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丨《清平樂》楊玏:帝後不同房可不賴韓琦,老爸楊立新還沒評價...

2020-12-25 騰訊網

該劇開播至今,也有網友質疑節奏緩慢。對此,楊玏抱持不同看法,「我覺得還好。從劇本呈現來講,越往後越好看,越往極致上走。我覺得劇本的節奏,從情節點的設置是高潮迭起的。」

騰訊新聞《一線》 作者:胡夢瑩

《清平樂》播出以來,趙禎和曹皇后的矛盾不斷升級,而帝後之所以失和,不少網友調侃直指是韓琦「貌醜不至惑君」的鍋。針對「傳播八卦」的韓琦,網友們紛紛表示韓琦造謠的體制堪比「初級營銷號、八卦kol」,是官家的「毒唯」。

日前,韓琦扮演者楊玏接受騰訊新聞《一線》專訪,對於網友們的紛紛聲討,楊玏忍不住替韓琦喊冤,「他是作為知心人提醒皇帝,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這也合情合理。至於洞房花燭夜,趙禎為什麼沒和皇后待在一起,如果這賴韓琦,我覺得他有點冤,這得問皇上自己了。」

趙禎與韓琦的相處日常更似朋友,而面對趙禎時不時的誇讚,韓琦經常露出羞澀笑,儼然小迷弟上身。對此,楊玏表示,「這戲裡,不是所有人都是官家的粉絲嗎?」而在戲外,楊玏透露父母都在追劇,爸爸楊立新似乎要給自己提意見,但截至目前還沒有點評自己在劇中的表現。

該劇開播至今,也有網友質疑節奏緩慢。對此,楊玏抱持不同看法,「我覺得還好。從劇本呈現來講,越往後越好看,越往極致上走。我覺得劇本的節奏,從情節點的設置是高潮迭起的。」

扮演「顏值擔當」?「顏值這件事不在考量範圍」

騰訊《一線》:在劇中扮演歷史人物韓琦,前期做了哪些功課,看了多少部書?

楊玏:說起來特別慚愧,第一遍看劇本時,尤其是前朝的戲,沒太看明白。因為自己對北宋那段時期和那個歷史,了解得相對較少。所以惡補了一下北宋時期的歷史知識,看了幾本關於韓琦的書,以及史學家寫的北宋和南宋的歷史,包括他們和西夏、遼族之間的關係,他們打的那幾場戰爭,還有南宋開始的王安石變法。

現在播的時候,我也在追劇,看到微博上有很多歷史愛好者或者歷史系的博主發劇中的細節,都是當時我沒有注意到的。這個戲,要說歷史還原度,我還是很服氣的。

騰訊《一線》:韓琦被歷史上公認是高情商,哪些地方讓你特別佩服的?

楊玏:倒不算是高情商,劇情是建立在他和趙禎互為知己的基礎上。在這幫年輕朝臣裡,他雖也是改革派的,但相對沒那麼激進。他心思還是相對縝密的,會思考很久之後再行動。在這方面,他有自己對政治的理解和政治智慧。

騰訊《一線》:戲裡官員的帽子都特別長,拍攝的時候會打到別人嗎?

楊玏:特別會。尤其是剛拍的不適應,對距離沒有太大概念,老忘這上面有帽翅兒。比如我跟凱哥,不在朝堂的時候,凱哥是不用戴那個大長的帽翅兒的,他就戴一個螺旋槳似的往下耷拉的帽子。我倆在園子裡邊走邊說話,經常是他從這邊過去,然後我就「咣當」一下,被門給隔下來了。永遠忘了自己要側一下身,把這兩個帽翅兒給它讓一下。甚至有時垂下來的柳樹枝、樹葉都會打到我。

騰訊《一線》:韓琦在後期有鬍子造型,比較喜歡鬍子版還是清俊小生版的?

