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宮本武藏》
豆瓣評分:7.4
導演: 兼崎涼介
編劇: 吉川英治 / 佐藤嗣麻子
主演: 木村拓哉 / 香川照之 / 真木陽子 / 中谷美紀 / 夏帆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古裝
首播: 2014-03-15(日本)
集數: 2
又名: Miyamoto Musashi
《宮本武藏》是江戶時代初期的劍術家、兵法家、藝術家,為二天一流劍道的始祖,以「二刀流」劍術聞名於世。比起索隆來說,少了嘴上的一把刀,但比多數劍客都多一把。宮本武藏有本很出名的兵法書名叫《五輪書》,裡面記述了他的刀法,修行之道。
他一生追求武道巔峰,也有稱他為劍聖的。最開始知道宮本武藏,不是因為電影,是因為《五輪書》,當時這本書和《孫子兵法》《戰爭論》並列在一起,合稱為三大兵法奇書,後兩者知名度高很多,畢竟是戰略相關,且傳世很久,《五輪書》則偏向於決鬥,雖然其間有關於戰略的思考,總體來說偏弱,更多的是寫戰術層面的東西。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宮本武藏的經歷,在五輪書前言中,他說自己「輾轉各國,不斷與各派劍客比試,共決六十餘次,一次都沒有輸過。這是發生在我十三歲至二十八九歲之間的事情。」
從自述來看,他一生戰鬥多次,未嘗一敗,這相當於是爽文開局了,後來年齡增長,他不再與人比試,而是不斷專研兵法,劍術,最後著出傳世之書《五輪書》,在西方成為和《孫子兵法》《戰爭論》一樣的商業人士必讀書。
電影中的宮本武藏則是另外一個樣子,雖然木村拓哉確實帥,演技也還行,但故事情節實在是不符合常理,早期的宮本武藏好像是一個殺人不眨眼,功夫差,卻相當自信的油膩男人,後來被抓住,坐了幾年牢之後,突然醒悟,出門要成為劍聖,揚名天下。這樣的心裡轉變,簡直是難以理解。
另一方面,對宮本武藏如何練習,如何精進自己的劍術描述太少,在五輪書中,他講到了自己如何使用太刀,如何練習二刀流。並且講述了他的技巧,甚至被一些人稱為流氓打法,即用盡一切方法取勝,在宮本武藏看來,決鬥並不是只是所謂的比賽,論點數,而是真正的生死決鬥,尤其是戰場之上,所以他會使用一切策略,方法,幫助自己取勝,以至於有的人認為宮本武藏是耍小聰明,陰險取勝。當然,這樣的看法並沒有問題,但關鍵是他一生60多場決鬥,未嘗一敗,必然不是因為小聰明,或者陰人技術強。
從他的書中可以看到,他特別擅長反思自己,並且刻苦練習,思考自己的劍法和戰術。這樣的人,只要加上實踐,必然不會只是誇誇其談,一定有真正的硬實力。
最後用《五輪書》中最後一章空之捲來作為結束:
空之卷是對「二天一流」兵法的總結。「空」是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一種無知無覺,空無一切的「空明」境界。
我所說的「空」不是絕對的虛空。在實際中,絕對的虛空無物是一種不存在的狀態。我所說的「空」是一種心中無物,但洞察一切的狀態。
很多人認為,自己所不知道的就是「空」,其實並非如此。「空」的境界是一種大澄明,並不是眾人所理解中的一團迷霧似的混亂狀態。就像我們不能把不懂兵法的人所具有的狀態叫做「空」一樣。眾人心目中的「空」只能叫做迷茫和困惑,不是我所說的「空明」境界。
一名武士要想達到「空」的境界,必須正確的理解兵法,每日刻苦練習,漸漸排除內心困惑,直到有一天心中一片澄明。修煉到這個境界後,人的心智和意志力都會飛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目光就會像一把火炬一樣,洞悉世間一切事物,從此,心中不再有陰霾和黑暗,內心一片清明。
學習兵法同修煉佛法或歷練世事一樣,在到達終點之前,總以為自己所體驗的和所認知的都是最好、最正確的。但一旦到達了最高境界,再回過頭來,以天地之心來審視我們的靈魂,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和膚淺了。
行天地之大道就是要行直道,也就是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只有這樣才能掃除內心的陰霾,清楚無誤地看清世間萬物——這就是「空」的境界。
在「大徹大悟」的空明境界下,內心的善驅逐了所有的惡,空明澄澈的內心世界中自然而然地綻放出三朵美麗的奇葩——智慧、真理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