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婚一周年:祁家威,站在最高處的彩虹先鋒丨來自臺北的靈感 E02

2021-02-28 成都彩虹

每每說到臺灣同性婚姻合法的時候,我總是不免想起一個人,他為同志平權運動做了太多太多,每當同志遊行時,他賣力揮舞彩虹旗幟的身影,讓我感慨萬分。在他的平權路上,三十多年來,支持與反對交織,有時我不禁會想,「是什麼讓他堅持了如此之久?又是什麼讓他挺過艱難時期?」引用媒體的話來說,他一個人,就是一部「臺灣同志史」。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太多社會所帶來的阻力,但他的堅持與守護卻給諸多年輕人帶來了希望和力量。今天,讓我們隨著他,一起回顧他的經歷,走近他眼中的臺灣同志歷程。而他,就是祁家威,站在最高處,揮舞著彩虹旗的先鋒。Apple Podcast丨網易雲音樂丨荔枝FM丨小宇宙均可找到我們,與我們交流小弟祁家威。生在臺北,長在臺北。不曉得死會不會死在臺北啦……我從青少年開始認同自己是一個 gay,(後來)廣泛地了解了一些關於 gay 的訊息和知識,所以後來吃了熊心豹子膽,義無反顧地在所謂的同志平權運動上面不屈不撓地也走了四十多年,今年我 62 了。我從小沒有在學校、社會、工作職場這些環境裡碰到過歧視。很多人都會有輕微的戲謔也好,或者是嚴重的霸凌也好,這種不愉快的經歷。可惜我從小就(非常)公開,(後來)當了兵,我們臺灣以前會義務當一兩年的兵,我周遭的環境都能夠接受,就不覺得同志是怪胎,或者不正常,他們覺得:嗯,你不是同性戀才是有問題。我就是一個很特別的人,那同性戀是一個特別的事情。那同性戀這個特別的事情發生在我這個特別的人身上,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人家不會拒絕和我做朋友。我高中同學,他們都是異性戀,我們出去玩的時候都是七對半,十五個人,他們七個帶七個女朋友,然後我這個 Gay 那時候還沒有接觸到(Gay的)社交環境,畢竟十六、七歲還是青少年嘛。他們女朋友也都知道我這個男生同學是同志,大家對我就是平常心,沒有覺得是在跟一個變態、一個不正常的人一起玩,他們沒有這樣想,他們就覺得是可以的,是 OK 的。

