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轉斜暉,人家水竹圍。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元】王冕《舟中雜紀.其十》
霜降簡介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0月23日-10月24日太陽到達黃經210°時,交節。霜降的到來,標誌著秋季即將落幕,也標誌著寒冷冬季的即將到來。它與白露、寒露一樣,都是反應氣溫變化的節氣。
這一時節,氣溫將繼續下降,晝夜溫差也將繼續加大。需要注意的是,「霜降」並不是說天上真的掉霜了,而是共指「降溫」與「成霜」這兩種不同的物候變化。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也云:「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節氣,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此時,空氣中水蒸氣在地遇冷,凝結成細微冰針,是為初霜。
霜降時間
霜降是在公元10月23日-10月24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10°。
2020年霜降時間:2020年10月23日 06:59:25,農曆庚子鼠年九月(小)初七,黃帝紀元4717年09月07日。
霜降氣候
俗話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不同地區的霜降節氣有著各自的特點。當黃河流域出現初霜的時候,而在我國東北北部、內蒙古東部和西北大部地區,則已經進入冬季月餘,平均氣溫已經跌至0℃以下。
中國農民善於從長期生產勞作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和教訓、汲取智慧和力量。他們很早就發現,霜降氣候與來年農作物收成存在正比例的關係,並將之總結成短小,易於傳誦的農諺,譬如「一夜孤霜,來年有荒,多夜霜足,來年豐收。」意思是,如果僅僅下了一次孤霜,來年農作物要減產,反之,如果連續幾天晚上有霜出現,來年莊稼就是大豐收。
霜降三候
霜降三候:第一候豺祭獸;第二候草木黃落;第三候蟄蟲鹹俯。意思是說:豺狼開始捕獲獵物,殺獸陳列,古人以為他們是在「祭秋金」;此時大地上的草木和樹葉也開始枯黃掉落,冬天即將來臨;而蜇蟲為了能安然度過缺少食物的冬季,也全部躲到了洞中,不動不食,低頭進入冬眠的狀態,等到下一個無霜期才會出來。
霜降習俗
(1)賞菊花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可見,菊花在古代有著非同一般的文化含義。難怪,古時候,無論是民間百姓還是帝王官宦,都會選擇在這時間舉辦各種「賞菊」活動。
(2)吃柿子
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時家貧,常四處流浪。有一年霜降,饑寒交迫的朱元璋發現村邊爛瓦堆裡長著一棵柿子樹,上面結滿了紅柿。他靠著這些柿子,撿回一條小命。1368年,朱元璋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後,某年霜降領兵再次路過村莊,發現當年那棵柿子樹還在,便將自己的戰袍掛在柿子樹的樹幹上,並金口玉言,敕封它為「凌霜侯」。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後,也逐漸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
霜降食材
俗話說,「秋燥易上火」,因此霜降時節的飲食格外需要注意。除了要少吃油炸、燒烤,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外,還應吃維生素、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說,鴨子、百合、柚子都是你不錯的選擇。
而山藥也是一種很適合霜降時節食用的食物。傳統醫學認為山藥,性平味甘,入肺、脾、腎經,具有滋養強壯、延緩衰老等功效。現代研究也表明,山藥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沉澱,預防心腦血管等疾病。山藥雖好,但不宜多吃,吃太多會導致血糖升高。並且,過敏人士也應謹慎食用山藥。
霜降食譜
(1)外婆醬鴨腿(此方來自網友PaPa-Tony):
【材料】鴨腿 3 只 、黃酒 100 克、蔥姜 少許、八角,桂皮,香葉,花椒,幹辣椒 適量。
【調料】老抽 3 勺 、生抽 2 勺 、南乳汁 1 勺 、蠔油 2 勺 、冰糖 50 克 、五香粉 少許。
【做法】
① 鴨腿洗淨,用牙籤在鴨皮那一側扎幾個眼子,然後放入鍋中少許油煎至兩面金黃。
② 濾出多餘的油,將剩下所有的材料倒入鍋中,加清水沒過鴨腿。
③ 大火煮開,蓋上蓋子轉小火繼續煮1個小時,然後熄火,讓鴨腿在湯汁中浸泡1個小時。
④大火收汁,用小勺不停將湯汁淋在鴨腿表面,直至湯汁濃稠。
⑤ 取出燒好的鴨腿,待其徹底晾涼後,斬塊擺盤即可。
(2)木耳炒山藥(此方來自網友Grace的美味時光):
【材料】山藥 1/2 根、木耳 8 朵、胡蘿蔔 1/2 根、青椒 1/2 個、蒜 2 瓣。
【調料】油 少許、蠔油 2 勺、鹽 2 小勺。
【做法】
① 胡蘿蔔、青椒洗淨後切片;木耳撕成小朵後焯水。
② 山藥切片後泡入水中備用;蒜切片或末備用。
③ 起鍋放入少許油,下蒜末爆香,放入胡蘿蔔、青椒煸炒1-2分鐘斷生。
④ 依次加入山藥和木耳繼續不斷翻炒。
⑤ 加入鹽、蠔油後,迅速翻炒均勻,關火裝盤。
霜降常識
「霜降一過百草枯」,此時晝夜溫差變化增大,尤其需要預防夜風襲擾足部,而導致第二日的全身酸痛、疲乏無力。所以,霜降時節需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不要再穿船鞋、薄襪和涼鞋了。
同時,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對於保暖也很有必要。但需要掌握方式方法。每次的量不宜過大,需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時間也應因人而異。抵抗力較差的老人,最好等太陽出來或者到比較暖和的地方鍛鍊。運動完,也不宜立馬就洗冷水澡。這樣寒氣容易入體,「體內有寒,百病容易生」。
今日互動:你們家鄉霜降時節需要吃什麼特別的東西嗎?歡迎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