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3》: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2020-12-24 澎湃新聞

2017年《演員的誕生》首先開啟「演技競演」這一概念,之後三年時間,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多檔演技競演綜藝。《演員的誕生》更名為《我就是演員》連做了三季,《演員請就位》做了兩季,此外還有《演員的品格》、《演技派》等。

這一次章子怡攜《我就是演員3》歸來,依然受到不小的關注。節目由李誠儒擔任演員召集人,章子怡、於正等擔任常駐導師,郝蕾、張頌文、劉天池擔任表演指導。這陣容,妥妥的有實力有話題,有能演的也有能「撕」的。

章子怡

《演員請就位2》剛完結,後腳《我就是演員3》就播出了,但兩檔節目看下來,我倒也沒有審美疲勞的不適感。一方面,雖然大家可以挑出演技競演類綜藝的很多缺點,但它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它的確為許多有演技、但沒有流量的實力派演員,提供了一次被看見的機會。

就像在被問到《我就是演員3》對自己來說意義著什麼時,劉孜回答,「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節目讓騾子和馬有出來遛遛的機會,讓觀眾看到,誰是騾子誰是馬。

劉孜

這是很多人追這類節目的初衷,想看看節目組又挖來了哪些被迫「低調」的演員。市面上這一類型的演員太多了,如果有舞臺能夠為他們提供發光發熱的機會,甚至讓他們的事業迎來「第二春」,那不是多多益善嗎?

《我就是演員3》首批有33位演員,有不少有過代表作但之後人氣下滑嚴重的,比如兩代「瓊女郎」陳德容、李晟,《太子妃升職記》的盛一倫,《夏家三千金》的張檬。也有需要重新被看見,或者值得更多流量的好演員,比如李夢、柯藍等。

33位演員

我個人私心就很喜歡劉孜。2003年她與許亞軍、詠梅共同主演的《曼谷雨季》,當時每晚守著電視追(雖然不算特別好的劇)。這幾年劉孜當然也不缺戲,但都比較單一,《少年派》《遇見幸福》等都是演媽媽了。而節目一開始請來了製作人給演員評級,分為期待區和不期待區,不期待區的演員沒有挑選劇本的權利。劉孜也被劃到「不期待區」裡。同樣被劃到這一區的,還有在作品裡演技表現不差的劉端端、潘斌龍。

期待區與不期待區

這一划分當然不是最終結果,但它也說明了:好演員太需要有舞臺證明自己了。

《我就是演員3》來了許多愛豆、歌手。愛豆裡有UNIQ的李汶翰、時代少年團的馬嘉祺、硬糖少女303的張藝凡、THE9的謝可寅、《青春有你2》第11名的金子涵,歌手裡有陳楚生、王霏霏、金莎等,以至於#為什麼這麼多歌手參加我就是演員#掛在熱搜討論了一整天。

愛豆就不應該來參加演技類節目嗎?我倒不這麼認為。一個現實是:很多有流量的愛豆,從來都不缺戲演,如果是頂流,那麼更是各種大IP、大製作在手。這些愛豆的演技稚嫩,但他們不自知、粉絲也不自知。很多愛豆長期生活在由經紀人、粉絲組成的同溫層裡,他接收到的幾乎都是誇他的信息;明明自己演技不佳,卻被誤導以為自己演得不錯。

粉絲們更是如此。年輕的粉絲們經歷、閱歷有限,看過的好東西太少了,缺乏鑑賞能力,愛豆的爛演技他們都能吹上天,動不動就「演技炸裂」。

這是《我就是演員3》這類節目的另一個意義:它對愛豆是一次極好的錘鍊,也是對愛豆、對粉絲,以及公眾一次非常好的演技普及機會。雖然可以理解一些愛豆出演這類節目是想火、想贏得熱度,但敢被拉出來遛遛,也是需要勇氣的。

跟《演員請就位2》一樣,《我就是演員3》第一期第一個表演,也拉來愛豆擋炮火、掀輿論。李汶翰、陳楚生表演的《鹿鼎記》片段不理想;之後那個即興表演片段,李汶翰更是被張頌文碾壓。

《鹿鼎記》片段

即興表演片段裡,張頌文給出的考題是,一個家境一般、連續試戲兩三個月、但最終依然失敗的演員,接到家人打來的電話。李汶翰表演時很輕鬆地跟家人說這一段經歷,「估計是有別的角色等著我……反正導演好像沒有很喜歡我」。表演稚嫩是一回事,更遺憾的是,他沒有領悟到人物背後的真正痛苦。