1994 年的祁家威大哥,他把自己「綁」十字架上,呼籲大家關注安全性行為。攝:張良一

在高中開始出櫃,一直到當兵出社會、工作,後來 80 年代的時候,我因為愛滋病的問題才決定到那個臺北的所謂的社交環境去,就是二二八(公園),以前那個時候俗稱叫公司,晚上下班到晚上的公司去上班,白天的公司是職業,晚上的公司指的是到二二八公園去釣人,去找朋友。所以那個時候我為了愛滋的問題,開始去二二八公園,(第一次是) 1983 年的 9 月 10 號,為什麼我記得那麼清楚,因為那天剛好是農曆中秋節八月十五。所以 1983 年的 9 月 10 號,我第一天踏進公園,然後就慢慢開始接觸、交往朋友了,也開始跟他們講一些有關愛滋的正確知識,安全性行為這些觀念啊。那個時候我有跟他們講,同志啊,要提升社會人格尊嚴,你必須要有一個技巧。什麼技巧呢,就是你要直攻最高的層次。所謂最高層次就是婚姻制度,因為你看,1969 年的石牆事件,美國紐約的那個Stonewall,到去年已經五十周年了,你如果只要求說,同志在社會上要抬頭挺胸,能夠做一個基本的一份子(就好了)。你不會如願。為什麼?這個邏輯叫做擺地攤,擺地攤的話,跟百貨公司的定價是不一樣的。你出國旅遊,譬如說去泰國,它有那種觀光市場,在觀光市場你一定要會殺價砍價。他說 800,你說 300,他說 700,你說 400,到最後成交450,你知道嗎,這就是所謂的擺地攤,可以砍價錢。像那時候歐美的同志運動,他們只爭取基本的、社會的、人格的尊嚴,所以他們做得很辛苦。我是直接拉高到了,我們就是要神聖的婚姻制度,不是只有基本的人格尊嚴而已。反同的人,他們就覺得說:唉,婚姻制度你們不能碰。我讓你們擁有基本的社會人格。所以臺灣的同志人權一直發展得很順很順,就是因為我一開始就把議題拉到到最高最高的婚姻制度。2003、04年的時候,就把性別的、人權的歧視通通納入到了反歧視法裡面。我要求到那麼高的時候它給我砍一半:你們可以好好地念書,好好地工作。基本的人格尊嚴,在臺灣社會上都沒問題。就像我剛講的,西方他們基本上只要求到人格尊嚴,所以要求一開始就被打折了,被打折了的情況之下就很累。對臺灣來講的話,天主教說:「我們對同性戀尊重、理解、包容,同性戀要工作沒問題,要求學沒問題。」同性戀要擁有社會人格的基本尊嚴,他是接受的。2018 年的公投正確地講是叫反同婚的公投,而不是反同的公投。臺灣從90年代就已經沒有人反同了,同志是 OK 的。後來臺灣在 2008 年,有團體開始提同婚平權這一個議題的時候,宗教界才慢慢組織起來,有了什麼盟什麼盟一大堆盟,2008 年之前都沒有人來反對同婚。因為那時候已經有基本社會人格尊嚴啦,你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只求溫飽,當人們已經能夠溫飽的時候,你就會想要生活品質提升,這是基本的人性嘛。當大家都已經能夠抬頭挺胸,光明磊落地、不需要戴面具生活的時候,就會想要說為什麼異性可以結婚,我們不能,所以就是那個時候開始有團體在參與的。到了 2013 年的時候,有兩個男生到我們臺灣的戶政機關打算登記,但當然,登是登不了的,就跟我當年一樣,可是我們那邊的行政法官居然提出說:「這個案子啊,時代潮流好像不該拒絕它,我來幫你們釋憲」。法官申請釋憲,跟我當初釋憲的那個味道是不同的,因為法官要求釋憲的話,是有一個案子在審理當中,大法官就不能不理不睬了,是一定要做出決定來的。沒想到那兩個男生撤告,撤回告訴。那個行政法院的法官就變成師出無名了,本來是要幫這個忙的,你們撤告,就沒有案子可以申請釋憲了,很可惜。但我想說,他們兩個是因為受不了家族的壓力啊,社會的壓力什麼的(才撤了告)。而我這個老不死的,以前玩過釋憲,現在只是臺灣這個婚姻制度改變了,以前叫儀式婚,只要有公開宴客,請客吃喜酒,就算(結婚)。2008 年之後,臺灣的婚姻制度變了,請客不算數,一定要登記,到戶政機關做登記才認定。以前結了婚,請了客吃喜酒,他不去登記,婚姻依然是成立的,儀式婚。2008 年開始臺灣變成登記婚,你請一百次客都不算有效,都不成立,一定要去戶政機關登記。所以說以前你可以到另外一個鄉鎮、另外一個城市,對方不知道,你再請一次客——重婚。可是你到戶政機關登記的話,戶政人員就不可能讓你重複登記啦,所以就以登記婚的制度來講,現在已經沒有從重婚罪了。以前儀式婚的時候,有人一直在搞儀式,騙色騙財嘛,所以我說,我再來玩一次儀式婚(口誤:登記婚)的遊戲吧。我就一樣是找朋友去戶政單位登記被拒絕,就打行政訴訟,可是那個法官沒有說要釋憲,所以打到後來敗訴了。然後臺灣有一個伴侶盟(臺灣同志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他們都是律師嘛,就陪著我一起申請釋憲,之後到了 2017 年,他們居然接這個案子了,說要開言詞辯論,就是請六個各大專院校的法學教授當鑑定人,由他們來評評理,到底該不該有。就沒想到六個法學教授啊,其中只有一個反對同婚,五個是贊成的,而且五個贊成裡面其中三個是贊成直接用民法來給同婚,另外兩個人是支持另外設立專法給同婚,但是基本上是 5 票比 1 票,支持民法的還多了 1 票。後來隔了兩個月,就是 2017 年 5 月 24 日,748 這個釋憲案,大法官給出來的解釋是說,過去幾十年臺灣沒給(通過同婚),就是違憲了,以後要給。可是他們定的日出條款定得太久了,兩年,不像美國,美國是 2015 年 6 月 25 號宣布, 7 月 1 號就實施。我們臺灣大法官居然給了兩年,好漫長的時間,所以又經歷了 2018 年反同婚公投的(洗禮)。

