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雲文選 || 擁抱流金歲月 捎把難忘的歌

2021-02-11 槐蔭堂




趙寶雲,字樹梅,男,1937年生,山東省即墨市後庵村人,現為中國文聯藝術品中心藝術師,國際美聯民族文化藝術傳播中心高級書畫師,青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老年教育書畫院即墨分院顧問。

趙寶雲先生的作品筆墨清新、創意嚴謹,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大展並獲獎,其作品被國家有關單位和海外人士收藏。1997年《東嶗攬勝》編入《世界華人書畫作品選集》;1998年《還看今朝》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被宋慶齡基金會收藏;《顆顆熱心紅勝火》獲首屆大紅鷹杯全國中老年書畫大展優秀獎;書法作品入選首屆華夏證券杯全國書法大展。歷經數十年心血完成即墨古城風貌長卷---《即墨古城廂關風貌圖》,被眾多專家學者譽為即墨的《清明上河圖》。

作品名載:《世界華人書畫作品選集》、《跨世紀翰墨藝術家作品擷鷹集》、《大紅鷹杯全國中老年首屆書畫大展》《中國藝術家優秀書畫作品選集》、《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中國世紀專家集》》、個人專輯《即墨古城圖文集》。


擁抱流金歲月  捎把難忘的歌

節氣已到九九將盡的一天,清晨的陽光帶著一絲春意灑在臉上,我情不自禁地哼了一句「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腦海忽然閃現起這首久違的歌,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所拍的電影《柳堡的故事》插曲,它通俗優美,富有情感,茶飯之餘,勞作小憩,青壯老少都能哼上幾句。女主角由年輕漂亮的陶玉玲扮演,她那親切和靄的面容,成了當年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成了若干人夢中的二妹子,這優美的曲調很快在大江南北風行開來。幾十年過去了,至今「風韻」猶存,時有歌手們登臺重複又重複的演唱,觀眾們也喜聞樂見地一遍遍陶醉在這耳福眼福中的受用。

既然想到了「九九豔陽天」,還有若干朗朗上口、百聽不厭的歌曲,好久都縈繞在腦海中,像排隊插號似地迸發出來,所以又不分前窩後窩,捎它一把,捉筆記敘一下吧。

說來好笑,本人從小愚笨,上學時各門功課考試成績還算可以,最愁、最最往下拉分的就是音樂課了,雖然學校在排練大合唱時我亦效「南郭先生」混與其中,扯起喉嚨,使出吃奶力氣吆喊,震得身旁幾位同學捂耳白眼相看,自查起來,原是毫無音樂藝術細胞。

有幸承蒙丁、姜兩位恩師的指導,又有封、江、胡諸位同學的幫帶,加上笨鳥先飛,死記硬背,總算把七個簡譜字母識得三對半了。同時誼鄰周君贈我一支小竹笛,自得了此「寶」後,清晨爬登到北城牆上臨風嘶吼,日暮溜到鴨綠池畔低吟細品。嫋嫋薰風,沁人心腑,晚笛殘月,消磨更時。深夜歸來,餘興未減,輕啟房門,潛入被衾,將笛膜揭掉,熄燈偷偷練習指法、換氣功力、吐舌技巧、彈抹打拍等,這樣春去冬來,也算能粗略的吹奏出一兩支絆絆磕磕的曲調了。《桂花開放幸福來》《小放牛》等,亦成為吹唱的「家常便飯」。

早在學齡前,曾享受到銀鈴般玉音的啟蒙,那是租住在後屋我三奶奶家的邵姓兩位姐姐,她倆正是豆蔻年華芳齡,她們經常哼唱著「樹上小鳥啼,江畔帆影移……」「賣花的人兒將花賣,朵朵鮮花供人嘗……」有時也教我和她弟弟一起學唱,對音樂的引發,撒下一顆幼小萌動的種子。

座落在一潭碧水周圍垂柳鴨綠池的北岸上,西傍春秋閣,東依城隍廟,這裡景色青幽,墨邑紳士們幾家集股出資在此購地築屋,創辦了慈善機構卍(萬)字會,並開辦了一處學校,延請了墨邑名儒北閣人江敦珍(字君璞)老先生開課任教,共有孩童五十餘名,從啟蒙排至高小六年級,聚讀在同一教室裡,老師不但要為乍入學的兒童怎樣讀書認字,還要為學齡大點的同學普及各科目的書本知識,記得老師曾教唱「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志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還講嶽飛和文天祥的故事,說到悲情處,老先生兩眼滾滾著欲墜的淚花,把情感提升,我們也不由的豎耳靜聽,心潮澎湃不已。除了國文、歷史、地理、算術,還有音樂、美術、勞作課,有次老師組織排演《狼外婆》小歌舞劇,其中最熟的是「小羊兒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不開不開不能開,媽媽不回來,誰叫也不開……」這兒時演出的場面,疊疊展現在腦中。莘莘學子,諄諄師風,在當時日偽黑暗統治下的即墨,敢講、敢演出此劇可真是正氣長存,邪不可侵了。這正是童真童趣中韻含著真理之真諦。

「正月梅花是新春,家家戶戶點紅燈,別人家的夫妻團圓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長城……」哀怨悲悽《孟姜女尋夫十二月》的曲調和「柳葉青又青,妹坐馬上哥步行……」一曲《趙匡胤千裡送京娘》,這些都是髫齡時聽到的曲調,卻深深的嵌入腦海裡。

