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

2020-12-20 澎湃新聞

中國!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

2020-12-13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當日是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83年前的今天

侵華日軍製造了

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

83年前的那段歷史?

也許,他們的故事

會給你答案

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

1937年12月13日

這個日子

夏淑琴記了一輩子

那年她8歲

家裡有外祖父母、父母

16歲的大姐、14歲的二姐

還有一個4歲的妹妹

前一年,家裡又新添了一個小女嬰

一家九口租住在南京新路口5號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復原

1937年12月13日上午

一隊30多人的日本兵敲門

剛剛打開門的房主就遭到槍殺

淑琴的父親跪在日本兵面前

懇求他們不要殺害其他人

也被槍打死

1歲的小妹妹被摔死

母親被輪姦後刺死

之後,日本兵又殺死了

拼命保護四姐妹的外祖父母

大姐和二姐遭輪姦後被殺害

淑琴被刺了三刀,昏死過去

後來,淑琴在4歲妹妹的哭聲中醒來

兩個孩子在滿是親人屍體的屋子裡

躲了14天,直到被鄰居發現才得救

淑琴一家遇難後的場景

被一臺16毫米攝影機記錄了下來

拍攝者是美國牧師約翰·馬吉

他為夏淑琴家人遇害的影片

寫下整整一頁紙的說明

在他留下的所有影片說明中

這是最長的一段

約翰·馬吉拍攝的南京大屠殺影像

這件事也被另一個人記錄在了日記裡

他叫拉貝,德國人

這是他所記錄的

500多個慘案中的一個

這個8歲的小女孩

和這兩個1937年都決定

留在南京的外國人

成為了歷史重要的證人

拉貝冒著巨大的風險

組建了南京安全區

為超過25萬中國人提供了避難場所

他每天整理一份日軍暴行記錄彙編

交給日方和各國使館以示抗議

他還在家裡收留了

600多位中國百姓

直到迫於壓力離開南京時

他還冒險帶走了中國飛行員王光漢

約翰·馬吉用這臺攝像機

秘密拍下了105分鐘畫面

1938年2月

有人將一部分膠片縫在大衣裡

秘密帶出南京

為這場浩劫保留下唯一的動態影像

1946年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

約翰·馬吉出庭作證

他的影片成為了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約翰·馬吉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證

他們,是歷史的追尋者

58年後

已經是一位老人的夏淑琴

向一個美國來的漂亮姑娘

再次講起了新路口5號的慘劇

姑娘叫張純如,美籍華人作家

偶然看到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照片後

她決定將記錄南京大屠殺

作為自己的責任

1995年,夏淑琴(左2)與張純如(右2)在一起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世紀90年代

日本右翼公開宣揚

南京大屠殺是謊言

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知之甚少

拉貝日記已無蹤跡

馬吉影片下落不明

被污衊為並不存在的「鬼片」

1995年,張純如飛赴南京

採訪了夏淑琴等數十位倖存者

之後她在耶魯大學圖書館

找到了有關拉貝的記錄

開始尋找拉貝日記

在尋找拉貝的過程中

張純如遇到了邵子平

他1936年出生於南京

後隨家人遷居臺灣

他成立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

一直在尋找南京大屠殺的證據

找了50多個拉貝

他們才終於在德國

找到了拉貝的外孫女

並一再說服她公開日記

1996年12月12日

2000多頁記錄日軍暴行的拉貝日記

向全世界公開

先後在中國、德國、日本等地出版

拉貝日記影印版

經過在美國多方尋找

邵子平終於找到了馬吉的兒子

他們一起在堆滿雜物的地下室查找

終於在四個銅盒裡

發現了13個小方盒

每個小方盒裡盛放著一小卷膠片

37分05秒的馬吉影片重見天日

2019年,約翰·馬吉先生的兩位兒子和「美國紐約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37分鐘」版馬吉影像資料

