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劇開播至今,也有網友質疑節奏緩慢。對此,楊玏抱持不同看法,「我覺得還好。從劇本呈現來講,越往後越好看,越往極致上走。我覺得劇本的節奏,從情節點的設置是高潮迭起的。」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胡夢瑩
《清平樂》播出以來,趙禎和曹皇后的矛盾不斷升級,而帝後之所以失和,不少網友調侃直指是韓琦「貌醜不至惑君」的鍋。針對「傳播八卦」的韓琦,網友們紛紛表示韓琦造謠的體制堪比「初級營銷號、八卦kol」,是官家的「毒唯」。
日前,韓琦扮演者楊玏接受騰訊新聞《一線》專訪,對於網友們的紛紛聲討,楊玏忍不住替韓琦喊冤,「他是作為知心人提醒皇帝,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這也合情合理。至於洞房花燭夜,趙禎為什麼沒和皇后待在一起,如果這賴韓琦,我覺得他有點冤,這得問皇上自己了。」
趙禎與韓琦的相處日常更似朋友,而面對趙禎時不時的誇讚,韓琦經常露出羞澀笑,儼然小迷弟上身。對此,楊玏表示,「這戲裡,不是所有人都是官家的粉絲嗎?」而在戲外,楊玏透露父母都在追劇,爸爸楊立新似乎要給自己提意見,但截至目前還沒有點評自己在劇中的表現。
該劇開播至今,也有網友質疑節奏緩慢。對此,楊玏抱持不同看法,「我覺得還好。從劇本呈現來講,越往後越好看,越往極致上走。我覺得劇本的節奏,從情節點的設置是高潮迭起的。」
扮演「顏值擔當」?「顏值這件事不在考量範圍」
騰訊《一線》:在劇中扮演歷史人物韓琦,前期做了哪些功課,看了多少部書?
楊玏:說起來特別慚愧,第一遍看劇本時,尤其是前朝的戲,沒太看明白。因為自己對北宋那段時期和那個歷史,了解得相對較少。所以惡補了一下北宋時期的歷史知識,看了幾本關於韓琦的書,以及史學家寫的北宋和南宋的歷史,包括他們和西夏、遼族之間的關係,他們打的那幾場戰爭,還有南宋開始的王安石變法。
現在播的時候,我也在追劇,看到微博上有很多歷史愛好者或者歷史系的博主發劇中的細節,都是當時我沒有注意到的。這個戲,要說歷史還原度,我還是很服氣的。
騰訊《一線》:韓琦被歷史上公認是高情商,哪些地方讓你特別佩服的?
楊玏:倒不算是高情商,劇情是建立在他和趙禎互為知己的基礎上。在這幫年輕朝臣裡,他雖也是改革派的,但相對沒那麼激進。他心思還是相對縝密的,會思考很久之後再行動。在這方面,他有自己對政治的理解和政治智慧。
騰訊《一線》:戲裡官員的帽子都特別長,拍攝的時候會打到別人嗎?
楊玏:特別會。尤其是剛拍的不適應,對距離沒有太大概念,老忘這上面有帽翅兒。比如我跟凱哥,不在朝堂的時候,凱哥是不用戴那個大長的帽翅兒的,他就戴一個螺旋槳似的往下耷拉的帽子。我倆在園子裡邊走邊說話,經常是他從這邊過去,然後我就「咣當」一下,被門給隔下來了。永遠忘了自己要側一下身,把這兩個帽翅兒給它讓一下。甚至有時垂下來的柳樹枝、樹葉都會打到我。
騰訊《一線》:韓琦在後期有鬍子造型,比較喜歡鬍子版還是清俊小生版的?
楊玏:我喜不喜歡不重要,但我更樂意沒鬍子。有鬍子是一件特別彆扭的事,那鬍子是在紗網上一根根勾上去的。尤其是上鬍子,織出來的鬍鬚一說話就繞到上唇,特別痒痒,老想上手去摳嘴唇。
另外一粘上鬍子,就沒法吃飯了。中午放飯之前,一定要讓化妝組的同事把上鬍子先摘下來,否則吃完就跟小刺蝟似的,鬍子上沾的全是米粒、小果子。飯後還得重新再粘一下上鬍子。戴鬍子不是一個特別愉悅的過程。
騰訊《一線》:覺得自己留鬍子還是沒鬍子更帥?
