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道光帝的妃子 相貌平常終身未育 卻因死法特殊而留名史籍

2021-01-18 非正經學者

導語:凡是古代的皇帝后妃們,雖說不見得有什麼學問也沒見過什麼大世面,但一般都是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除了能做上皇后的或者極受皇帝寵愛的,絕大多數妃子終身默默無聞。而今天筆者要聊的這位妃子,生平波瀾不驚、相貌平常還無子女,可人家的死法卻驚天動地記入史冊了。故事有點滑稽,您聽我細細講來。。。

皇帝的女人未必個個貌美如花

今天的女主角是清朝道光皇帝的一位絲毫不起眼的妃子——常妃赫舍裡氏。她出生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與道光的孝全成皇后同歲,估計入宮時間也差不多(史料上都無明確記載)。這兩個女人,除了年齡相同,其他方面都截然相反,命運就是這麼奇妙。

孝全成皇后天資聰穎容貌秀美,不僅兒女雙全還被道光皇帝寵冠後宮。相比之下,赫舍裡氏就太不值得一提:家境出身無考、入宮時連名分都沒有,估計是她的相貌資質過於平常,沒引起道光的任何興趣吧,根本沒機會為皇帝生兒育女。直到道光九年(1829年),已經二十二歲的赫舍裡氏才晉封為「常貴人」,不僅品階低微,並且從此以後在道光朝再也沒被晉封。

清朝妃子的真容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道光皇帝病死在圓明園,新皇帝鹹豐繼承大統。此時已經四十三歲「高齡」的赫舍裡氏被鹹豐帝尊為「皇考常嬪」,古人平均年齡短,她算是活了大半輩子才熬成後宮的「小主」了。有老公在的日子,赫舍裡氏都沒什麼存在感,現在沒老公了,她的日子就更百無聊賴(據說她唯一的愛好就是洗澡,無考證),無非是熬一天算一天,熬到油枯燈盡就算交代了此生。然而,她做夢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人生末路會「非同凡響」。。。

鹹豐十年(1860年)夏季,鹹豐皇帝與后妃們按慣例都搬到圓明園避暑,皇考常嬪赫舍裡氏也跟著去了。不料這年八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鹹豐皇帝卻只帶著少數嬪妃大臣跑到承德避暑山莊「秋獮」去了。剩下來的前朝妃子們都在圓明園戰戰兢兢地過日子,嬪赫舍裡氏自然也是被留下的一位。

八月二十三日,英法聯軍在進犯圓明園時引起園中巨大騷亂,那些常年在宮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宮女太監和妃子們哪裡經過過這陣勢,個個嚇得鬼哭狼嚎驚慌失措。已經五十三歲的赫舍裡氏,因為年齡也大了,再受如此驚嚇,所以一口氣沒上來竟當場死亡,陳屍園中。。。

遠在熱河的鹹豐皇帝得知皇考常嬪赫舍裡氏受驚嚇而亡,至今仍陳屍園中無人收殮的情況後憤怒至極,他一面下旨嚴懲管理圓明園的官員,一面下令讓太監們去妥善安置常嬪遺體。可是,當時兵荒馬亂,英法聯軍在圓明園不時的劫掠竄擾,太監們抬著棺材連園門都不敢進。辦理此事的官員沒辦法,只好花錢僱傭了幾十名役夫,趁夜像敢死隊似的進園將赫舍裡氏的遺體匆忙收入棺材,然後一路上連儀仗都沒有,匆匆抬到田村暫安處草草掩埋。。。

鹹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京城內的騷亂逐漸穩定了,鹹豐皇帝因為愧疚,又命人將常嬪赫舍裡氏的棺材起出,安葬於慕東陵中。同治皇帝繼位後,對赫舍裡氏進行加封,追尊為「常妃」。

常妃赫舍裡氏,一生默默無聞不受皇帝恩寵,連子女都沒生下一個,卻成為清朝歷史上唯一被嚇死的妃子。她因「奇葩的死法」而被寫入清朝史籍,滑稽不滑稽?皇宮裡的妃子都如此下場,同時期的百姓們,豈不是更悲慘。。。

