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2021-01-09 棒奔霸

導讀: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現在正值中伏期間,天氣也是愈發的酷熱難耐,空氣悶熱得仿佛黏稠一般,讓人呼吸都感覺透不過氣來。這會都在期盼一個大家希望早點到來的節氣:立秋,立秋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依然很熱,但節氣的到來,對於氣溫還是會有明顯的改善,尤其是早晨和晚上的時候,習習涼風的吹來,會讓人感覺到舒爽了很多。所以都在期盼著立秋的早日到來。

後天是農曆的六月初八,也是立秋節氣的到來,農諺有很多關於立秋節氣的說法,很多都是關於立秋之後天氣的走勢情況,立秋之後熱不熱,會不會有秋老虎等等諸多的說法,這些都是多年經驗的積累演變而來,確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存在。按照民間的說法,萬物一切皆有陰陽組合而成,其中也包括立秋,所以立秋也是有陰陽公母之分的,而且按照農諺的說法,如果要是公秋的話,天氣就會比較的涼快,但如果要是母秋的話,天氣就會相對的炎熱那麼今年是什麼秋呢?

萬物皆分陰陽,從而形成相互相成互補存在。白天和晚上,太陽和月亮,都是鮮明的陰陽之分,所以立秋節氣出現的時間節點,也就是區分公秋母秋的關鍵,如果立秋節氣出現在晚上,那麼就是母秋,要是出現在了白天,那麼就是公秋,今年立秋節氣是在農曆的六月初八09時06分,正值白天的時間段,所以說今年的立秋是個公秋,按照農諺所說公秋爽,母秋兇,今年出現涼快天氣的機率比較大,秋老虎出現的機率不會太大。

除了公秋母秋之分外,還有早秋、中秋和晚秋之分,立秋的早晚不同,對於莊稼的收成也會有一定的影響,農諺叫做: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這也是立秋早晚帶來的不同的天氣影響到了收成,立秋比較早的話,氣溫會很快的降低,這樣會讓秋苗很難完全長成,會直接的影響到秋糧的收穫,所以也被叫做丟,意思是丟了不少的收成,立秋比較晚,天氣炎熱的時間比較長,高溫高溼的天氣反而更利於莊稼的生長,自然就會有個好的收成,而出現中秋的話,天氣會比較的炎熱,就連耕地的老牛也會酷熱難耐。