解放初期「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著航行的方向……」「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們好喜歡……」歡呼雀躍的節奏,詞曲新穎,心情激昂,像注射一支強心劑,從此人民大步邁入了新的生活。

小學五年級時,清明偕同學一起踏青,先去了郭集下崖逛市集,見一賣竹管樂器者,正在吹簫,不由得收下腳步,注足觀賞,本欲開路,可就是挪不開腿,最後,下定決心,把往年積得幾枚壓歲錢交付與那人,選購了一支九節竹簫帶回家來,先學古曲《蘇武牧羊》,其詞:「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在北海邊,心存漢社稷……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當吹唱到此時不覺心情戚湧,悲淚潛下,感嘆兩千年前漢使臣的正義不屈的氣節。

《康定情歌》《牧羊姑娘》《蘭花花》,繼之,又聽到《草原牧歌》《敖包相會》的男女對唱,其詞情真意切,其曲婉約動聽,又便於簫笛伴奏,和三五愛好音樂的夥伴們在街頭月下伴奏彈唱「百靈鳥雙雙的飛……」,「十五的月亮升上天空喲,為什麼傍邊沒有雲彩,我等待著美麗的姑娘喲,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喲」我們幾個光棍小夥當時真盼望著能有奇蹟出現,等了半天,沒有一位心儀的姑娘跑過來接腔應聲的,我們只好自作多情的又扮女聲接唱下去。此歌此曲自誕生以來,其藝術魅力不知感染了多少人,使之一代代地傳唱下去,直到今天的舞臺上還時有再現,可謂經典歌曲,久唱不衰。

有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的《義勇軍進行曲》,成了我們的國歌,每到重大節日,升國旗時,其歌聲如洪鐘遠揚,人心大振!它喚醒了塵封的呼吸,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傳記了民族的榮辱,寫進了長河的歷史。它是衝鋒的號角,難以割捨的情愫。

《讓我們蕩起雙漿》《五月的鮮花》《鐵蹄下的歌女》,《保衛黃河》:「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激情的吼聲,仿佛把人們又返回到抗日的戰場中去,我們不由的握緊雙拳挺胸高亢著。它似杯杯壯行的酒,換起民族的團結,民眾的覺醒!偉大的曲作者冼星海!偉大的詞作者光未然!如果此時有個鬼子在眼前,大刀就真能向鬼子頭上砍去!

大躍進時代,全民投入到大煉鋼鐵的洪流中,每天每夜大都奮戰在大小高低各式各樣煉鐵的小高爐前。老城裡四個村的男女青壯年們,分配在一個大組裡,拉風箱的、運煤炭的、砸鐵投爐的、搬弄礦石的、做飯供水的、分管宣傳的,儼然成了一個大軍團。分在我們組裡有好幾位年輕姑娘,其中有位蘋果臉,淺酒窩,細眉娥,頗具秀色,擅長文藝,最愛唱歌,人稱歌母子;還有位姑娘長方臉、柳葉眉、頸長細腰,貌美俏麗,也是音樂多面手、村裡的文藝骨幹,她倆分在一起,成了鐵搭檔,一面拉風廂一面唱著歌兒。「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兒高,那春風擺動楊呀麼楊柳梢。一繡一隻船,船上掌著帆……」這《繡荷包》等數十支民歌,鶯歌燕舞般的聲音,時時送進我們的耳朵中,有時我們也一邊幹活,一邊隨聲接著哼唱,「風車呀風車,依呀呀的唱呀,小小哥哥為什麼呀不啊開言?」「跑馬溜溜的山上,有朵溜溜的雲喲……」歌聲、風箱聲此起彼伏,這真是男配女,幹勁足,不分晝夜,煙火通明,熱火朝天。

筆者曾有小詩以記:

遍地炭火爐如星,

風颶雪湧傳歌聲。

山間鈴響馬幫來,

敖包相會聚煙城。

這時期,青壯年主力軍都奮赴在第一線大煉鋼鐵,後方空虛,農業秋收秋種只剩老小婦女,勞力嚴重不足。機關幹部、部隊官兵,各行各業人員,學校師生一齊支農,又抽調在煉鋼鐵的部分勞工回來一起參與「三秋」。在支三秋的隊伍中有位江老師,虎背熊腰,力氣最大,耕刨收割一人頂倆,休息他一展歌喉,昂首高亢:「高高的太子山,山是那金銀山,彎彎喲洮河水,河水泛銀波……」響亮的歌聲唱罷,又紛揚起閃亮钁鋤來。夜晚汽燈高掛,人們拉犂整地,「同志們那麼嗬海,大生產那麼嗬海,我們一齊加把勁,把這幾畝地種完那麼嗬嗨」結合自編的號子小曲,映出當年大躍進時代日日夜夜不怕苦不怕累的縮影。

除了一些民歌和應時創作的歌外,非常流行的就是電影插曲了,如影片《山間鈴響馬幫來》《神秘的旅伴》《祖國的花朵》《上甘嶺》《蘆笙戀歌》《護士日記》《柳堡的故事》《劉三姐》《畫中人》《五朵金花》《阿詩瑪》《冰山上的來客》《怒潮》《紅色娘子軍》《洪湖赤衛隊》,還有解放前電影《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其中有賀綠汀作曲、田漢作詞,並有周璇演唱的《天涯歌女》和《四季歌》,聲聲瓊樂,嫋嫋玉音;畫面親和,圖像清新,口齒留香,處處醉人,真不愧為是「金嗓子」。這些都給觀眾們留下深深的印象。

