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顧問,代表一個時代年青人最寶貴的特質。管別人說什麼,堅持自己,即使再微妙,變化就會發生...
寫這篇小記之前,看到過許多對獵頭顧問種種誤解和謠言,當然這裡也有我自己親身經歷。
扯淡一:百萬顧問才是最頂尖的體驗?
答:納尼?這只是階段性結果好嗎,完全不能代表其能在明天、將來、以後持續發生。
扯淡二:KPI考核有利於顧問的培養?
答:我去,告訴我這是誰說的,我保證不打死他。這完全是獵頭老闆的思維,好嗎!
扯淡三:獵頭公司差不多都是一個樣=銷售成單提成?
答:哦,是你忘記了成為顧問的初衷!亦或者,你,根本,不曾想過,初衷是什麼?!
2007年,我以第三方組織者身份,組織培訓和開設BBS論壇接觸幾百名獵頭顧問,為找到最佳行業標準,就翻譯AESC《獵頭顧問行為指導》和《獵頭顧問道德準則》等乾貨分享給中國同行。
2008年和2014年曾創建2個網際網路產品:獵頭動力(BHC Model)和才客(Bidding Model),網際網路+提升顧問效能與現實差之甚遠,天時地利人和。
THANK初創與一些優秀背景年輕顧問交流:Kelly、FESCO Adecco、Spring、Manpower、Lloyd Morgan、Michael Page、Risfond和ITerGet,即使有非常好知名度,顧問仍普遍困惑在公司一成不變甚至強勢KPI氛圍,管理者沒有呈現出真正(真實)傾聽和務實反饋,授權顧問對業務新方向有積極準備,對企業客戶能有自己選擇權。往深了說,顧問都是有個性的,關心自己職業路徑局限性以及用什麼方法突破現狀,即:不滿足於現狀,兼容個體與公司運營之間不必要的衝突。在這背後,我還能感知網際網路風雲突變下對業績成單有深刻影響。
每位顧問,對,每位顧問都只受制於看待自已的方式,而與具體擅長的領域或業績本身無關。
比如:你正在成為何種顧問?在人選和僱主心中是哪種形象和定位?達成什麼階段就Quit這家公司?哪些原則是你不能接受的?你面試下一家公司更推崇哪類清晰的顧問行為和價值觀?到底是相信別人的經驗,還是自己靠直覺?
獵頭公司Size可大可小,可關可停,顧問離去,加入新公司,亦或獨立創業,或進入企業HR Staffing Team or BP,流水之聲……
TA們衝在一線,也備感有停泊安身之地,TA們關注自身職業發展,遠遠超出「老闆」最關注所謂運營KPI本身,更致命是服務過程中「人選」大量爆發顧慮和不滿。你,不該一個人在戰鬥!
獵頭顧問可以終身從事,也可以視作短暫旅行。這個舞臺上公司級演員此起彼伏,但,顧問精神卻有待流傳。
和他人有關,對他人有用。每次和對面顧問及人選交流,我在試著發現彼此共同點,甚至是亮點描繪其未來1-3年可能的職業畫像。我非常願意從人本身出發,結合行業理解,呈現出這幾類特質的獵頭顧問。你可預見這是一位新銳顧問,讓這個「傳統」領域,如星星般點亮夜空。
最牛顧問隨趨勢而生。目標行業(職能)人才和企業級市場新趨勢每年都在更替,所謂乘勢而上,方有所為。每一個新興職能或投資(兼併購)信號,預示人才流動機會已經開始直至成熟。當其它顧問還在觀望或者守住CASE保業績之際,誰先進入拉動資源,誰將決定著目標市場和業績目標份額。「稀缺」是依賴獵頭服務最純粹之初衷,即:用最少資源消耗,在別人沒有意識到,B和C得以快速響應。刷主動求職者或靠下載簡歷獲得人才,你,拼體力?!有時一個劣質電話甚至極具破壞性。當下獵頭服務市場,是候選人賣方市場。
靠詢問HR有什麼職位空缺沒有半毛錢鳥用。因為,她如果告訴了你,也同樣會告訴你的競爭對手。即使被你滿足了,也不能帶來預期滿意,衡量你們唯一標準只有:速度,你和競爭對手實力較量背後,當然要看誰準備得更充分,你贏的不僅是這一單偶然,應該是這個方向成功概率必然。向HR詢問職位空缺能給你帶來最好結果:讓你跟得上競爭者步伐,卻絕對不會讓你超過競爭者。
個人觀點:獵頭服務本身不只是所謂戰略選擇優先,還有個體顧問和團組競爭力塑造。
恰如所說,真正優秀人選知道自己將去向何方,也從來不缺少職業機遇。顧問溝通過程最好表達是:知人心,護人心。中國不缺少一名頂級獵頭顧問,但是缺少一位將職業機會以用戶友好方式進行溝通的顧問.
