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種較真值得提倡
■ 叮咚
近日,因為一場官司,一則關於「杭州吳姓女士取快遞結果被人造謠出軌」的消息,在網絡大肆流傳。雖然事情發生在數月前,卻在最近發酵。28歲的當事人吳女士不過下樓取個快遞,卻被人造謠成了「出軌少婦」,不僅遭受網友攻擊、鄰居指指點點,還被公司勸退,出現抑鬱症狀,這番遭遇實在令人難過。好在12月14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吳女士提交的刑事自訴,接下來,法律應該會給當事人一個滿意的答覆。
所謂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謠言幾乎伴隨著人類語言的發明而存在,涉及的範圍有政治層面、軍事層面、經濟層面、生活層面等。這裡則表現在生活層面。有些人在生活中,出於無聊或者嫉妒等不同目的,將自己的主觀臆想,當做事實進行傳播。而在謠言傳播途徑中,幾乎所有參與的人,都願意將情節或者程度描述得更精彩,於是不斷添油加醋,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而受害者是有口莫辯,應對不暇。就在吳女士發布自己決定維權的消息後,許多有過相同經歷的受害者紛紛支持。有網友說「社會缺少的就是這種較真的正能量,要讓法律來維護社會的和諧,讓法律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大家都能有這樣的法律意識,社會才能更和諧安定。」……網友們認為,這不只是發生在吳女士身上的個案。「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案例,追責到底,讓所有人知道這個事情在法律上是違法的。」吳女士的言語,表達了許多人的心聲。
值得欣慰的是,法院已受理了當事人的刑事自訴,決定立案受理。一個典型案例的判決,往往會對社會風氣起到引領作用。曾經的南京「彭宇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引起了極大的爭論,乃至影響到了老人跌倒「扶不扶」這個簡單社會命題的答案。相信這次關於吳女士被謠言中傷的案件,在已經有了更多司法經驗和民意支持的大環境裡,人民法院能有一個符合公序良俗及社會法律的審判結果。
同時,在依法治國的大環境裡,那些法律意識淡薄的「鍵盤俠」,不要信口雌黃,編造謠言與謊言,危害社會及他人安全,須知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違法者同樣會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謠言止於智者,也希望我們更多的人能夠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在聽到、見到謠言時,不要盲從,不信不傳,阻絕謠言傳播的渠道,淨化網絡環境。
(文章來源:樂山日報)
(責任編輯:DF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