影拍攝的時間是1985年,那時候的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才過去多久,就已經有少部分人開始在意識形態上動搖著對於國家的忠誠,所以,就更別提2020年的人了。

謝晉一針見血地把人性推到了最前面,為的就是打破和平年代戰爭不會發生的幻想,讓人們隨時都要處在居安思危的意識中,隨時都能夠從物質的安逸裡回歸到精神的重建上。

可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國產戰爭片融入了科幻的元素,最後變成了類似於好萊塢的超人設定,好的不學倒是把壞的學到精髓了。最具有爭議的莫過於2011年播出的《抗日奇俠》,沒錯,就是那部手撕鬼子的電視劇。

在這部電視劇的簡介中,類型由戰爭加入了科幻,可故事背景卻並沒有離開抗日戰爭。你要是藉助一點點背景然後純科幻的內容,我們也不說什麼,可是,卻只是披著科幻皮的抗日電視劇,於是,在現實和幻想的結合中,雖然突出了我軍戰士的英勇無敵,可卻也是對於先輩用鮮血換來大好河山的極大侮辱。

後起之秀燕雙鷹更是開著蝙蝠俠同款的摩託車橫衝直撞,加特林加持的火力,以及瞬間躲避子彈的身手,在讓人們驚嘆之餘,卻給那些尚未樹立價值觀的孩子帶來了最壞的引導。讓他們以為戰爭是如此的炫酷,先輩們的犧牲也不過如此,開始出現了想要再來一場戰爭的妄想,讓自己也過一把癮。

雖然,在抗日神劇之前,也就是2005年,《亮劍》的確為國產戰爭片拉回了些印象分,還有就是2009年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可這之後會,還有哪部電視劇能夠取代它們呢?沒有了!電影就更別說了。

有人可能會提到《雪豹》這部電視劇,但仔細回憶一下,如果把周衛國帶領的那些士兵的衣服換成現在的,是不是覺得特熟悉。沒錯,它就是現代版的特種部隊,自帶主角光環的一路開掛,在劇情的安排下,不斷出現各種超規格的超神操作,最後完成偷敵人塔的勝利。

戰爭真的不是兒戲,要不然,我們也不會從1931年9月18日日本攻打東三省,到1937年7月7日全面侵華開始,再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徹底投降,整整十四年的時間,如果真要算,抗日戰爭其實可以從甲午海戰開始,那時間就更久了。

所以,戰爭不是那麼簡單的,也不是說說笑笑就能夠解決的,它是政治的博弈,你死我活的角鬥,普通人的生離死別。

我並非是想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可是得承認,在戰爭題材的某些方面,我們做的確實不如國外強,可能是因為電影制度方面的不同,無法真的深入還原戰爭真相。

舉幾個國外戰爭片的例,子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家》,馬丁·贊裡維特的《地雷區》,史匹柏的《辛德勒的名單》。他們的關注點,不僅僅是戰爭,更是戰爭中的人,那些從來不想捲入戰爭的人。無論是軍人還是百姓,我們從他們身上,確確實實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便有虛構的成分,但卻從未遠離人這一主體。

電影不是為了說教而說教,而是為了能夠引起對於戰爭的重視,對於戰爭的反感,從而打心眼裡你就討厭戰爭。

回到《八佰》上,這部電影好看嗎?我的答案是好看,但總覺得有點過了。

坐在電影院,觀眾的確可以被滿滿的愛國熱情所感動所鼓舞,可是走出電影院呢?除了記住了電影裡的戰爭場面,你確定能想得起電影裡的人物嗎?然後,還從他們身上得出與自己感同身受的體驗,顯然很難。

從愛國主義的角度來說,我絕對給滿分,可從電影的角度來說,只能勉強及格。大概是因為,《戰狼》和《紅海行動》之後,難得出現一部讓人血脈噴張的愛國教育電影,自然此刻會是熱血沸騰,至於還留下了什麼,只能過段時間再來看看了。

中國百年的屈辱歷史,也是無數普通人屍骸堆砌的歷史,我們的反抗,是從一次次的退讓與忍讓中覺醒的,所以,國產戰爭片更應該從現實考慮,從中國的文化考慮,從中國普通人的角度考慮。

我們並不同於歐美國家短暫歷史中的分分合合,我們自始至終都未曾將歷史斷裂過,所以,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大概只有在危難之際才能夠透徹表達,這也是為什麼《亮劍》裡的李雲龍,《我的團長我的團》裡炮灰團的那些人,能夠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

