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腫的像火腿?可能是這6種疾病的徵兆,揪出元兇,遠離死亡威脅

2020-12-19 騰訊網

審閱者: 荊志成(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作者: 華潞(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下肢靜脈血栓較為常見的症狀是下肢腫脹,有時伴隨疼痛。但反過來,下肢浮腫一定是深靜脈血栓形成嗎?這可不一定,因為有多種生理現象或疾病都會造成下肢腫脹。

 1.「不是病」的浮腫

有些浮腫並非是疾病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反應,一般無需治療。

體位性浮腫。有些人發現自己晚上雙腿浮腫,睡一覺清晨浮腫消失,即「晨輕暮重」,這是由於白天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淤積造成下肢浮腫,一旦平臥或抬高下肢後,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這種體位性浮腫很常見。

特發性浮腫。有些 20~40 歲的女性,早晨起床後,眼瞼及顏面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繃感,但這種浮腫往往隨著活動逐漸減輕消退,可以反覆發作。這被稱為特發性浮腫,也比較常見。

激素水平相關的浮腫。有些健康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以及煩躁、失眠、疲乏、頭痛等症狀。月經來潮時,浮腫及其他症狀可逐漸消退。

藥物相關的浮腫。比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雄性激素、胰島素、甘草、鈣拮抗劑類的降血壓藥物(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等,可導致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藥後浮腫會逐漸消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其他疾病引起的浮腫

心性浮腫。患有各種心臟病的患者,當心功能不全時,主要由於心臟泵「回抽」血液的力量不足,使下肢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引起下肢浮腫。隨著心功能下降,浮腫可以逐漸加重,延伸至全身。

肝性浮腫。肝臟發生病變後,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漿滲透壓降低,不能「留住」血管內的水分而使之流失到人體組織的間隙,體內水量增加,也可引起下肢浮腫。

腎性浮腫。腎臟發生病變後,排水功能受損,造成體內水鈉遊留,再加上從尿裡丟失了大量蛋白,產生低蛋白血症,從而引起浮腫;

淋巴水腫。發生丹毒(這是指一種皮膚淺層淋巴管的感染)或急性蜂窩組織炎時,可能出現單側或雙側肢體的持續性腫脹。多從肢體末端開始,逐漸向上發展。早期呈凹陷性水腫(手指壓迫水腫部位時,可形成凹陷),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病情逐漸進展可出現皮膚日漸粗糙、變厚、變硬,形如象皮,故又稱「象皮腫」;

下肢深靜脈病變性浮腫。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盆腔或下肢腫瘤壓迫靜脈時,由於靜脈回流受阻,也可導致下肢浮腫。有些心臟搭橋手術後的患者,由於將腿部的一段大隱靜脈「移植」到心臟的冠狀動脈,被取走靜脈的下肢由於靜脈回流障礙,可以出現浮腫。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甲狀腺機能低下性浮腫。

