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羅漢普世佛,傳統境高是藝文

2020-12-23 百家快報

文/劉銀葉

在現當代畫家之中,周藝文的傳統工筆畫是我比較欣賞的!不是傳統過時了,而是看你怎麼去把控傳統的內容和意境,怎麼創造和出新!因為任何畫,除了有過硬的筆墨功夫之外,其思想和創作中的意境才是至高無上的!意境是什麼呢?意境就是文學與繪畫和音樂等作品有境界與內涵,使作品能夠獨自達到一種人無我有的思想新高度。是文藝作品藉助形象傳達出的意蘊和境界。由若干形象構成的形象體系,是以整體形象出現的文學藝術形象的高級形態。明朱承爵 《存餘堂詩話》:「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 ,「 雲棲修篁夾道,意境殊勝。」 端木蕻良 《關山月的藝術》。「畫梅花的,很少能闖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總是強調暗香疏影這般意境。畫竹的卻停留在鄭板橋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境裡難以出新。關於意境有多種說法,周藝文先生得的是乾坤之境,其畫中意境之深遠與高鴻,自然與眾不同。乾生日月星辰與雷電風雲,亦生二十八宿和各路神仙,地生山石田土與花草樹木,亦生智者愚頑與多種靈性!藝術作品的意境是把控天地萬物能以一泣水而折射出日月光輝的一種高古的心靈境界。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種最佳創作手法。

藝文先生的畫,就和他的名字一樣,畫中有文採,有文氣,有一種文人優雅的氣韻和氣質!他把神話中的羅漢當做想像中的人來畫,還把生活中的人當做畫中的羅漢去發揮善美的想像!

周藝文的畫的羅漢則與別人大不一樣,儘管是一樣的用紙硯筆墨,一樣的用傳統線條,但因畫家的思維和想像力不同,意境比一般畫家更高(我說的是畫家,而不是指只能畫裝飾畫的匠人)。所以他畫的羅漢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讀周藝文先生的工筆羅漢,尤如我面對浩浩蒼穹與莽莽大地。上有青雲間仙氣,下有古木參長天。或明月當空而洩光華,或碧水瑩瑩而鳴神曲,奇哉,妙也!讀周藝文先生的羅漢人物畫,不僅能讀出山的動感,水的靈氣,樹的仙姿,更能讀出每一個羅漢的神態與他們的 心靈感應。仿佛一個個神力無比的羅漢,定能為人類排憂解難,將人世間的苦楚一一從他們的神力中移走!

這是童話作家的心靈境界所在,是一個富有良知的藝術家的想像與心境所至。人力達不到的,心可以達到,物質做不到的,藝術可以做到。所以好的藝術品是給人一種巨大的精神享受與心靈財富!讓人以精神的羽翼在美的想像裡擴展自己的生活空間!

周藝文用筆極似古賢,尚挺拔而貴輕雋,用力得度,逸筆瀟灑,這是功力使然,人家十載寒窗,藝文兄是三十年硬功夫,所以他畫的傳統工筆人物,無論是在用筆上還是在意境上,都在傳統上有了自己的「筆」與「境」的雙重新意!

文人畫在明末便呈現出繁榮的景象。陳淳、徐渭二人開創潑墨寫意的技法,暢快抒情,將文人情懷推上了至高地位。董其昌等人堅守傳統技法,也強調文人氣韻在創作中的重要性。布衣畫家以賣畫為生,採用了雅俗共賞的理念,創作具有裝飾性美感的作品。周藝文是個典型的文人畫家,他的工筆羅漢畫中,亦融匯了陳淳、徐文長、董其昌與後面八大山人、吳昌碩等人的意境與技法,使工筆羅漢畫有了自己全新的境界!

