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何晏。儘管歷代對何晏褒貶不一,毀譽參半,但何晏才華橫溢,名於當時,影響後世,卻是不爭的事實。何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1770年前的「傅粉何郎」。
何晏(193-249),字平叔,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何晏本是東漢末年何氏外戚的裔孫,其爺爺是東漢靈帝的國舅、大將軍何進(另說可能是車騎將軍何苗之孫);姑祖是何太后。只可惜,在宦官發動的宮廷政變中,何進、何苗、何太后等都死於非命。何晏父親何鹹與母親尹氏僥倖得以逃脫。但在輾轉流離中,何晏呱呱墜地,何鹹卻撒手塵寰,留下孤兒寡母。天無絕人之路。冥冥之中,上帝卻安排何晏孤兒寡母遇見了時任司空的曹操。尹氏年輕貌美,風韻十足,被曹操看中納為妾,何晏跟著母親尹氏進了曹操家門,成為曹操養子。在此之前,曹操已納杜氏為妾,收養了杜氏之子秦朗。
何晏進了曹操家門,不僅衣食無憂,還受到良好的教育。據《世說新語》記載:何晏七歲時,聰明過人,曹操特別喜愛他,想認他做兒子。何晏便在地上畫個方框,自己待在裡面。別人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回答說:「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他不願改姓曹,隨即把他送回了何家。時人譽何晏為「神童」。說此時的何晏為「神童」,多少有點溢美之嫌,但何晏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加之成長於魏宮,有著良好的生活學習條件,又自幼在大文豪曹操身邊,耳濡目染,影響極深,而何晏以才秀知名,喜好老莊之學,確是歷史真實。不僅如此,何晏繼承其家族基因,脫落成一個貨真價實的「美男子」,其「高顏值」當時無人能及。曹操非常寵愛他,便把女兒金鄉公主(杜氏所生)嫁給他,任命他為附馬都尉。附馬都尉是一個官職。歷史上被封為附馬都尉者大有人在,但作為皇帝(曹操的魏武帝之名,是後來其兒子曹丕登基後封的)女婿被封為附馬都尉的,據說是從何晏開始,所以後來人們就把皇帝的女婿稱作「附馬」。
何晏雖為「附馬爺」,卻無實事可做。因為有人認為他太「浮華」、太「牛」。曹丕就非常討厭何晏,每次都直接叫他「假子」,沒有呼他的姓名或字。曹丕即位成魏文帝後,也沒有給這個讓他生厭的妹夫安排什麼官職。曹叡繼位成魏明帝後,同樣厭惡姑父何晏的「虛浮不實」,也沒有安排他擔任領導職務,僅象徵性地安排他擔任非領導職務。據說曹叡還懷疑何晏的「白嫩」是塗脂抹粉,於是便以賜食「熱湯餅」試探他,想讓他當眾出洋相,結果發現何晏的「白嫩」是純天然的。這便是「傅粉何郎」的由來。
何晏這個附馬都尉被涼到一邊,無所事事,難免悶得慌。他本好老莊之學,便經常邀約王弼、夏侯玄等人一起談論玄學(這裡的玄學,指的是一種以《老子》為研究核心的哲學思潮),結果歪打正著,「論」出幾個「玄學大師」來。何晏與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開了魏晉清談(魏晉承襲東漢清議之風,就一些玄學問題析理問難,反覆辯論。是為清雅的談論)之風,為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何晏為「貴無派」創始人,與王弼並稱「王何」。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曹叡死,太子曹芳繼位,由大將軍曹爽與太尉司馬懿輔政。何晏與曹爽素有交情,曹爽認可何晏的能力,何晏因而得到重用,先任散騎侍郎,再升吏部尚書、侍中,被賜爵列侯,登上了權力高峰。有人說,何晏執權後,黨同伐異,輕改法度,強佔國家財富,搞順昌逆亡,一時間朝廷內外形成了一種看風駛舵、「唯何曹馬首是瞻」的風氣。當時,何晏、鄧颺和丁謐等人甚為得勢,風頭正勁,樹敵也更多。於是對手就說他們是三條咬人的狗。可見宮廷鬥爭是何等的激烈。
史書上還說,何晏性驕矜、好色、趨炎附勢、帶頭服用寒食散(五石散)。寒食散雖為一種「藥」,實為當時的一種「毒品」(後世醫家研究才發現),服用後會慢性中毒、致殘、甚至死亡。據說何晏是寒食散的提倡者。當時,貴族中人相繼服用,一時成為風氣。
司馬懿被改任太傅後自覺大權旁落,於是乾脆稱病迴避,不理朝政。但他並未閒著,而是正在醞釀一場激烈的政治風暴。果不其然,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陪同曹芳拜謁魏明帝高平陵時,發動政變,封閉洛陽城並佔據曹爽和曹羲的軍營,曹爽、何晏等人被殺並「夷三族」。不知何故,陳壽在《三國志》沒有多加渲染此事,但孫盛在《魏氏春秋》記載:高平陵之變發生後,司馬懿有意讓何晏參與處理曹爽黨羽事宜。何晏買力徹查曹爽黨羽,企圖以此免受司馬懿的「制裁」。司馬懿有意提醒何晏說:參與(謀逆)的共有八族。你只排除了丁、鄧等七姓,還沒查完。何晏說:難道是說我嗎?司馬懿說:對。於是,司馬懿收押了何晏。正月初十,司馬懿以謀逆罪將何晏與曹爽等一同誅殺並「夷三族」。史書上說,何晏有一子,名不詳,在何晏被「夷三族」時恰巧倖免於難。
歷代對何晏在政治上生活上的評價毀譽參半,但對何晏學術方面的成就卻沒有否認。何晏著有《論語集解》十卷、《老子道德論》二卷,《新唐書·經籍志》於道家老子下有何晏《講疏》四卷。自何晏撰成《論語集解》後,為其作義疏者代不乏人,如南朝梁的皇侃撰成《論語義疏》,北宋的邢昺等又將《論語義疏》改作為《論語註疏》,被收入《十三經註疏》中。《全三國文》也收錄何晏《景福殿賦》多篇文論。何晏善詩,《魏詩》收錄何晏五言詩《言志詩》。鍾嶸《詩品》將何晏詩列為中品。東晉袁宏在《名士傳》中將何晏與夏侯玄、王弼稱為正始名士。(參考資料:《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四•魏紀六》、《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五•魏紀七》)(2019-7-8)
文/何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