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家鄉裡的笑與淚——《我和我的家鄉》

2020-10-09 影君子曰

期待了好久的《我和我的家鄉》,著實讓我覺得驚豔。不說它是最完美的,但起碼是優大於劣的,個人認為是今年國慶檔最佳的。

《我和我的家鄉》五個單元講述了東西南北中幾個地域的故事,所以觀眾們看都會有一定的情感共鳴。不得不說,這次的五個單元都十分具有個人特色,風格鮮明。

它們都保留了一些導演們之前的作品中的特點,看了就能猜到這是誰的作品。

電影中的主人公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小人物,故事裡講著他們在家鄉中的笑與淚。


在我個人看來,《最後一課》是五個單元中最佳的,它體現了鄉村振興中的教育問題。單從五個單元的主題來看,其他四個不遜於它,但從多方面來看,它又很突出。

比如它的長鏡頭,雖然《天上掉下個UFO》也採用了長鏡頭,但《最後一課》更好,情節順暢,一氣呵成,看著真實又自然,讓人能夠感受到範老師的學生們那種忙活的氛圍。

還有一個是它的細節鏡頭,範老師再次回到教室裡講課,他一個個地念到了學生的名字,同時在牆的那一端,長大了的學生們在聽到自己的名字後也流下了眼淚;

中間刺激範老師記憶的小朋友的手機,是那個小朋友在老師收玩具時偷偷藏的;

當需要幾個小朋友來扮演學生們小時候時,村長說「那就找幾個小朋友啊」小朋友翻白眼與村長對視也被鏡頭定格,讓人忍俊不禁;

範老師回憶中的在雨中拿著顏料摔跤後,水溝裡的水變得五顏六色了,這裡給了水一個特寫鏡頭,我認為這裡可能暗指範老師的十年教學,讓小村莊的教育有了變化。

瑞士部分的畫面感和千島湖這邊形成一種對比,但又不覺得突兀。《最後一課》的攝影指導是曹鬱,難怪調色和鏡頭調換如此出色,江南的水鄉被拍成了一副水墨畫,在航拍視角,鄉村的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一課》最妙的是它的情節構思,它借範老師回憶裡的鄉村和現在的鄉村體現家鄉的變化,不會覺得有違和感。


我心目中的第二單元是《神筆馬亮》,這是五個單元中笑點最多的一個單元。

沈騰一出來我就笑了,和老搭檔馬麗的配合還是那麼完美,其中「時間暫停」這個笑點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單元是將笑點和淚點結合得最好的一個單元,每當你認為畫面溫馨正經的時候,它立馬給你來個爆笑點。

這裡面還有個細節運用了諧音:「茴香村」,馬亮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用他的畫筆將家鄉畫成了一幅美麗的畫。


《北京好人》在我心中排在第三。

它運用了最真實的題材,一個在大城市北京生活的小人物為解決醫保問題而鬧出了啼笑皆非的故事。

《北京好人》它最好的部分就是在突出人物特點這一方面,把張北京的好和表舅的淳樸善良自然又真實地體現了出來。

不足之處是,最後應該把中心,也就是「我和我的家鄉」更深地點出來,雖然我可以領會到它的中心,但總有一種不夠盡興的感覺在。

《回鄉之路》排在《北京好人》後面,雖然劇情比較老套,但在主題上體現地很好,比《北京好人》表達地更加直接。

它給我的感覺就是很有淚點,但不夠驚豔。《天上掉下個UFO》排在最後是因為它讓我有種用力過度的感覺,但主題很好,借發明來強調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五個單元的主人公都是平凡而真實的人物,他們在默默為家鄉出自己的一份力,希望這個讓自己有笑有淚的地方越來越好,他們又是偉大的。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

