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煙臺市商務局搶抓中韓自貿區建設機遇,全面深化對韓經貿合作;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實現企業走出去的新跨越,在對外開放、商貿流通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4日,市商務局推出煙臺商務十大新聞,中韓產業園、「一帶一路」、電子商務等入選。
一、中韓(煙臺)產業園上升為中韓兩國共建產業園區,開啟對韓合作新篇章
中韓(煙臺)產業園上升為中韓兩國共建產業園,並納入中韓自貿協定框架,形成兩國副部級合作機制、省聯席會議制度、市工作領導小組三級聯動工作推進體系。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支持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的若干意見》。市政府與韓國新萬金開發廳籤署合作協議。華安國際·韓國城、綠葉鮑巴斯康復醫院等一批項目籤約或落地。
二、招大引強成果豐碩,利用外資量質齊升
煙臺與香港招商局籤署健康醫療產業基金合作備忘錄,與日本瑞穗銀行、三菱電機、韓國韓華集團、韓國醫療器械工業協同組合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與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市、德國朗根市、韓國群山市等國外政府達成經濟合作關係。新設千萬美元以上項目48個,其中過億美元項目4個。10家世界500強企業投(增)資設立奧斯多仁汽車配件、日世食品、出光清潔能源等12家外資企業,其中韓華集團首次在山東投資。漢和食品公司在英國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在英國上市的中國水產品公司。
三、注重轉變發展方式,外貿轉調步伐明顯加快
啟動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申報工作,積極籌建市服務外包協會,預計全年全市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5.1億美元,增長45.7%。煙臺三站批發交易市場被認定為省級內外貿結合商品市場,朗越國際儲運、萊州宇通貿易、森澤國際物流等3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數量居全省首位。龍口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通過省級認定,全市省級出口基地達到25個,位居全省第一。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在煙臺設立首個韓國農食品銷售展館,全省首家進境商品保稅直銷項目落戶長島,波蘭中國城「煙臺商城」項目與波方籤署合作意向。
四、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實現新跨越
萬華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等16個境外投資項目進入商務部優先支持項目和省優先推進項目,32家煙臺企業實現首次對外投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73家企業在66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設立425個項目。煙建集團、煙臺國際再次入選「全球承包商250強」和「國際承包商250強」。1-11月,全市境外中方協議投資額8.4億美元,增長46.2%;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6.4億美元,增長13%,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項目15個,中方協議投資額1.7億美元,增長50%;承包工程項目18個,完成營業額3.3億美元,增長90.1%。
五、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園區載體功能日益增強
龍口、萊州、蓬萊、萊山、牟平經濟開發區等5家開發區進入2014年全省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前30強,是全省進入第一檔最多的市。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示範單位驗收。招遠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龍口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方案獲省聯席會議通過。煙臺保稅港區成功複製實施上海等四大自貿試驗區「選擇性徵稅」、「原產地管理改革」等15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積極參與山東自貿試驗區申建工作,上報了煙臺片區方案。
六、電子商務持續發力,進入全方位、立體化發展新階段
煙臺電子商務產業園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山東捷瑞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電子商務示範企業,萊陽市入選全省首批電子商務示範縣,保稅港區西區成為全省首批跨境電商園區,捷瑞、鼎真2家企業入選全省首批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直購進口試點正式啟動,成為全省第2個開通直購進口的城市。棲霞市、福山區、萊陽市與阿里巴巴籤約「千縣萬村」工程,試點數量居全省第一。預計全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126.1億元,增長35.8%,其中網絡零售額358.3億元,增長56.8%。
七、大力實施商業模式創新,激發創新創業發展活力
推動出臺《煙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大力開展商業模式創新的意見》,從創新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新型貿易業態、構建現代商貿物流體系、變革傳統銷售服務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拓寬創新應用行業領域、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七個方面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制定了全市商業模式創新考核辦法,市政府將其納入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作為「三考核兩上榜」的重要內容,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八、完成肉菜流通追溯體系一期工程建設,溯源機制初步構建
煙臺市肉菜流通追溯微信公眾平臺啟用,開設智慧型手機、熱線電話、網際網路等在線查詢窗口。截至目前,城市平臺及屠宰廠等7個子系統已完成安裝調試並投入聯網運行,1處大型批發市場、5個機械化屠宰廠、12個商場超市、4個農貿市場、20個中小學團體採購單位、8家肉菜配送企業的追溯子系統與城市平臺實現了數據對接,初步實現肉菜來源可溯、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九、完善城鄉市場體系,健全商品流通網絡
《煙臺市區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014-2020)》通過市規委會審議並組織實施。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加快建設,目前全市網點覆蓋率達到45%,社會物流總費用佔市轄區GDP比重降低到15.5%。煙臺農產品流通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有效整合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信息,完善信息採集、處理、查詢、發布、產銷對接和物流調運等功能,實現農產品銷售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十、商務惠民工程紮實推進,人民群眾得到更大實惠
組織「迎新春歡樂購物節」、「消費促進年」等活動,全市635戶經營單位參與開展了豐富新穎的消費促進活動,其中1個主題活動被列入全省重點推進項目。弘揚「中國魯菜之都」品牌,組織開展魯菜「五名認定」、「美食山東之齊魯名吃」等活動。完善便民惠民服務體系,全年新建平價熟肉連鎖店50個、平價蔬菜連鎖超市10個、放心早餐網點50個。紮實推進養老服務產業化試點工作,推動成立首期規模20億元的山東健康養老服務基金,並爭取中央追加扶持資金3億元。姚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