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奮鬥》的號角在全民吹起
2009年,熱播了一部電視劇《奮鬥》,引起了很多人的追捧,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那時候,正是我準備各種留學事宜的關鍵時刻,看到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奮鬥》,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奮鬥》這部電視劇裡面在國貿橋、大望路取了很多外景。
那時候Richard在大望路的現代城上班,抬腳走一段路就能到《奮鬥》取景的地方。
也是在這部電視劇裡面,我認識了馬伊琍、文章、佟大為、李小璐、王珞丹、朱雨辰等演員,也喜歡上了馬伊琍。
沒想到多年以後,又看到了馬伊琍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當然,我也和大眾吃瓜群眾一樣,同情了一下她的私人感情生活。
還好,在出國前,終於把《奮鬥》這部電視劇看完了。
還是頭一次這麼專注看一部電視劇,現在想起來這部電視劇和我們當時的心情寫照比較相近。
02 沒經歷過出國留學人生不完整
我的大學時代正好趕上了出國熱,全國掀起了一股學習英語的熱潮。
在大的氛圍中,我也受這種思潮的影響,還好我還沒畢業就拿到了工作的OFFER,出國的事情暫時就放下了。
有社會經驗的大姐姐說還是先好好工作再說。
沒想到這位姐姐對我影響特別深。
當初,同學們都在忙著出國或者忙著找工作的時候,只有我還整天忙著學習,仿佛這些事情和我無關。
有一天,在水房洗衣服,一位小姐姐問我:「親愛的,你找工作了嗎?」
我說:「還沒有啊。」
她立即盯著我看說:「那你是準備出國了。」
我回答說:「沒有啊。」
她一聽立馬急了:「其他同學都去面試了,你趕緊去看看還有沒有機會?」
後來,我才知道,確實大部分同學都參加面試了,我這天天呆在圖書館或者機房的人還蒙在鼓裡。
也正是這位好心的小姐姐的提醒,讓我開始聯繫工作面試的事情。
最後,更沒想到的是,我竟然在眾多的同學中「脫穎而出」,感謝我涉世之初的「職場引路人」。
自從大學畢業後進入XDF工作,每天的狀態就是瘋狂地學習和工作,留學的事情暫時放下來。
隨著工作的忙碌,每天我滿腦子都是工作,可以說是24小時上班,不在上班,就在上班的路上。
我自己卻很喜歡這種忙碌的狀態,每天都有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每天都可以學會不斷解決問題。
記得XDF總公司從高德大廈搬家到中關村的時候,俞老師善意地提醒大家說:「你們將進入中關村5A級寫字樓辦公,也請大家保護好自己口袋的錢包,中關村的消費要比這裡高多了。」
那時候,還沒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平臺,還使用現金,出門帶個錢包是必備的。
確實如俞老師所說,自從到了中關村,我們各方面的消費都增加了。
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和打拼,在邁向三十歲的門坎上,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
在XDF總公司,身邊的同事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北大畢業的;一是人大畢業的,這些優秀的同事就是我們學習最好的榜樣!
有一次,老領導呂老師給我們開會說:「在學歷方面,大家還是要往上提一提,有空去讀個在職研究生。」
呂老師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很快,我們就知道他在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MBA了。
後來,我們才知道「學歷提升」這裡面有個「橋段」。
那個時候,XDF集團總公司掀起一股在職研究生學習的熱潮,這也是我出國留學想法的引爆點。
當時,我也去人民大學諮詢了商學院的課程,主要考慮到人大距離XDF大廈比較近,周末上課比較方便。
我也去諮詢了一下出國留學事宜。
一直還沒決定下來是在國內讀商學院,還是出國留學。
當時出國熱還正當,身邊的好友們一個接一個都去了國外。
2002年,大學好友Kate去了法國留學;
2006年,大學好友Tina去了加拿大留學,Wei去了澳洲留學;
2007年,閨蜜Cindy去了英倫留學。
這時候,我也不淡定了。
2008年,我快步入三十歲了。對於在國內讀MBA課程,還是去國外留學,我在內心做了無數次的考量。
2008年8月,我拿到了國外大學的OFFER,可我的內心還是不願輕易放棄手頭的工作。
在XDF工作久了,所有的青春和熱血都投入在這裡,內心充滿了深厚的感情和難忘的回憶。留學的事情一拖再拖。
2009年9月,我的出國留學生活開始了,意外的是多一個人陪伴我一起留學。
非常感謝在XDF工作的日子,我沒有虛度一寸光陰,一直在努力成為更好的樣子。
這都離不開各位領導、同事們的指導、幫助、關心和愛護,讓我毫無保留把自己最美的青春留在了這裡……
那些加過的班,流過的汗水,無數個不眠之夜,都成為了人生最美好的回憶……
03 留學的意義是什麼?