楊玏:我不是特別在乎自己什麼樣好看、什麼樣不好看。但從身邊人的反應,比如像我媽就說,不願意看我留著鬍子,嫌太髒了。我覺得都行。這玩意兒就看角色需要唄,有時生活中我也有那麼個兩三天、三四天在家待著犯懶,不刮也就不颳了。
騰訊《一線》:韓琦作為《清平樂》的顏值擔當,他一登場就被各種誇,扮演這樣一個角色覺得壓力大嗎?
楊玏:顏值這件事不能在考量範圍,張開宙導演當初找我演,是覺得我適合這個角色。至於形象上的問題,我就不知道了,這可能也是考量的一部分。但你要真的說「顏值擔當」,我覺得談不上。劇中所有前朝後宮的男演員,有一個算一個,顏值都挺高,個頂個的優秀。
一句「貌醜」崩掉帝後同房?「韓琦太冤,這得賴皇上自己」
騰訊《一線》:劇中有大量文言文臺詞,背詞是不是特別大的挑戰?
楊玏:是挺大的挑戰。剛開拍的時候還挺不適應的,每天要花特別長時間去記臺詞。後來我摸索出一套方法,把一句話裡不熟悉的詞語,幻化成一個形象就相對容易。但即便是這樣,拍到最後已經很熟悉那套語言邏輯和臺詞邏輯之後,我掐過表,準備一場戲,不論長短,至少都得一個小時。我們稍微好一點,最苦的還是凱哥,他那戲太不容易了。
騰訊《一線》:片場的日常是不是就是一直背詞?
楊玏:沒錯,我們這戲有一個特別特殊的地方,從第一天去我就發現了。尤其是前朝戲,只要導演一喊停,或者別的部門在調整機位、調光的時候,前朝戲的演員很少聊天。尤其當臺詞特別長的時候,你會發現一人找一個角,就像拳擊手鈴鐺一響就自己找一個角,誰也別跟他說話,沒好臉。片場都沒人逗貧,生怕說一句話,斷了別人想詞的情緒。
騰訊《一線》:播出至今,韓琦一直在認真搞事業,後期會有愛情戲嗎?
楊玏:這個我可以劇透一下,他沒有感情戲,很遺憾。
騰訊《一線》:宋仁宗談戀愛,韓琦悶頭搞事業,會不會羨慕嫉妒恨?
楊玏:我們有段對話,有天皇上和韓琦突然嘮起了家常,趙禎問韓琦怎麼樣,韓琦說出我中舉那年沒過多久就已經洞房花燭了,女兒馬上要嫁人了。他生活上的事已經被編劇大人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我也沒什麼可羨慕的。
而且我覺得,能有這麼多事業戲是個特別過癮的事,雖然拍的時候有點痛並快樂。尤其在朝堂上,當韓琦跟別的大臣針尖對麥芒似的,或者向官家說自己對某件事的理解和心思,大段大段的臺詞說出來真的挺過癮,作為演員是特別幸運的事。
騰訊《一線》:因為韓琦說皇后醜,導致官家新婚夜逃了,很多網友吐槽「韓琦八卦一時爽,趙禎因此毀半生」,還有人調侃「他在找罵的邊緣瘋狂試探」。有沒有人跑到微博罵你?
楊玏:沒人這麼偏激。我覺得韓琦說皇后「貌醜不至惑君」這件事,他說了嗎,他確實說了,而且也確實不符合實際。
但當時韓琦站在那個角度跟趙禎說這件事,是作為皇帝知心人提醒皇帝,幫皇帝解釋了這些大臣們究竟為什麼要推曹皇后為未來皇后。他是應該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這也合情合理。至於皇上洞房花燭夜為什麼沒和皇后待在一起,這個如果賴韓琦,我覺得韓琦有點冤,可能得問皇上自己了。
騰訊《一線》:會覺得他不查實就八卦過分嗎?