有些插曲沁心透腑,如《怒潮》中《送別》:「半間屋前川水流,革命的友誼才開頭,那有利刀能劈水,那有利劍能斬愁。」「送君到江水邊,知心的話兒說不完,風裡浪裡你行船,我持梭標望君還。」歌聲的悲壯,劇情的結構,把人們扯進土地大革命時期,看到嚴酷鬥爭鍛練和考驗,先驅們為國為民的披肝瀝膽的忠心;觀之熱血沸騰,聽之熱淚盈框,音樂之魅力使劇情與觀眾之心融入了一體。

有王音璇演唱的《苦菜花開閃金光》是電影《苦菜花》插曲,它的玉音反覆迴旋,貫穿在整篇劇情中。清悅的歌聲,時而悲訴,時而喜慶,在視覺聽覺的跌宕起伏裡,真是得到名符其實的音璇了。

當楊排長(梁音飾)的一聲仰天悲喊,一震槍鳴,一首「天山腳下是我可愛的家鄉,當我和它離別後,就像那哈密瓜斷了瓜秧……」一曲《懷念戰友》悲壯歌聲在觀眾的心中又掀起熱流的浪潮,雙框潤溼晶珠欲滾了。這是影片有雷振邦作曲《冰山上的來客》中的插曲,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及《洪湖赤衛隊》的插曲「手拿碟兒敲起來」,傳唱了幾代人,半過世紀過去,至今記憶猶新。

「雪皚皚,夜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英雄漢……高山低頭迎遠客……」

音樂詩史《東方紅》鄧玉華《情深意長》,郭蘭英《南泥灣》及《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四渡赤水》,《過雪山草地》《報喜》曲曲深沉,聲聲激昂,這如詩如訴磅礴的樂章,告訴我們革命先輩們怎樣走過的艱苦裡程和得來的勝利果實來之不易。老一輩開闢之路,讓我們發揚革命精神,激勵前進。

《十送紅軍》這首如敘事的詩歌:「一送裡格紅軍,介之個下了山,秋風裡格細雨,介之個纏綿綿,山上裡格野鹿,聲聲哀叫,樹樹裡格梧桐葉落葉呀麼葉落完,問一聲紅軍啊,幾時裡格人馬再回山……」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感到又親切、又熱烈、又傷感、又悲壯,其中含有鄉土情,母子離、夫妻別、手足分;健兒們辭別故土,踏上了新的徵程,為的是打土豪、分田地為保衛勝利果實而奮戰!當年參軍的熱血青年,不知有多少血染沙場,成了湘江戰役及其他戰場上的亡魂!正如唐詩「可憐永定河邊骨,猶作春閨夢裡人。」京劇《春閨夢》就是依此改編的。長徵的艱苦裡程中,有幸留下的火種,終以星星之火燎原大地,迎來全國人民的解放。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人民的希望……」這嘹亮的歌聲,伴著軍號節奏,向著活力四射曙光,覆蓋著神州大地。

「東方紅,太陽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我們的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這響澈雲霄的歌聲。它伴著蒸蒸日上的大好春色,人們開始走向自由幸福、自力更生的新生活。《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開始了。農民分有自己的土地,從單幹的抗犁,到互助組的雙華犁,又到大集體的拖拉機,人們奔馳在原野上耕耘收穫著。《在希望的田野上》《人說山西好風光》「黃澄澄的谷穗,就像狼尾巴。」耿蓮鳳和張振富《逛新城》的一問一答邊舞邊唱,更是妙趣橫生。

驀然回首,曾經辛勤耕耘、年年五穀豐登的土地上,竟冒出一片片、一群群高層商品樓來,昔日綠色原野良田,盛產著青翠的蔬果、黃澄澄糧食,年年供奉著「民以食為天」獻寶的資源土地,竟戛然而止。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改革的東風,祖國大地,百花齊放,欣欣向榮,文藝界的歌壇中,中外歌手,草根藝人,真可謂風潮雲湧,百鳥朝鳳。

一九八四年春節晚會,臺灣歌星奚秀蘭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故鄉情》《採檳榔》美妙的音樂,歡快的節奏,使人嘗到耳目一新的感受。緊接鄧麗君、費翔等多位港臺歌星的歌聲在大陸風行開來,尤以鄧麗君,好像上帝派來的一位音樂天使,她那溫言妙語獨特甜美的音質,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溫馨愉悅,不愧為一代天后;《小城故事》《夜來香》《甜蜜蜜》《香港之夜》《月亮代表我的心》等,這千言萬語的天籟之音,似乎把人們帶進整個祥和歡樂的夢境裡。

