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番外篇:關於何晏之死

2021-02-13 握中懸璧

在高平陵之變後的大清洗中,曹爽一黨的核心人物紛紛被夷三族。除曹爽以外分別是曹羲、曹訓、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桓範、張當等等。

這其中曹羲、曹訓是曹爽的弟弟,張當是宦官,先不說。其他人種裡絕大多數都是出身於世家。比如鄧颺為南陽鄧氏,丁謐為沛國丁氏,桓範為龍亢桓氏,畢軌為東平畢氏,南陽李勝雖然出身並不明確,但根據他父親李休的經歷推斷,有可能是東漢初年的元老李通的後人。

而只有何晏,和他們並不相同,他並不是出身於世家,因為他的祖父何進出身低微。不過儘管如此,何晏的行為作風卻一直向世家看齊。他在年僅七歲的時候,就在曹操府邸中劃地為廬,說這是何氏之宅,雖說他們何家不算高門大戶,但也表現出對門第的敏感。再加上他後來對學術的造詣,喜愛清談等等,都是世家做派。

而何晏又擁有曹操養子和駙馬的雙重身份,因此可以算是宗室,不過這個宗室畢竟不是真正的曹家人,比如曹丕就對他很厭惡,或許是因為曹操過於喜愛何晏心生嫉妒吧。

總之何晏這個人雖說不是世家,卻對世家心生嚮往,行為舉止與世家子弟無異;雖說是宗室,但卻不被真正的宗室認可。所以何晏可以說是曹爽一黨中的一個異類。

這裡就不得不談到魏明帝時期的太和浮華案,早在魏明帝初期的太和初年(公元227年), 青年才俊們一起交遊清談的風氣就開始流行起來,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有何晏、夏侯玄、鄧颺、司馬師等。但是這種風氣很快被魏明帝打壓下去,這幫人的仕途基本在明帝一朝宣告終結了。

239年正月魏明帝去世,到240年何晏才開始為仕途曲意迎合曹爽,從而在官職上突飛猛進,這之間何晏曾經猶豫了一年多,而不是在曹爽成為託孤大臣後立刻去抱大腿,說明他本心並不太願意成為曹爽的黨羽,畢竟論輩分他比曹爽還高一輩。只不過何晏太想當官,實在沒辦法了,而作為宗室的一員,肯定也不能投靠司馬懿,因此才做了這個選擇。

魏氏春秋中說,高平陵之變後,何晏為了得到赦免積極搜尋曹爽的罪證,雖然還是被司馬懿處死,但這至少說明何晏心裡認為他和司馬懿沒有多大仇恨,是有機會得到寬恕的,否則就沒必要掙扎了。他心中覺得自己和陰謀剝奪司馬懿權力的丁謐、讓司馬懿陷入危機的桓範以及來試探司馬懿的李勝並不一樣。

他的想法其實也有一定道理,對於司馬懿來說,何晏在曹爽集團中確實不是首惡,甚至是排在後面的,他只是名氣大而已,但為何司馬懿不放過他呢?我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司馬師的意思。

司馬師是司馬家的二號人物,政變的策劃人之一,連司馬昭都沒這個資格,再加上他掌握禁軍並訓練三千死士,作為實力派人物他絕對是有決策權的,所以他想要何晏的命是輕而易舉。那麼這兩人是如何結仇的呢?

原來早年間他們雖然都是浮華圈子的人,但關係卻不一定有多好。何晏說過一句話:「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聞其語,未見其人。」

這個吾聞其語,未見其人的神,大概就是說他自己了,他覺得自己要強於夏侯玄和司馬師。這肯定讓司馬師感到不滿。後來雖然沒有明確記載說司馬師在浮華案中遭貶,但他出仕時間太晚了,竟然是曹芳時期,那時候他都過三十歲了,這就很不正常了,所以司馬師很可能也被牽連進去了,這就讓他更對浮華這一組織感到厭惡。

此外,司馬師在性格上是個實用主義的人,用人不講出身,只看才幹,比如石苞。而何晏是任人唯親,還是那種看重裙帶關係的做派,他們是格格不入的。夏侯玄也是如此,二人擔任中護軍時期治理禁軍的手段截然不同。因此最終司馬師和這些老朋友分道揚鑣。

