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電影,是指由不同題材或拍攝技巧形成固定風格的電影形態。類型電影起源於黃金時代的好萊塢,每個大製片廠都有自己獨特的電影類型,比如環球就擅長拍恐怖片,而華納兄弟更愛拍黑幫片。
隨著電影行業的發展,電影類型也在不斷分化,不同的國家或地區也出現了極具地域特色的類型電影。比如前段時間《寄生蟲》獲得金棕櫚大獎,就被認為是韓國類型電影的高光時刻。
《寄生蟲》
類型電影的典型特徵是具有共同的主題、風格樣式和視覺動機,其照明方法也講究連貫性。浪漫喜劇一般要打得比較亮,稱之為高調照明,像《愛是妥協》、《戀愛假期》、《十日拍拖手冊》和《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喜劇或浪漫喜劇的照明風格被認為是「高調」,因為人臉兩側的反差幾乎相同。比如,如果主光一側是光孔f/4,輔助光一側可能是f/2.8,就是說人臉兩側只有一擋光孔的差別,反差比率是2:1,稱為「高調」。如果輔助光更亮些,人臉兩邊一樣亮,反差比率就是1:1。
背景光也是可以測量的,也許只比主體低一擋光孔。這樣就以一種高調的處理創造出了一個明亮的、沒有危險感的氣氛。當然這種情況下也會用很多其他光源,但總的照明結構一般是來源於三點布光的概念。
在高調電影裡,你還可能注意到場景內存在的「光源」,比如房間裡的所有燈全都會被點亮。這種照明風格告訴觀眾放鬆,因為不會有什麼可怕的東西會突然從黑暗裡鑽出來嚇你一跳。
一部歡樂的影片應該是亮堂堂的,因為你的情緒會隨著攝影的密度變化。(約翰·希爾,ASC,弗洛斯特採訪)
當輔助光一側根本就沒有光,或者比主光一側暗得多時為低調照明,就像所有的黑色電影、許多的驚悚片和懸疑片以及恐怖片裡那樣。
在這些影片裡,背景並不總是被打亮。光源燈也並不全打開,暗示著可能會有什麼東西或什麼人從黑暗裡跑出來。這種黑暗製造了這些類型賴以成功的張力和懸念。
低調照明能有4:1或更高的反差比率,這取決於你在主光製造的陰影區域打多少輔助光,可能是10:1,那就更是一個明暗對比強烈的效果了。
逆光可能非常暗淡或者完全沒有,這根據你所要製造的情緒而定。電影《色,戒》裡就使用了低調畫面,強調了黑暗的主題。
在很多電影裡,利用外景拍攝和季節變換能創造更真實的效果,而光線則成為了一種給環境帶來生命的方式。
一部影片故事發生在冬天的美國東北部地區,其中外景的色彩就有一種較冷較藍的感覺,而不像發生在秋天的故事那樣帶有一種琥珀色的感覺。
內景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成暖調或冷調,一個舒適的家庭會是比較暖的調子,反之,一個冷的環境可以有較藍的光,也許還帶有更多一點的陰影。但反差同高光與陰影的對比有關,不一定和色彩有關。
電影《普通人》裡的情緒基本上是悲傷的,攝影和照明相當真實,攝影師約翰·貝利的攝影機一點也不引人注目。觀眾感覺自己仿佛親眼看著這個解體的家庭裡正在發生的事情。
它並不是高調照明,因為從光源光落下來的影子很自然,偶爾也在人物的臉上投下陰影。房子清淡溫和、米黃色調子的裝飾反映了貝絲(瑪麗·泰勒·摩爾 飾)好像更在乎家的外表而非自己的兒子。她自己的痛苦被一種壓抑偽裝起來。
當她的兒子康拉德在心理醫生的辦公室力圖解開他自己心魔時,光線既溫暖又有對比。溫暖來自於他有了向醫生展現自己的能力,而對比實質上是他的痛苦的黑暗面。
電影中的用光和攝影技巧如此微妙,它使演員的表演大放光彩,觸動觀眾的心靈。我們記住的是他們眼睛裡流露的情感。這是一部經典的家庭情節劇,照明寫實自然。
有些導演以拍攝某種特定的類型電影而聞名,也有些導演在很多類型上都取得了成功,攝影師也是一樣。
米夏埃爾·巴爾豪斯與馬丁·斯科塞斯經常合作,拍攝了很多黑色犯罪電影。但是巴爾豪斯也可以從血腥暴力的《紐約黑幫》轉移到浪漫輕鬆的《愛是妥協》。
不僅如此,他拍過差不多每一種經典類型電影,包括恐怖片《驚情四百年》、西部片《飆風戰警》以及其他類型電影。
《愛是妥協》肯定屬於浪漫喜劇類型,帶有光澤、高調的面貌(邁耶斯的電影幾乎都是這樣)。
電影裡的人物都很富有,住在布滿白色裝飾的海濱別墅裡。明亮的氛圍加上輕快的配樂,清楚地告訴觀眾該如何反應。
在晚餐場景中,有一個經典的高調段落,帶有強烈的頂光,沒有一個人在陰影裡,房間裡的每一個光源燈都亮著。背景上的細節看得清清楚楚,因為實際上沒有暗部區域,反差儘可能地保持著最小。
傑克·尼克爾森扮演的哈利在晚餐的時候突然心臟病發作,但是此時的拍攝、表演、照明方法,連同背景音樂裡馬文·蓋伊的「讓我們興奮起來」(Let’s Get It On)的歌聲都在告訴觀眾,儘管情況嚴重,還是可以笑出來。
哈利被推進醫院時,燈光也一直保持明亮,醫院給人一種安心穩定的感覺,而主治醫生由基努·裡維斯扮演。這段危險情節的處理方法直接奠定了這部影片的輕喜劇風格。
同樣是發生在醫院裡的搶救情節,布拉德·塞伯寧導演、約翰·希爾攝影的《天使之城》則使用了完全不同的低調照明。
這個醫院很黑,有一種不祥、血腥、汙穢的感覺。當小姑娘死去的時候,天使帶著她走過黑暗的醫院走廊,場景顯得悲傷和不幸,光線清楚地反映了這種調子。接下來的場景則是醫生在她昏暗的手術室裡暗自悲傷。
這樣的照明和影像風格告訴觀眾,這不是一齣喜劇,可怕和難以預料的事情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
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在相同的外景中,照明效果和視覺元素是多麼富有力量。通過將照明、布景設計、演員陣容和音樂結合,就能小心仔細地製造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ASC攝影大師工作經驗首度公開!
面嚮導演和攝影師的UCLA精品課程!
作者以電影製作的具體流程為基本結構,引證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各位大師及著名導演的工作經驗,對導演和攝影師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指導。點擊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攝影師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