和主人公們一樣,在這個大時代的長河中,我們都在為家鄉努力。

我們的肩,既要擔得起小家的擔子,也要撐得起國家之希望。


作者|葉思思

編輯|肖洋

相關焦點

  • 繼《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和我的家鄉》用笑與淚講述家鄉故事
    繼去年國慶70華誕推出《我和我的祖國》後,今年國慶期間,可視作姐妹篇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線了。這兩部電影,一個以時間為主線(每10年為一個故事,總共7個故事講述70年的風雨歷程);一個以空間為主線(按照東南西北中,每個地方為一個故事,總共5個故事講述各地家鄉奔小康的故事)。10月2日,趁著先生休息的時段,和先生一起去了電影院,看了這一部《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
  • 《我和我的家鄉》五個單元故事排名,小人物大情懷,笑中帶淚
    2020年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和《姜子牙》上映4天票房遙遙領先,10月4日應該都會突破10億票房大關。 《我和我的家鄉作為《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相對來說更有看點。同樣是全明星陣容,7個導演,153分鐘片長,但故事從7個變成了5個,「家鄉」演繹了什麼叫「小人物有大情懷」,「笑中帶淚」。
  • 《我和我的家鄉》平凡人們的歡喜事,笑淚橫流的家鄉情
    》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可謂是工藝相同,主創陣容也依舊強大,但故事情節和人物視角,則更加細微化和平凡化。《北京好人》裡,葛大爺專車司機的夢雖然未能實現,卻在和衡水親人的重逢裡見到了新時代家鄉的暖,以及人情味兒的濃。
  • 徵文|《我和我的家鄉》:新時代的農民主體性
    《我和我的家鄉》匯集了當前中國電影行業名聲最響亮、最具市場價值的一群導演、演員們的參與,他們本身風格迥異,許多都是在懸疑、喜劇、戲虐等混雜類型電影中展示了出類拔萃的才華,由這一群人來共同製作一部由5個相對獨立的短片構成的電影,頗為讓人期待。
  • 《我和我的家鄉》爆火|笑中帶淚的裡頭是生活
    編者按:才剛剛上映四天,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就一躍成為了今年國慶檔首部票房過10億的電影。》中單元故事的構成形式,《我和我的家鄉》也同樣由五個小故事構成。在大家都關注其「家鄉」、「中國喜劇天團」等等話題時,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這五個短片中的每一個,都在討論著和小人物,我們生活,和我們的家息息相關的一個個小話題。比如說,在《神筆馬亮》篇中提到的一個問題:你們家,誰說了算?
  • 《我和我的家鄉》和主旋律喜劇的笑中有淚|對話張苗
    張苗:大家都會比較這兩個片子,《祖國》是新中國成立後70年裡重大歷史時刻和小人物的命運迎頭相撞,而《家鄉》則是聚焦在一個具體的時刻,就是2020年的金秋,一系列可喜的變化帶給普通人的感受。變化就一定會帶來衝突,其中就有我們所需要的戲劇性,就有那份笑和淚的感受。三聲:在之前的採訪中,導演們有提到說,方言是比較具有挑戰性的。
  • 《我和我的家鄉》和主旋律喜劇的「笑中有淚」|對話張苗
    然後確定了《家鄉》是分段集體創作的結構,以地理為主軸。《我和我的祖國》是用時間為軸完成的敘事,而《我和我的家鄉》則是用華夏大地東南西北中五個地點,去完成集錦和連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了影片類型:《家鄉》是一個大喜劇。
  • 我和我的家鄉:笑中帶淚,真正的喜劇
    十一長假,舉國同慶之際,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重磅推出,這是一部真正的喜劇,高潮不斷,牽引著我們的思緒也是跌宕起伏。電影院裡,能聽到捧腹大笑,也有不少小聲抽泣,整個過程中,笑著笑著就淚目了,哭著哭著又瞬間繃不住笑了出來。笑中帶淚,百轉千回間給我們描繪了五個精彩的畫面,傳遞著五處不一樣的感動。
  • 《我和我的家鄉》10.1全國公映 四大看點笑淚橫飛
    《我和我的家鄉》10.1全國公映 四大看點笑淚橫飛 據影片總監製張藝謀介紹,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整個創作團隊按照最高標準打造的,因為喜劇電影最高境界是笑中帶淚,要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家鄉變化。」總導演寧浩以「小切口、大情懷」六個字描述電影,影片從個體入手聯繫到千家萬戶共同關心的事情,進而表達家鄉變化的時代情懷。
  • 一部「笑中帶淚」的喜劇——我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張藝謀去年所拍的祖國走過70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感到很好,今年又有新片《我和我的家鄉》問世,吸引著我再一次走進了電影院。《我和我的家鄉》,用細膩的筆法,深沉的情感,樸實無華地一個個司空見慣的尋常再尋常不過的小故事說話,用細節打動人,於潤物細無聲中觸動著人們心靈深處的那份鄉愁,成為一部「笑中帶淚」喜劇。
