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霜降打了霜,來年爛陳倉」啥意思?有道理麼?

2020-12-23 三農的高度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8個節氣,也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是秋與冬的過渡節氣。在每年的陽曆10月23號左右,當太陽黃經到達210°時,就到了霜降節氣。這個時候屬於深秋季節,在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會由於溫度驟降到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在萬物上直接凝結成細微的冰針或者霜花,仿佛一夜間,草地上鋪上了一層銀色的地毯,白茫茫一片。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今年霜降節氣具體到來的時間是陽曆10月23號,農曆9月7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古人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一侯食肉動物的豺狼等,開始捕獵,以獸而祭天報本;二侯草木枝葉開始枯黃,秋風掃落葉;三侯蟄蟲開始龜縮在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到冬眠狀態。農諺說:「霜降打了霜,來年爛陳倉」,是一些地區的人們,根據霜降日能否見到霜,粗略的預測來年的收成。意思是說,霜降日能夠下霜,那麼來年農民就會五穀豐登,陳倉內裝滿糧食,多得都堆爛了。這不難看出,根據霜降日的是否下霜,來預判來年的收成,並沒有太大的準確性,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能夠形成這樣農諺俗語,肯定有先輩們的生活經驗總結,有一些規律可尋,才能夠在一些農村地區,形成這樣的農諺俗語,支撐這樣「大概率」的預測。

首先我們知道,古代的農業生產力低下,基本上全部都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是促進來年豐收的必要條件之一。而關於霜降日的天氣變化,預測來年的天氣走勢,是古人們根據往年的氣候變化規律,總結出多種地方性農諺俗語,預判風調雨順,期盼好收成。比如:霜降晴,風雪少;霜降雨,風雪多。霜降有雨,開春雨水多;霜降無雨,冬春旱。霜降見霜,小雪見雪;霜降見霜,立冬見冰等等說法。從這些地方性農諺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出,霜降日有霜有雨,冬季比較寒冷,而且雨雪比較充足,來年風調雨順的概率很大,才有「瑞雪兆豐年」的說法。這些關於氣象變化的農諺俗語,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霜降節氣,地土壤有墒情,空氣溼潤,遇到氣溫驟降,才具備形成「打霜」的基本條件,預示著當地這個冬季風調雨順,有利於土地蓄力,來年農作物的豐收。

其次,古代農作物在病蟲害防治上,不具備化學防治條件,多採用農業和生物等生態防治措施,對作物進行病蟲害防治,來確保農作物的豐產豐收。那麼,在秋冬季節,人們利用霜凍,深翻曬垡,可以有效利用冬季的寒冷,凍死隱藏或者寄生在土壤中的一些越冬害蟲和病菌等有害物。這樣就很好了利用寒冷,控制農田裡病害蟲的基數,降低來年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為農業豐產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你看,有農諺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也包含有這方面的意思,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看天氣變化,客觀的來說,現在以氣象衛星的數據,進行的天氣預報更為準確。而霜降日是否降溫下霜,並不能以此為依據預判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變化情況。這句農諺:「霜降打了霜,來年爛陳倉,」包含了人們希望風調雨順,該冷就冷,該熱就熱,降低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促進農業豐產豐收的願望。

