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翻譯公司之日語中的漢字趣談

2021-01-11 道壹翻譯

眾所周知,日語中有很多漢字(繁體字),我們在日常中雖然聽不懂日語,但在看一些文字性的東西,例如說明書、廣告、視頻字幕時,稍加猜測,也能通過其中的漢字了解大概的內容。不過,有些時候,雖然日語裡的一些漢字和它們在中文裡的樣子一模一樣,但含義卻大相逕庭,所以,不要被它們的表象迷惑哦,它們的真實意思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

邪魔 (じゃま)

中文:妖魔鬼怪,邪惡的魔物

日文:打擾;妨礙;幹擾

例句「お邪魔します」「打擾了」

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

中文: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

日文:沒關係

例句「大丈夫だよ,心配ないさ。」「沒事的,不用擔心。」

真面目(まじめ)

中文:真實的面目

日文:認真,誠實

例句「真面目な人」「認真的人」

愛人(あいじん)

中文:合法丈夫妻子的稱呼

日文:情人

例句「愛人ができた」「有了情人」

用心(ようじん)

中文: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專心。

日文:小心;警惕;留神

例句「季節の変り目は用心しないと風邪をひく。」 「季節交替之際,如果不注意,容易傷風感冒。」

大家(おおや)

中文:大家,代指一定範圍內所有的人

日文:房東

例句「大家さんに部屋代を払う」「向房東交房租」

小人(こびと)

中文:人格卑下的人

日文:小矮人

例句「白雪姫と七人の小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勉強(べんきょう)

中文:能力不足而強為之;盡力而為

日文:學習

例句「日本語を勉強する」「學習日語」

湯(ゆ)

中文:喝的湯

日文:熱水;洗澡水;溫泉

例句「いい湯だ。」「(這個)洗澡水正好。」

手紙(テガミ)

