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筆下漫畫裡的春天:景不醉人人自醉

2020-12-25 我們的時光ppg

豐子愷的春天,不是寫詩,卻充滿詩意,每一幅畫都是一首詩,景不醉人人自醉,努力惜春華,珍惜這個短暫的春天吧!

遊春人在畫中行

遊春人在畫中行,我們何嘗不是在畫中遊春?

春在賣花聲裡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杏花瓣上一滴春雨,便是一個春天!

臨水種桃知有意,一株當作兩株看

春天倒映在水裡,便有了兩個春天?

春郊蹴鞠松作門,飛球在天似月皓

松樹作門,飛球似月,春天像個童話!

賣將舊斬樓蘭劍,買得黃牛教子孫。

老黃牛耕出了半個春天

春水滿四澤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底事春風欠公道,兒家門巷落花多

楊柳岸曉風殘月,卻在默默插秧?別有一番風味!

萬裡辭家事鼓鼙, 金陵驛路楚雲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 草色青青送馬蹄。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努力惜春華,一年之計在於春,好好珍惜吧!

偶尋半開梅,閒倚一竿竹。

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

草為什麼是綠的呢?你能回答嗎?哈哈,這就是春天的顏色吧!

人間春畫永,好友不期至。好友春天不期而至,難怪杜少陵夜雨剪春韭,多麼高興啊!

春光先到野人家

在這種日子,當個「野人」多幸福!

借問過牆雙蛺蝶,春光今在何誰家?蝴蝶知道嗎?春光就在撲扇的翅膀裡。

都會之春

高樓間的春,終歸是缺少點什麼的。

東風浩蕩,扶搖直上。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嚴霜烈日皆經過,次第春風到草廬。草廬沐春風,春光讀春詩,三生有幸!

翠拂行人首

一不小心被春「撩」了

閒庭春晝。春天不僅僅在紙上書中,走出去才是真正的春天,現在的小朋友,羨慕嗎?

春風楊柳唱歌聲

小貓咪聽得真開心

庭前生青草,楊柳掛長條。

新鮮空氣裡,功課溫得好。

大好春色下,坐得住嗎?

嚴霜烈日皆經過,次第春風到草廬。盼望著盼望著,春天來了!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花不必悲傷,來年春天還會再見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猝不及防地又被春「撩」了。

春色滿園關不住。

誰能關住春天呢?

新冠肺炎也不能!在這個春天,我們必將戰勝疫情!

