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2021-01-10 三農的高度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閏十二月是所有閏月中最罕見的閏月,而並不是沒有。因此,通常人們說的臘月,準確所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而不絕對是指農曆十二月。

簡單說完臘月,我們切入正題,為何老話說:「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是啥意思?根據「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只要了解「見三白」,是說臘月多下幾場瑞雪,就明白這句話就是瑞雪兆豐年的意思了。如同有農諺所說:「收麥不收麥,臘月見三白」意思一樣。那麼,這些農諺俗話有道理麼?

我們知道,冬小麥主產區在北方,而我國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春季少雨,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上來看年降水量400~800mm之間(有個別地方例外,比如長白山地區),屬於半溼潤區,降水分布不均,特別是春季,乾旱少雨是常態化。這種氣候現象,就使得北方小麥等越冬作物,冬、春之際的生長期,容易面臨乾旱的問題。所以,冬小麥想要來年豐產豐收,由於北方「春雨貴如油」的氣候特徵,靠春雨滋潤生長的小麥,似乎成為了奢侈的願望。那麼我們當地人,按照慣例在入冬前,會酌情給小麥澆幾次「封凍水」,人們都盼望瑞雪兆豐年,春季少抗旱。

在臘月,我國北方受到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進入一年最寒冷的季節,下幾場瑞雪,滋潤了大地,給小麥蓋上厚厚的「棉被」,「蓄力」後翌年春天更加茁壯生長;而且冰凍的雪水滲入泥土裡,凍死部分越冬病蟲害,為來年小麥的豐產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寒冬臘月下瑞雪,對冬小麥等越冬作物的生長、豐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此可見,寒冬臘月下多下幾場瑞雪,來年好收麥,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說現在現代化的農業發展,生產力大大提升,比如可以採取人工降雨、灌溉、噴灌等措施,來解決冬小麥因乾旱的問題,可以用化學製劑防治病蟲害……但是,肯定提升種植成本,甚至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減產,而且勢必會給生態環境帶來消極問題。畢竟,這些措施,只是人為輔助農業生產的種種手段。歸根結底,農作物圓滿的豐收,離不開大自然風調雨順的饋贈。老話說:「不冷不熱,五穀不結」,那麼反過來說,該冷就冷,該熱就熱,該雨就雨,該雪就雪,真就是體現出「臘月三場白,來年好收麥」這句話的真諦了。

相關焦點

  • 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三白是什麼?今年能遇上嗎?
    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2020年轉眼就要過完了,而我們也馬上就要迎來庚子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了,對於農民來說,臘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因為臘月的天氣狀況關乎著明年的收成,就比如下面這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說的就是臘月的天氣和糧食收成之間的關係。
  • 老話「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個啥?今年你遇見了嗎?
    再過一個多月就到臘月了,臘月裡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做: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在歷史上,三白可是很有名頭的,比如《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字三白,所以也叫沈三白。還有一個關於三白的典故與蘇東坡有關。話說,有一次東坡好友錢勰邀請他到家做客,而且還特地發了一張請帖,上面寫著:將以三白待客。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含義呢?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為了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首先要搞清楚「三白」的含義。「白」在這裡的意思是「大雪」,冬天只要下一場大雪,那麼到處都是白雪。三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也就是幾個虛數的意思。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民間的一種傳統文化,是人們經過長時間觀察、思考悟出來的道理或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些俗語雖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其中的道理卻值得我們借鑑。比如農村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這句俗語咋一聽好像有點不搭,卻揭示了「天氣變化和人」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劇烈變化的天氣」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一些老人和孩子深受其害。比如「咋冷還寒」就會造成流感的盛行,尤其是季節交替的時節,一些老人和孩子更容易患病。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這句話是個半截話,因為每句話後面還有半句,但也不排除地方不同,所以講法不同,像是我們這邊,說的就是「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
  • 老祖宗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啥意思?有無道理?
    老祖宗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啥意思?有無道理?福氣是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東西,無論是去寺廟還是在春節張貼福字都可以體現這一點。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身體安康,然後財源滾滾闔家歡樂。但是在古時候很多人覺得活下來都是一種福氣,為此還有一句俗語流傳下來。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先說結論:「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帶有很強的歷史時代性,在古時候農耕文化下,這句話是人們長期的經驗實踐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在新時代的現在,反而就沒有那麼大的指導意義了。
  • 進入臘月,老農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人說「臘不定,正不娶」這句話,來源於我們的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意思簡單明了,就是說臘月不宜定親,正月不宜娶親。雖然說這句話的意思,有一定的迷信成分,實際上和我們傳統的婚嫁,挑選黃道吉日有同樣的道理,無論是定親或者娶親,通常人們都會挑選一個好日子,更多的是圖一個吉利和喜慶。
  • 農村俗語『臘月打雷刀兵見,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
    打雷在古代神話傳說中,是由於雷公電母打擊所致,打雷後風伯雨師就會行雲布雨,但是在古代帝王眼裡就是很重大的事情,會讓閻王爺一些佔卜師算上一卦,看看吉兇,這『打雷』一般出現在『驚蟄』後,提前打雷更是讓古代人震驚,農村俗語『臘月打雷刀兵見,十個牛欄九個空』,就是那個年代描述的景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兔的意思是,在寒冬臘月,如果在野外看到已經死掉的野兔子千萬不能撿回家,更不要拿回家吃,而到了正月,在野外看到死掉的野雞也不要帶回家吃,那麼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現在已經進入臘月,今天是1月16號 ,已經進入三九第九天了,還有四天就進入大寒節氣 ,大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 ,大寒節氣過後就是立春了。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轉眼又到臘月,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的講究,也該知道了!
    從26號開始,已經正式進入臘月了,意味著隆冬正是到來。有些地方已經明顯可以感受到臘月的氛圍,寒風刺骨,溫度驟降。在這寒冷的季節,養生也正是時候,老祖宗也留下了不少關於臘月養生的秘訣,其中有一句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即臘月忌尾,正月忌頭。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花姐妹看世界!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這句俗語的涵蓋面很廣,很多都與我們的生活有關,如今天要講的「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女人為何怕臘月?
    農村老話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您聽過嗎?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說到八月,可不是陽曆的八月,一般是指陰曆的八月,對應陽曆應該是九月中下旬了。這個時候在農村正好是農忙的時節,春天播種,秋天收穫,到了這個時候,也應該是收穫的時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