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很多市民都習慣在網上買東西,有買生活用品的,有買服裝鞋帽的,也有買家具家電的,買藥您試過嗎?
近日,長沙的王姐從朋友那裡得知,網上有一款「神藥」可以治病,本著治好病的心態,她購買了該款藥。沒成想,使用後,她的肚子越來越痛,發燒、嘔吐、腹瀉,最後只能就醫,進行手術治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起看一看吧。
本報記者梅玫通訊員範幸長沙報導
目前,網購平臺上有一款打著「包治婦科百病」旗號的凝膠類產品,賣家表示:「各類婦科病統統能搞定,價格不要999元,也不要99元,只要70元就能帶回家。」經查實,該產品並不屬於真正具備療效的「國藥準字號」藥品。
長沙一女子就因輕信網絡上的「靈藥」,錯過最佳就醫時間,最後只能躺上手術臺。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範幸提醒:在診斷不明時,從網購平臺購買藥物使用,可能會延誤病情。
案例
在朋友的推薦下網購婦科藥
十一月初,長沙四十多歲的女性王姐(化名)腹痛難忍來到長沙市婦幼保健院,檢查後發現左側輸卵管有一個直徑10cm大的膿腫,而且盆腔內有大量積液。
王姐表示,最開始因為外陰瘙癢、下腹痛本來想去醫院就診,身邊有個朋友告訴她,網上有一款婦科藥療效很好,用了之後不癢也不痛。在朋友的推薦下,王姐使用了該藥物,最初兩天外陰確實不癢了,但是肚子越來越痛,後期還發燒、嘔吐、腹瀉,最後只能就醫,通過手術治療。
範幸表示,如果王姐最開始發病時就及時就診治療,很可能不需要手術。範幸提醒,女性應正確認識及重視婦科疾病,不過分害怕,不過度治療,及時就診,規範治療。
範幸說:「千萬不要相信有什麼神藥可以包治百病。藥的效果再好,如果沒有對症下藥,或者使用方法錯誤、劑量錯誤,那就無效,甚至有可能變成毒藥。」「如果在診斷不明時去網購平臺購買藥物,只會延誤病情,使用不當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如果碰上不良商家,網購的藥品的批准文號還可能是虛假的,甚至藥物也可能過期了。」
目前,有一部分人潛意識裡總是將「婦科疾病」與「私生活混亂」畫上等號。事實上,除了性行為以外,婦科疾病與女性的生理結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女性的陰道與尿道、肛門毗鄰,局部潮溼,易受汙染。外陰陰道是分娩、宮腔操作的必經之道,容易受到損傷及外界病原體的感染,當人體局部抵抗力下降,就容易患婦科疾病。
「有一部分女性過分講究衛生,自行購買清洗液過分衝洗,會破壞陰道本身的酸鹼平衡環境,破壞陰道自身的防禦功能,也很容易導致一些婦科疾病。」範幸說。另外,保持外陰的乾燥清潔,勤換內褲,使用棉質內褲,著裝寬鬆透氣,經期使用合格衛生巾等,也是預防婦科疾病發生的重要方法。
調查
熱銷藥實為消毒產品,涉嫌違規宣傳
記者在網購平臺上搜索發現,某關鍵字為「薇婭推薦」「十萬人都在用」「做乾淨女人」的凝膠產品月銷高達1萬。
店鋪頁面介紹,此款凝膠是國家備案專利產品,「苗藥世家」藥店直售。針對陰道炎只需2個療程,針對宮頸糜爛最多只需3個療程。此外,該產品還能緩解產後不適、緊緻縮陰。這款號稱「包治婦科百病」的產品,價格不要999元,也不要99元,只要70元就能帶回家。
隨後,記者諮詢了該店客服。客服稱,該凝膠主要成分是各類中藥,以苦參、黃柏、蛇床子、千金騰、紅花幾種中藥為主,能治許多婦科疾病,連續使用就能做回「緊緻女人」。
根據客服提供的產品信息,記者發現這款凝膠屬於「衛消證字」產品,並不屬於真正具備療效的「國藥準字號」藥品。
據了解,「衛消證字」產品屬於消毒產品中的衛生用品,主要適用於「預防為主」的亞健康人群。作為一種外用消毒殺菌產品,不具備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的功效,與藥品有著明顯的區別。國家消毒管理辦法第33條規定,消毒產品的命名、標籤(含說明書)應當符合衛生部的有關規定,消毒產品的標籤(含說明書)和宣傳內容必須真實,不得出現或暗示對疾病的治療效果。
也就是說,這款「能治婦科百病」的凝膠,連藥都算不上。該商品詳情頁出現的治療功效,也都屬於違規宣傳。同時,在該產品的評價區內許多買家稱:「神藥」確實有效,塗完之後真就不癢了!
貼士一
藥的效果以「不癢」為標準嗎
範幸表示,瘙癢是婦科常見的症狀,多見於外陰及陰道的炎症,但也只是婦科疾病眾多症狀中的一種表現。婦科疾病還可以表現為:陰道流血、下腹痛、白帶異常等等,所以說不癢了並不等於沒有婦科病了。
另外,市面上部分藥膏所包含的大量皮質激素能消炎,消炎後便能立刻止癢。但這個時候,引起瘙癢的真正元兇——細菌或真菌仍然沒有被消除。「醫學上評價一種藥物的效果,一般來說有3點:症狀消失、陽性的體徵消失、實驗室檢查支持,單憑是否止癢並不能代表產品有無效果。」
貼士二
女性談之色變的宮頸糜爛是什麼
據了解,宮頸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稱為宮頸糜爛樣改變。這類改變在以往的教科書內被稱為「宮頸糜爛」,並認為是慢性宮頸炎的最常見病理改變。
隨著陰道鏡的發展,對宮頸病變認識的提高,現在婦產科教科書已廢棄宮頸糜爛這一術語,而改稱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宮頸生理變化之一。「宮頸糜爛」這一術語已經不再恰當。
範幸介紹,「對無臨床症狀者,不需任何治療,這已成為婦產科界專家的共識,但是目前仍有些不良商家,以宮頸糜爛為由大做文章,過度治療。再次提醒女性朋友們,凡是沒有症狀的宮頸糜爛,不需治療,但需每年常規檢查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