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聯袂打造的大型人文電視紀錄片《趕大營》將於11月2日-6日每晚22:00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該紀錄片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呈現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壯闊史實,譜寫了一段百折不撓、誠實信譽的商業傳奇,呈現天津人走向遠方、開拓創新的故事。
紀錄片《趕大營》講述了清朝末年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時,以天津楊柳青船工安文忠為首的數百名楊柳青人追隨西徵軍大營進入新疆,為軍隊提供補給,同時還為左宗棠大軍運輸軍糧和彈藥。西定新疆之後,天津貨郎逐漸改為坐商,自此之後,天津人「趕大營」步履不停,一代又一代地走向新疆,走上古絲綢之路,開啟了連通中西的商業版圖,開創了一番波瀾壯闊的商業傳奇。
紀錄片《趕大營》總導演李家森表示:「揭開並拍攝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和追求。這段輝煌的歷史非常厚重,我們用了三年時間進行拍攝完成,期間體驗了喀納斯零下33度寒冬的威力,趕上了埃及零上48度的炙烤,走了十幾萬公裡,追尋當年絲綢津商的足跡。這次《趕大營》在央視播出能夠提振天津士氣,能夠體現我們天津人自強不息、敢於冒險的精神。」
了解近代中國歷史繞不開天津。「當時津商把楊柳青年畫、高蹺、戲劇、電影放映機帶去新疆,把藝術文化、津沽記憶統統帶到新疆。『趕大營』不僅促進了新疆經濟的發展,而且起到了文化融合的作用,大大增強了各民族之間的凝聚力。」李家森進一步介紹。
紀錄片《趕大營》總撰稿孫磊表示:「《趕大營》是一部歷史題材的紀錄片,主要講述一段140多年前被塵封的天津歷史。該片有幾個特點,首先是『美』,影像是美的,立足全球視野,講述天津的故事。同時文字是美的,有嚴謹的文字雕琢同時又有思想刻畫在裡面。我們希望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引發觀眾深思,在那樣的大時代背景下為什麼看似保守的天津人在當時有走向遠方的勇氣和信念,並且持續了幾十年,行動背後根源是什麼,內在思想動力是什麼,我們想進行挖掘。另外一個特點是『暖』,不管如何講述這段歷史,它都離我們的現在久遠並且冰冷,我們講述的每一集都是在大的歷史格局下對個體生命的映射,個體人物命運觀照大歷史、大時代,重建歷史和人的相遇,多層次、多角度觸摸這段被掩蓋的歷史。還有一個特點是『新』,嶄新的敘事、嶄新的結構、嶄新的語態,能夠體現年輕人的思維創新,對歷史事件進行全新的講述,也體現了我們需要觀照歷史,啟發當下。」
據悉,《趕大營》共五集,每集50分鐘,分別為《萬裡戎機》、《西出陽關》、《商業傳奇》、《百藝進疆》、《駝鈴聲聲》。
該紀錄片融通歷史與現在,追昔撫今,以數十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解說、史料印證、情景再現、3D動畫等形式,全方位、立體化、多側面對「趕大營」這一歷史事件加以敘述。既有地理的廣度,又有歷史的深度,生動反映了近代天津商人隨軍進疆拓商、開發邊疆建設邊疆的苦難歷程,並展現了新一代天津人在「一帶一路」上的艱辛奮鬥與開拓。(津雲新聞見習記者苑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