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美國漫改電影
先給漫改電影下個定義:廣義上是指所有經由漫畫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狹義上是指由真人出演而非動畫形式的漫改作品。下文提及的美國漫改電影則採取更為狹義的理解,僅指那些由美國超級英雄漫畫作品改編為真人作品的電影。
壹| 美國漫改電影的誕生
美國漫畫公司眾多,整個產業形成一個金字塔結構,而自始至今位於這個金字塔塔尖的無疑是DC和Marvel。這兩大巨頭旗下的超級英雄陣營同樣是燦若群星,但能夠代表DC的無疑是超人,能夠代表Marvel的自然是美國隊長。美國漫改電影的歷史也正是由DC的超人和Marvel的美國隊長開啟。根據維基百科信息,第一部Marvel漫改電影是1944版的《美國隊長》,第一部DC漫改電影是1951年的《超人與鼴鼠人》。此後約30餘年的時間內,陸續有幾部超級英雄登上大銀幕,但均未帶來任何堪稱巨大的震動。
貳| 美國漫改電影第一個黃金時期
直到1978年,一部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克里斯多福·裡夫主演的《超人》橫空出世,它正式開啟了美國漫改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這一期間自1978年起算至1987年結束,由那部粗製濫造的《超人4》宣告了它的黯然謝幕,前後恰為十年。這一時期DC一支獨大,Marvel無所作為。
第一個黃金期間的經典代表當屬1978的《超人》和1980年的《超人2》。《帝國雜誌》盛讚「影片捕捉到了漫畫原著純粹的心靈和靈魂」。《DVD Review》則直言「《超人》是影史上最受歡迎的經典電影之一,其成就足以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在演員方面,人們在克里斯多福·裡夫和超人劃上了等號,這無疑是一個演員在戲裡戲外能夠獲得的最大認可及尊重。
視覺奇觀是這一時期漫改電影的致勝之道,我會以此對這一時期做出總結。讓一個演員扮演超人在銀幕裡飛起來,是漫改電影在第一個黃金時期的最偉大貢獻,也是電影築夢者在這一頁歷史上留下的最恰如其分的註腳。
叄| 美國漫改電影第二個黃金時期
1989年,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哥特風格的《蝙蝠俠》電影,直接催生了美國漫改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以蝙蝠俠電影開始,同樣以蝙蝠俠電影結束,1997年喬·舒馬赫導演的《蝙蝠俠與羅賓》作為一部災難性的作品為美國漫改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期劃上了一個毫不體面的句號。這一時期DC依然風頭無兩,Marvel僅於1989年推出了一部由道夫·龍格爾主演的《懲罰者》,其反響甚是平平。
美國漫改電影第一個黃金時期屬於超人,第二個黃金時期顯然屬於蝙蝠俠,在1989至1997年的九年時間裡,共計四部蝙蝠俠電影上映。其中堪稱經典的作品,當屬1989年的《蝙蝠俠》和1992年的《蝙蝠俠歸來》。這兩部作品均由蒂姆·伯頓導演,其相對忠實於原著形象和風格的手法,贏得了普通影迷和漫畫粉絲的共同尊重。在演員方面,麥可·基頓的氣質形象相對未來的多位繼任者更貼近於蝙蝠俠的漫畫形象;至於傑克·尼科爾森,他成功演繹了小丑游離、迷幻、癲狂、違和的精神病氣質,為超級惡棍的塑造者們樹立了一根標杆,直至希斯·萊傑遇到《蝙蝠俠:黑暗騎士》之際,後來者才算構成了真正的挑戰。
我們能夠看到,這一時期電影主創們更加強調角色塑造的層次和變化,觀眾們的欣賞趣味逐漸趨於現實和陰暗。美國漫改電影開始在藝術性和思想性方面更有野心,超級英雄文化也逐漸不再被歧視為童子們的白日夢或者失敗成年人的避世樂園。
肆| 美國漫改電影第三個黃金時期
美國漫改電影第三個黃金時期自1998年開始,直至今日(2014年)仍在延續。比較以往兩次美國漫改電影的熱潮,這一輪的時間跨度更長、規模更大、影響更為深遠。
1998年,新線電影公司推出了一部CULT味道明顯的漫改電影《刀鋒戰士》,緊隨其後,20世紀福克斯公司於2000年推出了《X戰警》,索尼電影公司於2002年推出了《 蜘蛛俠》。這三部電影為一場曠日持久的超級英雄電影狂潮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基礎。
在這場全民狂熱的時代潮流中,各大電影公司攜手漫畫公司,布局科學、策劃高效、行動有力,各種利好保證了更高的電影品質、更高的作品口碑,以及更高的票房回報,相互之間更形成了一重良性的循環。索尼至今已打造了兩個系列共五部蜘蛛俠電影,視野更廣的新作正在籌劃中。福克斯算上今年的《X戰警:未來昔日》已共計推出了七部X戰警電影。迪士尼攜手Marvel打造了以為復仇者聯盟為主線、以鋼鐵俠、美國隊長、綠巨人、雷神為輔線的漫威電影宇宙。DC公司終於在Marvel強勢崛起的事實面前由衛冕者變成了挑戰者,即便如此,以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重啟版蝙蝠俠三部曲為代表的DC漫改電影,仍然以過硬的品質為支撐悍然殺出了一條血路。更為可喜的是,一些相對小眾的漫畫公司也紛紛將其代表作品實現了電影化,如Dark Horse的《地獄男爵》,甚至有美漫大師如弗蘭克·米勒已將其個人擁有智慧財產權的《罪惡之城》成功的搬上了大銀幕。
