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息泛濫遇上零門檻發聲,如果閉嘴太難,起碼學會獨立思考

2020-08-28 8089健康家


最新一期的《奔跑吧》,原本和和睦睦的錄製現場,卻因為一場嚴肅的「打頭事件」,使得沙溢近乎崩潰,李晨現場落淚。

團員之間分崩離析,氣氛一度陷入尷尬,網友卻紛紛評論說:節目組用心了。


你看到的,一定是真的嗎?

節目一開始,所有成員們在待機室裡寒暄,突然停電了,屋子裡一片漆黑。

燈光再次亮起之後,只見李晨和沙溢都倒在地上。

李晨說在停電期間,有人狠狠地打了自己的後腦勺一巴掌,並指認沙溢為最大嫌疑人,因為他離自己最近。

溢連忙否認,還原了自己在停電期間的動線,以證清白。

但李晨堅持認為是沙溢打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媒體蜂擁而上,劈頭蓋臉就是「蓋棺定論三連問」。

沙溢百口莫辯,開玩笑說:早就看李晨不順眼了。

頗有屈打成招的意味。

接下來,成員們開始第一次立場選擇,大部分成員還是願意相信沙溢。

兩支隊伍要在稍後的遊戲中進行比拼,贏的隊伍可以獲得更多關於線索,分析出事件的真相。

證據確鑿,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當得知導演組曾夜訪沙溢

成員不再像剛開始那麼堅定

沙溢在採訪中說李晨是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

甚至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

當沙溢拿到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時

大家的反應是……

最後仲裁大會的環節,節目組不僅請來了辯論專業人士,還有一百位觀眾會根據兩隊的自述進行現場評判。

從搜證,到仲裁,成員們搖擺不定,觀眾們反覆跑票,像極了現實世界中,頻頻被輿論帶節奏的吃瓜群眾。

最終,大多數觀眾選擇相信李晨確實被沙溢打了。

這場信任爭奪戰,李晨贏了。

觀眾剛離席,李晨就繃不住,在遠離所有成員的地方默默流淚。


有時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你以為的事實不一定是事實

疑惑了一整天的真相,在夜視攝像機的記錄下被還原。

停電後,沙溢出於害怕,始終緊緊抓著李晨,李晨數次想要擺脫沙溢的手。

在被沙溢絆倒的瞬間,李晨瞅準機會,狠狠打了自己的後腦勺。

「打頭事件」的真相是:李晨自導自演。

這意味著,有超過50%的人「冤枉」了無辜的沙溢。

回顧整個錄製過程,沙溢幾次喊冤,含淚求饒,只落得百口莫辯的下場。

李晨之所以忍不住當場落淚,就是因為大眾選擇相信了一個錯誤的事實,卻不自知。


我最怕你不了解我,就給我下定義

這只是一期節目嗎?不,這就是現實啊。

信息泛濫的時代,信息的獲取也變得非常便捷。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從一張圖片,幾句採訪,一篇文章,一段視頻,去相信一個所謂的「事實」,甚至給一個人貼上標籤。

在接受這些碎片化信息的時候,大多數人往往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只是隨波逐流地被牽扯著、推搡著。

有時,在不明真相前落井下石地嘲笑;有時,在主觀濾鏡的渲染下繼續傳播。

躲在鄭愷背後的蔡徐坤,也曾經站在輿論風波的中心。

蔡徐坤剛火的時候,因為一段花式運球的視頻,成了全網籃球愛好者們群嘲的對象,b站up主紛紛製作各種鬼畜視頻調侃他。

直到今年的《青你2》,在迎新會上,一位訓練生在履歷表上寫到自己的特長是打籃球。

蔡徐坤說:曾經我也以為打籃球是我的特長,後來我才知道,這只是我的愛好而已。

用調侃的方式去面對自己最大的黑點,將曾經磨難和心裡負擔自我消化,最終轉化為光和熱輸出給周圍的人,蔡徐坤扭轉大眾的刻板印象用了兩年。

造謠、傳謠的成本有多低,當事人要想要闢謠、澄清就有多難。

看客可以義憤填膺地站隊,肆無忌憚地在網絡上攻擊輿論的當事人,甚至有的人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只是看見名字就跟著罵了。

真相是什麼,從來不重要。吃瓜,吐籽,扔皮,圖的就是逞一時口舌之快。

哪怕事後知道自己的立場有誤,言辭不當,也只是淡淡地說一句「害」,然後不了了之,從未想過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殊不知,很多信息往往是被有意或無意地預設了立場,經過包裝後,才餵給我們。