如何區分早秋中秋和晚秋呢?按照民間的說法,立秋節氣出現在農曆六月至七月初為早秋,立秋節氣出現在農曆七月初一至初九的,稱之為中秋,而在初十之後的立秋則是晚秋,今年的立秋節氣出現在了農曆的六月,自然也就是早立秋,早立秋在加上今年是個公秋,所以大概率會出現比較涼爽的天氣,立秋之後並不會很炎熱,雖然農諺是這樣的說法,但隨著現如今大環境的氣候變化異常,很多時候這些農諺也只能作為參考使用,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立秋馬上到來,農村俗語:「公秋爽,母秋兇」指的啥意思?
    2020-08-01 06:40:37 來源: NONO最時尚 舉報   現在雖然很熱,但是今年的立秋卻即將要到來了
  • 「公秋爽,母秋兇」,2020年立秋屬於哪種秋?農戶應注意什麼?
    立秋將至,再過幾天就要立秋了,今年立秋時間在公曆8月7日。進入立秋節氣,大趨勢將是氣溫、雨水逐漸回落,而立秋也將成為一年裡能量轉移的轉折點,萬物將從旺盛生長轉為蕭條成熟。一、「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這句俗語主要意思是:早立秋可能糧食欠收,晚立秋則糧食豐收,不早不晚立秋正好趕上中伏最熱的時候。水稻、玉米等作物當前正值生長發育關鍵期,水稻處於灌漿期、玉米處於花粒期,它們能否順利增產豐收基本上就指望此時了。
  •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但是大家都說,還別高興的太早,現在三伏天還沒有過去,夏季過後更還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日子還在後面呢!那麼今天秋後氣溫究竟如何呢?氣象臺給不出答案,但是農村老人卻憑藉著「公秋熱死牛,母秋扇子丟」、「一日延天熱死人,九日延天熱不成」等俗語道破了玄機,大家都說今年秋老虎是母的,後面的日子都不會太熱了!
  • 立秋將至,俗語「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啥意思?立秋分公母?
    立公秋扇子丟,立秋馬上要到來了,這種炎熱天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漸漸退去,而秋高氣爽也在不久的將來迎接人們的到來。今年立秋是8月7日,也是農曆六月十八,今年的立秋比去年提前了一天。而立秋馬上到來,人們都說「扇子丟,母秋熱死牛」,這是啥意思?立秋還分公母?
  • 立秋將至,「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今年的中伏有20天,中伏裡有兩個重要的節氣,一個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另一個是秋天第一個節氣——立秋,今年的大暑是7月22日,進入大暑,就預示著高溫來襲,這不,現在已經是是中伏了,我國北方進入了伏旱天氣,農民已經開始灌溉農田補給水源。中伏天氣炎熱,出門就感覺是進入烤爐的感覺。而就在不久後我們就要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立秋了。
  • 8月7日立秋,立秋下雨好還是不好?立秋後啥時才涼快?答案來了
    轉眼之間,立秋節氣就要到了!今年受年後疫情的影響,很多農村人,放慢了外出打工的步伐,不少鄉親4~5月份才出去打工!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是今年能找到工作,一年的收入有了指望;發愁的是,時間過得真快,錢還沒賺多少,2020年就「餘額不足」了!的確,進入8月份,立秋節氣來臨,也意味著夏日炎炎即將告一段落,秋天的步伐也日益臨近!
  • 大雪到,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導讀:大雪到,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雪」節氣的科普大雪節氣到了,你們哪裡下雪了嗎?每年的公曆12月6-8日就要迎來大雪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就交大雪節氣,而今年是12月7日迎來了大雪節氣。有些人認為,到了大雪節氣就會下雪,而且還是大雪。
  • 進入立秋後,今年秋老虎是公老虎還是母老虎?立秋又有哪些習俗呢
    進入立秋後,很多人都說立秋涼颼颼,其實不然,立秋並不是就代表著夏天結束,實際這個時候天氣會更加悶熱,在我們民間有著「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的說法,另外在我們農村老輩人常說「秋老虎秋老虎」,它的意思就是說秋天最熱的一段時間,可是這秋老虎還被分成公老虎和母老虎,兩者在秋天出現將會感受到不同的意境,如果說秋老虎是公老虎,那麼立秋之後天氣就會讓人感覺到一絲的涼爽,但如果立秋之後是母老虎
  • 2020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 2020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今年的立秋時間是在8月7日09:06:03,以此來看就是在早上立秋,因此就是「早立秋」。而在民間關於早立秋有著「早上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的說法,就是說早上立秋,秋後就會很涼快,酷暑天將很快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涼爽的秋季。
  • 農諺:「霜降打了霜,來年爛陳倉」啥意思?有道理麼?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8個節氣,也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是秋與冬的過渡節氣。在每年的陽曆10月23號左右,當太陽黃經到達210°時,就到了霜降節氣。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今年霜降節氣具體到來的時間是陽曆10月23號,農曆9月7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古人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 立秋 |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文 | 蕭蕭木下 · 主播 | 京兔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今天是2020年8月7日,庚子鼠年六月十八,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立秋,七月節。……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經歷了春生夏長,從今天開始,萬物從「放」轉「收」,一片梧桐葉落,向世界大聲地宣告著:「秋天,已經來了」。立秋時節,西風起,吹走了夏日的暑氣,帶來了秋日的涼爽。晝夜溫差變大,清晨起床,牆角的花兒草兒上掛著露水,窗戶上也起了霧氣,可以說是「露從今夜白」的真實寫照了。而在夏日裡不知疲憊地日夜歌唱著的知了也因感知到了秋涼,稀稀疏疏地發出了最後悽美哀婉的絕唱。
  •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季節,當北鬥星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時間在每年公曆8月7-9日之間時,為立秋節氣。上古時代以鬥柄指向確定季節交替,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七月節,立字解見秋(立秋)。
  •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時間:2020-03-20 11:37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3月11日了,三月份又將過去一半了。
  • 立秋,聽一曲《秋來秋去》,願你秋日安康!
    小提琴曲《秋來秋去》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四季輪迴,轉眼又是一秋,祝你立秋快樂,秋日安康!——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山河辭暑 梧桐報秋|立秋文案
    世界上美好的東西不太多立秋傍晚從河對岸吹來的風和二十來歲笑起來要人命的你很多人喜歡宋小君的《下雨和見你》中的這句上一篇跨界文案也寫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總要有些隨風有些入夢有些長留在心中……秋天一年中的尾聲時刻也是一年中收穫最多的時候馬上立秋
  • 農村老人常說夏甲子和秋甲子,這是什麼意思呢?對農事有什麼影響
    說到立夏和立秋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是說「夏甲子」和「秋甲子」肯定很多人都會覺得一臉懵,也有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那麼什麼是夏甲子和秋甲子呢?關於甲子雨有一首詞,這首詞出自唐朝張鷟《朝野僉載》的詩中,春甲子雨赤地千裡,夏甲子雨撐船入市,秋甲子雨禾生兩耳,冬甲子雨牛羊凍死。
  • 【美文】 漫川的秋
    一晃,立秋了。民間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之說,意思是,立秋時間在上午,未來天氣清風如水,涼浸浸的;立秋時辰在下午,就要狠熱一陣兒,二十四個秋老虎一個一個猛撲,可熱死牛呢!「秋」,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樹開始落葉。宋•唐庚《文錄》詩曰:仙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 「雷打白露春有」賊「,雨淋白露彎粘泥」,千古農民言啥意思?
    這不一轉眼,今年的白露節氣日已在眼前,聽村裡精通農諺老話的王大爺講,「雷打白露春有「賊」,雨淋白露彎粘泥」,眾所周知,自古以來無論是農曆二十四節氣,還是農諺老話皆與我們農民的生產活動有關,不少的還對農事生產有著特殊的指導意義。老人說,白露,3句老話能「預測」旱澇?
  • 「會看」老農的說法,到底啥意思?
    南方農諺雲「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到了清明節,已是種植早莊稼之時。回想筆者家鄉2019年清明節之時,地上都起「火」了。哪還有地方可種點早瓜早豆!看著缺雨水,冒著地火的天氣,鄉親們心都焦壞了,當時鄰居王大爺,就滿臉愁苦地看著天上說,莊稼作物種植有些糟糕,結果後續的乾旱真是苦壞了人。
  • 「處暑高粱白露谷,秋分路旁看豆撲」,說的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立秋三天遍地紅。這句老話是說立秋以後,高粱開始轉人成熟期,高粱穗子開始變紅臉了,處暑節氣,農民就該開始動鐮收割了。真正的秋收大忙季節到了。"處暑高粱,白露谷,秋分路旁看豆撲",從處暑到秋分的這個月,是農村秋季收穫的關鍵季節,搶收搶種,忙碌不停。「處暑高粱」表示在處暑節氣後就該收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