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費翔《冬天裡的一把火》《故鄉的雲》,徐小鳳的《心戀》《別亦難》,程琳的《小螺號》《信天遊》,關牧村《月光下的鳳尾竹》《打起手鼓唱起歌》,蘇小明《軍港之夜》《白蘭鴿》,甘萍《三個和尚》,方芳《搖太陽》,劉歡《彎彎的月亮》《好漢歌》;沈小岑《哎喲媽媽》《麗達之歌》,張也的《高天上的流雲》《萬事如意》。有「大陸鄧麗君」之稱的段品章《請到天涯海角來》,徐懷鈺《踏浪》,蔡紅虹《無錫景》,朱曉琳的《媽媽的吻》《小燕子穿花衣》,蘇紅的《小小的我》,朱明瑛的《回娘家》《大海啊故鄉》,索寶利和牟玄甫的《夫妻雙雙把家還》,王潔實和謝莉斯合作唱過《校園的早晨》《何日再相會》《婚誓》《腳印》等《校園系列歌》,輕鬆明快,轉換自如,清甜圓潤,更是似晨燕吐舌,空谷流鶯。孫浩的《中華民謠》、劉文正的《遲到》這暖心的節奏,恰到好處。

孟庭葦《冬季到臺北來看雨》,蘇芮《酒幹淌賣無》,潘美辰《我想有個家》,林淑蓉《昨夜星辰》,費玉清《一剪梅》,金銘《青青河邊草》,高勝美《望彩雲,伴海鷗》,千百惠《走過咖啡屋》,歸國華橋葉佩英《我愛你中國》,如夜鶯似雲雀傳入人心。

香港影片《搶新郎》《三笑》中的插曲,有夏夢和陳思思主唱的歌,其甜其美,應屬翹楚。

卓依婷《一把小雨傘》《讀書郎》《蘭花草》,梁雁翎《像霧像雨又像風》,齊秦《冬雨》,齊豫《橄欖樹》,姜育恆《梅花三弄》,江玲《男朋友》《我的小妹》,甄妮《魯冰花》《綠島小夜曲》,龍飄飄《想念不如懷念》《惜別的海岸》,羅可珺《今夜雨濛濛》《小白帆》,陳美齡《草原牧歌》,林玉英《往事只能回味》,蔡幸娟《指南針》《東方女孩》,伊能靜《十九歲的年齡》,葉倩文《真心真意過一生》《瀟灑走一回》。五少女聯歡《迪斯科舞星》,梅子《吉米,來吧》,張薔《月光迪斯科》《害羞的女孩》《路燈下的小姑娘》,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捲起了邊跳邊唱的迪斯科風。配上MTV畫面,更加豐富多彩了。

彭麗媛《沂蒙頌》《紅梅贊》《繡紅梅》,谷建芬作曲《春蘭之歌》,郭蘭英《繡金匾》《我的祖國》,付笛生、任靜夫婦《知心愛人》,範琳琳《一首小詩》,時延燕《成功的腳步》《最後的夜快車》,張萍《年輕的朋友》《惱人的秋風》,蔣小涵《歌聲與微笑》,馮曉泉、曾格格邊奏、邊演、邊唱的《冰糖葫蘆》《天上人間》真使聽覺享受到了「天上人間」。

孫青《江南雨》,田震《夜深沉》《草原之夜》真成了「風雨彩虹,鏗鏘玫瑰。」,張也《萬事如意》《走進新時代》《瀏陽河》,張也、呂繼宏《咱老百姓》,毛阿敏《籬笆牆的影子》《渴望》《三國演義》插曲;於文華《五哥放羊》《縴夫的愛》,毛寧《濤聲依舊》,殷秀梅《我愛你塞外的雪》,白雪《久別的人》《千古絕唱》;呂薇《採茶舞曲》;張惠妹風風火火霸氣十足的《剪愛》《也許明中天》,杭天棋一曲《黃土高坡》,颳了好多年的西北風。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夢駝鈴》,楊洪基《滾滾長江東逝水》,春晚常客李丹陽《親親茉莉花》《紅月亮》,陳思思《滿月》《我的祖國我的家》,在皎潔的月光下,都留下長長的影子。

韓紅《天路》,韓寶儀《舞女淚》,另有《小背簍》《兵哥哥》《龍船調》,《望星空》《血染的風採》,《茶山情歌》《心雨》《等你一萬年》,可說是民歌天后,人靚歌甜。

陳少華《九九女兒紅》,鬱鈞劍《家和萬事興》,鄭智化《星星點燈》,蔡依林《詩人漫步》《日不落》,江濤、蔡國慶《常回家看看》《三百六十五個祝福》,閻維文《小白楊》《天下第一情》,更有一種徵服聽者的力度。

新秀張燕《珊瑚頌》《月亮的女兒》《大地芳菲》《歡天喜地》真是歡天喜地了。祖海《好運來》《為了誰》,金美兒《北京一夜》《牽手》;有蒙族歌手布仁巴雅爾、烏日娜、英格瑪一家人演唱的《吉祥三寶》,鳳凰傳奇凌花與曾毅的組合演唱的《荷塘月色》《自由飛翔》《月亮之上》,劉和剛《拉住媽媽的手》《父親》《媽媽》《老戰友再相會》,筷子兄弟《小蘋果》,降央卓瑪《呼倫貝爾大草原》《走天涯》;溫暖著聽者的心房,都贏得人氣榜高高的上座率。

《玖月奇蹟》王小瑋、王小海器樂演唱組合《中國範兒》《中國美》《萬泉河水清又清》,尤以王小瑋的邊彈邊唱,她那聲樂的跳躍與靈魂發生碰撞,迸發出全部的能量,編織著春之信息,被譽為「花瓣女神」。

