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鄉間小路蜿蜒而行,終於抵達黔東南鎮遠縣蕉溪鎮木元村。 「木元村是一個合併村,面積比較大,村民住得也比較分散。」木元村第一書記楊欣祥說。 2016年4月,楊欣祥來到木元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4年光陰,他對這裡的人和事已相當熟稔。
木元村一角
幹實事的第一書記 「木元村曾是全省深度貧困村之一,交通不便、村民觀念相對落後、無產業支撐……」種種因素制約了木元村的發展,楊欣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在選派到村後,為儘快摸清該村的情況,他和村兩委開完碰頭會,便深入田間地頭和群眾促膝談心,通過院壩會、火炕會等形式,認真傾聽群眾的心聲,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等進行全面摸排,扎紮實實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 雖條件艱苦,仍甘之如飴。
平整的通組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基礎設施發展滯後成了制約村產業發展的瓶頸,更是阻礙群眾脫貧致富的大難題。楊欣祥擔任第一書記之後,積極有關部門對接,爭取項目資金,確定了村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思路。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楊欣祥與村幹做好現場監工,確保工程質量;時常召開群眾會,做好群眾思想動員,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確保各項工程順利實施。 2016年以來,全村完成「一事一議」道路硬化共1.45千米,「組組通」公路建設23.43千米;完成連戶路及庭院硬化近50000㎡,新建人飲項目23個,太陽能路燈543盞,完成400平方米村辦公樓改擴建工程,老年幸福院建設工程等,村民的幸福感獲得了質的提升。
在建中的生豬養殖場
村兩委眼中的「CEO」 「楊書記就像是我們村的CEO!」提起楊欣祥,木元村支書、主任江明國讚不絕口。 徹底拔掉木元村的「窮根」,是楊欣祥任第一書記以來最大的夢想。為了徹底擺脫「空殼村」,楊欣祥與村兩委精心謀劃,成立了木元農業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於2017年建成規模10500羽的蛋雞養殖場,帶動貧困戶21戶75人增收致富,每年每戶分紅1400元以上。 2018年,在原有產業發展的基礎之上,發展花椒種植500畝,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我們還將繼續發展生豬養殖、林下養雞及水產養殖等項目,為早日實現整村致富、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打下堅實的基礎。」楊欣祥說。 村民的貼心大家長 洞邊組村民江光良為重度肢體殘疾(獨臂),妻子為視力殘疾,2個兒子都在讀小學。為保障其搬遷後的生活,楊欣祥在了解其有發展養羊意願後,經多方協調,幫助其爭取到10隻羊,並申請到「特惠貸」資金5萬元,用於發展養羊,如今江光良養羊規模已發展到100餘只。
江光良的羊圈
「我家常年住在大山裡,我又少了一隻手,在全家快陷入絕境時,感謝黨,感謝政府,也感謝第一書記楊欣祥,耐心勸說我搞搬遷,還照顧我的特殊情況,幫助我搞起了養羊產業,往後的生活也不愁了。」江光良激動地說。
楊欣祥(右一)和江光良交談
依託養殖,江光良已成功實現從貧困戶向養殖大戶的角色轉變。 「群眾經常給我送一些小東西,雖然我沒有收,但他們的心意,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駐村4年,楊欣祥始終把群眾當家人,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獲得了群眾一致好評。他知道,自己對這片土地有感情了。
入戶走訪村民
7月1日,在全省2020年脫貧攻堅「七一」表彰大會上,楊欣祥獲得「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榮譽稱號。 「我將以此次表彰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擔負好第一書記的光榮使命,不忘初心,不負韶華!」楊欣祥說,群眾的信賴和組織的認可,將是他「戰貧」的不竭動力。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徐偉
編輯 劉思博
編審 楊儀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