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2020年有一半時間是在家找工作,更沒想到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居然如此艱難。對我而言,一份滿意的工作首要滿足一點:錢!無論是現在就能掙錢但沒什麼上升空間,甚至職業生涯比較短的工作,還是現在不掙錢,但長期發育有錢途的工作,都可以做!。其次就是開心,不要說什麼現在年輕人不願意進廠,縱然是四五十歲的人,若不是身負重擔,誰又願意去做那長時間枯燥乏味的工作呢。花花世界,天天讓我擰螺絲怎麼受得了!而立之年,分享幾段找工作的經歷,希望你也能早日找到滿意的工作!
背景:疫情期間失業,近而立之年,想要找到可以安家的地方。畢竟北京的房價太貴,現在不敢想,就從北京回到了老家的省會。平常使用BOSS找工作,聽說可以直接和「老闆」談,但用過這個軟體的都知道這名字就好像「老婆餅」一樣,從沒遇到貨真價實的。
場景一:國內某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銷售面試。線上和人事簡單聊了幾句,出於信任就去面試了。洽談室的暖氣吹得人頭昏,面試時人事坐下就低頭看簡歷,我看要冷場,就主動提出做個自我介紹。介紹完以為可以小憩片刻,結果對方一句:你對這份工作有什麼想了解的嗎?好吧,這皮球又給我踢回來了。之後就是我問她答的流程,基本情況:入職五險一金,前三個月底薪4500元,三個月之後底薪2000元,部門員工均薪8000元,最高可達20000元,上班時間996。最後問了一句,這是某某公司嗎?對方很肯定地說了是,我的問題就被掏空了。人事接著告知我這個工作很辛苦,會有很多糾紛的處理,你如果想掙錢,要有心理準備。對薪酬滿意的我,當然表示可以接受,就開心地回去等入職了。等到入職的當天真的是欲哭無淚啊,赤裸裸的買家秀和賣家秀。
首先,辦公使用傳統的座機電話聯繫客戶,辦公效率極低。其次,這家公司確實是某某公司,但是幾乎所有崗位屬於勞務派遣,只有城市經理一人是公司的正式員工。第三,公司的話單質量很差;新話單數量少,轉化率不足10%,出單主要靠轉介紹和新話單和意向客戶微信積累。客戶復購率低,靠長期積累老客戶來提升業績減低工作強度的可行性較低,老員工除了工作熟練,多了幾個轉介紹外,與新人相比無其他明顯優勢,想要積累資源以後創業也是妄想。最後,由於接近年底,工作時間不是996,而是99*30,也就是全月無休,然後年假休20天,意味著年底前入職,基本靠底薪2000生存。
場景二:某獸藥公司銷售,開聊之前查了這個公司的背景,發現公司名稱是外國的品牌名,但是企業資質是中國私企。因為這家公司離我住的地方很近,還是比較有意向的。帖子上寫著底薪4500元,跟人事確認是有責底薪。追問具體的薪資結構,人事就不願意說了。反而將我一軍:你做銷售還在意底薪幹嘛?我當然在意了!很多無底薪的工作前期自己往裡搭錢,比如說房地產中介,享受員工的待遇,卻操著老闆的心,還自己搭錢,這事只有剛畢業的小白能接受了吧。人事堅持不說,我就問,做多少業績能拿到4500底薪?對面要了電話,通過電話告訴我,做6000業績就可以拿4500底薪!聽到這句我放棄了,原因有三:1、減去其他成本,這個獸藥成本估計不超過100元。2、這個工作沒有底薪3、這個公司做的就是能坑一個就坑一個的生意,從一些見不得人的渠道拿了一些名單,客戶資源極差,說不定哪天被人舉報,就要法制頻道見了。
場景三:農產品交易員或者別的什麼名字,公司的經營範圍裡寫著農產品交易的,薪資待遇福利等寫得很誘人;任職資格沒有些實質性的內容,感覺是個人就能符合的。這種的完全不必理會,只要會用度娘的都知道怎麼回事。
場景四,某上市公司後勤,工資6到8K,五險一金,早八晚九,上四休一。試崗一天,面試與實際基本符合,但KPI考核嚴重,晉升機制不明確。根據經驗,想升職就看你跟領導關係處得怎麼樣了,晉升困難,就沒有再去了。
滿意的工作固然不好找,但是多找找總能找到的!不管我們最終選擇什麼工作,都是需要深耕下去才能成長為行業精英。只有成為了精英才有創業的可能!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固然有人能遇到伯樂或者一夜暴富,更多的人是靠自己奮發圖強才能得到踏踏實實的幸福。加油吧,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