再回首上世紀李叔同的《送別》,王洛賓作曲的《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馬玉濤《馬兒啊你慢些走》,才旦卓瑪《北京有個金太陽》《唱支山歌給黨聽》鄭緒嵐《太陽島上》《牧羊曲》;於淑珍《泉水叮咚響》,朱逢博《美麗的心靈》《大海啊故鄉》;羅天蟬《雪蓮花》《克拉瑪依之歌》;關貴敏《草原晨曲》《浪花裡飛出歡樂的歌》,德德瑪《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其音域寬厚,富於激情,勝比草原百靈。劉玉婉《春色滿園》《採紅菱》,吳雁澤《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李光羲《祝酒歌》《何日再相會》;李雙江《大海航行靠舵手》,郭頌《烏蘇里船歌》《送貨郎》《串門》等,真可謂寶刀不老,富有鄉土味,非常接地氣。殷秀梅、廖永昌《茉莉花》,胡松華《讚歌》,使人聽到極致。

曾靜《二泉吟》,李玲玉《天竺少女》《粉紅色的回憶》《情網》,蔣大為《敢問路在何方》;另有藏族歌手索朗旺姆《翻身農奴把歌唱》,小合唱《洗衣歌》;黑鴨子組合輕輕唱的《採茶歌》《天亮了》等多首歌曲,真是醉清風了。懷舊經典,令人回味。

到每年春節晚會尾聲時,李谷一演唱的《難忘今宵》;這些歌聽後使人們引發共鳴,聽之無不動容,當我每次聽到她又唱一遍時,自嘆又虛度了一歲,邁向夕陽夕下更近了。

另有一些外國歌曲《馬賽曲》,《國際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莓花兒開》;《拉茲之歌》,《船歌》《星星索》,《北國之春》《星》,《賣花姑娘》《在泉邊》,《鴿子》等,吟唱使人引發共鳴,不由得也跟著哼唱起來。

還有一些以名曲為主線,後人填詞的歌曲,如《彩雲追月》《步步高》《二泉映月》《紫竹調》《春江花月夜》《梁祝》等,其曲本來柔美,婉轉動聽,再添加了文學詞句,如白猿啼谷,丹鶴鳴空,更使聽者內心產生了共振,真是珠聯璧合了。還有奚秀蘭、袁玫演唱的以黃梅調《天女散花》其綿綿甜喉,多麼悅耳動聽,令人神往。

這些難以數清、百聽不盡的歌,多如繁星,噴發出耀眼的光芒,灑向藝壇永恆的春天,群星薈萃,百花怒放。更喜八七版經典影視《紅樓夢》中的曲作者王立平,他用長達四年之久的磨礪,打造出影視金曲十六首,由陳力主唱:「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聲聲悅耳,字字入俯,清甜圓潤,沁心澈肺,時而陶冶飄逸,時而如痴如醉,時而淚水紛飛;時而惻意纏綿,時而臻化同悲。使人百聽不厭,繞梁久久不散,可說是音樂史上高峰中的裡程豐碑。

古云:書畫同源,音美亦是姐妹篇,自古至今有多少畫家,是音樂結合的,不可勝數,唐時最盛,早有王昌齡、高適、王渙之、武元衡、李昱、李隆基、白居易,名家倍出;五代韓熙載,宋代趙佶、蘇東坡、詞人姜夔有「小紅唱歌我吹簫」;任伯年受此感染,專為此創作此圖。近代有更多位音美兩棲人,才女陸小曼、林徽音,大師徐悲鴻的前夫人蔣碧微也是一位音樂家;葉淺予的前夫人戴愛蓮是著名的舞蹈家,音美的配合,磨擦出奇特精美的藝術火花。徐悲鴻的駿馬及人物畫《簫聲》《田橫五百士》等多幅經典名作;葉淺予的千姿百態舞蹈人物,都是來源於音美兩者結合的靈感,引發激情而產生的。樹立起繪畫大道上的一座座新的豐碑。

我的亦師亦友王啟民先生,是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在他的筆下呈現出無數的生動人物,多彩的景物,他也是酷愛音美雙棲的藝術大家,他不但是丹青高手,且能編寫演唱黃梅小調、單口相聲等若干戲劇曲藝節目。每次繪畫創作,隨身必備有音響相伴,外出時腰帶前系上兩個盒子,一個是小型半導體收音機,另一面連接的是四節電池小木匣,我們戲稱他謂「啟民佐太郎」。他的夫人鄒珍芝女士也是渾身滿滿音樂細胞,二人結合,可說是相德益彰,美的盛花開滿園。

絲竹管弦、吹拉彈唱這音樂娛樂項目,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時期的《詩經》就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先人們創作的板(強拍),眼(弱拍),源自唐朝時的尺工譜,現已被簡譜、五線譜取代了。回首瞻望,先人留下的無數古老經典聖樂,它大部是記錄士大夫、黎庶百姓生活中的現實寫照;或歌頌大平盛世,豐年樂業;或悲訴兵荒馬亂,滄桑變遷,它用各種形式表達宣洩演唱出來,使之代代相傳下來。這些藝人們的演出,大都是義務的,各村鄉聯合接待,大都用工誤工來計,就算有報酬,也是有限的。

