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是漫改電影的天花板?《黑暗騎士》:麻煩讓一讓

2021-02-09 維賽迪電影頻道

漫改電影發展到今天,超級英雄的影片少說也接近一百部了,而到底哪部電影才是其中的天花板,也是愛好者們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

有的人認為《蝙蝠俠:黑暗騎士》是漫改片的巔峰,但同樣也有另外一種聲音。

對的,講的就是《守望者》。

很多人都認為這也是一部優秀的影片,一些網站也是以「漫改電影的天花板」來稱呼它。

這就有意思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天花板只有一層,這《黑暗騎士》跟《守望者》,到底哪個更有資格擔當得起這個稱號?

當然,這裡並不打算給兩部影片做什麼詳細影評,畢竟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這次要講的,就是在大眾眼裡這兩部電影到底孰優孰劣。

有童鞋可能要問,你怎麼知道大家比較喜歡哪部電影呢?

很簡單,還是數據,咱們從票房、口碑、影響力三個維度去分析即可。

每部電影都有它的粉絲存在,但如果A比B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或者造成的影響更大,那本身就可以說明一點東西。

畢竟,所謂的「這電影評分低/票房低/是因為觀眾跟影評人看不懂/這屆觀眾不行,這屆影評人故意帶節奏」之類的粉絲言論大家也是見怪不怪了,這種把鍋甩給觀眾甚至路人的,笑笑即可。

那麼,先來看看票房。

由於這兩部電影都沒有在國內上映,因此票房只有北美地區跟海外地區的,天朝就不單獨列出來了。

《黑暗騎士》在北美老家奪得了5億以上的票房,在當年是北美影史票房紀錄第二名,僅次於《鐵達尼號》的6億。

《守望者》的話就尷尬了,僅僅1億出頭。

同樣的,海外票房蝙蝠俠也是碾壓藍人,全球票房就更不用說,兩者差距達到5倍以上。

當然,需要知道的是《守望者》是R級片(限制級),《黑暗騎士》是PG-13,在排片以及引進方面後者要更有優勢。

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原因,好比《死侍》也是R級片,但全球票房就接近8億。

另外一點,當年《守望者》上映的是院線版而不是導演剪輯版,憑心而論導演剪輯版要比院線版強太多,但電影時長接近4小時,對排片只會更不利,最終票房恐怕會更難看。

畢竟這個時長依然能做到票房大爆的,只有《鐵達尼號》跟《指環王》這種級別的作品,更不用說這些影片都是PG-13級。

爛番茄這網站即使在國內都是比較知名的國外打分網,其中又分為影評人評價的新鮮指數跟觀眾的爆米花指數。

《黑暗騎士》兩者都高達94%,可見不管是專業的影評人還是普通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基本都高度一致,就是非常非常好。

《守望者》的數據雖然及格了,而且也是導演扎克·施耐德旗下分數比較高的作品,但跟蝙蝠俠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多。

而有一點很重要,新鮮指數跟爆米花指數隻差6%,說明不管影評人還是普通觀眾對這影片的態度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並不屬於什麼兩極分化。