楊玏:我喜不喜歡不重要,但我更樂意沒鬍子。有鬍子是一件特別彆扭的事,那鬍子是在紗網上一根根勾上去的。尤其是上鬍子,織出來的鬍鬚一說話就繞到上唇,特別痒痒,老想上手去摳嘴唇。

另外一粘上鬍子,就沒法吃飯了。中午放飯之前,一定要讓化妝組的同事把上鬍子先摘下來,否則吃完就跟小刺蝟似的,鬍子上沾的全是米粒、小果子。飯後還得重新再粘一下上鬍子。戴鬍子不是一個特別愉悅的過程。

騰訊《一線》:覺得自己留鬍子還是沒鬍子更帥?

楊玏:我不是特別在乎自己什麼樣好看、什麼樣不好看。但從身邊人的反應,比如像我媽就說,不願意看我留著鬍子,嫌太髒了。我覺得都行。這玩意兒就看角色需要唄,有時生活中我也有那麼個兩三天、三四天在家待著犯懶,不刮也就不颳了。

騰訊《一線》:韓琦作為《清平樂》的顏值擔當,他一登場就被各種誇,扮演這樣一個角色覺得壓力大嗎?

楊玏:顏值這件事不能在考量範圍,張開宙導演當初找我演,是覺得我適合這個角色。至於形象上的問題,我就不知道了,這可能也是考量的一部分。但你要真的說「顏值擔當」,我覺得談不上。劇中所有前朝後宮的男演員,有一個算一個,顏值都挺高,個頂個的優秀。

一句「貌醜」崩掉帝後同房?「韓琦太冤,這得賴皇上自己」

騰訊《一線》:劇中有大量文言文臺詞,背詞是不是特別大的挑戰?

楊玏:是挺大的挑戰。剛開拍的時候還挺不適應的,每天要花特別長時間去記臺詞。後來我摸索出一套方法,把一句話裡不熟悉的詞語,幻化成一個形象就相對容易。但即便是這樣,拍到最後已經很熟悉那套語言邏輯和臺詞邏輯之後,我掐過表,準備一場戲,不論長短,至少都得一個小時。我們稍微好一點,最苦的還是凱哥,他那戲太不容易了。

騰訊《一線》:片場的日常是不是就是一直背詞?

楊玏:沒錯,我們這戲有一個特別特殊的地方,從第一天去我就發現了。尤其是前朝戲,只要導演一喊停,或者別的部門在調整機位、調光的時候,前朝戲的演員很少聊天。尤其當臺詞特別長的時候,你會發現一人找一個角,就像拳擊手鈴鐺一響就自己找一個角,誰也別跟他說話,沒好臉。片場都沒人逗貧,生怕說一句話,斷了別人想詞的情緒。

騰訊《一線》:播出至今,韓琦一直在認真搞事業,後期會有愛情戲嗎?

楊玏:這個我可以劇透一下,他沒有感情戲,很遺憾。

騰訊《一線》:宋仁宗談戀愛,韓琦悶頭搞事業,會不會羨慕嫉妒恨?

楊玏:我們有段對話,有天皇上和韓琦突然嘮起了家常,趙禎問韓琦怎麼樣,韓琦說出我中舉那年沒過多久就已經洞房花燭了,女兒馬上要嫁人了。他生活上的事已經被編劇大人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我也沒什麼可羨慕的。

而且我覺得,能有這麼多事業戲是個特別過癮的事,雖然拍的時候有點痛並快樂。尤其在朝堂上,當韓琦跟別的大臣針尖對麥芒似的,或者向官家說自己對某件事的理解和心思,大段大段的臺詞說出來真的挺過癮,作為演員是特別幸運的事。

騰訊《一線》:因為韓琦說皇后醜,導致官家新婚夜逃了,很多網友吐槽「韓琦八卦一時爽,趙禎因此毀半生」,還有人調侃「他在找罵的邊緣瘋狂試探」。有沒有人跑到微博罵你?