相關焦點

  • 當春天遇上豐子愷……
    春天是一年的初始, 當下桐鄉正處於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復工復產的關鍵期,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裡, 正如豐子愷先生的畫作 《好花時節不閒身》,
  • 豐子愷的文人抒情漫畫與貓的不解之緣
    此外,豐子愷先生還受陳師曾先生人物畫的影響,漫畫人物意筆勾描,注重神韻,紀實性很強。他的漫畫創作始於20世紀20年代,主要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是描寫古詩詞時代,第二是描寫兒童相時代,第三是描寫社會相時代,第四是描寫自然相時代。早期漫畫作品多取自現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特別喜愛取材兒童題材。他的漫畫風格簡易樸實、意境雋永含蓄,是溝通文學與繪畫的一座橋梁。
  • 豐子愷漫畫欣賞
    1975年秋,"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病逝,距今已有40周年。作為遊藝於美術、音樂、文學、教育、宗教、社團多個領域的博雅文化人,豐子愷一生中的一百八十餘部著作長期貫穿著兩大突出特徵,一個是童心童趣的氣氛,一個是自然情境的流露。豐子愷早年曾師從李叔同,師徒二人在佛教文化與日本經驗的基礎之上,探尋並發揚了一種非政治的東方主義價值,達成了走向"兒童感"的創作共識。故而豐子愷筆下人物無論年齡大小均似有淳樸童心,既排斥基於欲望的倫理,亦反對過分抒情對日常生活的撕裂。
  • 走近大師——豐子愷漫畫
    五四後,開始進行漫畫創作。早期漫畫作品多取自現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
  • 上海書展|豐子愷目前唯一原版彩色漫畫精粹集出版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上海報導作為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豐子愷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俞平伯先生曾評價豐子愷的漫畫作品:「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豐子愷的畫和文章,近些年在年輕人群體中深受歡迎。
  • 豐子愷的春天、童心與詩意: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
    我混跡於周末戴著口罩出遊的人群間,看大家拿著手機、端著相機、騎著自行車、推著嬰兒車,在各類花前樹下爭相留影,心裡有些著急:這春天難道就要錯過了麼?回家再翻看下豐子愷的漫畫,便又不急了。豐子愷《遊春人在畫中行》壹 豐子愷漫畫中的詩意豐先生這些有關春天的漫畫,並不像別的那些具有諷刺、挖苦,甚至控訴、怒罵一類的漫畫,可是它們為什麼能夠打動人呢,我想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點,其一是在於畫中的詩意;其二是他用旁觀者的視角記錄自己的普通生活;其三是他有一顆童心,用孩童的眼睛看世界。
  • 美的漫畫 心的滋養——《豐子愷童心漫畫創意課•美》一書的後記及特色
    《豐子愷童心漫畫創意課》經過中國「漫畫之父」豐子愷先生的後人授權後精選豐子愷先生創作的關於生命、童趣、童真以及愛與美的童心漫畫,由名師團隊設計的 「豐子愷童心漫畫創意課」。期間,豐子愷外孫楊子耘先生應浙江大學出版社邀請欣然作序。
  • 豐子愷最美茶畫集,清茶一盞亦醉人!
    豐子愷的漫畫,形式介於國畫與漫畫之間,風格簡潔樸素,隱含著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是那種讓人感動的平凡,或是令人落淚的辛酸
  • 唯一一本豐子愷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上海書展...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他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8月16日,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楊子耘,外孫女楊朝嬰做客上海書展,與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外祖父豐子愷,以及《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背後的故事。
  • 讀書藏書 | 看看豐子愷筆下的牛
    豐子愷的這幅《慶豐收》,畫中的小牛憨態可掬,兩朵紅花插在牛頭上,很是可愛。這幅畫創作於1961年,距今正好一個甲子,又是辛丑春來到。豐子愷 牛背安眠好日長耕作罷,閒步晚風前。牛背安眠好,春郊草味鮮。白雲明月任西東白牛常在白雲中,人自無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
  • 豐子愷漫畫日曆2019:願你像個孩子一樣生活
    作家安·蘭德在《源泉》裡寫過一句話:「像個大人一樣生存,像個孩子一樣生活。」在民國時期,有位面目清秀、和藹可親的老人,深悟此道。他是「國漫之祖」,中國式漫畫始於他的筆下。他是民國極富童趣的畫家、藝術大師,每一筆都在用孩童視角勾勒著人間情味。他叫豐子愷,他曾說:「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
  • 豐子愷漫畫集
    豐先生作品流傳極廣, 失散也很多, 就是結集出版的五十餘種畫冊也大多絕跡於市場, 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 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 漫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 就勾畫出一個意境, 比如《人散後, 一鉤新月天如水》 , 幾個茶杯, 一捲簾籠, 是十分心情。
  • 豐子愷漫畫100幅,總有些細節在不經意間觸人心弦
    ——豐子愷民國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老頭。他長相清秀,畫的畫童真童趣,文章也是寫得極其清雅質樸,句句至理。他的漫畫,也如他的心地一樣,善良、溫潤、有趣。他就是豐子愷。阿寶赤膊貓是豐子愷畫裡常出現的角色。據說先是因為孩子們愛貓,豐子愷才養貓,才有寫貓、畫貓,比如《白象》、《阿咪》。
  • 漫畫大師豐子愷的「斜杠人生」
    提起豐子愷,最先想到的便是一幅幅質樸親切、生動幽默的「子愷漫畫」:一壺熱茶,一彎新月,一片山色……豐子愷似乎總能發現生活中最靈動也是最深遠的一幕,讓觀者覺得,能把這場景畫出來的人,一定極可愛。事實上,他確實很可愛,還是一個性情中人,常常讀著讀著詩,便起意要帶家人去詩裡說的這個地方看看,於是孩子跟老師請假,長輩放下手中的活,一家人開開心心去旅行了。
  • 醉在秋季,醉在楓林
    策劃/龔勝軍 出鏡/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 棠心 撰文/邵永涵 拍制/邵永涵一位身著 紅色漢服的少女邁著輕盈腳步 走進這片如夢似幻 層林盡染的紅楓林裡這片紅楓 健壯挺拔 向碧藍蒼穹無限伸展 給人以震撼與感動那極盡「楓情」的滿樹繽紛 燦爛明媚 且不乏矜持柔和
  • 豐子愷:長大後再也無心吃個螃蟹,就兩碗米飯
    一名以漫畫聞名的大師,為何甲子過後卻是文學作品大賣?童年如日出鬱達夫曾點評豐子愷的散文:「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1921年,此時的豐子愷23歲,變賣了祖產,並與姐夫借了400塊東渡日本開展了他短暫的留學生涯,4個月內拉了三冊提琴練習本,幾首輕歌劇曲子,並遇見了竹久夢二的漫畫。竹久夢二的簡筆漫畫,在豐子愷的眼中就像是一首首「無聲的詩」,影響了他一生。
  • 一鉤新月天如水,筆下皆是人間情,漫畫亦可治癒人心
    當你傷心難過的時候,一首溫暖的老歌能帶你走出悲傷的情緒,一桌香氣噴噴的飯菜能夠撫慰你的腸胃,豐子愷的漫畫也可以治癒你的心。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豐子愷的作品恰恰描繪的皆是人間風情。豐子愷的畫畫之路豐子愷小的時候就愛好畫畫。
  • 豐子愷筆下的兒童世界,天真爛漫!
    豐子愷作畫由於「熱愛」和「親近」,我發現了一個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兒童世界。在這裡可以隨心所欲地提出一切願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頂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飛機;眠床裡可以要求生花草,飛蝴蝶,以便遊玩;凳子的腳可以給穿鞋子;房間裡可以築鐵路和火車站;親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來……我深深地理解他們的心理,興奮而認真地作這些畫。
  • 南海裡水百花宴:花不醉人人自醉
    四季流轉,南海裡水花開四季,醉人的花香隨風飄零。裡水人愛花,於是費盡心思將百花收藏在四季之中。在綿長的時光裡,他們將味蕾逐一打開,品味春的嬌媚、夏的熱情、秋的溫婉、冬的繽紛。盛夏時節,行走裏水鎮賢魯島,空氣中滿是誘人的甜香。這香氣,便是裡水人引以為傲的作品。
  • 民國第一貓奴豐子愷:一生寫貓、畫貓,還讓貓咪爬到自己頭上
    豐子愷一生與貓有緣,雖然他自言並不是喜歡貓,只是喜歡畫貓而已,但我們粗略的統計了一下,在他一生寫過與動物有關的散文中,寫貓是最多的。他養貓、畫貓、寫貓外,還收穫了不少讀者送給他的貓,但他也曾因畫貓、寫貓在文革中遭到批鬥。豐子愷養的第一隻貓叫「白象」,因為這隻貓咪渾身雪白,看起來「偉大如象」,故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