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正是農村婚嫁最頻繁的時候。因為這段時間,地裡的活兒都告一段落了,農人們都閒下來了,忙了一年,錢也攢了,此時有充足的時間和錢財籌備婚禮。
又因為農村人大多是在家辦酒席,冷天,那些剩下的菜也易於保存,可以多吃幾天,不會太浪費。而且馬上就要過年了,婚禮上富餘的酒水以及可以存放較長時間的吃食等都可以留到過年用,不用再另外採買了。
同時,因為農村家庭親朋好友也大多都是農民,也是到了冬季歲尾才有空閒,可以有時間趕來參加婚禮,好好熱鬧一番。雖說,現在大多數村民都外出打工,不再務農了,但他們都是在臨近過年才回家,所以此時辦喜宴,是最合適的。
還有個說法是臨近過年,眾神都回天庭述職去了,人間百無禁忌,黃道吉日多,正是婚嫁好時候。此時娶媳婦過年,正是喜上加喜,寓意人丁興旺,福氣滿滿。當然,這個說法只是討個好彩頭而已。
那有朋友可能就會問了,如果按上述說法,那正月裡大家都在家休息,天也冷,也是個喜慶時段,這段日子也是非常適合辦酒席的呀!說是這麼說,但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幾乎沒人會在正月裡舉行婚禮。因為,在農村呀,流傳著這麼個婚嫁觀念,那就是:正月不娶,臘月不定。
正月不娶
一是正月裡,大家雖然都不用怎麼幹活,好似很空閒。但別忘了,此時大家得忙著各家各戶的拜年。而且以往交通不發達,出趟門也不容易,很多人去親戚家拜年都是過夜的,拜年可能要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哪像現在,一天可以跑遍所有的親戚,拜完所有的年。
而且,大多數人家拜年都有這麼個習慣,正月初幾去誰家,都已經形成了規矩,年年都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如若誰家選在正月哪天結婚擺酒,那豈不是打亂了別人的拜年計劃。很有可能,別人就會因拜年而放棄喝喜酒,那婚宴就不夠熱鬧了。
再者,以往農村人家隨份子喝喜酒,本就是為了改善夥食,打個牙祭的。而正月裡,大過年的,那家家戶戶都是一年中夥食最好的時候,不管是在家還是外出拜年,吃的都不差,此時也就不貪酒席上的那一口了。誰家若是此時擺酒席,會被人認為是小家子氣,不想讓客人吃多,想省菜錢。
還有一個就是,正月裡往往雨雪天氣比較多,以前迎親都是走路或抬轎,又都是土路,一下雨,不好走不說,弄得一身髒兮兮的,也不吉利。
臘月不定
臘月,雖說農活大多是閒下來了,但並不代表這個時候就無所事事了。在古代,臘月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很多,老百姓們要舉行各種各樣的祭祀,祈福求壽,避災迎祥。同時,還要準備各色年貨、打掃屋子等等,實在是非常繁忙的一個月。
而定親這個程序雖不如結婚時繁複,但過程也不簡單。通常是由媒人主持,男方帶上各色禮品,還有禮金去女方家。男女雙方還有兩家至親,大家坐下來把婚事敲定。男方還得給女方這邊的親戚發紅包。
如果兩家相距較遠,這來去就得耗上好幾天。如果在臘月裡定親,那實在是忙上加忙,會顧不過來。可以說,定親這事,還挺費時費力和費錢的。
那有朋友肯定會說了,那照你這麼說,那臨近過年結婚,怎麼就不怕忙上加忙了?這呀,一方面是因為臘月裡,大家都忙著祭祖等活動,此時一大幫外人上門,確實也有些不妥。另一方面呢,其實是有點男方的小打算在內。
你想呀!結婚雖然更忙,但是出錢出力後,好歹是把人給娶回家了。這樣一來,家裡就多了個人,也多了個勞力了,不虧,後面忙點也不怕。
可定親這事呢,你巴巴的趕去送錢送物的,這人一時半會兒也接不回家,可能會耽誤了臘月裡的好多事兒。不如緩一緩,等忙過這一陣,大家都空閒點了再說。
而且呀,這「臘」諧音「拉,有拉倒之意,不是個好兆頭。定親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把婚事說定的,可是這個諧音就讓人心裡很不舒服了。雖說這都是子虛烏有的事,但能避則避。
民間還有正月娶媳婦會克公婆,臘月訂婚會敗婆家等說法。這些當然有迷信成分在內,信則有不信則有。但結婚畢竟是人生頭等大事,肯定是不希望有絲毫不吉利因素影響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會結婚避開正月,訂親避開臘月。
點右上角「關注」,看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