至於IMDB,《守望者》的7.6分在一眾超級英雄電影裡是非常出色的,但可惜面對的是《黑暗騎士》這隻怪物。

當年這影片上映的時候,甚至一度跟《教父》《肖申克的救贖》等神片進行榜首爭霸戰,即使後來熱度過去了,也依然保持9.0的分數,是IMDB裡評分排名第四的電影。

MTC這個網站給電影打分非常嚴格,有時候即使再好的影視作品在那裡都拿不到高分。

《守望者》的56,不及格,但嚴格來說也不算太難看。

《黑暗騎士》的84分就相當嚇人了,在所有超級英雄電影裡面,除了政治正確的《黑豹》(88分),它排名第二,第一的是《超人2》(87分)。

CS的觀眾評分代表著北美地區觀眾的觀影體驗度,A+最高,B是最低,蝙蝠俠拿到了A級,算是非常不錯了,《守望者》很遺憾只拿到一個B,兩者差距非常大。

再來看看國內的豆瓣跟貓眼,也是無例外的《黑暗騎士》勝過《守望者》。

後者的8.5分雖然非常高,但前者的9.2還是豆瓣的第27名,兩者還是沒得比。

而公認打分比較「寬容」的貓眼,《守望者》居然連9分都拿不到,還是比較遺憾的。

最後再來說說影響力。

《黑暗騎士》是電影史上第一部全球票房破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蝙蝠俠是人氣最高的超級英雄,而且遠遠超過其餘任何一個對手。

但實際上,《黑暗騎士》出來以前,蝙蝠俠是被超人壓著的,05年的《俠影之謎》之前,蝙蝠俠甚至要傍超人大腿才勉強擠進了漫畫銷量年度第十位。

05年諾蘭的電影出來後,蝙蝠俠才又跟超人形成角逐,而《黑暗騎士》出來之後蝙蝠俠則遠遠甩開了超人,直到如今超人都完全追不上。

而同時由於蝙蝠俠因為電影人氣暴漲,所以DC方面講更多的資源傾注在他身上。

遊戲有個人專屬的阿卡姆系列,其餘的DC英雄最多只能在《不義聯盟》裡來個集體露臉。

從2011年開始跟蝙蝠俠相關的動畫電影高達10部以上,遠遠包括超人在內的任何一個DC英雄。

由於蝙蝠俠人氣太高,DC為了捧他甚至不惜把其他所有英雄拿來當墊腳石,比如上面提到過的《不義聯盟》,創始七巨頭裡面除了蝙蝠俠外竟然有5個是反派,而蝙蝠俠就是獨力拯救世界的正義英雄。

蝙蝠俠是第一個留名星光大道的英雄,而其實從意義上來看顯然最應該第一個留名的是超人,但誰讓蝙蝠俠就是人氣高呢。

其餘還有很多很多。

這一切都可以說是《黑暗騎士》帶來的影響,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蝙蝠俠人氣就不會那麼高,那麼DC的戰略方向也會相應改變。

至於《守望者》?很遺憾,這部電影的影響力甚至不如它的原作漫畫,畢竟原作漫畫可是拿過雨果獎的。

由此可見,不管是從票房、口碑還是意義、影響力來說,《黑暗騎士》全面領先《守望者》。

而且這個還是難得的不分國家地區、不分影評人還是路人觀眾的高度一致認可,管它是美國的評分機構還是天朝的打分網站,基本都是認同《黑暗騎士》勝過《守望者》的。

當然,開篇已經說過,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即使《黑暗騎士》所有數據都勝過《守望者》,也肯定會有人覺得後者比前者更優秀更好的,但前者比後者顯然更能獲得大眾的認同。

因此,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是《黑暗騎士》,如果強行說《守望者》是天花板,那麼《黑暗騎士》可能就要搬去樓頂了。