周藝文先生「取前人極縹緲輕逸之筆,用意臨摹,未嘗不能似也。然其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所謂百鍊剛化作繞指柔,其積功累力而至者(清·沈宗騫)」。

無古不能成今,仿古貴在出新,這是中國畫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

周藝文先生是個謙遜的人,他懂得歷代的藝術家都應該讓後人去評論的,如果是當代的評論家寫的文章,就會招來一些麻煩和厚非。所以他很謙虛,而且也沒請我寫過評論文章。這次也是我被他的藝術氣質所感功,主動請纓的。還有一點,無論怎麼有名的藝術家,大多有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的趨向。如白樂天的《古原草送別》,不是顧況的惠眼,也就沒有「長安居易」的佳話。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沒有韓愈的闊達與高明,便沒有」推敲」二字的鴻典。這均因白居易和賈島是當事人而顧況與韓愈是睿智的旁觀者之緣故。

藝文先生的工筆羅漢既有寫的雄渾和高古,也有工的清秀和雋永。是雙重的意境美。有人說工筆畫不會有寫的成分,而愚認為上好的工筆畫是仍然會看到寫的趣味的,只是高手往往將寫的意趣融匯在工的線條裡面,如龍雲魚水勢,而使畫的意境更加幽雅而深邃。只是我沒有顧況與韓文正公的名望,沒有能力說輸眾人罷了!

如藝文先生的羅漢系列,每一幅畫的人物與景都融匯得恰到好處,人物姿態各一,神採飛揚;其襯景更是獨具匠心,多以雲水山川與古松為背景。儘管這是畫仙與佛的常識,但我看到的卻是他筆下松與雲、山與水,景與情都要高人一籌!可謂見松而日月其間風搖其影,觀雲而仙氣冉冉神靈畢在,看山而力與天齊氣若蓋世,睹水而龜龍出沒筆在意先。。。。。。

大乘都是由小乘轉化而來的,藝文兄在繪畫上已修煉到家了。只待丹霞能皺月,乘風破浪在眼前......

周藝文:

1971年出生於湖南岳陽,中國童話作家、詩人、畫家、出版人、「新童話主義」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同時被粉絲愛稱為「童話爸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湖南省藝術收藏家協會名譽主席、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民建湖南省委委員。

劉銀葉:

中國作家協會作家,著名文人畫家,詞賦家,文藝理論批評家,中國人民大學美術學院鄒臨風工作室客座敎授,湖南人文學院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著有小說,散文、詩歌、辭賦、文藝理論等九部著作。