這是很多愛豆的普遍問題:他們當練習生時的確很辛苦,但相對演藝圈無數默默無聞的人,他們的成功又太「容易」了——雖然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沒有經歷太多真正的失去和挫敗,他們的世界過於簡單,以至於他們很難有豐富的人生體驗去感悟角色的痛苦,表演就會流於輕淺。

所以愛豆來參加這類節目,何嘗不是一件好事。雖然被群嘲了,但至少可以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只有在這一類節目裡,才有那麼多大咖對你說真話。可以理解粉絲「護短心切」,但少一些閉眼吹,愛豆才能成長得更快。

因為是上星綜藝,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訓,這一次《我就是演員3》更突顯出了專業性。演員的集結、評級和劇本挑選,都囊括在十分鐘的先導片裡;第一期直接進入表演和演技的切磋。這一季的三位導師(第一期就兩位),從演員、製作人、導演三個視角點評;同時也有張頌文、郝蕾、劉天池組成的表演指導坐鎮。節目更加聚焦於表演的探討,乾貨還是不少的。

劉天池、張頌文、郝蕾

《我就是演員3》其實最適合推薦給不知道自己演技稚嫩的演員,以及喜歡閉眼吹的愛豆粉絲們觀看。他們缺的就是專業素養,他們亟需演技常識的普及和鑑賞水平的提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評論:10天4賽是魯能反彈良機,「板凳」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未來的10天4賽,就是魯能找回信心的良機。今年8月底,在魯能豪取4連勝之際,李霄鵬的信心達到了頂點。在那時,李霄鵬多次在發布會中提及「大魚」,他希望「大魚」進一步提升魯能的實力,向著衝擊冠軍的目標邁進。遺憾的是,魯能不僅遲遲沒有迎來「大魚」,反倒是遭遇了一波4輪不勝,球隊前4名的位置已經不再穩固。
  • 「一線女星」遭質疑,「大哥大」寧靜: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一線女星」遭質疑,「大哥大」寧靜: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寧靜,名靜人不靜。相信不少年輕人的印象中,除了最近爆火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對寧靜有了了解,其他作品怕是幾乎沒看過。更是有網友在看到節目上了寧靜豪橫目中無人的模樣,對她產生了質疑。
  •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評測越野車裡的衛士
    而真正敢拉出去在荒山野嶺裡遛遛的硬派純種SUV寥寥無幾,在帕傑羅和霸道爭論的時候,陸巡已經沾沾自喜,一旁的牧馬人笑而不語,而大G早就換上西裝看起了熱鬧,最後留下了捍衛越野車尊嚴的衛士在郊野裡狂奔。
  • 為什麼古代騎兵不用騾子?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其實在古代戰場上,騾子是比較常見的大型牲口,一般負責輜重以及糧草地轉運工作,但也有騎著騾子去打仗的。騾子相對馬而言,劣勢很明顯,速度慢,膽子小,戰場靈敏度完全跟不上戰場形勢。
  • 電影《騾子》:88歲老牌演員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騾子」
    《騾子》海報在《騾子》中主角厄爾,由美國老牌演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可謂才華橫溢,不僅在演員領域成就斐然,是美國西部電影的標誌性人物,其作為導演製片人的成績甚至高於他的演員成就,1993年憑藉執導的西部電影《不可饒恕》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00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05年憑藉《百萬美元寶貝》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你會區分騾子和驢嗎?
    今天在城鄉結合部看到的這頭家畜,它是馬和驢的後代,也就是騾子。馬和驢這一類動物屬於哺奇蹄目的動物,草食動物,這類動物第三趾特別發達,其餘各趾要麼不發達,要麼退化,很適於奔跑,其門齒適於切草。雖是吃草,但與牛不同,這類動物是單室胃,盲腸很發達。我們平日裡大概只能從影視劇裡看到馬了,在二三十年前的農村養馬的很少,因為馬對飼養條件很苛刻,養殖成本和使用價值很不平衡。
  • 殺死馬拉