楊玏:沒人這麼偏激。我覺得韓琦說皇后「貌醜不至惑君」這件事,他說了嗎,他確實說了,而且也確實不符合實際。

但當時韓琦站在那個角度跟趙禎說這件事,是作為皇帝知心人提醒皇帝,幫皇帝解釋了這些大臣們究竟為什麼要推曹皇后為未來皇后。他是應該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這也合情合理。至於皇上洞房花燭夜為什麼沒和皇后待在一起,這個如果賴韓琦,我覺得韓琦有點冤,可能得問皇上自己了。

騰訊《一線》:會覺得他不查實就八卦過分嗎?

楊玏:他沒法查實。他也見不著曹丹姝啊。這怎麼可能啊。他見不著啊。

「如果我爸像官家那樣誇我兩句,估計我也會羞澀笑」

騰訊《一線》:韓琦和趙禎的關係引發網友們熱議,很多人覺得這不像一般君臣,更多像同事、像朋友、像兄弟。

楊玏:我覺得他倆關係稍微特殊一點。劇本在他們青年時代就設計了他們的相遇,兩個人互相了解了對方對於政治、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這才有了後來,當韓琦中舉以後,他和官家又一次相遇。

我認為他倆是通過交流,從君臣關係慢慢發展成出友誼、知己。彼此能明白對方心裡想的是什麼,哪怕一個眼神,皇上在朝堂上對別的大臣說了一句話。

騰訊《一線》:有網友調侃,官家經常會給韓琦上私教vip課,韓琦就像是官家的死忠粉。

楊玏:我認同。不過這戲裡,不是所有人都是官家的粉絲嗎?除了個別心懷鬼胎的。好像北宋時代,甚至整個宋朝時期對於文人、薦官的重視和保護是尤其的,大家都一心想為著這個盛世和朝廷好,都挺敢說敢為的。

騰訊《一線》:韓琦被官家誇讚的時候還羞澀地抿嘴笑,那一幕的內心戲是怎樣的?

楊玏:可不是嗎?頂頭上司這麼誇讚你了,確實有點不好意思,只能抿嘴一笑吧。不能說,「領導你說得對,我就是這麼一人」。

騰訊《一線》:你生活中會有這樣特別迷弟的一面嗎,比如被長者誇讚表現出害羞。

楊玏:我可能還好。我首先聯想到的,如果有一天我爸在業務上誇我兩句,我可能還挺不好意思的。當然到目前為止這個情況沒有發生。所以咱走著瞧吧。

騰訊《一線》:和王凱在片場的相處日常是怎樣的?

楊玏:很好啊,很歡樂。比如拍我們倆的單獨戲,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帽翅兒被什麼東西就刮住了,他過去了,就把我擋在門外。我就能聽見他那種「鵝鵝鵝」特別魔性的笑聲。凱哥特別開朗。

騰訊《一線》:戲裡像朋友,戲外誰帶著誰玩?

楊玏:我們都不敢找凱哥(指王凱)玩,他沒功夫,每天的戲都是從早到晚。我有次聽說,凱哥他們那天傍晚6點多收工,已經給高興壞了,像過年似的。像我是第一次跟凱哥合作,像鈞哥(指劉鈞)、暉哥(指馮暉),他們之前都合作過,也根本就逮不著他。

全劇節奏被指太慢?「我覺得還好,情節設置高潮迭起」

騰訊《一線》:怎麼看這部劇的播出前景。

楊玏:播出前景啊,反正我是挺願意看的,我是一直都追著呢。從劇本呈現來講,後宮戲越到後面(越好看)。在情感上是越來越往高潮、越來越往極致上走的。前朝的戲也是,慢慢的,前朝和後宮在某些議題上是會並行的。

騰訊《一線》:有網友質疑,該劇本身故事慢,改編之後更陷入「慢節奏」。

楊玏:我覺得還好。我覺得從劇本的節奏,從情節點的設置是高潮迭起的。

騰訊《一線》:父母有追看這部劇嗎,有給你什麼反饋?