綜上所述,引起下肢浮腫的原因多種多樣。所以如果發現自己「腿腫了」,首先不要恐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要確診下肢靜脈血栓,不能單純依靠症狀表現,而需要藉助一些輔助檢查方法,例如血漿 D- 二聚體測定、都卜勒超聲檢查、螺旋 CT 靜脈成像、MRI 靜脈成像、靜脈造影等。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譚江山醫生參與本文撰寫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視野被偷走,元兇或是垂體瘤
    突然拉上窗簾,視野將盡被遮擋……眼睛是人心靈的「窗口」,若是感覺這個「窗口」在被「窗簾」一樣的東西遮擋:看人只能看一半,看景只能看局部……向左向右向前看,總是有啥看不見……那麼應該當心了,一定要記著去醫院做檢查,因為你的視野可能正在被「偷走」!視線模糊、視野縮小、立體感喪失……各種威脅來襲。
  • 40歲女子手指疼痛變腫,醫生確診肺癌:手指腫脹可能是疾病預兆
    「手指疼了有3年多,腫的像棒槌,剛開始以為是家務做多了,可揉了幾天越來越疼。」40歲的江女士總覺得雙手手指關節活動起來很僵硬,手指眼看著也越來越腫。晨起手指腫脹,這3種情況不用擔心雖然早上起來手指腫脹可能是疾病的徵兆,但有些情況是外部環境和生活習慣的原因造成的。1、天氣悶熱潮溼。悶熱的天氣伴隨高溫,會使血管擴張來加速皮膚的散熱。隨著血管的擴張,血液中的一些液體會滲透到軟組織,引起腫脹。
  • 養生堂|眼周出現這8種症狀,可能是大病徵兆!
    養生堂|眼周出現這8種症狀,可能是大病徵兆!眼睛出現這8種症狀要當心1眼瞼「黃包」小心: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瞼表面如果有黃色或橙色斑塊、微微高出皮膚,而且還不痛不癢的話,就可能是瞼黃疣。瞼黃疣除了長在眼瞼外,還可能長在胳膊肘、大腿、腳後跟等地方。
  • 頭痛一般跟腦部疾病有關,出現這5種頭痛,恐是中風或腦腫瘤徵兆
    頭痛可以是腦出血、腦水腫甚至是腦瘤等腦部問題造成,也可能是中風前的先兆。這類頭痛通常會在人體發作時留有線索,有跡可尋,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談一談,5種頭痛的原因,以及通過這些頭痛能了解到哪些疾病信息?出現哪些症狀,應及早去醫院檢查,以防出現更為嚴重的疾病?
  • 有這3種徵兆,說明領導真的討厭你,要及時遠離
    有這3種徵兆,說明領導真的討厭你,要及時遠離很多人在面對自己領導的時候,可能都是有些緊張的,畢竟他在公司裡面的身份地位比自己要高一些,再加上平時領導在開會時故意端著自己的領導架子,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既視感。
  • 眼周出現這8種症狀,可能是大病徵兆
    眼周出現這8種症狀,可能是大病徵兆 2020-05-01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右下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腹部疼痛不容忽視,需留意這八種疾病
    生活中很多人會出現右下腹疼痛症狀,不過大多疼痛並不顯著,處於能夠忍受的範圍,因此大多數都會選擇忍耐,可是你知道嗎,人體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疼痛,很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兆,所以當右下腹出現疼痛時,千萬不要再忍耐了,儘快就醫檢查,看是否是以下八種疾病所致。
  • 人在死亡之前, 身體會有哪些奇怪的徵兆?
    有些人被疾病奪去了生命,也有些人「無疾而終」。那麼人在死亡之前會出現明顯徵兆嗎?綜合這兩點原因,多數人在死亡的前幾個月會出現嗜睡的症狀。不過,請大家不要過度擔心,因為攝入食物過少、脫水等原因也會使人感到疲倦乏力。下面為大家介紹種較為普遍的預兆:徵兆:忽然間食欲不振因為身體機能遭到破壞,所以多數患者體內會分泌超出正常指標的兒茶酚胺,這是一種會抑制食慾的化學物質。
  • 腿麻是可能「疾病」徵兆,腿部出現這4個症狀,最好去檢查一下
    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歷出現,如果長時間的站立或者不正確的睡姿,蹲廁的時間過長等都會導致腿麻出現。另外許多因素或者疾病也會導致腿麻,許多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容易出現腿麻,具體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下面就來來了解一下容易腿麻的原因有哪些?導致腿麻的原因有哪些?
  • 早起這10種症狀,可能疾病露出了馬腳_疾病要聞_求醫新聞-醫學健康...
    早起這10種症狀,可能疾病露出了馬腳 時間: 2015-06-24 14:38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彩雲   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除了要掙扎著起床,不要忽略查看下自己的身體是否給出一些健康的信號
