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老農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2021-01-18 三農的高度

人說「臘不定,正不娶」這句話,來源於我們的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意思簡單明了,就是說臘月不宜定親,正月不宜娶親。雖然說這句話的意思,有一定的迷信成分,實際上和我們傳統的婚嫁,挑選黃道吉日有同樣的道理,無論是定親或者娶親,通常人們都會挑選一個好日子,更多的是圖一個吉利和喜慶。

臘月是一年之中,農曆最後的一個月,通常是指農曆十二月。在民間的婚姻嫁娶觀念裡,有老農認為,在一年之中最後一個月,俗稱為歲尾,在此期間定親被認為不吉利。畢竟臘月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很多,而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一年中農曆最後一個月之所以叫「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因此,古人認為男女在「祭祀之月」定親不吉利,還有人認為在臘月訂婚則敗克婆家,夫妻很難白頭到老;而可以結婚,行天地祭拜,大吉大利,祈求新婚生活幸福安康,家和萬事興。

正月即為「建正」之月,在觀象授時時代,鬥柄回寅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曆法建正,原是攝提紀論十二月建的概念。後經演變,亦用來指其它曆法的首月。現通常指農曆的第一個月,是一年的起始月份。在民間有老農認為,一年的「起始月」,舉行婚姻嫁娶,對男方來說有「破財」之意,對女方來說有「離別父母」的意思,在一年的開始就出現這種情況,不吉利。還有更邪乎的說法是——正月娶媳婦主妨公婆,影響婆媳關係。不過這些說法也沒啥科學依據,更多的是地方上的移風易俗,求得一個心理安慰。

人說「臘不定,正不娶」,這種關於婚姻嫁娶的民間習俗——老黃曆選吉日,對於不信的人來說,則是不信者無!如果要遵守當地婚姻嫁娶的民俗,挑選一個諸事皆宜的日子,再進行婚姻嫁娶事宜,讓大家開心快樂為宜。畢竟,所謂的黃道吉日,是古人依據天體星象運行變化對人類影響的規律制定了黃黑道日,從而對國人的用事擇日趨吉避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與選擇。這種擇吉文化現象,自古以來已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之中,對我們的婚姻嫁娶、乃至日常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逐漸已經形成了一種習俗,融入到生活中,在很多地方上,演變成一種「文化信仰」了。

所以你看,「臘不定,正不娶」的說法,只是一種民間習俗。好比誰家定親或者婚嫁,家人通常會選一個好時段、好日子進行,圖一個生活幸福美滿而已,更多是人們對「愛」的一種祝願。

相關焦點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建房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
  • 除夕倒計時|臘月的臘和腊味的臘是一個意思嗎?
    一進臘月,就開始有了「年味」。年俗民謠中的第一句就是「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月既是除夕倒計時的開始,也是企盼新年的開始。臘月裡要為新年做的準備很多,收拾屋子、購置年貨,還要根據節點準備很多吃食,比如臘八粥、臘八蒜,還有的人家專門做一些臘肉、臘腸等腊味。問題來了:臘月的這個「臘」和吃食裡的「臘」是一個意思嗎?
  • 老祖宗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啥意思?有無道理?
    老祖宗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啥意思?有無道理?福氣是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東西,無論是去寺廟還是在春節張貼福字都可以體現這一點。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身體安康,然後財源滾滾闔家歡樂。但是在古時候很多人覺得活下來都是一種福氣,為此還有一句俗語流傳下來。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據《幼學故事瓊林》記載「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為臘。始皇當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徵。」 古時秦國人在年末之時,以狩獵的獸類祭祀先祖稱為臘。所以,至今把農曆每年最後一個月,稱之為臘月。秦始皇當年名叫贏政,而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所以至今把正月的「正」字讀為「zhēng」。
  • 農村婚嫁觀:正月不娶,臘月不定。還別不信,確實有道理
    那有朋友可能就會問了,如果按上述說法,那正月裡大家都在家休息,天也冷,也是個喜慶時段,這段日子也是非常適合辦酒席的呀!說是這麼說,但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幾乎沒人會在正月裡舉行婚禮。因為,在農村呀,流傳著這麼個婚嫁觀念,那就是:正月不娶,臘月不定。正月不娶一是正月裡,大家雖然都不用怎麼幹活,好似很空閒。但別忘了,此時大家得忙著各家各戶的拜年。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民間的一種傳統文化,是人們經過長時間觀察、思考悟出來的道理或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些俗語雖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其中的道理卻值得我們借鑑。比如農村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這句俗語咋一聽好像有點不搭,卻揭示了「天氣變化和人」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劇烈變化的天氣」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一些老人和孩子深受其害。比如「咋冷還寒」就會造成流感的盛行,尤其是季節交替的時節,一些老人和孩子更容易患病。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臘月初五是四九頭一天: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什麼意思?
    明天是四九的頭一天,也是農曆的臘月初五。在農耕社會,進入臘月之後,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每年的臘月初八,人們都會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臘月初五是什麼節日,俗話說:「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這句話說的就是臘月初五的節日。臘月初五到底是什麼節日呢?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先說結論:「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帶有很強的歷史時代性,在古時候農耕文化下,這句話是人們長期的經驗實踐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在新時代的現在,反而就沒有那麼大的指導意義了。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這句話是個半截話,因為每句話後面還有半句,但也不排除地方不同,所以講法不同,像是我們這邊,說的就是「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兔的意思是,在寒冬臘月,如果在野外看到已經死掉的野兔子千萬不能撿回家,更不要拿回家吃,而到了正月,在野外看到死掉的野雞也不要帶回家吃,那麼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訂婚與娶親,這是農村人非常看重的事情,因此今天要講的一句農村俗語就是:「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句話大夥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卻不太懂這裡面的講究,讓我細細道來。要想解釋這句俗語,我們需要將其分開來說,先來說說「臘月不定親」。首先,氣候上來說,臘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衰弱,陰氣增長,缺少活力。婚姻講究紅紅火火,熱熱鬧鬧,臘月這寒冷蕭條的氣氛,跟婚姻熱鬧的氛圍八字不合。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現在已經進入臘月,今天是1月16號 ,已經進入三九第九天了,還有四天就進入大寒節氣 ,大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 ,大寒節氣過後就是立春了。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那麼我們就會奇怪,為啥會有這種規矩?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兔和正月雞不能揀」啥意思?
    現在已經進入臘月,今天是1月16號 ,已經進入三九第九天了,還有四天就進入大寒節氣 ,大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 ,大寒節氣過後就是立春了。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