何曾幾時忽然冒出什麼「天王」、「超女」來,出場費動軋幾十萬元,甚至有的光一露臉,連一句聲腔都不發,其私囊便鼓飽飽的了。

現在唱歌可致富、特富、暴富,君不見,名不見經傳的草根歌手一旦出名,大都存有華墅連片,豪車排隊,甚至還有個別購置飛機遊艇的。一位尋常百姓,經包裝操作,通過這點唱歌演藝雕蟲小技,歌詞不用自己填,曲調也不用自己譜,光憑閉著眼皺著眉,留著特奇的髮型,身著古怪奇異的衣褲,扯開喉嚨,或瞅天、或腳蹬地使勁的吼,竟能豪賺千、萬,轉身就成為腰纏萬貫的大款大腕了。無怪乎早有漫畫諷刺:數學競賽冠軍獎金十元,迪斯科冠軍獎金一萬。

歌手們一旦成名,轉眼又成了商家們商品的代言人。金,一桶桶的掘發攫取,虛假廣告滿天飛舞,不知有多少廣大消費者去填坑買單。除此以外,這些角兒他(她)們的平日瑣事吃喝拉睡、桃色新聞都成了小報網絡的小鮮肉,蜂湧蝶集,爭先報導;其他媒體也不甘落後,樂得分享一杯羹。這種社會畸形之風越刮越烈,應該剎車!幹點正經事吧!

看今日,政通人和,國運昌盛,鶯歌燕舞,百鳥朝鳳;人才代出,人們歡歌在一片朝暉中。各地各區也頻辦一些歌舞場次,包裝出許多草根藝人的「名星」來,還引進了一些港臺及外地歌手、歌星們來大陸走穴攫金。近日據網上報導,歌手王某來某地演出,其票價每位竟高達數千到幾萬元,又經黃牛黨一炒,每票價竟飆升到人民幣六十萬元一張的天價,這真是令人驚顎乍舌。我想當年這位曾經把水晶鞋系在頭上的舞者,不知啥人給轟抬炒作,竟如此狂飆,真捲起超強級的颶風來。這場颶風,又不知捲走多少人民的財產。

我們再看央視主持人賀紅梅、李修平、海霞、周濤、孫小梅、劉芳菲、董卿、夢桐、李梓萌、朱迅、李紅、孟盛楠等,這多位麗姝國臉、多才多藝的才女們,不但播音口齒伶俐、能歌善舞;無論顏值、學養等多方面,其演藝水平都相當高超,可說是遠勝於王某。這多位主持人在臺上的視頻,使人如臥春風,那麼她們的出場費是多少呢?如果按王某的票價計,各電視臺如何擔負得起?

這裡我想問一下這天價的票誰定的?又有哪些人聽得起?現在引進了這麼多的外來假和尚,難道她們念的經比別人就好聽嗎?外國的月亮就能比中國月亮圓嗎?這一票價值又有多少工農的勞動者,要苦幹幾年才能抵的上!有些富豪們對濟助慈善事項吝嗇如粟,捧歌星卻揮金如土。能不使人感到深思和悲哀!再看現在的演藝圈有些詞曲之低俗,服飾之古怪離奇;用錄音作假唱的「科學」手段也頻頻使用,有些連蹦帶跳、連吼連叫,捲起歇斯底裡的狂風;有的緊閉雙眼,緊鎖眉頭,故作難受之怪狀,盡顯千姿之醜態異相,儘管如此,也贏得滿場搖動的螢火棒,筆者嘆為「觀止」,拙作草詩《熒視新景》以示:

水晶女鞋頂頭上,
念經呻吟勁吼狂。

藍燈繞聚乞丐服,
跺蹬搖擺氣泡揚。

髮辮高刺四圍禿,
乳臭未乾鬍鬚長。

光怪陸離歌舞場,時尚假唱創新簧。

只緣頭色型特異,
乍眼赫然大藝術。

雄軀長髮披肩腰,
雌首短絲光若禿。

女轉男,男變女,
「皇帝新衣」比比舞。

「三點」曝光不為奇,
瞎編雷劇太離譜。

現在人們看到娛樂圈演藝界歌手、歌星們來錢如此容易,也頻頻效仿,電視各臺舉辦的「綜藝喜樂匯」「越戰越勇」「回聲瞭亮」「天天把歌唱」「舞蹈世界」「開門大吉」等,為群眾打造文藝平臺,更增快了人們對音樂歌唱的重視,卻把學習各科天平的中心傾斜了。各地區辦練歌房、鋼琴、樂器演奏、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學習班,學生們從家長手中擠納昂貴的學費,也想一旦出名,出人頭地,就可改變一生的命運。所以家長們也不惜血本,就是窮家蕩產的付出,也甘心願意。曾幾次報導:有些人為練歌像著了魔似的,甚至把優良的工作辭掉,有的整日啥事也不幹,也不顧家庭生計;一心要過過「明星」的癮。有的本身不具備音樂細胞,還夢想木桿也能磨成鋼針,最後只落得像魯迅小說中《白光》一樣的結局。豈不令人悲哀!輔導老師們也自然樂得盆盈缽滿,都達到了豐年樂業。愚翁小句有感:

