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筆下的兒童世界,天真爛漫!

2021-02-19 心視野

這裡快速關注心視野」,

廣受推崇的微信公眾號newshiye

版主個人微信號:newshiye_0624

豐子愷作畫

由於「熱愛」和「親近」,我發現了一個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兒童世界。在這裡可以隨心所欲地提出一切願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頂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飛機;眠床裡可以要求生花草,飛蝴蝶,以便遊玩;凳子的腳可以給穿鞋子;房間裡可以築鐵路和火車站;親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來……

我深深地理解他們的心理,興奮而認真地作這些畫。

——《子愷漫畫選》自序(節選)

做人得有點「童心」

圖文/豐子愷

原本我們初生入世的時候,最初並不提防到這世界是如此狹隘而使人窒息的。

今朝兒童節,散會歸來早。

糖果與豆莢,送給小寶寶,

豆莢自己種,滋味特別好。

我們雖然由兒童變成大人,然而我們這心靈是始終一貫的心靈,即依然是兒時的心靈,只不過經過許久的壓抑,所有的怒放的、熾熱的感情的萌芽,屢被磨折,不敢再發生罷了。這種感情的根,依舊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後的我們的心靈中。這就是「人生的苦悶」根源。

《兒童節即景》

邀請公公列席,祝他返老還童。

我們誰都懷著這苦悶,我們總想發洩這苦悶,以求一次人生的暢快。藝術的境地,就是我們所開闢的、來發洩這生的苦悶的樂園。我們的身體被束縛於現實,匍匐在地上。

兒戲

然而我們在藝術的生活中,可以暫時放下我們的一切壓迫與負擔,解除我們平日處世的苦心,而作真的自己的生活,認識自己的奔放的生命。我們可以瞥見「無限」的姿態,可以體驗人生的崇高、不朽,而發現生的意義與價值了。藝術教育,就是教人以這藝術的生活的。


螞蟻搬家

知識、道德,在人世間固然必要,然倘若缺乏這種藝術的生活,純粹的知識與道德全是枯燥的法則的綱。這綱愈加繁多,人生愈加狹隘。

郎騎竹馬來

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把創作藝術、鑑賞藝術的態度來應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藝術的情味來。倘能因藝術的修養,而得到了夢見這美麗世界的眼睛,我們所見的世界,就處處美麗,我們的生活就處處滋潤了。

衣冠之威

藝術教育就是教人用像作畫、看畫一樣的態度來對世界;換言之,就是教人學做孩子,就是培養小孩子的這點「童心」,使他們長大以後永不泯滅。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種「趣味」。培養童心,就是涵養趣味。

歡樂的恐怖

大人與孩子,分居兩個不同的世界。兒童對於人生自然,另取一種特殊的態度,即對於人生自然的「絕緣」的看法。哲學地考察起來,「絕緣」的正是世界的「真相」,即藝術的世界正是真的世界。

種瓜得瓜

人類最初,天生是和平的、愛的。所以小孩子天生有藝術態度的基礎。


步調一致

世間教育兒童的人,父母、老師,切不可斥兒童的痴呆,切不可把兒童大人化,寧可保留、培養他們的一點痴呆,直到成人以後。因為這痴呆就是童心。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種「趣味」。培養童心,就是涵養趣味。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


鑼鼓響

我所謂培養,就是做父母、做老師的人,應該乘機助長,修正他們的對於事物的看法。要處處離去因襲,不守傳統,不照習慣,而培養其全新的、純潔的「人」的心。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對於世間事物,處處要教他用這個全新的純潔的心來領受,或用這個全新的純潔的心來批判選擇而實行。認識千古大謎的宇宙與人生的,便是這個心。得到人生的最高愉悅的,便是這個心,赤子之心。

臨水種桃知有意,一株當作兩株看。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謂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來的心,這心是從世外帶來的,不是經過這世間的造作後的心。

田翁爛醉身如舞,兩個兒童策上船。

明言之,就是要培養孩子的純潔無疵、天真爛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後,「不為物誘」,能主動地觀察世間,矯正世間,不致被動地盲從這世間已成的習慣,而被世間結成的羅網所羈絆。

破碎的心

常人撫育孩子,到了漸漸成長,漸漸脫去其痴呆的童心而成為大人模樣的時代,父母往往喜慰,實則這是最可悲哀的現狀!因為這是盡行放失其赤子之心,而為現世的奴隸了。

更多豐子愷兒童漫畫欣賞:


妹妹新娘子

弟弟新官人

姐姐做媒人

爸爸回來了


歸來報明主  恢復舊神州

好問的學生


畫廊東畔綠窗西,鬥草尋花又捉迷。

揮毫


獰笑

今年幾歲?