相關焦點

  • 英法聯軍入侵時,常妃因驚嚇而亡,為何鹹豐卻不敢聲張
    根據《清史稿》記載,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有一位常妃因受到驚嚇而亡。後來鹹豐帝得知此事,卻不敢聲張,還特地傳令下去,不要鋪張。為何他不敢聲張,一定堅持要低調處理此事呢? 說起這個常妃,她並不是鹹豐自己的妃子,而是鹹豐他爹,也就是道光帝的妃子。
  • 道光帝遺孀食用了瑾妃送來的吃食暴斃
    道光帝的一生當中有17位妃子,豫嬪尚佳氏便是其中之一。在道光帝的17位妃子當中尚佳氏並不是很出眾,出身也比較低微,並不受道光帝的寵愛。根據史書記載:尚佳氏為滿族正白旗包衣,曾祖母為雍正皇帝生母的侄孫女,在她未出生時已經家道中落,父親兄長都是閒散的旗人。尚佳氏初入宮時被封為常在, 後來又被降為答應身份,在等級鮮明的後宮當中,尚佳氏的階位升級可謂是不盡人意。
  • 道光帝為什麼一腳踢死繼承人皇長子奕緯?
    好在道光帝在50歲後連生好幾個寶貝兒子,解決了後顧之憂。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爭位,最終四阿哥勝出,就是鹹豐帝。其實在道光帝晚年得子前,他還有三個兒子,只是都已過世。其中,混得最慘的,就是大阿哥奕緯。   奕緯之所以命運悲慘,主要是他的出身不好。奕緯的母親那拉氏,是正白旗內務府包衣出身,被分到二阿哥綿寧府上做丫環。那拉氏有幾分姿色,而且為人伶俐。
  • 道光帝最悲慘的皇子,因母親的野心降世,又被皇帝父親一腳踢死!
    道光帝有一個兒子叫愛新覺羅·奕緯,對這個名字大家應該沒有什麼印象。但是看他的一生,卻十分悲慘,生死不由命!愛新覺羅·奕緯是道光帝的長子,母親為和妃,是道光帝的第一個兒子。既然是長子,為何會受到父親的忽視呢?因為他的出生在他的父親看來並不光彩。奕緯的出生,源於他母親的野心。
  • 她15歲被皇帝納入後宮,八年五胎封皇貴妃,王公百官都為她服孝
    話說,清朝道光帝晚年有兩位十分寵愛的妃子,一位是彤貴妃舒穆祿氏,另一位便是莊順皇貴妃烏雅氏,而且這兩位寵妃還都被降過級。與舒穆祿氏相比,烏雅氏是幸運的,因為她在降級之後迅速復寵,並五次懷上龍胎,成為給道光生育兒女最多的妃嬪。
  • 呂良偉前妻,昔日無線花旦,生病離婚終身未育,年過半百活成少女
    周海媚的家室還是不錯的,向上追溯她的祖先是滿族人,據悉曾經還是當官的,用周海媚自己的話來說,如果放在從前的朝代,她就是進宮當妃子的人。周海媚算是年少成名,18歲時就參加選美大賽,憑藉出眾的相貌以以及高挑的身材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成功躋身於30強熱門人選
  • 蒙古皇帝巴布爾,因迎娶一位波斯妃子,導致子孫失去蒙古人的相貌
    而巴布爾建立的這個帝國,除了王族擁有蒙古人的血統,以及帝國名稱被外人稱呼為莫臥兒(蒙古)之外,很難再看到其他和蒙古人有關的東西,就連莫臥兒帝國中後期王室成員的相貌,也已經沒有了蒙古人的特徵。從巴布爾的相貌我們也能看出,他的臉上還是能找出一些蒙古人的特徵,比如他的鬍鬚稀少,臉色也有些泛黃。
  • 道光帝後宮:萬凰之王嬪妃原型,真實歷史並沒有劇中那樣勾心鬥角
    道光帝先後有四位皇后,分別為: 孝穆成皇后 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是道光皇帝的原配,也是道光帝為皇子時的嫡福晉,可惜她的一生非常短暫,僅27歲時便離開了人世,還沒有為道光皇帝誕下子嗣。可是道光皇帝在她死後還是很懷念她,追封她為孝穆皇后。
  • 一朝天子一朝臣,道光帝去世——鹹豐時代的開始!
    今天小編給大家談談道光帝去世後,鹹豐帝登機的故事。道光帝去世,前來弔喪的皇親國成、大臣小臣們在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外哭成一片。道光帝死後的第一天早上。道光帝自重病以來一直在圓明園養病,直到死前幾天才移居到乾清宮,死後不知道道光帝搬來搬去地瞎折騰些什麼,或許在彌留之際,他還是比較懷念遺體又被轉移到圓明園。雖然要死了,他也要看紫禁城最後一眼,這樣,就算是到了地下見到了列祖那象徵著皇權的紫禁城吧列宗,也好告知他們紫禁城還沒丟,大清國還依然是他們愛新覺羅家的,也好讓他們放心總之,道光帝就這麼駕崩了。
  • 她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卻因難產而死,乾隆難過後將其追封為貴妃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她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卻因難產而死,乾隆難過後將其追封為貴妃。之前小編也給大家講過大清歷史上因難產而死的女子,不過前面所講的卻並非這篇文章要給你們說的這位。實際上除了以前描述的簡嬪以外,還有這樣一位后妃也遭遇過生產不幸死亡的,就比如說接下來準備介紹的忻貴妃。