在釋憲法庭上參與辯論的祁家威大哥,網絡截圖。

(不過)釋憲基本上是鐵板一塊。美國當初 2004 年的時候,加州有一個第八號法案,跟臺灣的反同公投提案一樣,婚姻要限定一男一女,居然也公投通過了。後來美國最高法院的憲法法庭人把這個第八號法案廢除,說,這個法案是違憲的。可是美國你要知道,他是公投在前,釋憲在後,而一般人的概念就是後面推翻前面嘛,就像我們推翻滿清政府,前面的是被推翻的。我們是釋憲在前,公投在後,有人就有這種錯覺,公投會推翻那個748(《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憲法可以破公投,公投不能破憲法,憲法是最高的,公投是在憲法之下的。所以因為有時間的先後次序,他們就有這種錯覺,(當時公投失敗後)有很多人就覺得很失望、很挫折,事實上是他們不了解那個 748 是鐵板一塊,無論如何一定會有的。

編案:《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是同性婚姻專法的名稱。立法目的係為達成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使同性婚姻之關係獲法律承認。又可稱之為同性版的婚姻法。

到了去年,2019 年的 517,臺灣的立法機關呢,就三讀通過了那個專法,然後 524 也就是大法官說的兩年的最後一天。如果沒有這個專法,我們是直接用民法了,所以他們反同方啊比我們還急要把那個三讀通過,只是說行政院的版本,取巧。怎麼講說取巧呢?它名義上是專法,可是裡面所有的權利義務啊,還是適用民法,等於說我們臺灣有兩個民法,一個異性戀去用,一個同性戀去用,是這樣子一個狀況。所以打了很多官司,但是釋憲也不過就是 2000 年跟 2017 年的兩次,只是後面這個是算是成功的一個狀況。全世界,目前算臺灣有 28 個國家地區,其他 27 個國家地區,像墨西哥也不是全國(認可同婚),它只有部分的州(認可),因為墨西哥跟美國一樣是聯邦制,美國的聯邦憲法是說全部五十個州都要通過,可是墨西哥這個奇怪,它不是規定墨西哥每個州都要通過,他是大部分的州給通過。所以墨西哥算是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但還是有少數的州沒有通過。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只有臺灣限定對方國家也要合法,才能進行跨國同婚,也就是說目前臺灣人只能跟另外 27 個同婚合法的國家的人結婚,比如德國、法國、英國、荷蘭,這是一個小小的美中不足的地方。2003 年臺北開始辦第一年的遊行,然後從 2000 人一直到了去年,已經有二十萬人參與了,成長了百倍。2004 年是第二年,到 2016 年我都被嚴格限制不準上臺,不準我講話,不準我公開。那個時候,在遊行已經從五千人、八千人、一萬兩千人、一萬五千人、兩萬人、五萬人、八萬人一直爬到十萬人的規模的情況下,我被限制嚴格禁止上臺發言。為什麼?就是我一直在維持我當初 1996 年玩的那一招,把不同的團體凝聚在一起。我沒有組織,我自己就是一個人,不管是把我看成神經病也好,看成堂吉訶德也好,不管是有效果,沒效果,好還是不好,成功不成功什麼樣,反正我一個人做在當時的環境看來是很誇張的事。會有些人覺得還不錯,這個人蠻勇敢的,可是對那些團體來說的話,他們就跟媒體有距離,就沒有話語權,他們沒有辦法,因為我一個人掌握全部媒體,他們要跟我搶這個話語權,所以他們四十個團體就團結起來批鬥我。90年代,對政府來講的話,我是政府的眼中釘了,我不曉得你們有沒有聽過政治學裡面一個守則:拉攏次要敵人打擊首要敵人。民主社會、共產社會都一樣,這是政治遊戲規則裡面的第一守則,拉攏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當時我就是一個人,而我這一個人呢,又是被政府鎖定為頭號目標的麻煩製造者,那四十幾個團體呢,要團結在一起來批鬥我,在政府的眼中,這四十幾個團體叫做次要敵人,所以這四十幾個團體在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下,也就蓬勃地發展,沒有任何政府官方的阻礙,所以 90 年代臺灣同運團體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可是目前來講,同婚過了,他們已經不團結了,自從 2017 釋憲成功之後,臺灣的同運團體是四分五裂,幾乎已經變成烏合之眾了,一人一把號,各唱各的調,你不支持我,我不支持你,各自為政。我現在要上臺講話,OK了,不會有人限制了,你覺得我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講述丨祁家威