世人爭做發財夢,
欲效娛圈大明星。

登臺瞬攫幾十萬,
童稚亦學扭腰經。

科學國學撇腦後,
不聞夏鋤與春耕。

盡產「天王」與「超女」,
讓君唱唱西北風。

現在學歌練舞的人多如牛毛,歌手歌星亦不可勝計,筆者以上所敘,若管中窺豹,僅見一斑,難免遺珠無算,望讀者給予批正。

這裡也祝願愛好音樂藝術的人們,工作學習兩不誤,努力學習,修成正果,發揮正能量,在藝苑天地裡,錦上添花,好好為人民服務。

工農兵學商是社會結構的主體、主流;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之必需的四大要素,音美等應是生活中的調味品、副產品。怎樣發展生產力,能把高科技更進一步來加強捍衛我們的國防力量;怎樣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縮小這貧富之間的天地差距,為實現真正的共產主義理想奮鬥而努力,這是我們應該想到和做到的。

讓我們擁抱流金歲月,不忘初心,穿越時空,回首歲月留聲那些優美的旋律,在那裡尋找這熠熠閃光的時刻,從中學習,要在學識、素養方面提升文化底蘊,開拓創新,繼往開來,唱響新時代!讓《明天更美好》。


戊戌清明前後耄耋愚翁樹梅淺識
    2018春編發與槐蔭堂







作者簡介 董安榮,青島即墨人。省作協、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詩詞學會會員。著有《槐木钁楔》《董安榮戲劇選》《山雨》《滿月兒》《即墨名勝》《大海之歌》《畫眉舌頭》,合著《抗日誌士趙世恪》《創智之路》,主編《趙克志在即墨》等文集。