截至今日, 有三部電影堪稱第三個黃金時期乃至於整個漫改電影影史上最為經典的作品,它們是:2005年的《罪惡之城》、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2009年的《守望者》(按時間排序)。民間有美漫三大神作的說法,即艾倫·摩爾的《守望者》、弗蘭克·米勒的《罪惡之城》,以及Marvel大事件之《內戰》(竊以為這個與前兩個相比差了太多)。幸運的是,《罪惡之城》和《守望者》的改編十分成功,均不曾辱沒神作之美名。
這一時期,觀眾們也有幸欣賞到了一些堪稱偉大的表演,如希斯·萊傑對小丑演繹,多年之後仍有包括本人在內的不少人堅定的認為正是希斯·萊傑的個人表演提升了整部電影的品質;又如傑基·厄爾·哈裡,儼然已經獲得了羅夏粉絲和電影觀眾的雙重認可。還有一些演員,同樣獲得世界範圍的歡迎和喜愛,如扮演康斯坦丁的基努·裡維斯、扮演地獄男爵的朗·普爾曼、扮演萬磁王的伊恩·麥凱倫和麥可·法斯賓德、扮演X教授的派屈克·斯圖爾特、扮演刀鋒戰士的韋斯利·斯奈普斯,特別是已經七次扮演金剛狼的休·傑克曼,等等。
一部成功的美國漫改電影,可以將上升期的導演一舉推上炙手可熱的寶座。《蝙蝠俠:開戰時刻》、《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三部電影的連續成功,讓克里斯多福·諾蘭從一名偏安於小眾精英口碑圈子裡的文藝嚮導演轉型為好萊塢最具權力的主流大導演;《X戰警》和《X2》成就了布萊恩·辛格;《蜘蛛俠》三部曲讓山姆·雷米這樣一個B級恐怖片導演華麗變身,進入主流商業大製作的陣營;《復仇者聯盟》則讓不溫不火的喬斯·韋登終於進入了全世界的視野。
這是最好的時代!美國漫改電影的狂潮方興未艾:至本文截稿之日,一部史上最大規模的超級英雄集結之作《X戰警:未來昔日》正在席捲全球影市。作為第七部X戰警電影,它繼續承載著X戰警漫畫一以貫之的任務:反思人類內心對於異類的恐懼和歧視,審判多數人的暴政。我曾經盛讚《守望者》,說「每一個角色背後都有一個哲學流派」,這句話用到X教授和萬磁王身上同樣合適。此外,這部X系列最新作,還背負著重啟X世界的隱藏任務,福克斯電影公司和主創們可謂處心積慮、野心勃勃。從個人觀影實效和爆棚的人氣來看,X戰警電影系列必有更美好的未來可以期待。
日益流水線化的美國漫改電影帶來了觀眾欣賞水準的日益提高,也同樣無法避免的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審美疲勞,那些誠意不足的美國漫改電影作品很快就將感受到真正的壓力。這依然是一件好事。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有理由和資格去期待真正的精彩。
附1:DC漫改電影名單(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1951 超人與鼴鼠人
1954 Stamp Day for Superman
1966 蝙蝠俠:電影
1978 超人
1980 超人2
1982 沼澤怪物
1983 超人3
1984 女超人
1987 超人4
1989 沼澤怪物歸來 / 蝙蝠俠
1992 蝙蝠俠歸來
1995 永遠的蝙蝠俠
1997 蝙蝠俠與羅賓 / 鋼鐵悍將
2004 貓女
2005 蝙蝠俠:開戰時刻
2006 超人歸來 / 超人2(理察·唐納剪輯版)
2008 蝙蝠俠:黑暗騎士
2009 守望者
2010 西部英雄約拿·哈克斯
2011 綠燈俠
2012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2013 超人:鋼鐵之軀
2016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
附2:Marvel漫改電影名單(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1944 美國隊長
1989 懲罰者 特警威龍
1998 刀鋒戰士
2000 X戰警
2002 蜘蛛俠 / 刀鋒戰士2
2003 X戰警2 / 綠巨人浩克 / 超膽俠
2004 蜘蛛俠2 / 刀鋒戰士3 / 懲罰者
2005 神奇四俠 / 艾麗卡 / 類人體
2006 X戰警3
2007 蜘蛛俠3 / 神奇四俠2 / 靈魂戰車
2008 鋼鐵俠 / 無敵浩克 / 懲罰者2
2009 X戰警前傳:金剛狼
2010 鋼鐵俠2
2011 美國隊長 / 雷神託爾 / X戰警:第一戰
2012 復仇者聯盟 / 超凡蜘蛛俠/靈魂戰車2
2013 鋼鐵俠3 / 雷神託爾2 / 金剛狼2
2014 美國隊長2 / X戰警:未來昔日 / 超凡蜘蛛俠2 / 銀河護衛隊
2015 復仇者聯盟2 / 蟻人 / 新神奇四俠
2016 美國隊長3/X戰警:天啟/超凡蜘蛛俠3
2017 金剛狼3
由迪士尼出品,漫威影業製作,被「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贊為「漫威最佳」的逗比英雄巨製《銀河護衛隊》,正在樂影網超前預售。
全新逗比英雄聯盟!廢柴聯手,保護宇宙!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銀河護衛隊》超前預售場↓↓↓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銀河護衛隊》超前預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