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過很多三級片,但我的攝影從來沒有妥協過。(何潘)
◎何藩,著名導演、演員和攝影師
說何藩很多人可能不認得。 1931 年出生在上海,13 歲得到人生第一臺相機,28 歲就成為蜚聲國際的攝影大師。同時,他是位情色導演,是第一個香港三級片票房過千萬的導演,被稱作「中國情色電影第一人」。
◎攝影作品《日暮途遠》1955,他自認為最經典的作品
◎攝影作品《老街萬花筒》1955,再創作於2011年
◎攝影作品《一首悲傷的歌》1962
1980年代臺灣大學生對何藩的尖銳提問
你好像性格分裂吧?怎麼可能在你的攝影裡,那麼純樸,一點香豔、情色的畫面都沒有,而你居然在香港拍很多情色電影,而且大受歡迎,票房那麼好,怎麼搞的,你是不是同一個人?
灣哥不知道大家怎樣定位情色導演,是要像羅曼·波蘭斯基那樣出點醜聞才好嗎?
◎攝影作品《清洗》1950
◎攝影作品《旋律》1952
在那個年代,文藝片不賣座,沒人看。有錢的片商幾乎都投給了三級片。
何藩就在這個「三級風「盛行的時代拍攝了《我為卿狂》,《足本玉蒲團》一堆情愛電影。但和市場上一般的三級片不同,何潘的電影畫風有點「清晰脫俗」,他讓女人的身體有一種「朦朧美」。
◎年輕時代的何潘
骨子裡,何藩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藝術青年。起先,他立志當作家,60年代又興致勃勃的追求藝術電影。於是他跑去紹氏片場當場記、當演員。影棚的人看他長得白白淨淨,就叫他扮飾妖怪都想吃的唐僧。
◎紹氏電影版《西遊記》1965
十年裡他出演過近20部電影,其中唐僧就扮了四次。當演員不夠過癮,他想當導演,自己拍。不過誰會想到一個看起來正兒八經的小生,後來竟拍起色情片。
◎《人生的舞臺》1954
混出點名堂後的何藩終於有機會執導電影。他被製片商看中,到臺灣拍攝文藝片《昨夜星辰昨夜風》。
「這是唯一我講出來不臉紅的電影!影評是成功的,但是沒有票房——X街。」他大剌剌地說出來,旁人都笑了。相反,之後迫於公司壓力拍攝的三級片卻常常票房爆滿。
◎攝影作品《趕回家》1956
既然大家喜歡看,那,就先拍三級片吧。在九十年代,民風還很「淳樸」,拍三級片票房能過千萬的,何藩是第一個。那套電影叫做《三度誘惑》。
很多人說他走錯了路,放著攝影王子不做,跑去拍風花雪月。他自嘲:「我不知是否行錯路,人不能不知足,我為五鬥米折腰。」
◎攝影作品《箭頭》1958
你們喜歡看我才拍,拍出來了你們又指指點點,真是搞不懂你們想什麼。何藩從來不覺得自己是藝術家,「我就是愛名利,不為清高。」
從一個文藝青年到」三級「大叔,內心掙扎還是有的。即使是拍情色片,他也有他的堅持:一定要美。
何藩不想拍赤裸裸的色情片,沒勁。他攝影底子好,就在電影裡利用光影營造一種「霧蒙蒙」的氛圍,給你多一點想像的空間。
東方女人什麼時候最美?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時候。從攝影師到導演,何藩對女人鏡頭前的美感拿捏的很好,讓很多人慾罷不能。
◎攝影作品《靠近陰影》1954,他作品中唯一擺拍的作品
可是一拍文藝片,觀眾就不買帳。有一次,他的文藝電影在院線上映,他到戲院看。
散場時,有個彪形大漢喝住他:「何藩!我是你的粉絲,但是這部戲悶到我抽筋。談情說愛,卻連Kiss也沒有,要不要這麼純情?不如你退錢給我!」何藩說好啊,那我退錢給你。
大漢又說:「要退錢是玩笑,但是我們這些小市民,看電影只為眼睛吃冰淇淋,你就不要拍那些哭哭啼啼、高深莫測的對白!」
何藩當然不想妥協。何潘的巔峰之作《足本玉蒲團》(小說《玉蒲團》改編),何藩拍它時刻意美化它的名字,把它叫做《浮世風情繪》,多文藝!
對白也下了很多功夫,裡面有很多佛偈。但是在香港上映時被赤裸裸的叫作《足本玉蒲團》。片商為了賺錢,不但改了名字還刪走不少內容。美的東西都沒有了,何藩很生氣。
◎攝影作品《孤獨的漫步》1958
後來這部電影還是揚眉吐氣了,1994年,《浮世風情繪》入選德國世界電影年鑑「300部東方經典電影」名單,和黑澤明的《羅生門》平起平坐。
◎《足本玉蒲團》原名《浮世風情繪》,豆瓣評分6.5
再後來,原版的《足本玉蒲團》被收錄進北京電影學院作教材。別人告訴他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高興的不得了。
◎《足本玉蒲團》海報
可是收進教科書有什麼用,拍來拍去還是三級片。他不甘心一生掛著三級導演的名銜,和老闆開條件:拍完一部三級片,下一部要拍文藝片。
誰知拍完又X街。好吧,多少知道原因了,因為「唔識搵人笨」,他承認自己笨。於是他下決心不再拍三級片,搬到了美國。
何藩其實挺倔的。他的鏡頭一面用來迎合大眾趣味,鏡頭一面用來記錄市井百態;一面是攝影師,一面是情色導演。
你看他的攝影作品裡,有老人有小孩,有市場有街道,有大山大海…都不妖豔不張揚。這應該不是性格性格分裂,只是倔。
其實吧,情色大師、攝影大師什麼都行啊。灣哥忍不住想到:只要心中有色,道路廣闊啊!
推薦閱讀
這個傻導演,居然用泥板做動畫
如果沒有他,香港電影將少一半掌聲
姜文:讓隱喻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