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婚嫁觀:正月不娶,臘月不定。還別不信,確實有道理

2021-01-07 陌上花開且緩歸

臨近過年,正是農村婚嫁最頻繁的時候。因為這段時間,地裡的活兒都告一段落了,農人們都閒下來了,忙了一年,錢也攢了,此時有充足的時間和錢財籌備婚禮。

又因為農村人大多是在家辦酒席,冷天,那些剩下的菜也易於保存,可以多吃幾天,不會太浪費。而且馬上就要過年了,婚禮上富餘的酒水以及可以存放較長時間的吃食等都可以留到過年用,不用再另外採買了。

同時,因為農村家庭親朋好友也大多都是農民,也是到了冬季歲尾才有空閒,可以有時間趕來參加婚禮,好好熱鬧一番。雖說,現在大多數村民都外出打工,不再務農了,但他們都是在臨近過年才回家,所以此時辦喜宴,是最合適的。

還有個說法是臨近過年,眾神都回天庭述職去了,人間百無禁忌,黃道吉日多,正是婚嫁好時候。此時娶媳婦過年,正是喜上加喜,寓意人丁興旺,福氣滿滿。當然,這個說法只是討個好彩頭而已。

那有朋友可能就會問了,如果按上述說法,那正月裡大家都在家休息,天也冷,也是個喜慶時段,這段日子也是非常適合辦酒席的呀!說是這麼說,但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幾乎沒人會在正月裡舉行婚禮。因為,在農村呀,流傳著這麼個婚嫁觀念,那就是:正月不娶,臘月不定。

正月不娶

一是正月裡,大家雖然都不用怎麼幹活,好似很空閒。但別忘了,此時大家得忙著各家各戶的拜年。而且以往交通不發達,出趟門也不容易,很多人去親戚家拜年都是過夜的,拜年可能要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哪像現在,一天可以跑遍所有的親戚,拜完所有的年。

而且,大多數人家拜年都有這麼個習慣,正月初幾去誰家,都已經形成了規矩,年年都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如若誰家選在正月哪天結婚擺酒,那豈不是打亂了別人的拜年計劃。很有可能,別人就會因拜年而放棄喝喜酒,那婚宴就不夠熱鬧了。

再者,以往農村人家隨份子喝喜酒,本就是為了改善夥食,打個牙祭的。而正月裡,大過年的,那家家戶戶都是一年中夥食最好的時候,不管是在家還是外出拜年,吃的都不差,此時也就不貪酒席上的那一口了。誰家若是此時擺酒席,會被人認為是小家子氣,不想讓客人吃多,想省菜錢。

還有一個就是,正月裡往往雨雪天氣比較多,以前迎親都是走路或抬轎,又都是土路,一下雨,不好走不說,弄得一身髒兮兮的,也不吉利。

臘月不定

臘月,雖說農活大多是閒下來了,但並不代表這個時候就無所事事了。在古代,臘月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很多,老百姓們要舉行各種各樣的祭祀,祈福求壽,避災迎祥。同時,還要準備各色年貨、打掃屋子等等,實在是非常繁忙的一個月。

而定親這個程序雖不如結婚時繁複,但過程也不簡單。通常是由媒人主持,男方帶上各色禮品,還有禮金去女方家。男女雙方還有兩家至親,大家坐下來把婚事敲定。男方還得給女方這邊的親戚發紅包。

如果兩家相距較遠,這來去就得耗上好幾天。如果在臘月裡定親,那實在是忙上加忙,會顧不過來。可以說,定親這事,還挺費時費力和費錢的。

那有朋友肯定會說了,那照你這麼說,那臨近過年結婚,怎麼就不怕忙上加忙了?這呀,一方面是因為臘月裡,大家都忙著祭祖等活動,此時一大幫外人上門,確實也有些不妥。另一方面呢,其實是有點男方的小打算在內。

你想呀!結婚雖然更忙,但是出錢出力後,好歹是把人給娶回家了。這樣一來,家裡就多了個人,也多了個勞力了,不虧,後面忙點也不怕。

可定親這事呢,你巴巴的趕去送錢送物的,這人一時半會兒也接不回家,可能會耽誤了臘月裡的好多事兒。不如緩一緩,等忙過這一陣,大家都空閒點了再說。

而且呀,這「臘」諧音「拉,有拉倒之意,不是個好兆頭。定親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把婚事說定的,可是這個諧音就讓人心裡很不舒服了。雖說這都是子虛烏有的事,但能避則避。

民間還有正月娶媳婦會克公婆,臘月訂婚會敗婆家等說法。這些當然有迷信成分在內,信則有不信則有。但結婚畢竟是人生頭等大事,肯定是不希望有絲毫不吉利因素影響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會結婚避開正月,訂親避開臘月。