因為,首先他們是人,而後才是戰士,最後,才有少部分人成為勇士。

相關焦點

  • 國產戰爭片!你們為什麼那麼「擰巴」?
    2010年後的國產戰爭片都拍得不夠好。前一種如果說是逆歷史潮流,那麼後一種就是敘事」擰巴「。這裡我們將國外戰爭片,與國內同類戰爭片做個比較。你就會明白,這些國產戰爭片為何爭議不斷了。歐美戰爭片很少有站到德國法西斯,亦或者其它外國人的視角來審視歐美這場二戰戰爭的。
  • 從口碑兩極化的《八佰》回顧國產戰爭片:你pick誰?
    然而等待《八佰》等並非眾口一致的好評,兩級化評價的《八佰》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八佰》的差評又能給國產戰爭片哪些啟示呢?與此同時,我們盤點了近年來優秀的國產戰爭電影代表作,張藝謀、馮小剛等多位國內一線導演均完成了戰爭片的創作與拍攝,那麼國產戰爭片中誰是觀眾心中的最佳呢?已上映的戰爭片又能給我們那些啟示呢?
  • 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為什麼達不到國產戰爭片巔峰!
    那麼問題來了,國產戰爭片為何會變成這樣?國產戰爭片到底應該怎麼拍呢?國產戰爭片應該怎麼拍?影視流行文化,一直都是現實社會中大眾精神需求的投射。一個時代社會上大眾的文化需求是如何的,它自然而然會投射到流行文化產品上面。我們梳理一遍國產戰爭片的發展。基本就能弄清楚國產戰爭片出了什麼問題。
  • 從《集結號》到《金剛川》的13年,國產戰爭片真越拍越好嗎?
    而一眾明星為了拍好這部國產戰爭大戲,甘願零片酬參演,更在當時引起了一時的轟動。 或許在我們以為《集結號》會以情懷致勝時,華誼又給了我們一次驚喜。為了拍好戰爭場面,馮小剛在2006年冬天,率隊浩浩蕩蕩去東北的冰天雪地,感受冬天賦予戰爭的肅殺感。
  • 《八佰》上映票房直衝《戰狼2》,竟是十年來最好國產戰爭片?
    ,提到優秀的戰爭電影,人們腦海中第一印象就是好萊塢的經典戰爭片,不論是槍林彈雨的衝鋒場面,還是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貌似在電影製作方面,國產戰爭片的拍攝還沒有那麼成熟,導致大家對於國產戰爭片的製作水準有了一些偏見。
  • 《解放·終局營救》的劇情太奇葩,刷新國產戰爭片底線
    毒舌君對國產戰爭片其實並無偏見,從小也是看著《四渡赤水》、《大決戰》等國產戰爭片長大的,當時覺得這些影片也蠻吸引人的。雖然長大後也逐漸明白國產戰爭片的諸多「先天缺陷」,但至少人家有那種藝術創作的認真勁兒,劇情是工整有序的、角色是鮮明紮實的,戰爭場面也拍得有板有眼。其實不只是這些國產戰爭片了,早年間的國產故事片,紮實的劇情和角色基本上都是標配。
  • 國產劇究竟怎麼了?
    該劇只播了3天就被緊急下架,停播是因為這部打著《亮劍》旗號的抗戰片,全劇充斥著小資產階級情調。我們的國產電視劇究竟怎麼了?國內影視圈從不缺乏優秀的演員,也從不缺優秀的導演,更不缺優秀的創作劇本,為何我們卻鮮有佳作誕生?放眼現在的電視螢屏,無論再怎麼別出心裁的影視作品,觀眾大都看了一遍就不想再回味,反倒是那些十幾二十年前的老作品看得津津有味。
  • 為什麼《八佰》能打破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
    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當一部歷經曲折的電影在一個特殊的節點獲得了某種意義上的重生,它不僅收穫了報復性觀影的紅利,更證明了第一個衝出戰壕的戰士未必先倒下,而是有可能贏得接近兩周的影市真空期作為勇氣的報償,直到9月諾神的《信條》上映,《八佰》在市場上並無真正的對手。
  • 《八佰》真要摸到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了?
    假設《集結號》代表了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那麼《八佰》無疑正在接近甚至可能打破這一天花板。憑藉實力和氣勢,它到底能不能打破國產戰爭片的票房天花板?再簡單點來說,突破25億,《八佰》到底有幾成勝算?《八佰》大賣,怎麼可能只因為抓住了報復性觀影紅利?《八佰》何以大賣?
  • 中國古代戰爭究竟是怎麼打的?
    歷朝歷代的史學家沒弄明白古代戰爭怎麼打 在《說嶽全傳》裡,金軍統帥金兀朮有一支王牌軍叫「連環馬」,用鐵索將30匹馬連在一起,衝擊起來無人可擋,但在郾城大戰中被嶽家軍用鉤鐮槍和「砍馬腿戰術」破掉了。《說嶽全傳》中連環馬的靈感很可能來自《水滸傳》,梁山群雄用鉤鐮槍大破呼延灼的連環馬。
  • 國產戰爭片《金剛川》發布陣容版海報:10月25日上映
