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3》在有了《演員請就位2》的對比之下,真的顯得良心了不少。
不論是於正還是章子怡在節目中不止是評委,更像是老師,總是溫柔地提出演員的問題,甚至章子怡會用自己的經歷,帶給遇到表演瓶頸的演員一些鼓勵。
節目從第一期開始就因為各種爭議登上了熱搜,於正批評李汶翰軋戲,王自健演技出乎意料,王霏霏花式賣慘,總之,在《演員3》的舞臺上,其實也沒少看見和《演員請就位2》的相同套路。
李汶翰鬧笑話引起熱議
在第一期節目中,李汶翰就演繹了《鹿鼎記》這個劇目,李汶翰的韋小寶非常誇張用力。全程嘟嘴挑眉,不少彈幕都在說他只演繹除了韋小寶的外在,卻沒有演出韋小寶的靈魂。
就連章子怡也提到了他這段表演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模仿」。顯然前輩們的演繹方式並不適合李汶翰,不過更讓人無語的還不是這個劇目,而是劇目之後的加試。
張頌文給李汶翰出的題目是「兩三個月沒工作,試戲韋小寶失敗後,與父母通視頻」,筆者想過李汶翰作為新人演員可能無法拿出多麼優秀的加試答案,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李汶翰根本就沒有演。
老師給出的前提,一個都沒體現出來,在和父母視頻的過程中更是毫無感情,器械地嘮著家常,自然是挺自然,但是演技是一點都沒有看到。
李汶翰表演之後,章子怡一句「這就完了?」,表示自己的遺憾,也說出了觀眾的心聲。
更打臉的是,主持人還cue到了張頌文上臺演示一遍,同樣的題目,張頌文在短短的時間內填充了更多的細節。
剛開始先是徘徊,試戲並不成功的張頌文動作中有著失望也有不甘。
之後就是脫下外套仔仔細細地墊好,說明他飾演的這個角色雖然試戲失敗,但是對演員這份職業有著百分百的敬重。
最後在和父母視頻的過程中,張頌文老師幾次哽咽,甚至在中途彎下身子控制情感,生怕被父母發現自己的情緒異常。
在張頌文的襯託下,關於李汶翰的演技質疑就更加嚴重了。
李成儒總結為什麼李汶翰演不出來,因為「沒餓著」。確實作為一個偶像出身,出道就被粉絲追捧的愛豆,李汶翰當然不能理解李成儒口中接到一個角色,就能拿到六萬塊的感受。畢竟光是他們平時的服裝造型都動輒上千。
正是因為如此,站在舞臺上的李汶翰被於正怒懟「軋戲」,同時也被觀眾質疑實力。但是仔細想想節目其實就是利用愛豆身上的爭議製造話題。
第一期節目播出之後,李汶翰頻頻登上熱搜,這樣的結果和當時何昶希、陳宥維在節目中的表現還真是一模一樣。
看似揭開演藝圈的行業現象,其實也在製造話題
第一期節目中的王霏霏和《演員請就位2》中的李溪芮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差距,她們走的都是同一條路線就是「玻璃心」設定。
王霏霏有著表演的夢想,但是卻因為沒有代表作,經常會被拒絕。
為此,她在節目中哭得傷心欲絕,只為證明自己在演員這條路上的付出有多麼艱辛,但是事實上觀眾根本感受不到王霏霏的辛苦。
一旁的郝蕾更是直接點出不喜歡她這一番抱怨,因為演員本身就是一個被選擇的職業,演員需要抗壓能力。沒什麼名氣但是已經拍過7部作品,演過2個女兒角色的王霏霏其實已經是幸運的中的幸運。
而李溪芮也是一樣,在節目中她因為自己臺詞的失誤淚灑下場,多次強調自己「不是一個不會演戲的演員」,但是這樣玻璃心的李溪芮在觀眾眼裡真的是矯情,好在治嬌達人趙薇說出了觀眾膈應的心聲。
這兩位演員在節目中的玻璃心設定,其實代表了演藝圈中大批量不知足的年輕演員。
李溪芮如今毫無水花,但是在《漂亮的李慧珍》之後,其實演了很多女主劇,只是演技太差才漸漸美觀眾忘記。
看到李溪芮和王霏霏,筆者想起的便是楊天真的那句:很多人以為自己沒有機會,其實是沒有能力。
而節目看似是在對焦行業裡的一群人,但是只是藉助他們炒作話題,引起爭議。
劇本大改,是為了演戲還是為了出圈
在《我就是演員3》中王自健的演技真的是讓人驚訝,作為脫口秀演員,他顯然屬於很有天賦的一批人。
在《我是餘歡水》的劇中中,王自健憑藉實力演繹出了一個很窩囊的男人,而評委更是為王自健感動到落淚。
張頌文,甚至因為王自健的演技不得不用文件夾遮住面孔,章子怡也數次紅了眼眶,認證了王自健從脫口秀行業到演員領域的跨界。
只是很奇怪的是,王自健演繹的《我是餘歡水》和原本的劇目真的相差甚遠。
在看到王自健的版本時,筆者只覺得可憐,感覺這是一個被生命拋棄,被家庭拋棄,被很多人欺負的角色。
尤其是在餐桌上被老婆的弟弟瘋狂羞辱時,真的讓觀眾很心疼他。
但是郭京飛的版本中真不是這樣,郭京飛的老婆選擇離開,是因為他本人又愛撒謊,又相當油膩沒有志氣的模樣。在郭京飛的身上,我們能看到的是對生活的無可奈何,是被迫被消磨稜角的無能為力。
但是在王自健的版本中,完全把這個有正面也有反面的角色,單純地塑造成了一個被欺負的正面角色。
尤其是在這場劇目的最後一部分,王自健坐在樓梯上給自己的朋友打電話,麻煩人家照顧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那聲得到肯定回復的「誒」,確實讓人淚崩,但是這場戲真的有必要出現嗎?
節目組到底是為了在作品中考驗演員的演技,還是為了給演員安排適合自己的角色。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考驗一個演員的演技就是要在好好壞壞的劇本中考驗,如果每個演員都在演適合自己的角色,那就無所謂演技的突破。
當然通過餘歡水這個節目,王自健成功出圈,他提及自己的過往,也為節目帶來了不小的熱度。只是比起這個被改的面目全非的角色,筆者更像看到王自健去挑戰一個已經設定好的角色。
其實這樣的競技類節目,尤其是邀請明星作為選手的節目都酷愛靠爭議來撬動熱度。
《演員請就位2》的大爆,《追光吧哥哥》的話題,以及目前收視和熱度齊飛的《我就是演員3》都在證明,競技類的綜藝最不能缺的就是話題。
為了製造話題,節目組請來了流量,請來了有爭議的導師,甚至給演員安排了人設,在鏡頭面前給了觀眾一個窺探演藝圈行業通病的機會,網友們辯論、爭吵,都剛好達到了節目組的最初設想,那就討論度和熱度。
不過,比起《演員請就位2》,這檔《我就是演員3》其實更容易被觀眾接受,畢竟它雖然已經展現了遮羞布下為了撬動節目熱度製造話題的套路,但是到目前為止他的評判標準依舊是觀眾認可的演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