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首場線上公共藝文實驗在線開啟
    「無人之境」系列線上公共藝文實驗「雲」直播發布會現場2020年4月28日下午,由藝文力研究所策劃,眾信博睿聯合發起的首個線上公共藝文實驗項目「無人之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劇場以現場直播互動的形式召開在線新聞發布會
  • 觀音為啥成不了佛?你看他前世是誰,如來都忌憚三分
    觀世音菩薩,在人們心中一直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的形象也常常出現於各類神話中,尤其是《西遊記》。在《西遊記》中,觀世音菩薩雖然不是主角,但卻是個非常關鍵的人物,她的出現或多或少都會帶來一些情節的轉變。但是很多地方都沒有解釋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成不了佛?
  • 藝文產業在澳門前瞻宣講會成功舉辦
    來源:海外網日前,中國收藏家協會國際藝術品交流委員會應約於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主會場成功舉辦「藝文產業在澳門前瞻宣講會」,攜手中國澳門非遺推廣協會及澳門仁恆文化集團,共促在地藝文產業發展。中國收藏家協會國際藝術品交流委員會總召集人、北京開放大學王培根教授發表引題談話,回顧了近年來在澳門的活動梗概,指出澳門背靠粵港澳大灣區,嶺南文化的滋養,西風東漸的蘊育,中外人文於此交會,具有開拓藝文產業的潛質,可借鑑內地經驗,發揮地緣優勢,做大做強藝文產業,這也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應有之義。
  •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凡人之於天道,何以為仙?
    凡人修仙傳主要分為兩部分或者說三部分,人界篇和靈界篇,還有現在的仙界篇,最後韓天尊韓立歷經飛升之劫,飛升仙界成為了仙人,可謂是皆大歡喜。雖然沒有像一些小說一般,飛升之後成為底層的挖坑工人,可是卻又沒有什麼不同,如忘語書中所寫,「又有誰會想到,歷經了人界和靈界的苦修,本以為功德圓滿的飛升成就真仙,卻只是另一條修仙之路的開始?」。凡人修仙,這個仙,是超然物外,超脫天道的嗎?
  • 仙界之首是元始天尊,那麼仙界之祖是誰?不是盤古,更不是女媧!
    此問一出,很多讀者的答案便鎖定了元始天尊,因為他乃是道教三清之首,是仙界的大佬,是所有神仙的最高精神信仰,就連掌管三界的玉帝身份都沒他高。其實這一個觀點是錯誤的,元始天尊論身份確實是西遊記中最高的,但他並不是西遊記中的仙界之祖,因為他並不是三界當中的第一個神仙。
  • 仙俠小說,甜寵,佛說萬事有因果,魔說一切皆在我
    第八世……去特麼的報恩! 時玖一把揪住某倒黴蛋的領子,一口老血噴出,怒罵:「你這殺千刀的短命鬼!」蘇清衍下凡渡個劫而已,本來死了就可以回歸仙界本體,然而每一次他死後時光就會回溯? 而且每一世身邊總是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就算撿垃圾也要養活他,絕不允許他少年夭折。
  • 盤古的仙界地位岌岌可危,只因老君創立道教
    《西遊世界史》除了第一階段天地生靈可以白嫖外,小金魚還會將每個階段西遊歷史的某一期開放試聽~用心讀書,用心解讀,小眾創收不易,您以綿薄的金錢支持,我們定會砥礪前行~完整版《西遊世界史》書場直通車標題:老君成立道教,盤古的仙界地位岌岌可危西遊歷史階段:【長生之戰】 之  道教成立
  •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了因果!餘夢寒還有大用,三足鼎事關閻羅殿!
    關於《凡人修仙之仙界篇》餘夢寒的討論還真是多呀,道友們對於餘夢寒的作用也都持有不同的看法,今天「了因果」一出,忘語算是給一錘定音了,但是小道認為餘夢寒的作用絕不僅僅是讓韓立來了卻一段因果的,而且剛剛出現的三足小鼎「閻羅鼎」對於韓立來說應該也是一個大機緣。下面小道就來給道友們細說一二吧。
  • 凡人仙界篇:大道歸一,韓立突破道祖之上?|先斬後合融五行
    凡人仙界篇:大道歸一,韓立突破道祖之上?|先斬後合融五行仙界篇寫到現在,已近兩年了,時光匆匆啊!道友們有什麼感悟呢?靜月齋凡人書評,也陪大家走過近了一年左右時間,感謝朋友們的喜歡。回到仙界後,韓立就該建立自己的勢力,順便打通小南洲界域的通道,下界一趟,將南宮婉等人接上仙界來。然後韓立再閉關,斬出第三屍,突破到道祖境。我認為,韓立突破道祖,和現在的時間道祖並不會有衝突,因為韓立突破的,是時間本源道祖,而古或今,多半只是普通時間道祖,否則的話,韓立就算很厲害,在大羅巔峰,光憑几個夥伴相助,想要戰勝天庭至尊,也沒那麼容易的。
  • 《凡人修真之仙界傳說》(第一卷 初入仙界)第十六章 鴻蒙道祖
    言及於此,老者輕嘆一口氣,緩緩說道。「只因過往已矣,一切皆成定數。」 韓立聞言一怔,難怪方才見到情境,每逢心內生出扭轉過去之事的念頭,四周的景象都會頓時模糊的消散掉。「前輩,就連仙界也沒有真正能令人重回過往的神通嗎?」韓立面容之上現出一絲複雜,疑惑的問道。