司馬師這個人最是無情,晉書中說他毒殺自己的結髮妻子,雖然不一定完全可信,但應該也不是空穴來風。他對第二任夫人吳氏也很薄情,後來為了與豪門大族泰山羊氏聯姻,結婚沒多久就休妻,可見是個刻薄寡恩之人。

另外淮南二叛的時候司馬師不顧眼睛長了瘤子也要領兵出戰,眼珠子流出來也能強忍,對自己都這麼狠更不要說對其他人了。

司馬師這個人在歷史上是被低估了的,在隱忍這方面司馬師可以說得到了父親司馬懿的真傳,同為名門公子卻很低調,這點和司馬懿一樣都是長期蟄伏一飛沖天。但凡能夠克制自己欲望的人都是有野心的,司馬師在高平陵之變後很有可能已經有了不臣之心,因為他掌權後沒幾年就廢了皇帝,這可是連曹操都不敢做的事,絕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作為外姓人想篡逆,必須剷除宗室中有威望的人,何晏就是這樣的人,包括之後的夏侯玄。再加上雙方的關係早已破裂,終於讓心生反意的司馬師對舊交舉起了屠刀。

何晏的悲劇根源在於他沒有找準自己的應有的定位,他不是出身於世家,就不該學世家的那一套,那個年代出身就是一切,每個階層都有自己該走的路。不是世家硬往世家上面去靠,是不可能為對方所真正接納的。而且這樣反而失去了宗室這一身份優勢。其實他若想發展仕途,應該走曹真這種路線才更合理,即軍旅方向。

另外同樣是曹操養子,曹真就成為曹丕的心腹,何晏卻被曹丕厭惡,這說明他自己也是有一定問題的,因為他不注重維持和正牌宗室之間的關係。這樣導致若想在仕途上有建樹,就只能屈尊投入曹爽門下,最後走上了不歸路。

如果何晏走的是曹真這種路線,在曹丕時期就得到信任,那麼到了曹睿時期肯定會被更加重用。在魏明帝去世以後,他很可能會成為託孤大臣朝廷柱石,哪裡還輪得到曹爽呢,那樣的話或許歷史將會徹底改變。

高平陵之變全文在這裡。

晚三國名將錄之司馬懿篇(四)高平陵之變—一場長達十年的生死之戰(上)

晚三國名將錄之司馬懿篇(四)高平陵之變—一場長達十年的生死之戰(中)

晚三國名將錄之司馬懿篇(四)高平陵之變—一場長達十年的生死之戰(下)