主播 | Robin

製作 | 馬修

混音 | 日天

文案 | Robin 阿玄 馬修

逐字 | 智

BGM List 

01. 陳建年,臺北聲音地景計劃,「淡水站」站體環境音樂

02. TVBS, 20161112, 同婚法案一讀通過 反同團體上凱道

03. 東森新聞CH51, 20170524, 祁家威挺同 41 年終如願

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英文中有這麼一句話:嘗試過,失敗過,沒關係,再嘗試,再失敗,要更進一步。這句話用到祁家威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他是臺灣第一個出櫃的男同志,也是臺灣同性婚姻釋憲案的聲請人。那塊土地上的婚姻平權,就是在他的釋憲案後,得以實現。從上世紀 80 年代起,祁家威就開始為同志爭取各個方面的平等權利。1986 年,他到臺北地方法院公證處,請求與另一名男性結婚而遭拒,此後,他便透過行政,立法,司法等各個途徑,爭取同志婚姻平權。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的再努力,他終於在 2017 年 3 月 24 日首次踏入憲法法庭;同年 5 月 24 日,臺灣司法院公布大法官釋字 748 號,宣告民法不允許同性結婚屬違憲。40 多年後,他將人們曾經覺得「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如今,他依然沒有停下腳步,還在繼續為同志的權益奮鬥著。我們透過朋友介紹,找到了祁大哥。採訪他的前一天,我倆非常緊張。感覺即將跟一個巨人,一位鬥士來對話,壓力很大。但我們提醒自己,把他當「人」來看,大家自然能夠找到對話的空間。採訪當天,祁大哥早早的準備好,找朋友幫忙安裝了他從來沒有用過的那個通訊軟體,跟我們暢談了好久。談完之後,我們感覺:是的,他是一位鬥士,而且是一位和藹風趣,樂觀真實的鬥士。Apple Podcast丨網易雲音樂丨荔枝FM丨小宇宙

來自臺北的靈感是一檔講述對岸的 LGBTQ 群體的故事播客。通過一則則真實的故事,看 Ta 們是怎麼開始認識自己,愛自己的過程;怎麼發洩生活中的消極面,又從而積極的面對人生。每周日晚更新。

上周,我們進行了評論區集贊活動,根據規則「關於本期節目的評論和感受」和「按贊數靠前」原則,現將獲獎名單公示如下,請獲獎小夥伴在公眾號對話框中回複數字1,小編在收到消息會將反饋紅包兌換碼。

@生活還得繼續啊。

@孤墨

@方圓幾裡

@小蘇

@Alvin

感謝所有參與的小夥伴~~~下期集贊活動再見👋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網易雲音樂」電臺專屬頁面;點一個「在看」,讓更多人看見老一輩同志運動者爭取婚姻平權的故事~~~