發表、交流原創文學、文藝作品,廣交國內外同行藝友,致力於繁榮文藝、文學事業。

相關焦點

  • 畢業季特輯||流金歲月,難忘憶秋年
    記憶也同時從校園離開,收藏進內心的匣子,那是我們的流金歲月,也是我們的寶藏。未來就像天空中一朵飄忽不定的雲彩,而我們,從畢業這一天起,便開始了漫長的追逐雲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卻可能是崎嶇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有一份彌足珍貴的回憶,一種割捨不掉的友情,一段終身難忘的經歷。
  • 石立善丨令和元年:日本新年號和《文選》的關係
    令和,日文讀作「れいわ」,寓意是美好吉祥而和平和諧,取自日本最古的和歌集《萬葉集》卷五《梅花歌三十二首並序》。很多人說「令和」出自日本和歌,其實是很大的誤解,正確的說法是出自《萬葉集》中的日本漢文學作品。儘管日本政府再三強調本國的文化傳統,一定要從「國書」即本國典籍中選取年號,暗示其文化獨立,然而必須要指出的是:只要是年號,就無法擺脫來自中國古典與文化的深刻影響。
  • 《流金歲月》裡的歌,也是歲月裡的流金啊
    第一首歌,來自新人歌手宋樂謙,《It's You》。這是《流金歲月》中的插曲。選它,是因為最近兩天我才追到王永正社區圖書館計劃擱淺的劇情。那晚,範金剛請他喝酒。兩個人在酒吧大醉一場,借著幾分醉意,範範對幫不了王永正感到抱歉,最後他對王永正說:「我請求你,留下來。」當時的BGM,放的就是這首《It's You》。
  • 手宣原大四色影印宋本《文選》限量預售——很久以前,我曾刻過一部《文選》
    哥哥已許久沒有捎來音信,不知近來如何?盛夏的一天,斜陽西赤,紅霞滿天,我蹲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繼續聽老人講他那第八百零一遍的族人南遷史。遠處傳來達達的馬蹄聲,間雜清脆的鈴音,信使來了!哥哥這次終於寄來了書信,信中除有日常起居和刻書的瑣事外,還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那位大官人準備在建陽刻一部書,哥哥向負責監造的管事推薦了我。
  • 劉詩詩的《流金歲月》——難忘流金歲月裡的那些如斯美人(完結)
    劉詩詩在《流金歲月》裡飾演的蔣南孫是一個富家女,家境優渥、受過良好的教育,踏入社會後憑藉自己的努力奮鬥。現實中劉詩詩從小學習芭蕾,考入北京舞蹈學院,進入娛樂圈後也很勤奮,挑戰過各種類型和題材的作品。和吳奇隆大婚後倆人經常被拍到一起甜蜜出行,但婚姻幸福的詩詩並沒有因此淡出娛樂圈,而是生子後光速復出拍戲,而且美麗如初。
  • 《難忘今宵》是怎麼得來的?
    要說《難忘今宵》登上春晚舞臺可謂「根本沒懸念」,但你們知道春晚為啥要唱《難忘今宵》麼?  《難忘今宵》是如何誕生的?第二天,喬羽便寫出了這首《難忘今宵》,黃一鶴甚至覺得超出自己預想。  好詞配好曲,導演黃一鶴很快找來當時知名的作曲家王酩。但沒想到就在王酩作完曲,導演組內部對這首還沒徹底完成的歌曲發生了爭議,但最終這首《難忘今宵》還是順利錄完了。並最終延長至今,成為央視春晚最經典的曲目。  為何選定李谷一演唱?
  • 流金歲月,難忘憶秋年
    陪護的空隙,我追了一部劇—《流金歲月》,看了一本書—寧遠的《把時間浪費在美好事物上》,這兩件事物的結合本就挺有意思,關鍵詞恰好都是「美好」和「時間」。     朱鎖鎖的角色,在我看來生動立體,因為附著了太多自己的影子。我雖不像她那樣出生卑微,但那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衝勁和對朋友的義氣,我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讓90後難忘偶像劇BGM,你聽過每首歌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回憶一下曾經難忘的偶像劇BGM!那時,我還很年輕,我以為這是何群在電視連續劇中寫給成曉詩的歌。在那之後,我意識到這些詞和歌並不是小時候所想的,歌詞和歌曲已經寫好了,演員只需要嘴形。在第三個《愛情睡醒了》,《我們背對背擁抱》我們背靠背地擁抱對沉默的濫用正在咆哮愛太晚了變老埋在烽火中的笑話我們背靠背地擁抱
  • 學林掌故|劉幸:譚丕模《文選講義》跋
    譚丕模先生這份《文選》講義原稿現存於北京師範大學檔案館,之前未經公開發表,此次特別整理出來,附錄於書,以饗讀者。這份手稿,按譚得伶等多位老師意見,應當是譚先生20世紀40年代任教於桂林師範學院國文系期間寫成。因為譚先生此前的各類稿件都在躲避日寇時遺失殆盡,現今所存不可能早於此。其次,據譚得伶老師回憶,講義的紙張款式,正是當時譚先生所慣用。
  • 流金歲月,那些經典難忘的粵語歌曲
    一首首經典的老歌,伴著曾經熟悉的旋律,再次聆聽,不禁嘆息歲月如水,再次哼起,往事仿佛如歌,一曲唱罷,恍如昨日……歲月如歌 ,青春如夢,再次聆聽這些曾經帶給我們感動的歌聲,不僅安撫了忙碌社會人們煩躁的心緒,更是對曾經美好年輪的一次重溫……《一生所愛》歌詞: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天邊的你飄泊白雲外
  • 2020那些難忘的擁抱瞬間
    2020那些難忘的擁抱瞬間 2020年的開頭有些艱難,一個擁抱竟也成了奢望。冬去春來,終於能好好抱抱你,這擁抱,是不舍,是感謝,是久別重逢,更是說不盡的愛。
  • 流金歲月電視劇,流金歲月電影,流金歲月結局,流金歲月演員表,流金歲月評價
    流金歲月電視劇,流金歲月電影,流金歲月結局,流金歲月演員表,流金歲月評價↓
  • 2.95折今天結束丨手宣原大四色影印宋本《文選》限量預售
    哥哥已許久沒有捎來音信,不知近來如何?盛夏的一天,斜陽西赤,紅霞滿天,我蹲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繼續聽老人講他那第八百零一遍的族人南遷史。遠處傳來達達的馬蹄聲,間雜清脆的鈴音,信使來了!哥哥這次終於寄來了書信,信中除有日常起居和刻書的瑣事外,還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那位大官人準備在建陽刻一部書,哥哥向負責監造的管事推薦了我。一個月後,我和一群工人被領進了一座朱紅色大門的宅院。
  • ...流金歲月》片尾曲〈太陽月亮〉毛不易&尤克裡裡+吉他彈唱譜
    各自成為最成熟的女人,  擁有自己的流金歲月。  今天就分享《流金歲月》片尾曲給大家  在毛不易沁人心脾的歌聲中,  提醒著我們人生苦短及時把握,  莫等白頭空悲切。  一起邊彈琴邊追劇吧~  太陽月亮  毛不易
  • 歌聲裡的中國:《一支難忘的歌》
    歌聲裡的中國:《一支難忘的歌》 2020-04-29 13:11:00來源:央廣網
  • 流金歲月中的歌中情侶
    流金歲月的歌中情侶新世紀之前,網絡並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信息遠沒有現在傳播的這樣快,這樣深。
  • 楊凡導演特稿 | 亦舒 · 流金歲月
    出發前給我聽齊豫演唱的《流金歲月》,齊豫是我念高中偶像天籟之音,三毛作詞的《橄欖樹》風行時大家恐怕還沒出生。電影配樂在布拉格交響樂團演奏,導演每齣電影配樂可是人家一套電影製作預算。導演形容:「齊豫的演繹是帶有歲月的沉澱,美麗中的哀愁,無奈中的慰藉,像是潘朵拉盒子打開後,讓邪惡散盡,最後仍是希望。」
  • 當晚風緩緩吹進海港是什麼歌?毛不易《太陽月亮》深情上線
    當晚風緩緩吹進海港是什麼歌?毛不易《太陽月亮》深情上線時間:2020-12-30 14:00   來源:倉鼠手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當晚風緩緩吹進海港是什麼歌?毛不易《太陽月亮》深情上線 今天在音樂飆升榜中用戶喜愛的歌曲是什麼呢?
  • 《流金歲月》:朱鎖鎖和蔣南孫,才是真正的閨蜜知己
    01 最近我一直在追劉詩詩、倪妮、陳正道、董子健等主演的電視劇《流金歲月》,很喜歡劇裡這段經典臺詞了: 看過亦舒的小說《流金歲月》,與電視劇流金歲月同名,發覺自己更喜歡小說裡的情節,電視劇改編了一些,反倒沒小說讓人感動。 02 《流金歲月》裡讓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臺詞是蔣南孫和葉謹言的對話: 「你們現在遇到點困難,就灰心喪氣?」
  • 電視劇《流金歲月》:遇見美好
    「那個嚷著要離開的要小孩,後來有沒有幸福起來,那個耗盡他一生的等待,後來是否把委屈解開,太多人追逐搖擺,平凡缺失了一塊....」伴隨著主題曲,電視劇《流金歲月》在我認為不算完美的結局中結束了,這部劇講述的是一對摯友蔣南孫和朱鎖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