1997年,南京大屠殺發生60年後

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出版

這是第一部全面記錄

日軍對南京城所作暴行的英文著作

連續5個月被列為《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

一個20多歲的姑娘

一個60多歲的老人

為了一個真相不懈尋找

他們本可以過平和簡單的生活

但他們卻選擇了為那些

已經不能發聲的同胞吶喊

他們,是歷史的捍衛者

當時,夏淑琴也遭到了

「大屠殺否定派」的瘋狂攻擊

1998年,東中野修道出版

《南京大屠殺的徹底檢證》

聲稱夏淑琴是「假證人」

這本荒謬的書竟被再版5次

並翻譯為多種文字

夏淑琴老人決定通過法律途徑

維護歷史的真相

2000年10月起

談臻、吳明秀等律師

代理了夏淑琴老人

訴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

開在我國境內起訴日本右翼分子之先河

在國內勝訴後

東中野修道在日本

起訴了夏淑琴老人

談臻和南京律師團赴日本反訴

對日本右翼分子展開法庭上的鬥爭

這場舉國乃至舉世聞名的案件

前後持續了9年之久

在此期間

以談臻為代表的中國律師

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心血

夏淑琴回憶說

開庭前,談律師鼓勵她

要勇敢點

至少做好15分鐘的庭上質證

「我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老太太

但是看到這麼多大律師為了我的名譽

為了大屠殺倖存者集體受到的傷害

這樣無私地奔走

我就整晚反覆地練習

最後,在法庭上

我和律師完整清楚地對話了整整30分鐘」

2007年11月2日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作出判決

夏淑琴勝訴

責令被告向原告賠償450萬日元

在勝訴後的新聞發布會上

夏淑琴大聲宣布

「我不是假證人

我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南京大屠殺歷史不可否定!」

當年那個8歲的小女孩

年逾古稀時再次為歷史作證

中國律師與她並肩戰鬥近十年

只為捍衛一個真相

南京大屠殺

對於他們來說不是一個歷史事件

而是貫穿和改變了他們整個人生

這是他們後來的故事

夏淑琴老人

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2011年,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

夏淑琴看到後捐了款

她還在堅持鍛鍊身體

她說,她要活著

為歷史作證

2020年疫情期間

得知拉貝後人正在尋求幫助

南京立刻向德國捐贈抗疫物資

受贈方一欄填寫著「託馬斯•拉貝」

這是一聲跨越80多年的謝謝

南京大屠殺80年後

約翰·馬吉的孫子來到南京

重新拍攝祖父曾拍過的

每個地點

克裡斯·馬吉與夏淑琴老人合影 潘琳娜 攝

《南京大屠殺》寫作過程中

張純如經常氣得發抖、做噩夢

後來她患上了抑鬱症

同時,她和家人還在不斷遭受

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

2004年,她開槍自殺

時年36歲

2018年12月

南京市為80多歲的邵子平

特批了南京戶籍

地址就在他兒時居住的鼓樓區馬家街

邵子平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在談臻律師推動下

2017年12月23日

「維護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律師大聯盟」成立

致力於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權益保護

2020年6月12日

談臻離世

為什麼不能忘記南京大屠殺?

因為在這場慘絕人寰的血腥屠殺中

有30萬同胞失去了生命

因為倖存者們帶著屈辱和傷痛

勇敢而堅強地生活著

因為有人冒著生命危險

記錄下歷史的真相

因為有人為了追尋歷史的真相

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時間可以帶走證人

但時間本身就是永恆的證人

83年的時光裡

這曾經的劫難

已經化為了恆久的堅持

巨大的勇氣

和沉甸甸的責任

只有銘記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才能珍視和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