喜歡的話請關注我的公眾號,長期更新

相關焦點

  • 《虎嘯龍吟》何晏:是什麼仇怨讓他一定要置司馬懿於死地?
    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扮演大將軍曹爽智囊團之一的何晏是劇中唯一女扮男裝的角色,因為歷史上的何晏確實容貌極為俊美,還留下了「面若敷粉」的典故,和「貌若潘安」一樣,傅粉何郎也是古代美男子的代名詞。
  • 高平陵之變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終年39歲,比他廢掉的漢獻帝死的還早,他的兒子曹叡,還沒有曹丕活得久,死的時候才35歲!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獲得了哪些人的支持和幫助?
    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對於大將軍曹爽來說,最終放棄了抵抗。於是,曹爽請免職,隨曹芳回京。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馬懿派兵包圍。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因此,司馬懿贏得了高平陵之變的勝利,從而掌握了曹魏大權。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能在高平陵之變中擊敗曹爽,離不開背後眾人的支持。
  •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如何翻盤?桓範說挾天子以令諸侯,曹真卻怕了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篡奪了曹魏政權,這也意味著三國歸晉拉開了序幕。而在高平陵政變中,最關鍵的人物只有兩個,那就是司馬懿和對手曹爽。曹爽不加抵抗,便投降了司馬懿。曹爽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表現如草包一樣魏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隨魏帝祭掃高平陵之機,發動政變。又迫郭太后(明帝後)下令廢曹爽兄弟官職。
  • 從羅志祥分手事件,再讀三國何晏此人
    何晏是送人頭造成群雄割據的大將軍何進的親孫子。何進死後何晏也沒有吃苦,他父親死後,曹操納其母為妾,收養了了他,還對他非常寵愛。何晏少年便以才秀出名,畫地為廬被稱為七歲神童。五石散相當於搖頭丸一樣的玩意兒,何晏先試感覺很不錯,就說這個不但能治病,吃了還會覺得精神清爽。一時間粉絲們爭相服食,以至於成為了一種風雅的象徵,此後幾百年,文人雅士吃了這寶貝後裸奔者多矣。何晏是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他喜歡組織人在一起高談闊論各自的哲學主張,以宣揚自己的玄學思想,何晏口才了得,是個天生的演講家和辯論大師。
  • 高平陵政變
    公元239年,年僅36歲的曹魏第二代皇帝曹睿死了。不幸的是,此前曹睿的三個兒子都先後夭折了。臨死前,曹睿把曹芳收養到自己的名下,立為太子,繼承皇位。此時曹芳只有8歲,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哪裡懂得什麼國家大事。曹睿只好把曹爽和司馬懿立為託孤大臣,輔助曹芳治理國事。曹爽沒有什麼能耐,剛開始還能謙虛低調,由於司馬懿年紀大,「常父事之,每事諮訪,不敢專行。」
  • 三國時期的何晏「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何晏(?-249年),字平叔 。南陽郡宛縣(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東漢大將軍何進之孫。何晏之父早逝,司空曹操納其母尹氏為妾,他因而被收養,為曹操所寵愛。少年時以才秀知名,喜好老莊之學,娶曹操之女金鄉公主。魏文帝在位時,未被授予官職。魏明帝認為何晏虛浮不實,也只授其冗官之職。大將軍曹爽秉政時,何晏與之共事,得以累官至侍中、吏部尚書,典選舉,封列侯。
  • 「花美男」何晏:處境尷尬的才華和美貌
    何晏的母親是個美女。雖然死了老公又帶著一個大兒子,可是選官「唯才是舉」、娶老婆「唯色是娶」的曹操依然把她娶了回來,寵愛有加。兒子一般像娘,不奇怪的,何晏是個帥哥。面白如粉,甚至走在水邊也會望向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欣賞一番。本來,長得好又白在魏晉是件很吃香的事情,可是何晏在歷史上的名聲極差。
  • 高平陵之變,司馬師的三千死士居功至偉,這些死士到底是什麼人?
    我們知道,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只和司馬師進行謀劃,司馬昭是在事變發動前才知道。所以,這三千死士就只和司馬師有關。那麼,司馬師要維持、使用這三千死士,就需要資金、場所、軍事編制等。司馬師能夠做到這一切嗎?如果我們看看司馬師當時擔任的職務,一切問題就都得到合理的解釋了。
  • 如果你是「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你會怎麼辦?
    在曹魏正始十年(294年)的時候,太傅司馬懿趁著大將軍曹爽和魏帝曹芳去拜謁魏明帝之墓高平陵的時候發動政變,控制京師,又派遣侍中、高陽人許允和尚書陳泰去勸說曹爽,告訴他應該儘早歸降認罪;又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訴曹爽,只是免去他的官職而已,並指著洛水發了誓。