    玩懂手機網消息,今日,國產戰爭片,抗美援朝題材戰爭片《金剛川》片方發布了陣容版海報,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和特別出演鄧超現身,復古海報上五位志願軍戰士一身戎裝,目光堅定電影《金剛川》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
  • 中國古代戰爭究竟是怎麼打的
    但拐子馬究竟是什麼?在嶽飛之孫嶽珂筆下,拐子馬第一次與連環馬之間劃上了等號,「拐子馬」被定性為一種「貫以韋索,三人為聯」的連環馬戰術。在嶽珂的「權威認證」下,「拐子馬即連環馬」成了定論。《說嶽全傳》一方面將這一說法普及到民間,讓神秘的連環馬戰術家喻戶曉;另一方面,以訛傳訛,將「三馬相聯」的連環馬誇大為畫面感十足的「30匹馬」。
  • 不吹不黑,《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能排老幾?
    ,驅人變鬼,逼人成魔…可以這麼說,國產戰爭片拍到現在,多數都沒超越1.0和2.0的表達。先從一部完成了介於3.0和4.0之間的國產戰爭片聊起。1.即便拋開戰爭只論喜劇,它也是國產黑色喜劇的巔峰。但只就戰爭層面的揭露和諷刺,達到3.0直奔4.0這架勢,後來的國產戰爭片,幾乎沒有超越《三毛從軍記》的。2.
  • 和張藝謀馮小剛相比,管虎的《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能排老幾?
    ,驅人變鬼,逼人成魔…可以這麼說,國產戰爭片拍到現在,多數都沒超越1.0和2.0的表達。先從一部完成了介於3.0和4.0之間的國產戰爭片聊起。1.即便拋開戰爭只論喜劇,它也是國產黑色喜劇的巔峰。但只就戰爭層面的揭露和諷刺,達到3.0直奔4.0這架勢,後來的國產戰爭片,幾乎沒有超越《三毛從軍記》的。2.
  • 《八佰》憑什麼成為最催淚的國產戰爭片?
    但在看過點映之後,我放下了這種懷疑和擔心,因為它,的確可以說是實現了華語戰爭片的某種突破。在此之前,好像還沒有哪一部國產戰爭片,能同時在人物、敘事、內核和視效上如此統一。這麼說吧,這部電影,哪怕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還是完完全全擔得起讓當下華語電影能做出的最好的戰爭片的稱號。
  • 《金剛川》是國產戰爭史詩片?我看它更像《西遊記後傳》
    卻不料想,此時國產另一部戰爭片《金剛川》卻提檔10月23日,堪稱「救市之作」!之後僚機年輕飛行員又被我們擊落,他駕駛著尖端戰機,怎麼也打不過我們傳統高炮,於是希爾不得不重新審視他的對手,>並開始飽含敬意的跟我們進行最後較量!
  • 《血戰湘江》VS《血戰鋼鋸嶺》 國產戰爭片雄起就靠它了
    劃重點,這部能與《血戰鋼鋸嶺》抗衡,能為中國戰爭片洗白的好電影《血戰湘江》於6月30日上映啦。去年上映的《血戰鋼鋸嶺》想必眾多影迷還在回味。觀眾對影片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飲歌  這部電影工整的格局,宏大的場面和充沛的感情都足以放任重試久違的新潮澎湃。
  • 《八百》國產史詩級戰爭片能否燃爆2020 視覺不輸好萊塢戰爭片
    2020年,影院開映沒多久,迎來了國產史詩級的歷史戰爭片《八百》,影片上映日期定於8月21日。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歷史故事。這段歷史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哪些英雄捨生忘死戰鬥得來的,永遠銘記歷史。
  • 為什麼《戰火熔爐》是本年度最棒的國產戰爭片,《八佰》都比不上
    老周摘要:2020年即將過去,盤點本年度的國產戰爭片,毫無疑問,《戰火熔爐》技壓群雄,就連票房最高的《八佰》都比不上,那麼這部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戰爭片,到底好在哪裡?2020年即將過去,盤點本年度的國產戰爭片,毫無疑問,《戰火熔爐》技壓群雄,豆瓣評分高達8.7分——影迷都清楚,豆瓣評分超過8分基本上就是足以令人仰視的「神劇」了,當然是褒義的「神劇」。國產戰爭片幾乎很少能達到這樣的高分,就連年度票房最高、人氣最火的《八佰》,豆瓣評分也只有7.6分,整整差了一分。那麼這部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戰爭片,到底好在哪裡?
  • 豆瓣9.1,國產戰爭片天花板,上映36年,至今難以超越
    比起國產片和國產劇裡講求圈錢速度卻不在乎作品質量的今天,7年耗費在一部電影上的導演,除了管虎也找不到多少了。電影還在持續上映,熱度也一直很高,可能最終取得的成績會很優秀吧。很多人說《八佰》是今年甚至近幾年來最好的國產戰爭片,的確,國產戰爭題材的電影其實不算多,拍出來的也大多會被剪輯掉。而下面要和大家說的這部戰爭片,很多人建議重映,因為它真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