  • 常妃被英法聯軍嚇死,鹹豐皇帝為何傳旨不要鋪張,他顧忌什麼
    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的時候,鹹豐皇帝嚇得帶著一眾老小,匆匆忙忙往承德避暑山莊逃去。不過,他倒是把自己的妃子都帶走了,卻忘了他爹道光皇帝的妃子。當英法聯軍衝進圓明園燒殺搶劫的時候,道光皇帝有個妃子常妃死掉了。
  • 她是死法「最慘」的皇妃,竟然是被尿給活活憋死的,真是紅顏薄命
    今日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位因自持美貌而冒名頂替而落魄落魄的女子,她就是戚夫人。起初,與項羽的對決中,劉邦並未獲勝,經過彭城一戰,更是傷亡慘重,更連自己的父母都成為俘虜。幾年之後,劉邦病逝,呂后對她展開了復仇之路,在她掌握實權之後,將戚夫人之子劉如意殺掉以絕後患,使戚夫人求死無望。等到呂后將戚夫人處理完後,再把自己的兒子劉盈叫去,自己做主。劉盈得知母親所做之事後,猛然坐在地上痛哭道:「太后竟做出如此過火的事,我以後怎能統帥天下?這句話,戚夫人還沒到死的地步,後面還有一個妃子呢。
  • 「小龍女」李若彤27年隱瞞年齡,終身未嫁未育,十年感情空付
    8月16日這天過生日,其實她隱瞞生日,是因為她27歲才從空姐出道,在當時娛樂圈已經年齡偏大,不得已一直隱瞞,其實她當時看著比較小。獅子座女生在感情上是典型的幕強型性格,她們喜歡在人群中令人矚目,愛而不得的那種人,平常看著女漢子
  • 她4個月內由嬪升為皇后 卻不受寵終身未育 44歲暴斃死因成謎
    但是,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聊的這位皇后晉升更加神速,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由嬪晉升到了皇后,但是,她的命運就遠不如孝全成皇后那麼好了。。。鈕祜祿氏出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鹹豐二年(1852年)她被封為「貞嬪」,同年二月,日後著名的慈禧太后也參加選秀入了宮。慈安太后鈕祜祿氏的晉升速度,說出來簡直是神一般的記錄:鹹豐二年(1852年)二月同將來的慈禧太后一起參加選秀,兩人同時被選中;四月鈕祜祿氏被封「貞嬪」,五月就連跳兩級晉封為「貞貴妃」,六月的時候,剛滿十五歲的她就被擬定為皇后,正式入住坤寧宮了。
  • 清朝最慘皇長子,眼看就要當上太子,卻被父皇一腳踢死
    道光帝旻寧是嘉慶帝第二子,因長子夭折,旻寧躍居長子之位。因為生母是嘉慶帝為皇子時的嫡福晉,後又被冊立為皇后,這使旻寧的出身變得極為高貴——嫡長子。有清一代,旻寧是唯一以嫡長子身份上位的皇帝。旻寧是個非常本分的人,史載「幼好學」,有「恭儉之德,寬仁之量」(《清史稿·宣宗本紀》),早在嘉慶四年(1799年)時就被秘密定為皇儲,這件事旻寧並不知曉。
  • 慕東陵裡唯一的答應,曾住在延禧宮,死前被連降4級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後宮妃子陪伴在皇帝身邊,就算今天受寵,不一定明天也同樣受寵。說不定這一刻風光無限,下一刻就被打入冷宮,甚至有時候連為什麼都不知道。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道光皇帝的妃子。她是慕東陵裡唯一的答應,聽起來好像還不錯,可以葬進皇陵。
  • 乾隆最後一位妃子,19歲入宮,牌子被翻爛,仍未孕,生日受驚而死
    乾隆最後一位妃子,19歲入宮,牌子被翻爛,仍未孕,生日受驚而死說到乾隆,那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花心皇帝了,一生女人眾多,光記入史冊的妃子就有30多位,更別說下江南南巡時尋花問柳的那些女子們了,他的一生也算是相當瀟灑了,不僅年輕時風流,老了也如此
  • 清宮中唯一連降四級的妃子,被打入冷宮後落水身亡,死後卻葬入皇陵
    畢竟能夠被選入宮中的秀女們無一不是才情家世樣樣皆出色的美人,但是能夠得到帝王聖眷的也就只有那麼幾個人,所以後宮的妃嬪們為了能夠博得皇上的青睞,在後宮眾多妃子當中脫穎而出,自然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爭寵了。
  • 她15歲入宮,成為貴妃生下3位公主,最後不僅失寵還被連降3級
    而清朝的另一位皇帝也就是道光皇帝,他對於女子的喜好就有所不同,他就是道光帝。根據歷史上的記載,這位道光帝的一生之中也非常的多情,雖然道光帝的後宮高妃嬪沒有乾隆那麼多,但是也並不少,有著23位。並且在道光帝的後宮之中,這23位妃子也有著一樣的經歷,那就是被降級,所謂伴君如伴虎,身在皇宮之一個不小心性命就會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