每一次電話交流,最可貴是引導人選或HR帶入一個傾述世界,這需要你沉靜力量去包容。這種顧問會一直有能量去靜心。如此,你才能開啟與自己、與他人真正對話。獵頭技巧和方法不停翻新與適應,都逃不掉人與人交流時「關懷「是如此由衷的表達,真實、深刻、植入人心!
許多人詢問這種靜心能量從何而來?我認為來自:愛好,特此和安靜,比如:讀書或寫作或瑜伽。有特長,是那種超出一般人水平,這是你自信之源。誠然,最好你可以產生多餘時間,和法定假其無關,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假期,人多,鬧的哼。還有一種更好,是公益,沒有利益只有博愛,這是你人世間最大能量源:流進心田,滋養悠長。
你和我一樣,沒有耐心從這句電話語去開始交流:「我手裡有…請問你考慮機會麼?」。我,不考慮!謝謝你!(最後一句,其實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通過電話或ERP系統,以工業流程化的人選激活方式,拿出僱主品牌和薪酬漲幅去吸引人…這些已經大行其道快二十年啦,鬆動,終將土崩瓦解!談服務或者銷售策略,不如直接談「印象「更實在。君不見,獵頭顧問發布職位時Ctr+C和Ctr+V明顯痕跡?!好吧,我知道你是做給別人看的。和SC(明星人選)面談,只是有些顧問不那麼自信。好印象,不只是顏值詰侃這麼簡單,面試時替人選約車,重要日期有問候,興趣活動有贈票,人選上班在附近特色餐館聚聚,推薦新公司同事搭搭人脈…一個人第一天上班,很孤單的感覺,有沒有?!服務,根本沒有什麼密碼。顧問推薦這項服務的功能性是其次,每一次有主題交互節點,就是一次絕佳服務體驗入口,是「活躍」渠道和口碑傳播起點,且珍惜!
許多諮詢公司顧問,會有一個工作習慣:經常整理訪談內容,基於結構化框架,不犯低級錯誤,提高溝通和行動效率。作為團隊成果之一:每年會有一本重量級書籍出版。許多人以為這有啥必要?!就是一朵花點綴點綴而已。第一性原理告訴我們:注重增值性不是一個源起,是表現,然,其本質是通過有形文字或圖像增強其市場競爭力。顧問服務其商業目的不只是短期帶來公司股東利潤,而是贏得用戶持續印象甚至是讓客戶尖叫,即:超出預期。一位顧問面試時如果談到:我願意學習。這不應該只是說說而已,建議你是半個記者、編輯甚之是某種文風作者,至少是位段子手或者標題黨入門者。最優秀獵頭顧問會順應市場和潛在用戶訴求,發出自己聲音,絕非簡單服從個別Leader等有限利益相關者,那樣會導致重複工作,甚至是職業競爭力後退。人才為獲得自由而努力工作,獵頭顧問則是為創造機遇而生。
這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僅憑一已之力生存,每位顧問都在尋找那個可以用盡全身氣力去擁抱樹幹,更期待有一群這樣特質顧問共同塑造為森林,鬱鬱蔥蔥!我也由衷祝福你這個大大擁抱,讓自己安全、強大甚至完滿。
一位創業者,就是一顆孤獨星球。有人曾這樣評價我:不管做出什麼樣的選擇,Frank都很有獨創性,對他自已所選擇領域內,會走出一條新路。這會對他內心而言,擁有相當大,喜悅!
謝謝你的時間,結束時推薦2本書《自由在高處》作者:熊培雲,《阿特拉斯聳聳肩》作者:安-蘭德
點擊:閱讀原文。為了找到你,我們造了一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