相關焦點

  • 《蝙蝠俠:黑暗騎士》和《守望者》,誰才是超英電影的No.1?
    前段時間,寫了篇關於《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影評(超英電影這麼多,為什麼12年前的《黑暗騎士》依舊是超英天花板 )。在稿子裡,我表達了《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超英電影的天花板這個觀點。很多朋友看了之後,覺得不對。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不應該是《蝙蝠俠:黑暗騎士》。
  • 你沒有看過的12部DC漫改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最受歡迎
    DC的漫改電影這些年來幾乎沒有太大的起色,雖然如今靠《海王》的成功上映挽回了顏面,不過對於構建未來的漫改電影宇宙,依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除了真人電影外,DC在其他許多方面做得都挺不錯,比如遊戲,電視劇,以及動畫電影等,這裡要說的就是很多觀眾忽視掉了的DC動畫電影,不知道你看過幾部呢?
  • 五部優秀的漫改電影,竟然四部來自DC,只有一部是漫威
    然而在此之後,很多好萊塢電影人都表達出了對漫改電影的不滿,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甚至還表示漫威電影不能稱作為電影,只能當作主題公園。那漫改電影真的沒有優秀的嚴肅向的作品嗎?當然有的,在這裡就由筆者介紹五部有深度的漫改電影吧。《
  • 《黑暗騎士》漫改電影天花板!漫畫改編電影TOP10
    漫改電影是好萊塢樂此不疲的一種電影題材,不過好萊塢的日漫改編電影一直令人不敢恭維,不過這並不代表好萊塢沒有優秀的漫改電影,近日外媒comicbook盤點了漫改電影(僅限好萊塢,沒有日本漫改電影)TOP10。  10.
  • 《銀河護衛隊》超前預售丨美國「漫改電影」的三個黃金時代
    美國漫改電影的歷史也正是由DC的超人和Marvel的美國隊長開啟。根據維基百科信息,第一部Marvel漫改電影是1944版的《美國隊長》,第一部DC漫改電影是1951年的《超人與鼴鼠人》。此後約30餘年的時間內,陸續有幾部超級英雄登上大銀幕,但均未帶來任何堪稱巨大的震動。
  • 世界上最好的三部超級英雄漫改電影,DC屠榜,漫威竟無一在列
    世界上最好的三部超級英雄漫改電影,DC屠榜,漫威無一在列一提到超級英雄漫改電影,我們無疑會想到DC、漫威這兩家漫畫巨頭。但在電影硬質量方面,DC的漫改電影可以說是一家獨大,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三部超級英雄漫改電影全部改編自DC漫畫。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來看看吧。Top3:《蝙蝠俠: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可以說是蝙蝠俠電影中拍得最精彩的一部了,既有劇情,又有一定的深度。
  • 《守望者》:DC電影的天花板
    這幾年漫威電影橫掃全球,而漫威的老對手DC在電影市場上卻顯得十分乏力:《正義聯盟》票房慘敗;新版《蝙蝠俠》一再難產,都使得人們對DC電影低看一等。遙想當年,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令全世界側目。其實DC還有一部電影作品,它的思想深刻性完全不亞於《蝙蝠俠前傳三部曲》,而它的打鬥場面更是遠超前者。
  • 漫改電影的天花板,至今無人超越
    因新冠病毒疫情而延期上映的真人電影《浪客劍心 最終章 TheFinal/The Beginning》,確定了新的上映日期。其中《The Final》將於2021年4月23日上映,《The Beginning》將於2021年6月4日上映。
  • 最好看的15部DC電影:神奇女俠好評,黑暗騎士三部曲封神
    之前上映的DC電影表現如何?國外著名漫改電影網站CBR排出了15部DC,該排名是基於該網站網友的評分。15、《自殺小隊》(2016)這是一部反派充當英雄的電影,小丑女哈莉·奎茵和威爾史密斯飾演的死射是該片核心人物。《自殺小隊》講述了一些反派人物的起源,這部電影有著獨特的風格。
  • 《蝙蝠俠:黑暗騎士》之後,再無超級英雄電影
    在上映十多年後,沒有一部超級英雄電影能夠超越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自上映以來,《蝙蝠俠:黑暗騎士》就達到了一個無人企及的地位。不同於之前或之後的任何超級英雄電影,這部電影已然成為所有同類電影的標杆。
  • 《守望者》超級英雄的時代結束了嗎?