  • 我和我的家鄉-笑與淚的共存
    笑與淚並存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名利雙收,今年《我和我的家鄉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影片展現的是多年來老百姓們在脫貧路上的努力和奮鬥。還有超百億的豪華陣容,怎能不進場觀影,一張頂五張,看了決不虧。
  • 《我和我的家鄉》和主旋律喜劇的「笑中有淚」|對話張苗
    然後確定了《家鄉》是分段集體創作的結構,以地理為主軸。《我和我的祖國》是用時間為軸完成的敘事,而《我和我的家鄉》則是用華夏大地東南西北中五個地點,去完成集錦和連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了影片類型:《家鄉》是一個大喜劇。
  • 《我和我的家鄉》:小人物對家鄉的深沉的愛的情懷
    前兩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也算是滿足了我國慶看電影的願望吧。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和《我和我的祖國比起來》,效果更好,看起來更有味道。《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定檔2020年國慶,延續《我和我的祖國》集體創作的方式,由張藝謀擔當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
  • 草根評《我和我的家鄉》:陣容強大 有笑有淚
    或許像我一樣,這部電影裡,並沒有你的家鄉,而在這部電影裡的幾個單元中,你還是可以看到故鄉的影子。故鄉那些你追不上的變化,那些來自「老鄉」的人情味兒,那些為你曾經的夢而付出的人,那些為家鄉不計回報奮鬥的人,都在這部電影裡栩栩如生,有笑有淚,有失去有成長,有變遷有永恆……感謝新浪觀影團給的觀影機會,新浪和影院的工作人員也非常認真負責,給了觀眾非常好的觀影體驗。
  • 天南地北,家鄉最美——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該片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五個單元笑點密集,情感飽滿。笑聲帶動整個故事的發展,每單元結尾用小人物對家鄉的訴說自然過渡到下一單元的主角,流暢而自然。
  • 沈騰和馬麗的絕佳配合,讓我笑中帶淚《我和我的家鄉》
    在我的印象中,一部好的喜劇不單單是能做到讓人開懷大笑,它還得做到讓人熱淚盈眶。喜劇的本身是笑,而一部好的喜劇,它的內核永遠是「哭」。那麼再回到最近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由5個小故事構成,每一個小故事的外殼都以喜劇包裹,其內核則是以家鄉的發展為主。不過這5個小故事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神筆馬亮》這個故事。
  • 徵文 | 主旋律電影的新探索——評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前面有《戰狼2》《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以下簡稱「祖國」)》等電影「叫好又叫座」,如今又有《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讓觀眾「笑中有淚」。電影在各單元的轉換中插入了「全民直播」的畫面,也增強了濃濃的鄉情。此外,《家鄉》中也融入了許多現代流行化的元素,使得影片具有更強的流行性和代入感。
  • 《我和我的家鄉》:有笑有淚才是家
    《我和我的家鄉》是小編國慶檔電影裡最喜歡的一部,有歡樂有淚水,有社會百態的真實寫照也有感動人心的細節處理。作為一部國慶獻禮電影,符合了大眾合家歡的口味,主旋律電影也可以做到有幽默感。《我和我的家鄉》作為《我和我的祖國
  • 《我和我的家鄉》有笑有淚有感動?你真的看懂這部電影了嗎?
    最近幾天,我身邊的朋友們,都在給我安利一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說這部電影如何如何好,非常值得一看,但是我問他們具體好在哪裡,許多人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總是用很好看敷衍我,本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敬業態度,我這個很少去電影院的人,這一次也對自己狠了一把。
  • 以笑引淚,以淚帶情《我和我的家鄉》
    「你的家鄉」,還是十年前的樣子嗎?最近,《我和我的家鄉》刷爆朋友圈,引起了一場大波。整部電影邏輯簡單、清晰明了,以五個不同地方人的家鄉為背景,將他們為自己家鄉所做的一切故事搬上了大熒幕,進入了觀眾的視野。故事以北京為起點,為買一輛車,北京大爺奮鬥了八年,終於攢滿了購車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