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丨11歲女孩乳房長出手掌大纖維瘤,是牛奶的鍋?

2020-12-22 騰訊網

較真要點:

  • 1近期有文章稱「常喝牛奶,11歲女孩半年體內長出手掌大腫瘤」,引起部分用戶對「牛奶中的激素是否會導致乳房纖維腺瘤」的擔心。首先對青春期的女孩來說,激素最大的來源是正常的性發育,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其次目前沒有證據證實牛奶中的激素會引起乳房纖維腺瘤。
  • 2如果想完全避免從食物中攝取雌激素,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很多常見的食物都可以檢出雌激素。相比之下,牛奶中天然雌性激素的含量不算高,國內外也都沒有規定牛奶中天然雌性激素含量的標準範圍。一般而言,只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奶製品,合理搭配膳食,就不需要擔心其中的天然雌性激素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影響。
  • 3當然,出於膳食均衡的角度,也不提倡過量喝牛奶。因為假如牛奶攝入過多導致肥胖了,肥胖產生的激素倒是有可能引起乳房腫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300ml乳製品,即使是美國、澳大利亞等牛奶消費大國,建議日均攝入的牛奶上限量也不超過750ml。

查證者:萬怡 | 知貝醫療成人內科醫生/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最近,有文章稱「常喝牛奶,11歲女孩半年體內長出手掌大腫瘤」,並給出了醫生的分析結果:女孩處於月經初潮的年齡段,體內激素水平的劇烈變化導致原來較小的腫塊迅速增大;除此之外,牛奶攝入過多也是導致女孩乳房腫塊迅速增大的「元兇」,因為女孩把牛奶「當水喝,一天要喝三、四盒純牛奶」。

不少網友對此產生了疑問:乳房纖維瘤真的是牛奶中的激素導致的嗎?牛奶是不是激素超標了?牛奶還能常常喝嗎?

一、乳房纖維腺瘤的發生、發展確實可能和激素有關,而對青春期的女孩來說,激素最大的來源是正常的性發育

流傳文章稱,腫塊的穿刺檢查結果顯示為良性纖維腺瘤。這是青少年中最常見的良性乳房病變,佔青少年乳房腫塊的30%-50%,在十幾歲或二十幾歲的一般女性人群中患病率約為2%。

為什麼會得纖維腺瘤?

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都沒有確切的答案。有的研究顯示可能和遺傳有關;也有研究認為可能與激素有關,因為確實觀察到腫塊會在育齡期持續存在,妊娠或使用雌激素時會增大,並通常在絕經期後消退。因此推測性激素可能與纖維腺瘤的發生、發展相關。

那麼,激素從哪裡來?

對青春期的女孩來說,激素最大的來源就是正常的性發育。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家長可能更著急。因此,如果一定要怪罪激素刺激了纖維腺瘤,最應該背鍋的其實是——青春期本「期」。

二、目前尚無證據證實牛奶中的激素會引起乳房纖維腺瘤,很多常見食物都可以檢出天然雌性激素,牛奶不算名列前茅

既然青春期的激素波動不可避免,那為了少刺激纖維腺瘤,我們生活中避免接觸、攝入一些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或者其他物質,總是可以的吧?

當然可以。

但是,很多常見的食物都可以檢出天然雌性激素,完全迴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圖片來源:《長沙市部分市售生鮮食品中類雌激素的含量與分布》

相比之下,牛奶中雌激素的含量不算高。據國家公布的材料顯示,我國市售盒裝液態牛奶中,雌二醇激素平均含量為0.117—0.199±0.0425ug/L。國外資料顯示,美國、韓國、荷蘭等原料奶和市售牛乳中雌激素含量在0.16- 4.4ug/kg。換算下來,肉類和水產中的雌激素含量都比牛奶高。

實際上,目前國內外都沒有規定牛奶中天然雌激素含量的標準範圍。牛奶中激素的含量達到多少,就會對人體有影響?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說法,還需要長期研究。一般而言,只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奶製品,合理搭配膳食,就不需要擔心其中的激素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影響。

況且,目前沒有證據證實牛奶中的激素會引起乳房纖維腺瘤。甚至有研究顯示,如果一個青春期女性沒有其它危險因素(例如肥胖、飲酒、年少懷孕),那麼攝入再多的奶製品也未必會導致良性乳腺疾病。

當然,出於膳食均衡的角度,也不提倡過量喝牛奶。

三、不過,若牛奶攝入過多導致肥胖,脂肪組織產生的雌激素就有可能引起乳房腫瘤,因此掌握合理的牛奶攝入量很重要

牛奶中的激素或許不值得擔心,但是攝入量需要警惕。

如該文章所說,患纖維瘤的女孩每天喝三、四盒牛奶,以一盒250ml計算,全天攝入量差不多是750ml-1000ml。這麼個喝法是有風險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300ml乳製品,即使是美國、澳大利亞等牛奶消費大國,建議日均攝入的牛奶上限量也不超過750ml。

