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列證林肯的輪迴轉世
2006年2月12日出版的《從林肯到林伯格靈魂之旅》一書列證美前總統林肯輪迴轉世,前世為西藏修煉人,後轉生著名美飛行員。 著名的瑜伽大師尤甘楠達(Paramhansa Yogananda)在50年前就宣稱,前美國總統林肯的前世是西藏喜瑪拉雅的一位瑜伽師,而林肯死後又轉生成了美國著名飛行員兼作家林伯格(Charles Lindbergh)。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牧師與作家索瓦(Richard Salva)在其新書《從林肯到林伯格靈魂之旅》(Soul Journey from Lincoln to Lindbergh)給出了答案。通過對林肯和林伯格生活清晰與令人信服的比較,使讀者意識到隱藏的業力規則和輪迴對人生活的影響。這部出版於2月12日林肯誕辰日的書,詳細比較了林肯與林伯格包括身體到精神、情感、思想和待人處事的生活之方方面面,提供了林伯格乃林肯轉生的令人信服的證據。作者並完滿解答了幾十年來困繞著歷史學家的有關林伯格的不解之迷,例如,這位飛行員為什麼竭盡全力地制止美國參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索瓦還分析了前世在西藏的修煉對林肯後來精神境界的影響。
據統計,超過五分之一的現代美國人相信輪迴,但是很少人了解前世的生活是如何影響自己此生的。對於死亡的秘密,人們總是懷有強烈的好奇心。瀕死體驗與靈魂研究正成為主流科學探索中的全新領域。
姐妹同胎轉世熟知前生事
《明報》1987年7月28日轉載《倫敦航訊》報導,英國一對在車禍中喪生的小姐妹,一同投胎轉世,成為原來母親的一對孿生女。十一歲的鐘妮和六歲的積琪蓮,數年前在英格蘭的赫克薩姆鎮不幸被汽車輾死,他們的父母普洛克夫婦悲痛欲絕,遂搬離傷心地。
半年後,普洛克太太再度懷孕生下一雙孿生女,分別取名為珍妮花和嘉琳,珍妮花前額一條細長的白色胎記,與積琪蓮喪生時的傷痕在同一位置,臀部的一塊胎記亦與積琪蓮的相同。三年後,普洛克帶著孿生女重訪舊居,當汽車駛入赫克薩姆鎮時,珍妮花和嘉琳便大聲叫道:「我們從前常在這裡玩,學校就在轉角,那邊是我們常玩的滑梯。」她們甚至能指出舊居的所在處。
她們四歲那年,看到逝世姐妹遺留下的玩具,珍妮花馬上便能叫出兩個洋娃娃的名字。很多次,她們會在半夜夢中驚醒,擁抱在一起,大聲叫「那輛汽車向我們撞過來!」同時,嘉琳還撫著珍妮花的頭,哭叫說有血從她眼中流出。普洛克夫婦從未向這對孿生女說過這件意外,而負責調查此事的精神病專家亦認為除了投胎轉世外,並沒有其他更佳更合理的理由來解釋這宗怪事。
兩月女嬰能說八國話
據《解放日報》1988年1月27日報導,一位保加利亞籍女嬰,不滿二個月竟能奶聲奶氣地開口用八種語言說話,包括保加利亞語、英語、法語、拉丁語、西班牙語、俄語、立陶宛語及一種阿拉伯方言,都能說得讓人聽明白。
這件事使許多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大為震驚,無法解釋這種不可思議的本領。蘇聯莫斯科「再生說學會」的力高利亞-託夫斯先生用「智慧遺傳密碼」觀點對此解釋,受到不少學者的支持,也有一些專家反對,但人們又難以圓滿回答這一事實的挑戰。只有用前世她就是一個通曉多國語言的人,而今世投生後仍能保持繼承這一輪迴轉世的學說才能解釋圓滿。
父親託夢告之投胎
《台州佛教通訊》1991年第八期報導一則輪迴消息:原住潮州市太平路南的建築工程人員楊秋水於八年前逝世,壽六十多歲。1991年初,已出嫁的女兒楊淑芳夢見父親對她說:「我要去轉世了。」女問:「轉到哪裡去?」父答:「要與你做屋鄰,是四平路嶽伯亭某巷某號。」女問:「那以後你忌辰還需供奉嗎?」父答:「還需要的。你要買我生前喜吃的某物供奉我。」隔天淑芳照夢中父親所告地址探訪。原來這家人的女主人就是她過去的朋友,該女友果然前晚產下一個男嬰。
催眠、針灸回憶前世
雷久南博士和一些新派的美國心理學家成功地運用催眠法使不少人回憶起自己的前世,他們在尼泊爾辦了一個幫助人們回憶前世的催眠訓練班,以使人們對這一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得到較合理的解釋,使他們在思想上起了很大的轉變。有些人原本以為生命只是這一生的事情,死亡即代表著一切化為烏有。但經由這樣的實際體會,讓他們了解到輪迴是生死的重複,也就迫使自己的生命做另一種角度的深入探討。把握現在世,多行善,使自己的今世活得更幸福、來世更加美好優勝。
一個例子是有一位學員的前世曾經做過黑奴,後來得到他人的協助,而得以逃脫,這個協助他的人,恰巧也是這次訓練班中的學員,因此他們一見面兩人的感情很自然地非常的要好。經過這次的催眠,這位學員了解到他為什麼厭惡美國人、厭惡粗髒的工作,知道原因之後,他開始學習如何讓自己愉快地去做,以化解長久以來這種莫名的厭惡感。
有病人非常害怕處在狹小的地方,尤其是黑暗的小房間,經由回憶,發現他過去是被活埋而死的,他並且能很清楚地記得那種封閉的感覺;此後經由一再重複的催眠,終於使他的心境逐漸獲得平靜,而化解了他的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