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讀者發來私信對我說:
「看了你的很多文章,寫得很好,可代表的永遠不是我們這個階層。我們沒有那麼多錢,不懂房子的金融屬性,也不懂人口紅利對房價的影響。我們只想在城市裡買套房子有個住的地方,可在無數個城市間漂泊流離半輩子,最後卻發現大城市留不下,老家回不去,我們成了城市間的流浪者。」
我聽了深以為然,因為我也有很多這樣的老鄉,只知低頭幹活,不知抬頭看路,待到他們幡然醒悟時,只宛若漂泊在半空中疲憊的鷹,上不去、下不來,一輩子很可能就這麼蹉跎而過。
時也,命也,能不能抓住「時」,決定了你這輩子的「命」!
本文即為這些漂泊在城市裡的打工者而寫,寫的難聽,道理不假,願共享。
01
曾經的機會一瞬而逝
山東人故土難離,除非生計所迫。
以前的闖關東是這樣,始於1990年代末的農民工外出潮也是這樣。山東人多,能吃苦,去了東北就把東北變成了「大糧倉」,去了大城市就把大城市建設的雄偉、輝煌。
山東人念家、傳統,年初離家,年終回家,在大城市掙到了錢,就回老家蓋新房子,在外邊風雨無阻只為了家人住的舒服、有面子,這是每一位山東男人的責任擔當。
山東打工者,很少有把掙到的錢用於在大城市買房或做生意的。山東打工者把大城市作為掙錢的驛站,山東打工者和大城市互為掙錢的工具,卻鮮有交集。
先有溫州,後有東北,就是沒有山東的炒房客。
每一次過年回老家,都會聽到叔伯兄弟向我感慨:我曾經在某某城市打工時,那裡的房價才幾千塊錢。我要是那時候買幾套房子,現在就發了。
假如時間回到那時候,我敢說你還是不會買房。人的固有圈子和固有思維很要命,你即使在大城市為人家蓋一萬套房子,也不會去買一套房子。
現在大學生不一定有農民工掙錢多,大學生為了面子也好,為了需求也好,去了一個城市總要使勁融入這個城市的圈子裡,買房子、娶媳婦、生孩子,總會自然的向圈子裡看齊。
農民工掙得不少,又省吃儉用,但把掙到的錢都運回了老家,蓋了新房子,榮耀了一陣子。房子變舊了、落伍了,變得一文不值了,就扒了重新蓋。農民工一年一年掙到的錢,就這樣埋到了地下,撒向了空中。
寫到這裡,我絕無貶低農民工的意思,伴隨著一個個房子的倒下與蓋起,一輩輩的農民就這樣延續下去。上面說過,這是山東男人的責任擔當,也是圈子使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投資者。
當農民工辛苦掙到的錢隨著倒下的房子灰飛煙滅時,大城市的房價卻像離弦的箭一樣一發不可收拾,這才有了上面那些叔伯兄弟的感慨。
同樣是房子,一個一文不值到倒下重蓋,一個貴到令人仰止,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和階層就這樣分開了。
這沒有誰對誰錯的關係,你把一個大學生放在農民工堆裡,他一樣不會買房。唯有跳出原來的固有圈子和固有思維,才會變得不一樣。
02
機會又來了,又走了
這位向我抱怨的讀者可能沒有想到,那些年曾經在大城市的機會會在老家小縣城重遇。不幸的是,大城市的教訓也在老家小縣城重新上演。
2010年時,我穿走在山東的縣城時,兩邊看到的還是多層樓房+平房的格局,遠沒有現在的一些鎮看的上檔次。
大約2014年、2015年時,伴隨著大城市房地產走向下半場,以及城改等因素,房地產開始向小城市、小縣城大舉進軍。對於我這種每年回一次老家的人來說,老家縣城的高樓大廈幾乎是一夜之間建成的。
當房地產出現在小城市、小縣城時,那些曾經在大城市見識過房價漲勢的人仍是選擇了對它視而不見。
在大城市打工的他們,掙的錢比以前更多了,卻依然選擇讓辛苦掙來的錢放在那裡吃灰,或者繼續翻蓋、加高村裡的房子,以求面子過得去。
當小縣城房價漲到五六千、小城市漲到一萬左右時,當買房的親戚們向他們炫耀房子漲價時,他們又幡然醒悟,可機會已經又一次過去。
向我抱怨的那位讀者就是這樣一次次錯過買房的時機,當他想要買房時,卻發現在大城市買不起,回老家小縣城也買不起,在無數個城市間漂泊流離半輩子,最終成了城市間的流浪者。
最關鍵的是,他最終還沒剩下多少錢。隨著存錢的貶值,村裡房子的老化,年齡的增長,希望慢慢轉移到了下一輩。
時也,命也,能不能抓住「時」,真的決定了人這輩子的「命」!
03
今時不同往日
這位讀者最後問了我一個問題:我該怎麼辦。
他想向親戚湊點錢付首付在縣城買一套房子,問我行不行。我對他說,你曾經沒有抓住機會,現在卻可能進入一個無底洞。
我在《我不小心捅破了山東樓市的這層窗戶紙!》一文中曾經寫過:
房價漲跌有區塊輪動現象,無論漲跌都是從大城市向小城市輪動。山東的大城市濟南、青島房價在2016-2017年上漲很多,甚至2018年還在上漲,然後就等來了2018年到現在長達兩年多的降價期。
山東省內別的城市,包括所有小縣城,房價上漲時間比濟南、青島晚,房價下跌時間也會比濟南、青島晚,但「房價下跌」不是不來,而是在等待時間。
在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階段,以及中心城市化的發展格局情況下,人口、資金正加快向大城市流入。
濟南、青島的房價現在下跌的猛,之後還有回升的時候;其他城市可能就會一直無盡頭的陰跌或滯漲下去,這將是現在在小城市、小縣城入市買房者的磨難。
曾經的機會找不回來,現在也不能瞎找機會。
現在還想要靠房產增值,只有一個路子可選,那就是去大城市,即使是大城市的郊區。
樓市的下一個階段,將不是本地人來支撐房價,而是靠人口、資金的遷徙。曾經沒有人口流入的小縣城,靠意念、靠拆遷、靠賣地就能實現房價上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也過去了,房價在城市間已經分化,房子越來越像一個有漲有跌、有賺有賠的商品。
此時,濟南、青島郊區的房價已經和其他小城市、小縣城相差無幾,於這位讀者一樣的城市打工者來說,若還想在房子上搏一搏,唯有大城市可選。
有人對我一直反對在小城市買房有意見,我只能說這是我的本意,我就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我是這樣說的。
言盡於此,只盼餘生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