中文:廁紙、衛生紙

日文:信

例句「手紙を受け取る」「收信」

相關焦點

  • 日語漢字和語感對翻譯的影響,初學者要知道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有網友認為:中日在語系上相對來說比較接近,而且日本在文化上也繼承了中國的部分,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中文翻譯者相較於英文翻譯者更有優勢。但是實際上日文的語系一直沒有定論,語言學界也沒有公認的看法。
  • 怎麼才能勝任日語翻譯工作呢?日語翻譯公司有話說
    在中日交流不斷深化的當下,日語翻譯的需求開始急劇增長,正因為如此,有不少人開始選擇日語翻譯這一職業,但在日語翻譯公司看來,想要勝任日語翻譯一職,並沒有想像中得那麼簡單,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大量的實踐才行。 首先,日語翻譯公司認為必須要練好基本功。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 壹讀百科
    這是因為日語中有很多漢字詞,且這些漢字詞很多都和漢字的字形字義一樣。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日語中有很多漢字詞,但人家不是漢語,不是漢語,不是漢語!人家叫日語。那為什麼日語中有如此多的漢字詞呢?因為日本文字根本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 道壹日語翻譯公司譯員做使用說明書翻譯日語翻譯中文對照示例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道壹日語翻譯公司譯員做使用說明書翻譯日語翻譯中文對照示例文章,道壹翻譯張老師個人感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道壹譯員做使用說明書翻譯日語翻譯中文對照示例:注意書き安全對策容器を密閉しておくこと。全ての安全注意を読み理解するまで取り扱わないこと。
  • 翻譯鄧麗君日語歌詞
    由於鄧麗君演唱過二百多首日語歌曲,遇到發布日語歌曲時候,有一個繁瑣的工作環節,就是我需要把日語歌詞翻譯成中文。我完全不懂日語,即使是日語裡使用的漢字,我也是既不知道含義也不知道讀音。  日語只有一個字我知道讀音,但是也不知道意思,這個字就是「あ」。這個字的讀音與漢語「啊」同音。意思我估計也和漢語的「啊」一樣。這個日語字也不是我學來的,是在歌詞裡出現的頻率太高,我感覺出來的。
  • 不會日語,也能看懂日文裡的漢字,真是這樣嗎?
    》,以地名、人名、新生事物中的漢字等眾多生動有趣的案例,書寫關於日本漢字的故事,分析它們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展現日本文化的獨特魅力。著有《東亞的時間——歲時文化的比較研究》,發表《漢字背後的東亞史》等。孫建軍北京大學日語系副教授。主攻中日近代詞彙交流史、在華西方傳教士與現代漢語詞彙的生成與演變。著有《近代日語的起源——幕末明治初期創製的新漢語詞彙》《綜合日語》等。
  •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2020-11-18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在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
  • 枳非橘:跳出日語漢字的文化圈套
    中國的親日派和哈日族例來為日本人使用漢字而高興,仿佛自己的文化價值得到東洋大爺的肯定自身的價值也得到了提高似的;更有甚者,再附會上徐福東渡的近於神話的傳說,硬說我們華人和倭人同文同種。同時,我還要在此倡議廣大華人要跳出日語漢字的文化的圈套。不知大家看到「靖國神社」和「天皇」等詞彙如何想?我看到這些用日語漢字詞彙,覺得發明和使用漢字的華人如果照搬著用是「自如圈套」。我不懂日語,但我看到漢字被日本人這樣用感到的是對中國文化的褻瀆。不知大家想過在中文中什麼叫「靖國」,什麼叫「神」?以及所謂的「天皇」和中國的「天子」有什麼關係沒?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前不久在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日語N1籤約保過班裡,接到一位初級日語學習小夥伴的題問:為啥這日語中又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日本人自己不會混麼?有簡體字有翻譯題還有假名!Ⅰ 日語中漢字的由來首先說到日本漢字,也就是日文中的漢字(かんじ),目前比較公認的一個說法是從公元7世紀左右,隋唐使將佛教文化以及漢字帶入了日本開始,由於當時日本的經書主要是以中國漢字經文為主,所以讀音也是中文的漢字發音。隨後日本開始有一種在中文文中插入一些助詞方便理解的形式開始發展起來,也被稱為「漢文」。
  • 日語翻譯需要注意什麼?這4點要知道
    大家都知道日語是在各方面都比較嚴謹的民族,要注意的區塊也相對較多,更要注意文法習慣和翻譯技巧,就拿中日翻譯來說,雖然日語和中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但是在實際表達習慣上還是有不少區別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01|句子的結構不一樣在漢語中動詞在前,名詞在後,就像是中文中的「讀書」,「讀」是動詞,「書」是名詞,而在日語中,我們看到它會被寫作「本を読む.読書をする」
  • 日語學習|日語中的平、片假名,究竟是指什麼?
    學習日語時,我們知道首先接觸到的部分就是50音,不過其中會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使得不少學習者在學習之初經常搞混。想必不少人肯定有好奇過那既然發音一樣,為什麼還要來這麼一出? 其實,早先的日本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只有口語。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到古代中國和日本的那種深刻的文化交流,從學習日語當中也可以複習我們古代的文言文。
  • 盤點日語中那些一不留神就會寫錯的漢字
    今天老師想聊一聊日語中那些長得非常相似的漢字。中文裡就有許多相似的漢字,比如「日」和「曰」,「己」和「已」,一不留神就會看錯、寫錯。日語裡也是這樣,特別是有些他們獨創的漢字,乍看上去跟中文一樣,其實是另一個字。
  • 日語閱讀之旅,從日語童話開始
    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離不開聽說讀寫,這四個方向缺一不可,一般來說,作為應試教育體系下的我們,無論是英語還是日語,讀和寫都是我們相對來說比較擅長的部分,而說和聽來說會相對薄弱,第一是沒有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沒有說日語的場景,所以很難有所起色。
  • 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伴隨著此後倭人對華夏文明學習的漸漸深入,「倭人」對漢字的理解也日臻加深,他們終於明白「倭」通「矮」字,明擺著自己就是小矮人嘛,除此之外日本人認為「倭」引申之意有猥瑣、低等等之意。明白了漢字高深的意境後,「倭國」君民自然不願意再被人稱之為「倭人」了。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都代表什麼?
    這兩個漢字看著眼熟,實際上跟這個詞的真正含義一點不沾邊。「面倒」是「麻煩」的意思。日語中有很多漢字詞,都是這樣的。我們中國人往往仗著自己會漢字就一頓瞎猜,自以為八九不離十,實際上常常謬之千裡。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忽悠人的漢字詞。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需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日語的五十音圖演變史。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日語中的平假名本身就是一些中文字的草體書寫而平假名毫無疑問都是我們使用的一些偏旁部首一直對這個問題也帶有極大好奇的我問了下我的日本籍日語老師,他的正統回答也是網上能夠隨意找到的關於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敘述,但是我相信很多沒有學習過日語的普通讀者都不想,也看不太懂那些過於複雜的表達。
  • 想要做好日語翻譯需要注意什麼?知行翻譯:要注意這3個方面
    在中日來往過程中,語言成為最大的溝通障礙。有人說,日語和古漢語有很深的淵源,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在唐朝時期,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但是在知行翻譯看來,日語和現代漢語之間仍舊存在很深的語言差異,而如今日語翻譯在中日兩國交流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