    她用幾天時間處理瑣事,寫了一封信,解釋了自己為什麼要殺死馬拉;她買了一把木柄餐刀;還考察了國民公會開會的場所。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傍晚,夏洛特來到馬拉的寓所,幾經波折,見到了那個正因患皮膚病而泡在浴缸裡的大人物。她向馬拉提供了十幾個吉倫特派「反革命」的名字,馬拉一一記下它們,並許諾很快就會把它們送上斷頭臺。聽到這裡,她用那把餐刀殺死了馬拉。
  • 《演員請就位》最囂張的崽似乎實力不咋樣?
    段博文,32歲,半路出家的男演員,非科班,賊自信。 《演員請就位》開播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張臉。開播後,很多人記住了他。 原因無他,只因段博文是綜藝裡最囂張的崽...... 明道、阿嬌等有口碑的演員前輩都不敢放話爭第一,他就敢! 登臺自我介紹便表明:「我來這兒,就是要拿冠軍。」
  • 《我就是演員3》:都為流量而來,但流量卻不曾為誰停留|演員指南
    而作為《我就是演員3》這場大考的「題眼」,今年參賽的33位演員身上也頗具看點,怎一個流量和實力兼具,話題和人設齊飛可概括得了?今晚過後,新一輪的網際網路流量爭奪戰,已然開啟。「通過《我就是演員》可以讓更多導演看到我,從而自己可以演更想演的角色。」第三類是需要流量加持/重新被看見的演員:如過往辣目洋子、楊迪、鄂靖文等同屬喜劇演員,《我就是演員》第三季的小瀋陽、潘斌龍、王自健和許君聰身上的喜劇標籤明顯。
  • 【送票】今天我想聊的那部電影,叫《騾子》
    我這輩子都沒怎麼對過—— 《騾子》被譽為暑期檔最大驚喜,口碑佳作《騾子》於8月26日正式上映。在緊張的氛圍中,導演暨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演的毒品運送者「騾子」厄爾·斯通以獨白的形式傾述心聲、配合著充滿反差的刺激畫面,牽動觀眾的心。老爺子生於1930年,年近90歲。中國影迷暱稱:東(East)木(wood)。
  • 《嶽父家的老騾子》
    就拿穿衣來說,我媳婦早就給他爹買過幾件衣服,但每次他到我家裡來,我嶽母也說把衣服換了再來,但他卻說:「換什麼,換來換去的,多麻煩!不換還怕把你的人給丟了?」他說得家裡人都覺得他不可理喻,也就不說了。每次他來,他穿什麼衣服,再沒人管他。而我更是不能說他,一說他穿衣服的話,定認為我在嫌棄他。我觀察了好多回,見嶽父的這個稟性在他養的那頭老騾子身上也一併體現出來,比如脾性暴烈,就像嶽父是個直性頭人。
  • 【今日上映】電影《騾子》正式上映 奧斯卡級實力演員集結.
    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口碑佳作《騾子》今日正式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
  • 怪圈:「混血兒」騾子讓馬騎兵聞風喪膽,南宋為何不用騾子軍?
    在現代,驢和馬產生的後代統稱為騾,其中,公驢和母馬生的為馬騾,也就是古代的騾,公馬和母驢生的為驢騾,也就是古代所說的駃騠。其實從這裡就能看出騾子不適用於戰場的一部分原因了,戰場上騾子是作為衝刺代步工具來使用的,如果你在使刀槍劍戟的時候還要時刻注意變換姿勢,那麼因此而錯過進攻機會被對方一擊即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有趣的是,雖然騎騾子要比騎馬有更多注意事項,但還是有人利用騾子軍造就了一支神兵,他就是著名的唐朝藩鎮將領李希烈。
  • 我是影子,遇光則強!黑子的籃球吧參上
    前兩季TV動畫分別在2012年4月7日-2012年9月22日、2013年10月5日-2014年3月29日播出,並且還發行了兩卷OVA。相關的論壇裡,觀眾們七嘴八舌、各抒己見、褒貶不一。開場的旁白直截了當地讓「奇蹟的世代」重磅出擊,5個被冠以「奇蹟」之名的少年勾起了觀眾強烈的好奇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隨即話鋒一轉,夢幻的第六人出場,胃口變完全被吊起來了。
  • 如何區分馬、騾子和驢?它們之間存在哪些差異?
    導讀:如何區分馬、騾子和驢?它們之間存在哪些差異?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那麼一句話,叫「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一遛」,說明單從外表上看,馬和騾這兩種動物極具迷惑性,必須從行為動作上才能分清它們之間的差別,實際上不僅僅是這兩種,還有驢,在外表上跟馬、騾也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