兩小無嫌猜


兩小無嫌猜


努力惜春華


弟弟莫教婆婆抱,同到前村去踏青。


繁紅一樹花千朵,無限生機在此根。


老牛亦是知音者,橫笛聲中緩步行。


看戲

春風楊柳唱歌聲

柳蔭溫課


兒童未解供耕織,也傍牆陰學種瓜。


天高地回縱爾去,莫再貪啄籬下粟。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


我到過十三省……


燕子沒有手 自己會做窩

街泥又銜草 全不怕辛苦


街泥帶得落花歸


夏雲多奇峰

折得荷花渾忘卻,空將荷花蓋頭歸。


最難忘那「奶奶的吻」

哥哥穿嫌短,弟弟穿嫌長,媽媽刀尺忙。


阿婆三五少年時


暴殄天物聖所哀


春風楊柳唱歌聲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東風浩蕩  扶搖直上

西風梨棗山園 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 老夫靜處閒看。


樹上掛飛機,缸裡開輪船,地上拉汽車,

我與小夥伴們都是海陸空總司令。


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

旭日東升萬疊金

舊時王謝堂前燕

草草杯盤供語笑,昏昏燈火話平生。

種瓜得瓜,吃瓜得燈。


雀巢可俯而窺


手倦拋書午夢長

提攜


庭前生青草  楊柳掛長條

新鮮空氣裡  功課溫得好

簡單的喜悅繫心視野旗下微信公眾號。

簡單的喜悅(ID:simple-xiyue)

長按下圖二維碼,即可關注



簡單的喜悅

微信號:simple-xiyue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  在這裡分享, 勇敢和堅持,會遇到愛和喜悅

