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很著名的思想實驗: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火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火車馬上就要壓到他們。而此時你有一個拉杆,可以讓火車轉換到另一條軌道上。
但問題在於,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那麼,你會選擇就一個人呢,還是救5個人。
(1)救五個人的請看這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你是一個典型的功利主義者,單純的以利益來作為行為的標準,比較漠視道德和規則。你追求的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的最大效益。
事實上,當你做出這個選擇了以後,你就已經進行了一個「不道德」行為:你要為另一條軌道的死負部分責任(因為他本可以安然無恙)。
(2)救一個人的請看著
這是一種道義主義的選擇,你是一個道德感較高的人,生活中容易受到各種道德,規則的掣肘。
事實上,你並不是救一個人,而是單純放任結果的發生。雖然放任結果發生也是一種不作為的「不道德」。但比起選擇讓一個本來可以不用死的人去犧牲。這種道德折磨要輕微的多。
本質上,上面兩種選擇,就是道德主義和功利主義的選擇。那麼絕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什麼呢?
心理學家曾經對此做過調查,發現選擇救5個人的還是佔據大多數。他們發現絕大多數人的心理模式是這樣的:
當傷害可以避免時,人們更傾向於做出避免傷害的決定,而不太考慮收益問題。但是當傷害無法避免時,人們更傾向希望代價的收益能最大化。
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這個難題還有個「進階版本」:
還是剛才那個場景,只不過你手上沒有拉杆了,也沒有那一個被綁的人,而是你發現身邊有個「胖子」,只要你把他推到鐵軌上,就能擋住火車(當然他也會死),所以你要不要推「胖子」呢?
雖然這個問題本質和上一個問題一樣,但心理學家發現,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就和上個問題截然相反:他們不會主動去推「胖子」。
因為第一種情景下,扳動扳手屬於「低衝突情境」,也就是你間接地造成對他人的傷害。你面臨的道德考驗很低,更傾向於利益優先的原則。
而在第二種情境下,你推「胖子」屬於「高衝突情境」,也就是你直接地造成對他人的傷害。這個時候,你面臨的道德考驗會更加強烈,讓你更難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
所以,面對這兩個問題,你的選擇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