點右上角「關注」,看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看不見摸不著的規矩,這些規矩有些非常有道理,有的現在看來則非常無稽,雖然有些非常無稽,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了這些規矩的流傳,形成了口頭語讓人們能簡單直接記住,於是就誕生了俗話這類東西。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過年的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一說農村老話有啥講究,有人就不看內容回了三字「窮講究」,字字扎心,也有的說成了封.建迷.信,這不能完全說錯,但也不是絕對的呀,老話的出發點大部分還是希望傳遞給後者有用的經驗,只不過很多老話在歷史的傳承中,後人理解上,出了點偏差,例如正月理髮,存在很多不利於老舅的段子。
  • 進入臘月,老農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人說「臘不定,正不娶」這句話,來源於我們的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意思簡單明了,就是說臘月不宜定親,正月不宜娶親。雖然說這句話的意思,有一定的迷信成分,實際上和我們傳統的婚嫁,挑選黃道吉日有同樣的道理,無論是定親或者娶親,通常人們都會挑選一個好日子,更多的是圖一個吉利和喜慶。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是什麼?為什麼呢?
    其實在農村有很多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俗語,很多人都不怎麼相信,不過對於一些老人來說,還是需要遵守著這些俗語的,比如即將過年了,來理髮的人變多了,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是因為什麼呢?為什麼說「正月不理髮」呢?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先說結論:「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帶有很強的歷史時代性,在古時候農耕文化下,這句話是人們長期的經驗實踐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在新時代的現在,反而就沒有那麼大的指導意義了。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呢?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和忌諱。 「臘月忌尾」,要好好準備牢記禁忌 臘月就是要好好準備辭舊迎新。臘月是舊年最後一個月,一年即將結束,不好的事情就讓它過去。
  • 農村老人常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啥意思,這個日期出生好不好?
    這句話講的是人「命運」的問題,意思是屬豬正月出生的人以及屬牛五月出生的人運勢會非常的好,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呢?下面聽小編給大家念叨念叨。正月的豬提起養豬,現在農村散戶養豬的人並不多了,但是以前每個村子裡都會有那麼幾家養豬的。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前後有什麼禁忌和講究?
    眼看著就要到年關了,農村裡開始忙碌起來,準備著過年用的年貨。俗話說「百節年為首」,過年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自然也就產生了許多的禁忌和講究。常聽到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進入臘月以後就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了,這是為了過年的時候更加的順暢。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在他救母的這個過程中,最大阻力便是自己的親舅舅二郎神,所以有網友在討論沉香應該如何迅速救母成功的時候,熱度最高的回覆是「只要沉香在正月裡去理髮就可以了」。為何說「沉香在正月裡理髮,就可以成功救母」呢?因為古老相傳「正月理髮死舅舅」,二郎神正是沉香的親舅舅,於是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沉香在正月理髮就可以成功幹掉二郎神了。
  • 電影《臘月正月》登陸央視電影頻道
    劉俊峰導演執導、陳友旺領銜主演的電影《臘月正月》將於12月8日晚上18:22在CCTV6電影頻道故事梗概:電影《臘月正月》講述了發生在河北邯鄲曲周縣農村幾家人之間發生的信與義的故事。爺爺在拾柴路上撿到一個裝著錢的布包,布包被人認領後卻發現失主另有其人,滿懷愧疚的爺爺為兌現承諾償還心債,開始日復一日走村串巷尋找騙錢的人,經過千辛萬苦,最終找回錢包使其物歸原主。故事發生在冬日的北方大地,風格平實質樸,情節一波三折很有內在張力,人物的命運在情節的起伏中牽動人心,結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有時候要結合很多因素去懂,特別是一些初看莫名其妙的話,比如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見時就會感覺茫然,為啥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他們在害怕什麼?比如在過去,人們有兩個時候最忙,農曆五月和八月,五月是收麥子的季節,八月是收秋的季節,於是就誕生了太多關於這方面的俗話和老話。而這句「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為什麼八月會忙斷腰?
  • 電影《臘月正月》開機 老戲骨陳友旺出任男主角
    電影《臘月正月》舉行開機儀式。記者 張欣 攝  長城網1月19日訊(記者 張欣)1月18日,電影《臘月正月》在第一取景地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舉行新聞發布會暨開機儀式,影片總導演劉俊峰攜手主演陳友旺、曹陽等一眾主創亮相。  《臘月正月》取材於燕趙大地上真實發生的感人事件,影片以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為背景,講述了曲周縣農村幾家人之間發生的債與義的故事。
  • 今日冬至,農村老話「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有道理嗎?
    畢竟在我國的農村流行的一些關於節氣的俗語,基本上是按照農曆的時間來計算的,尤其二十四節氣的制定也是按照農曆的時間來推算的。農村俗語:「冬在首,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說的冬至在農曆的11月上旬,那麼整個冬天就會出現暖陽陽,也就是一個暖冬的現象。如果說冬至在是農曆的11月下旬,天氣就非常的寒冷,甚至能把鬼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