相關焦點

  • 臺灣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談同婚:同志不是聖人,也會有渣男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臺北5月24日電)臺灣同性婚姻合法滿周年,逾4000對同志伴侶共結連理,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同婚過關後並沒有撕裂社會、造成危害,社會持續前進,反同人數勢必越來越少。
  • 臺灣同婚平權運動31年
    1986年,臺灣男同志祁家威請求與伴侶公證結婚。自此,臺灣開始掀起一場同性戀婚姻(下稱同婚)平權運動。
  • 在「同婚元年」參加臺灣同志驕傲遊行
    每逢初二、十六,臺灣的工商業者就要以牲禮、金紙拜祭土地公。曾經建築密度極低的信義區今天已經是臺北的金融和商業中心,突然躍升的樓群拔高了低矮城市的天際線,但視線所及,一米高的香案和它瀰漫的白煙還在向下求索,讓人感到這不是一個高人一等的城市。2019 年秋天的臺北仍然沉浸在「同婚元年」歷史性的愉快當中。
  • 以「先生」為名呼喚我丨來自臺北的靈感 E03
    我們本期的嘉賓是小古,和第一期的嘉賓沐目一樣,他也是我們在臺北同志機構實習時,認識的義工朋友。但和沐目不同的是,小古和先生在 2019 年的 5 月 24 日,也就是臺灣婚姻平權的第一天,便去了戶政事務所,辦理登記結婚。
  • 臺灣同婚一周年 | 未來,還有更多進步空間
    日前彩虹平權大平臺(原婚姻平權大平臺)協同立委範雲、林昶佐,以及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Ciwang Teyra公布同婚通過一年後民意調查結果
  • 臺灣同婚,你需要認識這位二次提起釋憲的人
    這位二次申請釋憲的同志,叫祁家威。他是什麼人?他怎麼走到現在的?我們推薦一篇來自臺灣報導者The Reporter(點擊原文可進入)的文章,來看看我們每個人, 在欣喜感動之餘,是不是也可以開始做些什麼,為同志平權有所行動。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之路:坐牢、汙名、自殺……是哪些人讓痴人說夢終成真?
    前夜搭起的臨時棚前,頭髮花白的祁家威站在臺上,六個長尾夾將兩面彩虹旗鉗住,覆在他瘦削的身體上。祁家威看起來並不「先鋒」,甚至比同齡人猶顯滄桑,滿頭白髮,雙腿細得撐不起長褲,胸前的襯衣口袋總塞著一本存摺,別在胯上的黑色腰包裡,折著一張跟了他三十多年的彩虹旗。1986年3月7日,尚未解嚴的臺北,28歲的祁家威第一次將彩虹旗掛起,在麥當勞點了二十杯飲料,召開了一場國際記者會公開出櫃(即向他人公開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媒體還不錯,沒有把我當怪獸。」
  • 臺灣同志先驅祁家威入選《時代周刊》百大影響人物
    其中,受華人同志群體關注的是,臺灣同志先驅人物祁家威入選百大影響人物。臺灣同志先驅人物祁家威據臺灣媒體報導,祁家威在受訪時透露,他一開始懷疑是詐騙。直到看到入選名單之後,才覺得這對他來說,是一種肯定。他也提及,下一個目標就是希望推動臺灣地區和其他國家的同性婚姻合法化。
  • 臺灣同性婚姻終合法,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臺灣同志運動第一人祁家威那個時候臺灣還處於戒嚴時期,同性戀群體又剛剛被社會注意到,臺灣社會對其汙名化還很嚴重。請願和記者會後,祁家威得到的官方回應是這樣的:「同性戀者為少數之變態,純為滿足情慾者,違背社會善良風俗。」
  • 環球網| 臺司法機構:「同婚無效」的現行法律「違憲」
    臺灣「中央社」5月24日報導,臺灣地區同婚「釋憲案」,「大法官」今天做出釋字第748號解釋。
  • 臺灣同婚合法化,這事還沒完
    身處同婚合法「亞洲第一」這樣的歷史大事件,邱太三就是這樣的小角色。1. 民法不違憲?被大法官打臉!5月24日,臺北下雨。這邊,大法官會議剛剛宣布同婚合法,民法違憲。那邊,邱太三就被記者追問「你怎麼看」?對邱太三來說,最要緊的是:接下來,我要怎麼辦?大法官們確定了同婚合法的大政方針,但是,是修改民法,還是制定專法,弄一個《同性伴侶法》?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第一天,就有500對新人前往登記!