  • 何晏:好看的皮囊下的有趣靈魂
    提到何晏,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容貌,何晏容姿非凡,尤其是膚如凝脂,潔白如雪,讓許多女子都十分羨慕。我們常常談到傅粉何郎,說的就是何晏。何晏的美貌在當時十分知名。魏明帝疑心他臉上搽了一層厚厚的白粉。一次,在夏天之時,魏明帝著人把他找來,賞賜他熱湯麵吃。不一會兒,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汗後,臉色顯得更白了,明帝這才相信他沒有搽粉。
  • 曹魏第一美男子何晏:從曹操養子到司馬懿仇敵,他都經歷了什麼?
    從魏武大帝曹操打下半個天下開始,到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曹氏三祖奠定曹魏基業,最後到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把曹魏江山轉變為司馬氏江山,其中有太多的人和故事可以訴說。本期《墨說三國》我們就來聊聊一位從曹操時期一直到司馬懿時期的曹魏第一美男子:何晏!
  • 何晏:才華橫溢,下場悽慘
    何晏(193-249),字平叔,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何晏本是東漢末年何氏外戚的裔孫,其爺爺是東漢靈帝的國舅、大將軍何進(另說可能是車騎將軍何苗之孫);姑祖是何太后。只可惜,在宦官發動的宮廷政變中,何進、何苗、何太后等都死於非命。何晏父親何鹹與母親尹氏僥倖得以逃脫。但在輾轉流離中,何晏呱呱墜地,何鹹卻撒手塵寰,留下孤兒寡母。
  • 高平陵的黃昏
    在曹爽歸罪之後還不到四天,曾經指著洛水起誓的司馬懿,便羅織了種種罪名,大興屠戮,當時受到滅族之災的,共有八姓,這被屠戮的人之中,又多為名士高官,故當時有「名士減半」之說。蔣濟發覺受了司馬懿的矇騙,憤不可當,但又無可奈何,不久便鬱郁而死。這之間有一個富於戲劇性的傳說。據說司馬懿讓何晏主持治理有關罪人,何晏本是曹爽之黨,此時性命位危在旦夕。
  • 高平陵之變,為什麼郭太后不支持曹爽,反而支持外人司馬懿呢?
    關於這位郭太后,《資治通鑑》中記載:明元郭皇后,西平人也,世河右大族。黃初中,本郡反叛,遂沒入宮。這位郭太后出身於涼州雄豪大族,年間,西平郡反叛朝廷,郭氏遂被沒收入宮。正是這位郭太后,在後面司馬懿篡權的高平陵之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關於高平陵之變,《資治通鑑》中這樣記載:太傅懿陰與其子中護軍師、散騎常侍昭謀誅曹爽。正月,帝謁高平陵,大將軍爽與弟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散騎常侍彥皆從。
  • 「高平陵之變」曹爽手裡有皇帝為何向司馬懿投降?並不是因為愚蠢
    電視劇裡的曹爽在後三國時期最有名的歷史事件當屬發生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變」了。曹魏太傅司馬懿乘大將軍曹爽帶著小皇帝曹芳出城掃墓之機,以郭太后名義突然發動政變,最終誅滅了大將軍曹爽滿門;從此,曹魏軍政大權逐漸落在了司馬氏的手裡,為後來司馬氏篡魏自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屠戮曹氏宗族近5000餘人,此人為何坐視不管?
    整個高平陵之變,其實分為了三個階段,在前兩個階段,曹芳父親曹楷壓根就沒想過要管司馬懿這檔子事,甚至他還有可能支持司馬懿。高平陵之變本文將高平陵之變分為三個階段,發生前、發生時、發生後。在高平陵事變發生前,所有人都不知道司馬懿有此野心。大家都認為司馬懿認老服輸了,就這麼一直在家生病蝸居,了此殘生,畢竟司馬懿年紀也這麼大了,就這樣吧。
  • 高平陵之變後,曹芳已經17歲了,司馬懿為何不將權力還給他?
    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對於曹爽來說,最終放棄了抵抗。於是,曹爽請免職,隨曹芳回京。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馬懿派兵包圍。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因此,司馬懿贏得了高平陵之變的勝利,從而掌握了曹魏大權。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發動高平陵之變,明面上的理由就是大將軍曹爽罪無可赦,自己需要誅滅曹爽及其黨羽。
  • 得不到曹家父子重用的何晏,為何最後卻被司馬懿賜死了
    何晏出身名門,他是大將軍何進的孫子。何進曾經在朝中權傾一時,可惜朝廷爭鬥如虎狼相殘,不僅何進被宦官張讓等人殺了,就連何晏的父親也在那場政治風暴中喪了命。那時候,何晏還只是襁褓中的小嬰兒。不過,上天真的很眷顧何晏。這時候,曹操向他們母子倆伸出了援手。原來曹操看何晏的母親尹氏生得嬌媚動人,便不顧她新寡不久,把她娶回家做妾。當然,曹操是個很有擔當的人。
  • 黑化後司馬懿大爆發:高平陵事件背後,仍是不可動搖的皇權
    因為《三國演義》的描寫,大家多會以為高平陵之變是司馬懿一個人掀翻了魏國朝廷,其實不然,司馬懿掀翻的只是專擅朝政、把持尚書臺的曹爽一黨而已,而滿朝文武幾乎都站在司馬懿一邊。只不過政變的成果最後被司馬懿竊取,讓人誤以為是司馬懿靠一己之力翻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