楊玏:他沒法查實。他也見不著曹丹姝啊。這怎麼可能啊。他見不著啊。
「如果我爸像官家那樣誇我兩句,估計我也會羞澀笑」
騰訊《一線》:韓琦和趙禎的關係引發網友們熱議,很多人覺得這不像一般君臣,更多像同事、像朋友、像兄弟。
楊玏:我覺得他倆關係稍微特殊一點。劇本在他們青年時代就設計了他們的相遇,兩個人互相了解了對方對於政治、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這才有了後來,當韓琦中舉以後,他和官家又一次相遇。
我認為他倆是通過交流,從君臣關係慢慢發展成出友誼、知己。彼此能明白對方心裡想的是什麼,哪怕一個眼神,皇上在朝堂上對別的大臣說了一句話。
騰訊《一線》:有網友調侃,官家經常會給韓琦上私教vip課,韓琦就像是官家的死忠粉。
楊玏:我認同。不過這戲裡,不是所有人都是官家的粉絲嗎?除了個別心懷鬼胎的。好像北宋時代,甚至整個宋朝時期對於文人、薦官的重視和保護是尤其的,大家都一心想為著這個盛世和朝廷好,都挺敢說敢為的。
騰訊《一線》:韓琦被官家誇讚的時候還羞澀地抿嘴笑,那一幕的內心戲是怎樣的?
楊玏:可不是嗎?頂頭上司這麼誇讚你了,確實有點不好意思,只能抿嘴一笑吧。不能說,「領導你說得對,我就是這麼一人」。
騰訊《一線》:你生活中會有這樣特別迷弟的一面嗎,比如被長者誇讚表現出害羞。
楊玏:我可能還好。我首先聯想到的,如果有一天我爸在業務上誇我兩句,我可能還挺不好意思的。當然到目前為止這個情況沒有發生。所以咱走著瞧吧。
騰訊《一線》:和王凱在片場的相處日常是怎樣的?
楊玏:很好啊,很歡樂。比如拍我們倆的單獨戲,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帽翅兒被什麼東西就刮住了,他過去了,就把我擋在門外。我就能聽見他那種「鵝鵝鵝」特別魔性的笑聲。凱哥特別開朗。
騰訊《一線》:戲裡像朋友,戲外誰帶著誰玩?
楊玏:我們都不敢找凱哥(指王凱)玩,他沒功夫,每天的戲都是從早到晚。我有次聽說,凱哥他們那天傍晚6點多收工,已經給高興壞了,像過年似的。像我是第一次跟凱哥合作,像鈞哥(指劉鈞)、暉哥(指馮暉),他們之前都合作過,也根本就逮不著他。
全劇節奏被指太慢?「我覺得還好,情節設置高潮迭起」
騰訊《一線》:怎麼看這部劇的播出前景。
楊玏:播出前景啊,反正我是挺願意看的,我是一直都追著呢。從劇本呈現來講,後宮戲越到後面(越好看)。在情感上是越來越往高潮、越來越往極致上走的。前朝的戲也是,慢慢的,前朝和後宮在某些議題上是會並行的。
騰訊《一線》:有網友質疑,該劇本身故事慢,改編之後更陷入「慢節奏」。
楊玏:我覺得還好。我覺得從劇本的節奏,從情節點的設置是高潮迭起的。
騰訊《一線》:父母有追看這部劇嗎,有給你什麼反饋?
楊玏:追著看呢。大概知道劇情是怎麼回事,但成片我也沒看過。現在我們家的節奏基本就是晚上吃完飯電視就開著。目前為止還沒做出任何評價,但我估計快了。我看我爸這臉色,好像有點要給我提意見的意思了。
騰訊《一線》:看的時候,他們有發出過什麼感慨嗎?
楊玏:我聽我媽評論最多的還是,這戲裡的臺詞量太大了。我媽這兩天經常在說,凱哥的底子實在是太好了,包括鈞哥(指劉鈞),就是前朝的一些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