相關焦點

  • 名家筆下的兒童,天真爛漫!誰還忍心傷害?
    我們在此也不做過多沒有根據的猜測,從古今中外的書畫作品中看看名家筆下的兒童,天真爛漫!誰還忍心傷害?首先看看中國第一位熱情、主動地為孩子們畫漫畫的藝術家豐子愷的作品:豐子愷與兒童豐子愷以兒童為題材創作了不少繪畫作品。他一生總共畫了4000多幅漫畫(不含教科書插圖等),其中接近一半是兒童題材。
  • 豐子愷漫畫欣賞
    1975年秋,"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病逝,距今已有40周年。作為遊藝於美術、音樂、文學、教育、宗教、社團多個領域的博雅文化人,豐子愷一生中的一百八十餘部著作長期貫穿著兩大突出特徵,一個是童心童趣的氣氛,一個是自然情境的流露。豐子愷早年曾師從李叔同,師徒二人在佛教文化與日本經驗的基礎之上,探尋並發揚了一種非政治的東方主義價值,達成了走向"兒童感"的創作共識。故而豐子愷筆下人物無論年齡大小均似有淳樸童心,既排斥基於欲望的倫理,亦反對過分抒情對日常生活的撕裂。
  • 豐子愷:長大後再也無心吃個螃蟹,就兩碗米飯
    其中文學小說第一名是美國新晉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第二名是劉慈欣的《三體》,第三的豐子愷先生的《萬般滋味,都是生活》。豐子愷先生被譽為「中國漫畫鼻祖」「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是20世紀中國藝壇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級人物。
  • 豐子愷:學會藝術的生活
    我們雖然由兒童變成大人,然而我們這心靈是始終一貫的心靈,即依然是兒時的心靈,只不過經過許久的壓抑,所有的怒放的、熾熱的感情的萌芽,屢被磨折,不敢再發生罷了。這種感情的根,依舊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後的我們的心靈中。這就是「人生的苦悶」根源。我們誰都懷著這苦悶,我們總想發洩這苦悶,以求一次人生的暢快。
  • 大師豐子愷的童心和率真,對人忠誠熱情,對事專注純粹!
    在大師豐子愷的眼中,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他曾經在文章裡寫過: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而他膝下的一群兒女,這世間與他因緣最深的幾個兒童,在他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 讀書藏書 | 看看豐子愷筆下的牛
    豐子愷的這幅《慶豐收》,畫中的小牛憨態可掬,兩朵紅花插在牛頭上,很是可愛。這幅畫創作於1961年,距今正好一個甲子,又是辛丑春來到。年豐牛亦樂,隨意過前村看豐子愷的畫,總覺得很親切很感動,尋常的生活,兒童嬉戲,大人們的談笑,山川日月,倍覺可親。這是逝去的歲月,像極了小時候的日子,無憂無慮,充滿趣味。
  • 中國現代畫家豐子愷作品欣賞,這個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豐子愷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 豐子愷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怍於人,無懼於鬼,這樣,人生 —豐子愷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他把初心印在了畫上,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 豐子愷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時間」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沒有抬起頭,來望望這急流的,前後的光景的能力 —豐子愷母愛
  • 當春天遇上豐子愷……
    春天是一年的初始, 當下桐鄉正處於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復工復產的關鍵期,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裡, 正如豐子愷先生的畫作 《好花時節不閒身》,
  • 豐子愷的文人抒情漫畫與貓的不解之緣
    此外,豐子愷先生還受陳師曾先生人物畫的影響,漫畫人物意筆勾描,注重神韻,紀實性很強。他的漫畫創作始於20世紀20年代,主要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是描寫古詩詞時代,第二是描寫兒童相時代,第三是描寫社會相時代,第四是描寫自然相時代。早期漫畫作品多取自現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特別喜愛取材兒童題材。他的漫畫風格簡易樸實、意境雋永含蓄,是溝通文學與繪畫的一座橋梁。
  • 豐子愷漫畫100幅,總有些細節在不經意間觸人心弦
    勞動節特刊的讀者不是勞動者讓人印象最深的也許是豐子愷的兒童畫。人們常贊他有童心,我卻覺得那其實是因為豐子愷蹲了下來,用和孩子一樣的視角看世界,也贏得了孩童世界的鑰匙。解放就算是再無聊的訪客,在豐子愷筆下,卻是一個能任貓貓趴在頭上卻毫不生氣的可愛之人。
  • 豐子愷漫畫日曆2019:願你像個孩子一樣生活
    他是「國漫之祖」,中國式漫畫始於他的筆下。他是民國極富童趣的畫家、藝術大師,每一筆都在用孩童視角勾勒著人間情味。他叫豐子愷,他曾說:「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意思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 上海書展|豐子愷目前唯一原版彩色漫畫精粹集出版
    俞平伯先生曾評價豐子愷的漫畫作品:「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豐子愷的畫和文章,近些年在年輕人群體中深受歡迎。
  • 像豐子愷一樣,把一顆童心貫穿生命的始終
    即便我們早已是成年人,甚至已步入中年,但豐子愷筆下栩栩如生、天真爛漫的孩童心性總能讓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被觸動。你我可能都再也回不到自己的童年時光,但我們卻可以用一個守護者的身份,學豐子愷的樣子,發現孩子的稚嫩和純真,然後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守護這份孩子氣。我們也可以學豐子愷一樣,找到自己身上最初的樣子,並保持這份童心,發現生活的美。
  • 豐子愷漫畫集
    豐先生作品流傳極廣, 失散也很多, 就是結集出版的五十餘種畫冊也大多絕跡於市場, 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 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 漫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 就勾畫出一個意境, 比如《人散後, 一鉤新月天如水》 , 幾個茶杯, 一捲簾籠, 是十分心情。
  • 豐子愷:「不要臉」的畫風,讓豐子愷收穫了大量的粉絲,愛了愛了
    是的,那個不辭辛勞救了一隻雞的老人就是豐子愷。豐子愷一生有四位良友:煙、酒、茶和唱機。可以說,酒是豐子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豐富了他的生活,為他的創作帶來諸多靈感與激情,在人生低谷時,也是酒,撫慰了豐子愷的心。豐子愷嗜酒,但從不喝醉,他追求的是一種情調與趣味。
  • 上海書展|《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脈脈溫情,悲憫純仁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他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繪畫作品有:《子愷漫畫》(1925年文學周報社出版)《子愷畫集》(1927年開明書店出版)《護生畫集》等。《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收入212幅原版豐子愷彩色畫作,分為稚子兒童、民間都市、古詩新畫、護生護心四個部分,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本豐子愷彩色漫畫集。
  • 走近大師——豐子愷漫畫
    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 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 六歲,在父親的私塾中讀書名豐潤。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漫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比如《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幾個茶杯,一捲簾櫳,便是十分心情。豐先生的許多漫畫,都是以兒童作為題材的,例如《阿寶赤膊》, 《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和《會議》。讀豐先生的兒童漫畫,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什麼時候,我們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欺詐,少一些執著,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 豐子愷: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
    豐子愷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兒女》,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他俯下身子與兒童打成一片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兒童崇拜、兒童至上的人生觀。這篇散文創作於1928年,豐子愷時年30歲,膝下已有四個孩子。他在文中結尾動情地寫到:「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人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兒童,他們在我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 唯一一本豐子愷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上海書展...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他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8月16日,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楊子耘,外孫女楊朝嬰做客上海書展,與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外祖父豐子愷,以及《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背後的故事。
  • 轉載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選結果揭曉,《喀噠喀噠喀噠》奪首獎
    繪者︰林小杯,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榮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 本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於2015年1月1日開始徵獎,2月28日截止,參選作品來自兩岸三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全部均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間初版的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初審評委先從196份參賽作品中,根據所擬定評審標準:主題、情節、概念、角色、場景、氛圍等方面都能與文圖搭配出色,內容與形式適合3至12歲的兒童閱讀,挑選出34本入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