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孩子睡扁頭,是兩代人之間,在育兒觀念上最有代表性的衝突之一。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我們這一輩人大多數都是扁頭,其實有很多人生下來時是圓頭,只不過被媽媽,奶奶故意給「睡扁了」。
老一輩人都有給孩子睡頭的習俗,但是我們如今審美標準已經不知不覺發生變化,關於要不要給寶寶睡扁頭,媽媽們也開始糾結起來。
扁頭vs圓頭,劉詩詩與劉亦菲誰更好看
劉亦菲與劉詩詩都是氣質型美女,臉型五官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你細心一點就會發現,二人的頭型剛好是圓頭和扁頭的代表。
從二人側顏來看,兩位都是清純靚麗的女神,除去五官不論,紮起馬尾辮的時候看起來的確是圓頭看起來更好看一些,顯得飽滿有活力。
「圓」「扁」之爭究竟誰更有道理?
老一輩人覺得睡成扁扁的後腦勺更聰明,有些年輕的媽媽則覺得圓頭更順眼,小女孩紮起馬尾辮也更漂亮,因此常在這個問題上發生爭執。
實際上,寶寶頭型的可塑性主要是為了分娩時更順利,其餘的就只有美觀作用,圓頭和扁頭只是一個頭型,全憑父母喜好定奪便可。
老人為什麼喜歡給孩子睡扁頭?
1. 傳統習俗影響
滿族習俗「八大怪」中,就有一項是生個孩子吊起來。父母做工會把嬰兒獨自留在家裡,為了防止寶寶亂爬,會把他固定在搖籃裡。
不僅輕微綁住嬰兒手腳,頭也會用裝滿穀米的枕頭固定住。寶寶滷門尚未閉合,頭骨具有可塑性,因此就被固定成扁頭。
2. 審美觀念影響
大家都知道清朝時的主流髮型為金錢鼠尾辮,當時的人普遍覺得扁頭配上這種髮型能突出人面部輪廓,容顏更為俊美。
睡扁頭是特定文化中形成的審美標準,逐漸演化為風俗,所以老一輩人對給寶寶睡扁頭就像有執念一般堅持,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怎樣讓寶寶形成漂亮健康的頭型?
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睡扁頭,會用硬質的枕頭甚至書本墊著,容易影響寶寶肩頸肌肉發育甚至改變腦容腔容積。
圓也好,扁也好,不論是什麼形狀的頭型,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1.枕頭的選擇
0~6個月新生兒因為還沒有形成頸部脊椎的彎曲角度,因此就沒有枕枕頭的必要。不要給寶寶使用小米枕,矯姿枕。
有些枕頭的設計為固定寶寶頭骨設計成兩側突出的樣式,容易導致寶寶發生窒息。墊枕頭不僅會讓寶寶睡成扁頭,也會影響寶寶呼吸。
6月齡後可根據寶寶生長速度調整枕頭高度,材質選擇軟硬適中,透氣吸汗的材料,嬰兒汗腺分泌旺盛,要保持枕頭潔淨,防止細菌滋生。
2.睡姿的選擇
80年代起美國開始發起新生兒睡眠運動,1996年美國兒科協會得出結論,對熟睡的嬰兒來說,仰臥是最安全的姿勢。
仰臥是嬰兒最合理的睡姿,但寶寶有時自發側睡也不必幹預,寶媽可通過調整睡姿來調整寶寶頭型,不要保持一個姿勢過久形成偏頭。
3. 玩耍姿勢的選擇
在寶寶醒著的時候,趴著玩耍的姿勢不僅有利於鍛鍊上肢肌肉,為學爬做準備,對頭型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隨著寶寶行動力漸強,可以適當增加俯趴玩耍的時間。6個月內可先俯趴1~2 分鐘,在會爬之前延長至30分鐘。
糖果媽媽叮囑:
護理人員為防止早產兒或住院時間較長的嬰兒嗆咳,常讓寶寶的臉轉向一邊,在將寶寶接回家後寶媽要尤其注意矯正寶寶頭型。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