    今天(5月24日),是臺灣同婚專法上路實施的第一天,根據臺內政部門的統計,到今天傍晚5點,全臺灣同性伴侶完成結婚登記對數共500對,其中男性婚姻平權大平臺總召呂欣潔說,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地區後,將成為周遭其他地區和國家的表率,讓它們吸取經驗,看見同性婚姻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性/別運動先驅者祁家威今天擔任多對新人的證婚人,上周五(5/17)專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後,他便繼續呼籲,專法仍不是民法,且內容還有許多缺憾,例如領養權、跨國伴侶的結婚權等,都需要各界維持關注。
  • 臺灣反「同婚」民眾再圍「立法院」抗議陳情
    中國臺灣網12月2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立法院司法委員會」26日審查攸關同性婚姻的「民法修正案」,挺同婚及反同婚團體都在「立院」周邊集會。挺同方呼籲支持者從臺北捷運善導寺出站,反同婚方則呼籲支持者從臺北車站出站。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背後的故事
    其實臺灣同婚合法化,不是臺灣政府希望臺灣成為「亞洲第⼀個同性婚姻合法的」,⽽是臺灣的同志運動把它逼上這個位置的。 問:釋字748號解釋對臺灣同婚合法化起到了重要作⽤,作為該案的代理律師,能否具體介紹⼀下這⼀案件,特別是該案件發⽣的前因後果。 答:這個案件的當事⼈祁家威先⽣早在1998年就申請過與同性伴侶公證結婚。
  • 2017臺北同志遊行現場大放送
    這一天我等了很久,只是沒有想到,竟是在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通過之後。但通過之後依然要遊行,因為還沒有完成修法,要督促當局儘快兌現承諾。現場有個國民黨老伯就拉著我們的手說他支持同志,希望這次遊行能給小英子一點壓力,讓同志在臺灣取得最後勝利。幾萬個同性戀在一起「招搖過市」是什麼感覺呢?
  • 同性婚姻合法第一天 臺灣500對新人完成登記
    昨天(5月24日),是臺灣同婚專法上路實施的第一天,根據臺內政部門的統計,到今天傍晚5點,全臺灣同性伴侶完成結婚登記對數共500對,其中男性171對、女性329對;雙方均為臺灣人的有484對、臺灣人與外籍人士有16對。如果依照縣市別觀察,以新北市109對最多,臺北市83對第二,高雄市71對第三。
  • 環球網:臺灣「大法官」宣布「同婚無效」的現行法律「違憲」,限兩年之內修法
    獲知消息的挺同團體齊聲歡呼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央社」5月24日報導,臺灣地區同婚「釋憲案」,「大法官
  • 同婚「釋憲」後首場同志遊行 9月23日花蓮登場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同婚「釋憲」後的同志遊行,首場在9月23日從花蓮展開!花東彩虹嘉年華團隊今年以「其實,我也是」為主題辦理遊行外,還有酷兒影展、性別講座、友善商家及市集擺攤,希望讓更多民眾認識「其實我們都一樣」。
  • 臺灣同婚「釋憲」案當事人,給專法草案評了個A-
    明確同性婚姻定義財產制度、繼承制度等均依民法婚姻規定這一專法草案取名為《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避開了民間挺同、反同爭論的「同婚」、「同性配偶」、「長期關注婚姻平權的團體「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下簡稱「伴侶盟」),針對草案發出回應,稱內容在保障上已基本涵蓋大部分與配偶相關的專屬權利義務,同時指出有五點有待釐清和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