只有捍衛歷史的真相

才能守護和平與正義

來源:杭州發布

關注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陳莉:不能忘卻的傷痛
    不能忘卻的傷痛 陳   莉(安徽) 九月十八日,防空警報響徹長空。朋友圈裡「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帖子,排山倒海向我襲來。我無法面對那屍橫遍野的場景,這猶如一根荊棘刺深深地扎進了我的腳心,讓我疼痛到無法言語。要想改變現狀,必須改變我們的意識。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會有生存的希望!那麼,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鐵騎,我們絕不能妥協,因為有希望,遠比被蹂躪被屠殺要強得多!也許民眾的內心早已被殘酷的戰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早已麻木到無從反抗,那麼,那些荷槍的軍人呢?
  • 誦讀時光(第109期)不能忘卻的紀念
    不能忘卻的紀念艾倫   又到「和平紀念日」了,虞美人花再一次在11月11日盛大開放。開放在胸前,熱血在心中激蕩。今年,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取消了聚集活動。 一戰期間,中國雖然宣戰,但限於當時狀況,並沒有部隊參與,但是卻有十四萬民眾捲入戰爭。那時,英軍傷亡慘重,面臨人員危機,於是英國有位軍官就提議到中國招募勞工。
  • ​《中國詩鄉》微刊 | 祭奠空軍某部烈士英靈詩歌作品專輯
    《中國詩鄉》微刊祭奠空軍某部烈士英靈詩歌作品專輯
  • 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 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 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誰的思念,風兒載著;誰的叮嚀,雲兒傳遞;清明時節,萬物甦醒,細雨綿綿,春寒料峭。2017年傳統清明節就要到了,今天,wed114結婚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分享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 家祭,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
    現場,《獻花曲》響起,儀仗隊抬出祭奠花籃。這是我的母親親身經歷並經常向我們講述的一段回憶。作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今年來參加家祭活動,就是要悼念在那場屠殺中逝去的親人和同胞,就是要一代代傳承祖輩受害的歷史記憶,就是要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與堅守。不管時間過去多久,同胞們受難的痛楚一直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歷史真相永遠都在那裡,警醒和啟示著後人。」       隨後,張建軍館長發言:
  • 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
    1937年12月13日,南京百姓遭遇了生死浩劫,短短6周時間,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南京大屠殺雖然已過去83年,但人們仍然在挖掘著、佐證著侵華日軍的暴行罪證。
  • 【追尋先烈足跡】抗美援朝 不能忘卻的勝利
    伴著靜靜流淌的鴨綠江,一排黑褐色的木樁格外醒目,這便是丹東鴨綠江燕窩鐵路橋遺址(鴨綠江浮橋)。豐水季節沒在水裡,枯水季節橫江矗立。雖然經歷了七十年的風雨,但它依然穩立江中,默默地帶領人們走進了硝煙瀰漫的歷史,向後人講述著不能忘卻的勝利。
  • 老照片|難以忘卻的「中國嘉寶」白楊
    有些電影有完美的故事、一流的演員,不管這影片有多老,就像媽媽燒的菜,永遠吸引你品嘗和回味。而新聞老照片,在遺忘之前就定格了歷史和記憶。1990年7月,上海烈日炎炎。某天,一座老洋房裡卻春風撲面,這裡正在舉行「白楊從藝60年敘友誼茶話會」,我作為記者,置身其間採訪。
  •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英烈斷想
    永遠不要忘記他們——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英烈斷想  莊嚴肅穆的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近日,我隨雷鋒雜誌一行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英烈。  雷鋒雜誌一行祭奠抗美援朝英烈。11點30分離開陵園,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起了楊根思的戰友、老八路孫希誥教授。2014年6月15日,孫教授發給我一篇文稿《懷念戰友楊根思》,講述他眼中的楊根思。楊根思是連長,他是軍醫,他們一同跨過鴨綠江,楊根思血灑疆場,他百戰凱旋。2014年12月25日,我到他所在的原總後勤部廣州幹休所為老幹部作匯報演講。開始前,與孫教授交心。
  •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9.12 星期六 看完電影,讓人久久無法平復心緒,腦海和眼前都像被彈孔填充,進而祈願世界永遠和平。    天堂和地獄被一河隔開,帶來的震撼源于堅守,源於執著,更源於家國情懷。這樣的情感衝擊,讓人覺得這絕非是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電影,更是中國軍民歷經14年抗戰取得民族獨立的精神縮影。守衛四行倉庫的壯士捨身取義,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為了踐行自己莊嚴的承諾,他們迎難而上堅守心中的家園和中國軍人的使命。
  • 祭奠英烈的話語簡短寫給烈士的一句話 清明節網上祭奠英烈作文
    1、向烈士致敬,是您喚醒了沉睡的中國,是您用鮮血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您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8、我熱愛烈士,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將永遠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著那種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祖國的未業而奉獻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後繼者,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嗎?作為身為中國人的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樣,做到永垂不朽。我這個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