我們接受的信息,從源頭開始就是有偏差的,我們卻誤以為「道聽途說、捕風捉影」是一條可以節省思考時間,提高認知效率的捷徑。

人云亦云,最終欺騙了自己,傷害了別人。


信息泛濫的時代,獨立思考是一種稀缺的能力

信息泛濫的網絡時代,讓人們不知不覺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發聲的門檻卻一降再降,孕育出一窩接一窩鍵盤俠。

碎片化的信息無法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隻字片語中更不能創造一個臆想的事實。

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外界替我們作出思考,喪失分辨真假的能力,溺斃在信息洪流裡。

就像這位網友說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放下偏見(擦亮眼睛),學會尊重(優雅吃瓜),獨立思考(做個人吧)。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8089健康家(ID: jkj_8089)

相關焦點

  • 豆瓣8.3,李開復、俞敏洪力薦,這本書,幫助你做到獨立思考
    哈嘍,大家好,我是阿胖,今天來與你聊聊《學會提問》這本書,該書豆瓣評分有8.3分,李開復、俞敏洪力薦,這本書能夠讓你在信息泛濫的時代擦亮眼睛,在新的一年,學會獨立思考!一、信息只會越來越多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咱們最明顯的感受就是信息爆發式增長,每天都能接收到來自於各種渠道的信息,比如新聞類APP、娛樂類APP、社交類APP、購物類APP等等。
  • 學會了安靜,懂得了閉嘴,你就贏了
    人生不如意時,學會閉上嘴,學會安靜,才是自渡,才能走出困境。 安靜是最好的生活,閉嘴是最好的修煉自己。 誰的人生裡都不缺險惡之人,笑裡藏刀,背後使絆子,看透了,看清了,漸漸的就明白了,學會閉嘴,學會安靜,是最好的保護自己。 有些人,沒必要和他計較;有些事,心裡知道就好;有些人,看穿了就好;有些人,惹不起,就要學會閉嘴;很多事,都是禍從口出。
  • 學會獨立思考:比真相更有意義的,是探求它的決心
    能夠獨立思考,從繁雜的信息中辨析真相,是每個人應該掌握的方法。如果你希望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拒絕受人愚弄,一心想弄清真相,那麼你可以先從了解自身的局限性開始,以下知識點你一定不可以錯過!清醒認識自己的思維局限性例1.在飛機真正研發出來之前,圍繞飛行表演產生的謠言迅速在大街小巷傳播。
  • 我們的獨立思考:既不獨立,也不思考
    當然,也會有人振臂高呼「別衝動,要獨立思考」。但是對於為何要獨立思考這件事本身,多數人的理解也是有點諷刺的:「當然要獨立思考,因為大家/大V都說要獨立思考啊。」實際上,大部分人既做不到獨立,同時也不會思考。很多時候我們誤以為的獨立思考,也只是因為對方的觀點和立場跟自己不一致,我們把獨立思考當成捍衛自己、貶低對方的另一種方式。
  • 澳大利亞如果沒實力,就該學會閉嘴
    任何一個有眼力見的政府都該知道,如果沒有實力,就該學會閉嘴,澳方的當務之急是學會低調。(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宏網)
  • 人在社會上,要學會「閉嘴」
    對於我們立足於這個社會而言,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人在社會上,要學會「閉嘴」。「閉嘴」,不是讓你什麼都不說,更多的是,擇良機說合適的話;「閉嘴」,不是懦弱,而是生活的所需,是為人的智慧;「閉嘴」,不是命令,而是內心的選擇,是我們能夠在這個社會立足的原則之一。
  • 做人最高級的修養,是學會「閉嘴」
    海明威有句名言:「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可有很多人都認為會說話才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為人處世還有另一種境界——學會閉嘴。 古人也常說,言多必失,禍從口出。
  • 超級優秀的科普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讓孩子學會觀察和獨立思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非常適合鍛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資源《像烏鴉一樣思考》,這是日本NHK教育頻道專門給孩子製作的一檔科普紀錄片,在豆瓣上一直憑藉9.3的高分霸榜。例如,我們都知道,一根點燃的蠟燭,如果用玻璃罩蓋起來,等玻璃罩裡面的氧氣消耗完之後,蠟燭就會熄滅。那如果換成高低不同的兩根蠟燭,點燃後用玻璃罩蓋起來,哪一根會先熄滅呢?是長的先滅,還是短的先滅,或者是兩根同時滅呢?
  • 再好的關係,也好學會「閉嘴」
    01「人學會了說話,但常常忘記好好說話」這是我大學老師曾經告訴我的。她的命運是靠自己博來的,但還是夾雜點不幸。大學是專科,本來按照她的正常發展路線,最多去個小學教書,也不可能跑到大學裡頭來。02很多時候,閉嘴很重要,不管彼此之間的關係好或是不好,即使是再親密的關係。很多傷害,都是不經意間的言語造成的。
  • 刷微博,不能放棄獨立思考
    不少人將微博當做自己大部分信息來源,並就熱搜事件發表評論,但從微博評論下的風雲變幻來看,大眾自以為的思考與評論,多是被「意見領袖」們無形中牽著鼻子走的附和聲。某種程度上,微博正在逐漸奪走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建立在事件上,通過微博獲得的事件信息在左右著我們的思考。