  • 臺中市媽祖文化節藝文大匯演 12座百年宮廟熱鬧滾滾
    華夏經緯網1月2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臺中市府文化局舉辦「臺中媽祖觀光文化節」每年熱鬧滾滾,今年將於1月29日(大年初五)至5月20日登場,邀請島內外超過30組表演團隊及歌仔戲等演出,陸續在12座百年宮廟推出宗教藝文大匯演,首場在新小區於大年初五登場,各場次都舉辦摸彩活動
  • 【囧香全紀錄】香獨秀在集境的幾件小事
    香獨秀有很多頭銜,像集境第一劍客、集境澡王、劍葩。。。在集境中有三儀三司十二殿,而香獨秀是十二殿之一的三臺殿中的一名小小殿將。妖世浮屠可穿越四境,佛業雙身想利用妖世浮屠把苦集兩境合一,讓陰端佛鬼妖世浮屠的頂部駐守,佛鬼變出了三座晶塔在集境搞破壞。
  • 佛頂頂佛,是佛高還是頂高?
    佛頂山最高峰的機鋒佛頂頂佛,四個雕刻在石頭上的字,是普陀山的一景。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為「雲浮石浮雲」,郭沫若對了「佛頂山頂佛」。石刻位於普陀山頂佛頂山的最高端。普陀山是觀音道場,大大小小的寺廟遍布整山,其中以三大寺最為聞名。普陀山三大寺院分別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和慧濟禪寺。位於佛頂山頂峰的慧濟寺,是三大寺之一,又名佛頂山寺。慧濟寺是所有遊客香客必拜之處。
  • 「般若境•花間開」龍達覺薩唐卡藝展在京盛大開幕!般若境綻放人間......
    5月30日,由龍達覺薩唐卡藝術中心、聖彩虹文化集團、穎·空間聯合主辦的「般若境·花間開—龍達覺薩唐卡藝展」在北京市朝陽區蘋果社區南區西門的紫禁書院開幕。龍達覺薩唐卡藝術中心創辦人、唐卡收藏鑑賞家嘉央扎西先生表示:「其實當代唐卡無論是繪製高度還是藝術高度都比以往看到的歷史作品更高,因為現在不管是繪畫的技藝還是材料的工藝,都做的比原來要好,這是當代唐卡高速發展時期,我希望展覽可以表達出一種思想
  • 歷時三年打磨劇本,真·「佛系」動畫電影《大夜叉·摩羅之境》專訪!
    何謂「佛系」?有人說,佛系就是「有也可以,沒有也行,看淡一切」。另比較通俗的解釋為:指無欲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而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這一詞的產生一方面離不開現實世界裡的矛盾與映射,圍繞的大抵是人們在紛繁複雜的欲望世界裡該如何去生活與抉擇。這一期wuhu專訪的作品,3D動畫電影《大夜叉·摩羅之境》,團隊歷時三年打磨劇本,目前正在籌備與製作中。
  • 然欲於見境不起染心,須於未見境時,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
    然欲於見境不起染心,須於未見境時,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否則縱不見境,意地仍復纏綿,終被淫慾習氣所縛。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方可有自由分。每日除了己職分外,專心念佛名號。朝暮佛前,竭誠盡敬,懇到懺悔無始宿業,如是久之,當有不思議利益,得於不知不覺中。
  • 佛經典裡面常說「世出世間法」,這是什麼意思?
    佛教經典裡面常說「世出世間法」,這是什麼意思? 通俗地講,「世間法」就是在家庭、社會、學習、工作中的各種為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因其不涉及到了生死、出輪迴的問題,故名世間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叫五乘佛法。其中前二者叫世間法,後三者叫出世間法。世間法亦稱為人間佛教,其主要內容就是:五戒、十善。
  • 《凡人修真之仙界傳說》(第一卷 初入仙界)第十章 密談
  • 佛用這8個字來解釋醒後的涅槃之境
    所以,我們在《圓覺經》看到,佛把「人生」比作昨夜夢,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活著的人所進行的一切活動,皆是夢中之物,包括我們自己,也是夢中之人,待到某一天,覺悟醒來,才能夠發現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夢中的掙扎,毫無意義,因為「真我」並不在夢中,而是夢外。換句話說,所謂的「涅槃」,其實也就是夢醒後的「真我」所體會到的境界。這也是說佛為何說「人生」,猶如昨夢的根本原因。
  • 霹靂布袋戲經典BOSS回顧:滅境佛業雙身
    天蚩極業兇殘惡暴,藍顏怒目的邪靈之首,與愛禍女戎同卵而生,乃天生與佛對抗的邪靈業障,一心打破四境疆界,達到妖邪鬼魔人同處一境的宗旨。二人曾遭一頁書與九界佛皇聯手擊敗,藏身滅境深處的窮陰迷巢,在吸收玄牝之力後,破繭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