相關焦點

  • 霜降來襲!俗語「一夜孤霜,來年有荒」,啥意思?莊稼要歉收?
    由於,霜降節氣承上啟下的意義,在農村,少不了對霜降節氣的討論,有些村民會根據霜降的天氣來預測來年的收成,比如說,「霜降有雨來年豐,霜降無雨兆荒年」!村裡老人認為,霜降是秋天的「尾巴」,通過對霜降天氣的觀察,能夠預測冬季降水的多寡,霜降降雨,那麼冬天降水多則是豐年;霜降晴天,冬季降水少則寓意寡年!
  • 二十四節氣|寒露至,農諺「一夜孤霜,來年有荒」什麼意思?
    霜降的到來,標誌著秋季即將落幕,也標誌著寒冷冬季的即將到來。它與白露、寒露一樣,都是反應氣溫變化的節氣。這一時節,氣溫將繼續下降,晝夜溫差也將繼續加大。需要注意的是,「霜降」並不是說天上真的掉霜了,而是共指「降溫」與「成霜」這兩種不同的物候變化。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也云:「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節氣,陽氣漸退,陰氣漸生。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簡單說完臘月,我們切入正題,為何老話說:「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是啥意思?根據「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只要了解「見三白」,是說臘月多下幾場瑞雪,就明白這句話就是瑞雪兆豐年的意思了。如同有農諺所說:「收麥不收麥,臘月見三白」意思一樣。那麼,這些農諺俗話有道理麼?
  • 霜降將至,農村俗話說:「霜打的青菜分外甜」啥意思,有何道理?
    今日10月20號,馬上就到了10月23號,也就到了今年的霜降節氣。霜降節氣的到來,在我們華北這邊,就會出現霜凍的情況。雖然有老話說:「霜殺百草」、「秋敗的茄子似毒藥」!但是,一些喜涼類的青菜,卻能像秋菊一樣能夠傲霜耐寒。
  • 農諺「蛇盤兔,必定富」是啥意思?你知道這句話的由來麼?
    相信很多朋友都對這個農諺有著深深的情結,因為在生活中有很多夫妻都是蛇和兔的結合,中間相差兩歲就會與「蛇盤兔,必定富」相照應,與其說這是一個現象,不如說這是一個農村婚嫁「封建思想」的產物,那麼這句話說得有道理麼?這句話又是怎麼由來的呢?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
  •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
    ,露結為霜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霜降,二十四節氣第18個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此時氣溫降至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結成白色結晶體,稱為霜霜降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裡沃野,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
  • 今日二九,農諺「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二九是數九的第二個九天,在民間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節氣後天氣會越來越冷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二九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數九是民間記錄寒天到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九,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整個數九的時間為81天。
  • 農諺「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還有「三九不封河,來年多雹」這一俗語是什麼意思?  那「三九不封河,一年多雹」的俗語是什麼意思?  三九不封河,下一年多雹意味著,到了三九還沒結冰的時候,下一年就會有很多冰雹天氣。  農村之所以有「三九不封河,來年多雹」的說法,是由於冬天冷空氣活動不頻繁,溫度較高所致,當冬天溫度過高,第二年氣溫回升,冷空氣活動就會頻繁,到了夏天,就會有冰雹天氣,所以就有「三九不封河,來年多雹」的說法。
  • 今日冬至,四句老祖宗傳下來的農諺,可推測天氣及來年收成
    今日分享的不止是詩歌,還有四句來自民間的農諺,能推測天氣變化和來年收成。冬至無雨一冬晴農諺意思很簡單:冬至節氣當天,沒有下雨或者下雪天,整個冬季都會是晴天。這裡整個冬季是誇張說法,指的是暖冬。冬至是一年中最冷時期的開端,數九就從冬至開始算起,三九和四九河面會結冰。
  • 九十九句老無錫都會講的農諺,你聽過幾句?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有多少人小時候是背著這些詩句長大的?作為一個無錫人,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曾經看過割麥的景象吧,一代代麥田裡的守望者,總結下來的農諺不計其數,今天我將與大家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九十九句,回憶那一縷麥香:
  • 農諺「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什麼意思?道理在哪?
    不過,要是依照農諺「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的說法,到了1月20日進入大寒的那天晚間,如果是沒有陰天或降雪的話,預示的就並不一定是好事。 但對農諺「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的道理在哪?我們又應該如何辯證地去理解呢?你可以往下看!
  • 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啥意思?3個節氣適於哪裡
    而「白露」和「寒露」,則是在秋分前後的兩個節氣,意思是在「白露」節氣的那個時候種小麥太早,而到了「寒露」節氣的那個時候,播種小麥又太晚了,而只有在「秋分」這個節氣的時候,播種小麥,才是正好的時候。1、「白露」(9月7-9日)所謂「白露」,這個節氣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啥意思?今年立春會冷麼?
    「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  春打五九尾說的就是立春日如果在五九天的最後一天,農村的立春也叫打春、鞭春,為了迎接新的一年莊稼收成,人們會提前做好一些木架和紙做的」假牛」在立春的時候進行鞭打,裡面放上糧食,寓意就是新的一年牛聽話,糧食多,所以就會有這個習俗。
  • 今天進入二九,農村俗語「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啥意思呢?
    導讀:今天進入二九,農村俗語「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啥意思呢?關於數九期間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一句是關於一九的叫做: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所描述的如果在一九期間出現了降雪,那麼來年將會喜獲豐收,村民餵養的豬狗也能夠吃的上白面饃。一九有俗語,二九自然也是不能少的,農村有句農諺叫做: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這句老話所描述的是二九期間最擔心的莫過於是:颳風。颳風會導致來年的農作物減產,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絕收,為什麼這麼說呢?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在農村裡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老百姓過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習俗。在大妞的家鄉,過冬至有喝湯禦寒的習俗。村裡老人說,在冬至節這天喝了羊肉湯可以增強身體禦寒的能力,以至於後面的數九寒天都不怕冷。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冬至吃羊腸,不用穿衣裳」。
  • 霜降|最是橙黃橘綠時!
    今日霜降+鬥指戌,為霜降。言氣肅露凝結而為霜矣。——《通緯·孝經援神契》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於每年10月23日前後交節。此時北鬥星的鬥柄指向戌位(西北方),太陽黃經達210°,即為「霜降」。
  • 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導讀: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現在正值中伏期間,天氣也是愈發的酷熱難耐,空氣悶熱得仿佛黏稠一般,讓人呼吸都感覺透不過氣來。後天是農曆的六月初八,也是立秋節氣的到來,農諺有很多關於立秋節氣的說法,很多都是關於立秋之後天氣的走勢情況,立秋之後熱不熱,會不會有秋老虎等等諸多的說法,這些都是多年經驗的積累演變而來,確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存在。
  • 秋已暮,露成霜!菏澤人吃柿餅、逛銀杏大道、賞菊……的時候到了!
    霜降對農作物的影響霜降見霜米谷滿倉」,在農村,霜降對農作物來年的收成有很大影響,這原因是霜降把泥土裡的害蟲給凍死,使莊家不會遭殃,來年等到豐收。但是,由於氣候逐漸轉為寒冷,容易形成霜凍,給小麥、油菜等處於幼苗期的抗寒能力差的農作物造成凍害,霜凍還會影響棉花的品質,形成「霜後花」或「紅花」。防霜措施:山東農諺:霜降一到,天氣漸冷。抓緊收割,地瓜花生。
  •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民間有諺語「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說法,雪的降臨,不僅僅是降水相態的變化,對大地而言更是呵護。下面小編帶來: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2020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 霜降是什麼意思 霜降節氣吃什麼食物養生
    十月二十三日  農曆九月初七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曆10月23左右。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