  • 疫情反思,我要教育12歲孩子「獨立思考」了
    01 學會「獨立思考」,別跟著別人創造的情緒走 在這個社交時代,很多人在炮製情緒假消息,更多人願意傳播這樣的內容。 這個時候,獨立思考就特別重要。 02 我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世界觀」 「獨立思考」之前,要有一個健康的「世界觀」。
  • 閉嘴,是最高級的情商
    面對不熟的人,要學會閉嘴。我之前也是個很「自來熟」的人,直到有一次一個讀者跟我訴說她的苦惱。她說她有一個同事,大家相處還算愉快,每天上班一起吃飯。面對不熟的人,學會閉嘴。切莫交淺言深,是成年人學會人際交往的最重要一課。面對智商不在同一水平線的人,學會閉嘴。帶我入行的老師說過一句話:「如果不懂,就說出來,如果懂了,就別說,笑笑即可。」
  • 天台縣家庭教育雲課堂——教會孩子獨立思考
    愛因斯坦說:「學會獨立思考比獲得知識更重要。」他還說:「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樂趣。」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就要提供一些機會給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覺什麼對,什麼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如今,有的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從來就沒有什麼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慮,去想辦法,去解決,去處理,長此以往,會扼殺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談不上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了。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呢?
  • 女生最需要學會的一件事不是撒嬌而是閉嘴
    但是我想,撒嬌固然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調味料,可是學會閉嘴也很重要。說話是一門學問,學習說話也是一種修行。人用一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會閉嘴。工作中如果總是這個樣子的話,這會讓領導同事當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討厭。一個聰明的女人應該學會適當的閉嘴。即便你工作勤奮努力,業績也名列前茅。但是口無遮攔經常會得罪很多人,而被你得罪的人也不會告訴你到底做錯了什麼,只會默默地記下你說過的話。在職場中,如果不處理好關係的話,很多時候對於自己的職業都十分的不利。
  • 【青年之聲·外國語學院】電影推薦 | 公主日記:學會獨立
    整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姑娘「獨立人格」的形成過程,同時也讓我們反思「獨立人格」對我們的重要性。米婭本是校園裡的「小透明」,怯於在大眾面前發聲、羞於與心儀的男神交流、懦於站在合唱隊伍的前排。然而即將16歲的米婭,卻迎來了人生的重大變化。過去的15年間,媽媽從沒告訴過米婭關於皇室的一切,媽媽本想等到米婭成年後再告知真相,但是米婭爸爸的離世,使得事態突變。
  • 短評│臺網友:青年真正需要的是獨立思考與明辨是非的能力
  • Python人工智慧速成班泛濫,上到68歲下到13...
    Python人工智慧速成班泛濫,上到68歲下到13歲都在學  olivia chan • 2020-08-06 15:05:30 來源:前瞻網
  • 《明智與發聲》——電影《聚焦》簡評
    在一個無法過度發聲的國家,所謂的智慧人生,就是圓滑和學會閉嘴。只不過,一個常常學習閉嘴的人,等到自己利益被損,往往叫囂最狂烈,卻也無濟於事。因為周遭的,仍然是噤聲。但是得益於美國《憲法》精神,報社的獨立報導權,以及他們擔當的新聞人獨有的追蹤和解讀的責任,成為案件得以不斷深挖,追究的關鍵。
  • 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是學會閉嘴
    閉嘴傾聽,是最高級的情商。01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和老石交流溝通是很困難的,往往說不到幾句話就會有爭執或者都閉嘴不說話。這裡的不說話是指為了不升級吵架而閉嘴。03海明威說過:「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六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有時,不參與別人的人生和經歷,是一種尊重,因為你不知道別人內心的感受。少說多做,是一個人最高級情商的表現。
  • 奚夢瑤讓何猷君閉嘴:一個人真正成熟起來,是從學會沉默開始
    文/吾鄉聽過一句話:少言是修養,閉嘴是智慧。一個人真正成熟起來,是從學會沉默開始,不是沒的說,而是不妄加評論,不是不想說,而是沒有必要反駁。表達很容易,但閉嘴不容易,閉嘴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態度與智慧。倘若何猷君在熱搜出來時就針對某些評論站出來回應與解釋,那麼勢必會引起更多的反擊,還有可能引發口水戰,繼而讓事情越發酵越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