  • 足跟不紅不腫,一走路就疼!5大「元兇」需警惕!
    有不少人在運動或者長久站立之後甚至早上起床剛下地之後會出現足跟痛的症狀仔細觀察足跟不紅也不腫能夠引起足跟痛的疾病有很多揪出幕後的真正元兇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最常見最多發的5種足跟痛1跟骨骨刺症候群
  • 總愛出汗別大意,可能是這4種疾病徵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這樣可以避免因為體溫升高異常而出現疾病。在體溫調控過程中,就是以出汗的方式達到平衡。有人認為大量出汗是好事,可以排除身體的毒素。出汗有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比如正常在吃飯時,或者緊張時,或者運動狀態下會出汗。但如果動不動就出汗,並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 猝死的9個徵兆,提前知道能救命!學會這10招,幫你遠離猝死
    冠心病的典型表現是胸痛,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尤其是胸痛持續存在,出現這類情況時需多加注意。 二、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後可緩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如果以前就有胸悶的症狀,近期症狀加重,說明以前穩定的斑塊隨時可能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
  • 「打嗝」傳遞6種疾病信號,有這些情況就要當心了
    其實,除了飽食、緊張、受涼、脹氣等常見因素外,一些疾病也通過打嗝這一症狀,給過你提示。專家,為你揭示打嗝背後的健康隱患,教你幾個止住打嗝的有效辦法。為什麼打嗝的總是你?打嗝是一種常見且突然的現象,通常是由於胸、腹腔之間的膈肌受刺激後收縮引起的。
  • 下口無徵兆的「6種狗狗」,沒事最好別惹,小心被咬!
    現在養狗的人越來越多,狗狗的品種各種各樣,當然狗狗的性格也各有差異,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下一些性格警惕,愛咬人,下口無徵兆的6種狗狗,沒事最好別惹,小心被咬!第一種:鬼臉藏獒鬼臉藏獒其實是藏獒的一種,有藏獒的大部分血統,是由於一種疾病造成的個別現象,經過環境的改變從而變得十分兇殘。所以千萬不要惹這種犬,不然咬你沒商量。
  • 醫生直言:可能是3種疾病的「徵兆」
    現代人常說:壓力山大,這是造成失眠的苦惱之一。還有一類人會經常在半夜醒來,然後就再難入睡,這也是當代人的生動寫照。睡眠問題,一直是大家討論的一個熱點,睡不好第二天的狀態也不好,進而工作、生活都可能導致出現差錯。所以為了認清楚睡眠為何不好,大家也要檢查一下是否是身體問題。
  • 「打嗝」傳遞6種疾病信號,有這些情況就要當心了……
    其實,除了飽食、緊張、受涼、脹氣等常見因素外,一些疾病也通過打嗝這一症狀,給過你提示。《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為你揭示打嗝背後的健康隱患,教你幾個止住打嗝的有效辦法。噯氣伴有燒心、反酸、脹痛、黑色的大便等,可能是病理性的,需儘早去消化科就診。呃逆常常突然發作,多因內臟平滑肌痙攣引起,多為功能性異常。一過性的呃逆多與飲食有關不需要擔心。呃逆頻繁或超過24小時,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需要就醫檢查。
  • 眼睛出現這8種症狀要當心這可能是大病的徵兆!
    不僅如此,當身體出現問題時,我們還可以從眼睛裡發現自身的疾病,當眼睛出現下面這幾種症狀時,要警惕大病徵兆。眼睛出現這八種情況要當心1.眼瞼「黃包」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瞼表面如果有黃色或橙色斑塊,微微高出皮膚,而且還不痛不癢的話,這症狀可能就是瞼黃疣。
  • 老人味的「元兇」被揪出,醫生提醒:40歲後要少碰,老了也能沒味
    老人味的「元兇」被揪出,醫生提醒:40歲後要少碰這些東西,老了也能沒味但是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糖分,糖分過量攝取會引發血糖的異常波動,嚴重的會出現高血糖,老人會因此頭暈口渴,身體健康受到威脅。而且糖分會降低抗氧化能力,老人皮膚脂肪就會產生氧化,老人味更重。
  • 荷蘭豬的死亡徵兆,看看你家豚鼠還能活多久
    無奈,在2017年7月27日死亡,享年2年1個月。生前沒有疾病史,死前幾天飲食不佳,飲水量極少,死亡當天體溫升高,精神不振,不愛動彈。 享年4年6個月,生前有口炎患病史,當初由於自己經驗不足,導致病情延誤,病情嚴重時翠花體重急速下降,身體虛弱,走路打顫,治療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