圖片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P85

過量的牛奶攝入可能會導致肥胖。肥胖對身體的其中一個影響是:脂肪組織會產生過量的雌激素,這會增加乳房腫瘤的發生率。

此外,攝入過多牛奶會侵佔胃容量,減少其它食物的攝入,導致膳食不均衡,甚至出現缺鐵等問題。因此,掌握合理的牛奶攝入量很重要。

只要掌握好量,牛奶還是可以常常喝的。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皮膚猶如「灑上牛奶咖啡」?警惕神經纖維瘤
    「胎記」變「肉球」高難度修復術助他解困32歲的李先生從出生開始就帶著一大塊特殊「胎記」,左側面部也有類似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塊皮膚逐漸增大隆起,變成「肉球」大小,「掛」在他的右側肩部及右側腋窩。更糟的是,他的左臉病變皮膚也在逐漸變大、下垂。
  • 較真丨金黃色烏龜是得了白化病,為什麼這麼說?
    較真要點 1新聞中提到的烏龜實際上是一種罕見的鱉,因為得了白化病,所以看起來是金黃色。 查證者:蘇澄宇 丨動物科學科普作者 最近,有國外媒體報導印度漁民發現一隻金黃色烏龜,經過專家鑑定這隻烏龜得了白化病
  • 較真|營養比不上牛奶,價格也貴了好幾倍,燕麥奶憑啥替代牛奶?
    較真要點: 1近日,燕麥奶以「健康食品」「牛奶替代品」的名頭,獲得了許多追捧。其實燕麥是一種很健康的食材,但用它製作出來的燕麥奶,就只是一種比較好的「植物蛋白飲料」。
  • 較真| 擔心身上的痣會癌變?腫瘤專家教你如何區分好痣和壞痣
    較真要點: 1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細胞惡變形成的惡性腫瘤,有轉移的傾向,且危及生命。多數黑色素瘤起源於皮膚的痣、胎記或色素斑。 2人體大部分痣的形成是對日曬的一種反應,痣可以保護被日光灼傷的黑色素細胞。
  • 魔都頂流「芝士牛奶鍋」來啦,還有霸王餐!這等好事今年就1次!
    專為吃辣星人特製的臺式麻辣牛奶鍋,用牛奶加湯,越煮越濃鬱,吃多久都不會上火。剝開蝦殼,潔白的蝦肉在牛奶鍋的襯託下感覺融進了牛奶湯中,肉質爽滑彈牙。一份海鮮拼盤整整4隻比手掌還大的蝦,2隻草蝦2隻紅蝦,這麼實實在在的一盤,一定要組隊去打卡。
  • 11歲女孩抗癌8年!「抗癌小天使」惡性腫瘤二次復發 媽媽:「真希望...
    貴陽晚報訊 貴州省畢節市的11歲小女孩梓妍,3歲患病,至今已抗癌8年!被病痛折磨的梓妍只有在床上翻滾、流淚忍痛,2020年11月初惡性腫瘤再次復發:「媽媽,我腰痛!」
  • 較真|彩虹食譜拯救美國前總統,腦子裡的黑色素瘤吃沒了?瞎說!
    較真要點: 1「彩虹食物」的邏輯是將果蔬按紅、橙黃、綠、藍紫黑、白等5種顏色分類,倡導大眾每日吃夠5種顏色的果蔬,每種顏色的食物不少於
  • 典型圖片:叢型和瀰漫型神經纖維瘤與靶徵
    叢型神經纖維瘤是Ⅰ型神經纖維瘤病在外周神經的表現之一。        神經纖維瘤病(NF)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可能起源於神經嵴,影響所有三個胚層,因此,它可以累及任何器官系統。NF不是單一的實體瘤,而是一群異型性的多系統神經皮膚疾病。
  • 2歲女嬰眼睛裡長淋巴管瘤 一哭就流血淚
    據英國《太陽報》11月1日報導,英國女孩Millie只有1歲零10個月大,但卻有著和常人不一樣的經歷,一哭眼睛裡就會流血。後經診斷,Millie長了淋巴管瘤,這種良性腫瘤裡都是包裹著液體的囊腫,在哭泣的時候,囊腫裡的液體就會流出。
  • 因為網紅醫生的一句話 27歲女孩想點掉全身的痣
    重慶女孩想點掉全身的痣27歲的許倩家住南岸區陽光一百小區,她看到熱搜「腳底有痣要看醫生」,點進徐醫生的微博的看到不少網友「曬」痣,還有人在徐醫生的微博下現身說法,讓她內心有了小小的不安,「我手掌上沒有,但虎口那兒有顆痣,感覺有點怕。」
  • 小萬專訪丨對話《晴雅集》趙又廷:我是個較真的人
    小萬專訪丨對話《晴雅集》趙又廷:我是個較真的人 時間:2020.12.2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萬達電影
  • 它可能是黑色素瘤!這些症狀請小心