  • 祭奠英烈的話語簡短2020 寫給烈士的一句話 網上祭奠英烈作文匯總
    1、向烈士致敬,是您喚醒了沉睡的中國,是您用鮮血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您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鬥!8、我熱愛烈士,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將永遠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著那種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祖國的未業而奉獻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後繼者,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嗎?作為身為中國人的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樣,做到永垂不朽。我這個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
  • 四行倉庫遺址前的香菸,是跟風還是祭奠?
    圖片與事件無關四平阻擊戰的結束標誌著淞滬會戰全面結束,這次會戰中國民黨的正面戰場的抵抗功不可沒,使日軍傷亡慘重,徹底粉粹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電影上映後,許多人對影片的看法褒貶不一,有的老兵在影片結束後泣不成聲,有的年輕人看完後慷慨激昂準備參軍報效祖國;也有人在四平倉庫抗戰紀念館前擺放鮮花與香菸,祭奠在這裡犧牲的將士們
  • 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第一集:決策出兵(含視頻)
    ▲關注「小e」走進黨員生活《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是由中央新影集團、八一電影製片廠、南京廣播電視臺、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60周年聯合攝製的1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該片分為《決策出兵》、《首戰告捷》、《聲威大震》、《攻克漢城》、《血灑漢江》、《戰略相持》、《一鳴驚人》、《一半功勞》、《鏖戰上甘嶺》、《邊打邊談》、《勝利凱旋還》、《中華好兒女》共12集,每集50分鐘,總長度600分鐘,第一次全景式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全過程,從出兵朝鮮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的戰役,以及英雄模範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 《你的世界我怎能忘卻》——歌手馬聖傑為祖國和聲
    近來,很多歌頌祖國的歌曲被頻繁傳唱,要知道,歌聲永遠是國人愛國熱情的最佳表達方式,是強烈的愛國情懷的體現。國人能夠凝心、聚力往往也是通過歌聲做到的。當大家都對祖國心存感恩,情系牽掛,那麼,來自國人的情感會自然而然地匯聚成歌曲。
  • 2020清明節祭奠英烈寄語大全 清明緬懷英雄先烈句子短語
    2020清明節祭奠英烈寄語怎麼寫?清明時節雨紛紛,中華兒女祭英魂。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在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情況下,向青年們發出「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倡議書。
  • 國家公祭日|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胡信佳在打麥場看到日本兵殺害中國公民好幾人,他當時躲在苞谷桔子的柴垛裡逃過了一劫。 83年過去了,見證者正在凋零,血與淚的記憶卻不能忘,不敢忘! 他們一生背負血淚記憶,深藏著中國那段最屈辱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和輝煌。歲月流逝,他們逐漸凋零,但歷史不容忘卻。每一個中國人都該銘記!
  • 不能忘卻的紅色橡膠記憶
    湖南作家薛媛媛在郵局排隊時偶然得知這段被人遺忘的歷史,歷時三載,三下雲南,跋涉數千公裡,採訪了500多位湖南支邊人,還原了那段真實、壯烈的歷史,記錄了湖南人為中國橡膠事業創下的輝煌業績。 1 中國,百年橡膠夢 現代人離不開橡膠,小到導線和腳上的膠鞋,大到衛星、戰略裝備等。
  • 看過之後再聽這首讓人淚目的《南山南》
    相信大家都聽過《南山南》首歌,至今這首歌依然在我的歌單中,時不時地會聽上一兩遍,但是每次聽起,都會想起這首歌背後那感人的故事。都說人最悲傷的時候就是天黑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沒有一絲光亮,陪伴自己的只有一片荒涼,男孩只願在這悲傷來臨之際,忘卻女孩那動人的眼睛,失去了女孩,他也失去了整個世界,他的心裡,也回歸到一片荒涼,悄無人煙。但是自己的內心永遠有一個夢,夢裡那個女孩忘卻了自己,過著幸福快樂的一生。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風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 歷史可以被寬恕,但是永遠不能被遺忘
    這所有的一切,都控訴著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看著大熒幕上滿臉溝壑的老人,忽的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也是差不多的年紀,不禁感慨,生在和平年代真是何其幸運的事情。02年幼時因戰亂從韓國逃難到中國。老人眼帶淚花的講述那段被關起來的歲月。不知是刻意迴避,還是真的時隔已久早已忘卻那段痛苦的歷史,老人對著鏡頭不斷重複,「不記得了,忘記了,想不起來了」。可是她明明能很熟練地蹦出幾個日文單詞「歡迎光臨」「請進」「請坐」,所以,那段歷史的痕跡,只是被她刻意淡忘了而已,因為太痛,所以深埋心底,再不願去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