    現實世界裡,21世紀第3個10年開始,平行宇宙中,漫改電影新篇章也拉開帷幕。英雄之火永不滅,那種帶著洗腦效應的超級英雄電影隨著鋼鐵俠的一個響指的結束,重新翻篇了。而打開新的一頁的,是出自DC的兩部作品,電影版《小丑》與劇版《守望者》。
  • 《守望者》成首部獲艾美獎的漫改劇集
    《守望者》成首部獲艾美獎的漫改劇集 時間:2020.09.22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DC電影《守望者》超英電影的天花板
    上映於2009年的DC電影《守望者》我認為完成度還是很高的,高度的還原了原著漫畫,電影的導演剪輯版中更是以動畫的形式穿插了部分原作漫畫細節,電影中的動畫部分正是原著漫畫中羅夏經常看的漫畫,內容極度黑暗。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羅夏的內心,整部影片的風格保持了DC電影一貫的黑暗風格,也應該是DC電影迄今為止最為黑暗的一部電影了。
  • 漫改神作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你真的看懂了嗎?
    扎克•施耐德團隊創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電影,則面臨著完全相反的麻煩:如何才能夠將卷帙浩繁的相關DC漫畫原著刪繁就簡!閱讀的需求會隨著年齡而深入。對漫改電影的消費也是這樣。 漫改電影的深淺,各有自己的好處,分別能照顧相應受眾的理解能力和思想需求。話雖如此,DC的漫改電影相對而言更加致力於追求略深刻的主旨,也是有目共睹的,《守望者》如此,《蝙蝠俠:黑暗騎士》如此,《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也是如此。
  • 罪惡之城:最佳漫改電影
    這絕對是我看過的最佳漫改電影,無論是劇情表述還是畫面呈現或是思想利益皆為非常精彩的處理。原漫畫出自弗蘭克·米勒,所以在大體架構上襲承《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動漫)》的風格,構建了黑暗與罪惡交織的架空城市——罪惡之城。
  • 從《蝙蝠俠》三部曲到《小丑》,漫改電影的現實化之路
    2019年馬丁·斯科塞斯就直言漫威的漫改電影只是「主題公園影片」,而非他眼中的「電影(Cinema)」。此番言論,引起了業界對漫改電影「娛樂至死」的爭議和擔憂。這一類電影真的只能提供體驗超現實的娛樂功能嗎?
  • 《蝙蝠俠黑暗騎士》賞析,它為什麼被稱為超級英雄天花板?
    為了各位的觀看體驗,小編就不標註素材來源於網絡,這裡特別說明:文章中素材來源於網絡蝙蝠俠黑暗騎士毫無疑問是超級英雄片的天花板,lMDA第四名的高度足以證明這點,連十分經典的《十二怒漢》都在蝙蝠俠之下,那麼小編就來簡單解析一下蝙蝠俠黑暗騎士。
  • 早於《守望者》《黑暗騎士》,這才是超級英雄電影應有的高度
    但在他那些曾被視為爛片的電影當中,也不乏因「生不逢時」而被誤解的佳作。本期所要推薦的這部就是其中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部電影才是本世紀超級英雄電影的開山之作。它為後來漫威、DC電影的發展提供了種種實驗性成果,甚至對後來的超級英雄電影發揮了奠基的作用。這部電影就是2000年上映的《不死劫》。它融合魔幻、哲學、超自然、驚悚等元素,前所未見地創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超級英雄形象。
  • 讀懂漫改《守望者》系列之悲情英雄羅夏
    守望者2009電影版,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在長達3個半小時的時間內看出多少內涵,基本打鬥場面很少,採用大量插敘,倒敘,漫畫動漫的情節。在大量鋪墊之中,向觀眾展示出各種英雄的本質,英雄們的價值觀,雖然沒有漫威電影中的合家歡的大結局,各種奇幻,科技,寶石混合戰爭的大場面。
  • 蝙蝠俠:黑暗騎士——12年過去,它依然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
    在我的心目中,12年過去,它依然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想看懂《蝙蝠俠:黑暗騎士》,最重要的是看懂影片中的三個男人。小丑、蝙蝠俠、哈維.丹特。電影劇情的精妙設計好的電影,是靠劇情推動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片150多分鐘,沒有一分鐘多餘。其中,有三處劇情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