從改革開放至今,不同時代的人經歷了別樣的留學。
八十年代,出國留學的人比較少,只有特別優秀的人才有機會出國留學。其中代表的人物有XDF創始人三駕馬車的兩位:徐小平老師和王強老師。
九十年代,出國潮掀起,也正是那個時候,俞敏洪老師創辦了XDF,託福TOEFL、GRE、GMAT這些「詞彙」如雷貫耳,充斥著我們的學習生活。
千禧年以後,出國留學的人更多了。如果身邊的同學、朋友哪一天不見了,那麼他們一定是去過了國外。
這樣留學經歷了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不同年代的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詮釋留學的意義。
當時,我還看了一部電視劇《別了,溫哥華》,它主要描述了留學生的國外生活。
當我真的去了國外,發現電視劇還是電視劇,並不代表是真實的生活。
留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留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留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當時,我出國留學的想法很單純,我想在北京紮根,我想落戶北京,出國留學可以幫我實現這個夢想。
知道這個信息,要感謝我的好閨蜜Cindy。她是2007年出國的,回國後順利辦理了落戶北京。
於是,她鼓勵我趁早出國留學,早點實現這一過程。
現在回過頭來看,儘管當時我出國留學的想法很單純,在留學的過程中,隨著認知的不斷發展,我發現了留學的真正意義。
記得網上也曾經流行過一段話,大意是「出國留學不是獲得一紙文憑,而是把這個人放在任何環境下,他們都能生存下來。」
這段話不無道理。今天我來總結自己留學的真正意義在於,讓我的認知有了很大的提升。
認知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果。
在國外,我們舉目無親,一切都得靠自己。
在國外,我們既要規劃好學習,又要安排好生活。
在國外,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技能,還要掌握生存技能。
在國外,我們體驗跨文化國際交流,懂得各色種族協作共贏。
……
04 疫情時代下的留學
2020年突然的疫情,讓出國留學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正在國外讀書的孩子們不能回到正常的課堂,只能上在線課程。
正在國內申請留學的孩子的家長們焦慮萬分,糾結還讓不讓孩子出國留學?
現在我家美薔薔上小學一年級,我們已經在設計她高考之後的生活。
記得我家奶奶說過,將來一定要讓美薔薔去美國留學,去找大爺和壯壯哥哥。
沒想到時間一晃,美薔薔就上小學了,緊接著就是小升初,中考、高考……我又是怎樣考慮孩子的未來的呢?
十二年後,我想疫情一定得到了徹底的解決,我還是會讓美薔薔走出國留學的道路。
不是因為我作為美薔薔的媽媽有出國留學的人生經歷,而是我希望美薔薔能夠有機會全方位地鍛鍊自己。
個人命運的發展一定與周遭的環境息息相關。儘管目前孩子們的留學受到一定的影響,未來孩子們還是需要通過留學來提升自身的能力。
05 難忘的留金歲月
2009年9月12日,我們從首都機場出發飛往雪梨,一轉眼已經11年多過去了。
在留學期間,為了保持我的中文水平,我寫了大量的留學日記。
那個時候,我們住在Local people住的地方,這裡不是國際留學生的居住地,大多數是當地的白人。
我們無法和別人說中文,只有寫一些中文日記,來記錄一段美好的日子。
我們住的街道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我們住的公寓左邊是酒吧,右邊是餐廳,對面是理髮店。
這條街上還有房產中介、肉鋪店、首飾店、殯葬店、雜貨店、咖啡店、醫院、圖書館、公園、遊泳館、保齡球館等等。
可以說不用出這條街,就可以實現從「搖籃到墳墓」的終結。
現在我想把這些文字發表出來,和大家分享我的留學日子,我把這個欄目的名字定為「留金歲月」。
06 在時光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小時候,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去遠方看大海。
小時候,爸爸對我的期望是到北京上大學。
沒想到,有一天我真的實現了「爸爸對我期望的夢想」。
沒想到,有一天我真的實現了「我對自己的夢想」。
從2021年2月1日開始,「留金歲月」就這樣與大家見面了。
Think big, do 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