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疫情對全球商業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如果說零售業遭受的打擊是沉重的,那麼電影行業則可以說是致命的。因疫情突然爆發,全國影院自2020年1月24日起暫停營業,然後陷入長達近半年的停擺狀態,至報告期末全國影院仍處停業狀態。境外影院同樣受疫情影響,3月份不同程度停業。
據拓普電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為22.46億元(含服務費),同比減少92.8%;全國影院累計觀影人次為6006.15萬,同比減少92.6%;平均票價為37.40元,同比下降3.2%;上座率為5.02%。期內有票房統計的影院合計11,285家,銀幕數達67,785塊。
7家電影上市企業全部爆虧
據贏商網統計7家主要電影上市企業2020上半年業績,全部陷入大幅虧損,虧損額均上億元。營收亦全部暴跌,4家跌幅超90%。從企業看,萬達電影營收居首,為19.72億元,同比下跌73.93%,虧損也最為慘重,虧損額高達15.67億元,同比下跌了398.81%。中國電影營收4.61億元,跌幅90.48%,虧損5.02億元,跌幅173.68%,營收、虧損均位於第二。值得注意的是,華誼兄弟業績跌幅相對較小,其中營收僅下跌69.88,淨利潤雖然為虧損2.31億元,但淨虧損收窄了39%,主要是非影院業務增長或小幅下跌,以及並表所致。
從上述企業各業務板塊看,影視、院線、影院業績均大幅下降,其中影院是最慘重的,因為停業導致2-6月份零收入,部分企業有開展電視劇、網劇、網路遊戲、投資等業務的,風險相對分散一些。業務以院線重頭的企業,受疫情停業受影響最明顯,如金逸影視,營收跌幅93.33%,淨利跌幅668.58%;橫店影視影視跌幅92.92%,淨利跌幅276.9%。
疫情倒閉影院開創「上網」、「賣貨」等新方式
疫情下,影院被逼創新,開創「上網」、「賣貨」等新方式。萬達電影全面開啟線上營銷模式,賣品銷售由線下轉為線上,除自有渠道以外新增多個電商銷售平臺,採用網絡直播等形式提升賣品銷售額,並通過微信、支付寶、外賣平臺等多種渠道,針對部分賣品及衍生品推出線上售賣訂貨、線下配送上門的貼心服務。疫情期間在會員APP推出「宅家雲福利卡券禮包售賣活動」、「萬物復甦·春暖花開」、「愛你所愛」主題觀影套票等會員營銷活動。
金逸影視通過自營線上平臺「金逸電影APP」、微信官方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微信群、微博公眾號、H5等方式開展「雲營業」,在線下單,24小時內順豐快遞無接觸配送,超多電影美食、正版周邊、電影套票,囤貨價送到家。同時,不斷推出開卡/充值送券、套票預售、定期積分兌換等線上會員優惠活動,有效提升了會員數量、會員活躍度、充值金額、會員粘性,為疫情過後電影觀影回暖奠定了營銷基礎。
另外,基於對疫情期間的電商零售業態發展趨勢,公司啟動「雲逛街」模式預研工作,預研業務場景,加速對網絡交易模式的探索,已完成影院外場景交易工具的研發,並計劃通過加入直播、虛擬導購等新技術,提升觀影顧客的購物體驗。
影院停擺資金鍊承壓、關店止損
整個上半年,影院方面的收入僅來自停業之前的1月份,2月-6月份幾乎零收入,同時還需支出不小的設備運營費及人工成本。雖然在停擺期間,部分隱藏極力創新模式,但困於沒有片源,也難有發揮的餘地。上半年,一批中小影院已經承受不住停業帶來的虧損,資金鍊斷裂,被迫關門倒閉,即使頭部企業也難以承受資金的壓力,選擇關閉部分門店止損。萬達電影期內共關停國內影城17家,金逸影視關停13家經營效益較差的影城,7月份,盧米埃影城關閉了3家門店。
7月影院復工,迅速復甦
7月份,電影院終於等來了復工的消息,令人振奮。2020年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明確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但要求上座率限制在30%並減半排片。隨後,利好消息不斷。8月14日,影院上座率從30%放寬至50%。9月25日,上座率再調至75%。這對於廣大電影院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利好。有數據顯示,當前全國影院復工率接近90%,復工60天總票房創下54億元;8月21日上映的新片《八佰》票房突破30億,9月25日上映的《奪冠》4天票房突破2億,不斷飆高的觀影數據,表明全國影院正迅速復甦。
多部新片「搶灘登陸」國慶中秋檔期 影院復甦有望加速
馬上到來的國慶、中秋假期,8天長假+多部新片,有望為影院復甦再加速。據了解,國慶期間將有五部國產新片上映,分別是《急先鋒》9月30日上映,《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10月1日同時上映,《木蘭·橫空出世》10月3日上映、《一點就到家》和10月4日上映。假期以及大片加持,市場對國慶中秋檔預期相當高。有專家預測,國慶中秋假期,電影市場有望迎來觀影熱潮,各方對電影市場更具信心。
《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急先鋒》海報
圖片來源:貓眼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