    60多歲的陳阿姨手掌心一直有一顆米粒大的小黑痣不痛不癢,伴隨了她十幾年這兩年來這顆不規則的小黑痣逐漸增大成了直徑約1cm的黑色斑塊並伴有顏色加色、瘙癢破潰等症狀黑色素瘤與下述因素有關01發病人群60歲以上的男性為高發人群。
  • 人氣「牛奶鍋燒意面」臺中展店!
    網友表示,一般鍋燒店的湯頭頂多7、8種選擇,而這間的竟多達16種湯頭可選,除了招牌鍋燒面之外,還有泡飯、海產粥和咖喱飯等,從原味鍋燒面60元起跳,到最貴的豪華海鮮鍋160元都有。 特別的是,湯頭還能混搭!
  • 小夥成獅面人 臉上長了巨瘤
    「因為面容太嚇人,我自己都不敢照鏡子……」18歲的小夥子小楊患有神經纖維瘤症,面部長了一個巨瘤,導致半個臉皮膚嚴重鬆弛,下垂的肉瘤將雙眼遮蓋,如同「獅面人」,走路時需將肉瘤掀開方能視物。他因為常常遭人嘲笑被迫放棄學業,待在家中不敢出門,小楊說自己做夢都想把臉上瘤子切除。
  • 9歲時患上顱咽管瘤 湘潭「鋼琴女孩」開顱4次依然堅持夢想
    9歲時患上顱咽管瘤 湘潭「鋼琴女孩」開顱4次依然堅持夢想 來源:紅網 作者:周玉婷 歐陽勇 編輯:周潔 2015-09-08 09:54:02
  • 較真丨大便帶血是癌症前兆嗎?腫瘤科醫生帶你一文讀懂大腸癌
    查證者:步召德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二病區主任 根據中國國家癌症中心2015年的數據,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居於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三位,是僅次於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發癌症,每年都會奪去約18.7萬人的性命,相當於每天都有500多人死於結直腸癌
  • 揚州11歲女孩胸部長10釐米腫瘤 醫生巧做手術拿掉
    近日,揚州市區11歲小女孩曉曉(化名)左側乳房上長了一顆纖維腺瘤。因起初母親心疼她年齡小未讓其手術治療,半年後竟長到成人拳頭大小。特殊病例11歲女孩乳房長顆10釐米腫瘤11歲的曉曉還沒有進入發育期,去年夏天裡,曉曉的媽媽吳女士(化名)帶女兒洗澡時發現曉曉的左側乳房明顯的突起,用手一摸有個硬硬的小結。吳女士不敢大意,第二天便帶著女兒去看醫生。「是青春期乳腺纖維瘤,當時檢查只有1釐米大小。」
  • 【SO提醒】17歲女生胸部長了9顆瘤!致病的這倆壞習慣你一定也有
    更多優惠門票,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說來真的戲劇化,17歲的徐州高中女孩小雲(化名),最近去看了熱映的《滾蛋吧!腫瘤君》,感動的不行。結果三天後自己也被確診患了乳腺纖維瘤。一聽到瘤,小雲嚇的大哭,「我是不是會想熊頓一樣死掉?」小雲是個小美女。幾個月前,洗澡時她仔細檢查了下,感覺兩側乳房摸起來有點硬。
  • 女童從小被人叫做「怪女孩」 還被這種眼瘤「盯」上
    愛爾眼科角膜移植專家李紹偉剛剛完成一臺角膜移植手術,患者是3歲小女孩小靜,她出生時左眼就患上罕見的角膜巨大皮樣瘤,皮樣瘤完全遮擋住左眼,眼球沒能正常發育,手術難度極大。今年1月12日,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的專家會診,為等待了2年的小靜成功摘除了巨大皮樣瘤並進行了眼角膜移植。小靜終於不再是別人眼中的「怪女孩」了。從無到有 角膜捐獻期盼關注長沙愛爾眼庫執行主任王叢香介紹,從2006年至今,我們共接受角膜捐獻659例。
  • 姥姥把4袋牛奶「撒」進鍋,攪拌5分鐘,剛剛出鍋就被搶光光!
    姥姥把4袋牛奶「撒」進鍋,攪拌5分鐘,剛剛出鍋就被搶光光!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不同的國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級。牛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鈣、磷、鐵、鋅、銅、錳、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