楊玏:追著看呢。大概知道劇情是怎麼回事,但成片我也沒看過。現在我們家的節奏基本就是晚上吃完飯電視就開著。目前為止還沒做出任何評價,但我估計快了。我看我爸這臉色,好像有點要給我提意見的意思了。

騰訊《一線》:看的時候,他們有發出過什麼感慨嗎?

楊玏:我聽我媽評論最多的還是,這戲裡的臺詞量太大了。我媽這兩天經常在說,凱哥的底子實在是太好了,包括鈞哥(指劉鈞),就是前朝的一些大臣。

相關焦點

  • 《清平樂》韓琦楊玏嘴貧有梗被稱段子手
    《清平樂》首周開播以來,話題不斷,韓琦「貌醜不至惑君」更是成最新流行金句,登上熱搜引發眾人討論。《清平樂》中朝堂和後宮脈絡雙線交織,趙禎廢后,面臨重新立後,眾臣推薦由江疏影飾演的曹氏,但卻令趙禎不解問韓琦緣由。
  • 楊立新改變徐帆命運,61歲被傳二婚,今兒子成《清平樂》顏值擔當
    ,當時的徐帆只當作是客套話,卻沒想到在第二年的春節就收到了楊立新的賀卡。其實張國榮為了演好「程蝶衣」這個角色,還專門提前3個月到北京學習了北京話和京劇,可見為了塑造角色也是費了很多心思,但因為說臺詞的時候還是有港味,於是英達便向陳凱歌推薦了楊立新。
  • 三十而已的楊玏,還在自得其樂,退休的老爸還能拼多久?
    楊立新的兒子說起楊玏,很難繞開他的父親。楊玏的父親楊立新,是我國著名話劇演員,曾在國內情景喜劇的開創者——《我愛我家》中扮演賈志國。前兩年口碑收視雙豐收的《大江大河》中,他還扮演水書記一角。正因為有這樣演藝圈的前輩老爸,楊玏從小就在話劇舞臺浸淫。就像是黃多多,老爸黃磊,老媽孫莉都是話劇愛好者,她想要入行起來也非常容易。楊玏從小在濮存昕、宋丹丹、徐帆以及何冰老師等演員的關懷下成長,對於演技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 清平樂喜報:帝後終於同房 但……蓋著棉被聊公事這是認真的嗎?
    清平樂喜報:帝後終於同房 但……蓋著棉被聊公事這是認真的嗎?時間:2020-04-27 10: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喜報:帝後終於同房 但蓋著棉被聊公事這是認真的嗎? 《清平樂》正在熱播當中,這是一部由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
  • 楊玏寫給老爸楊立新的一封家書!
    楊玏,青年演員,楊立新之子,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戲劇系2008級。曾出演《匆匆那年》、《小丈夫》、《致青春》等劇,因《匆匆那年》「陳尋」一角廣受歡迎。徐帆姑姑和好多長輩現在見到我還不忘囑咐一句「讓你爸少跑,上歲數了膝蓋和腰都受不了」,可此前他不聽勸,風風雨雨的,半輩子就這麼跑過來了。五六歲那會兒,為了鍛鍊我的運動神經,我爸給我買了輛那種後輪一邊有一個小輪子的童車。等我四個輪子騎熟了,他就把兩個小輪子卸了,在車座下面的車梁上用布條拴了根半米多長的竹棍兒。
  • 不坑爹不坑姑,從弟弟到哥哥,楊玏不一樣的星二代
    今天我們要來說的不是什麼大牌星二代而是低調紮實的星二代——楊玏。楊立新楊玏從小生長在北京的楊玏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因為父親楊立新的單位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後面簡稱人藝)如果說真正的有了關注度是什麼時候可以毫不掩飾的說是《大丈夫》這部電視劇裡面他飾演的是個剛剛畢業的小年輕喜歡上了一個成熟穩重的大姐姐(俞飛鴻飾演)對於這個大姐姐不僅體貼入微還幫忙帶娃最後修成正果。因為風格幽默演技真實,楊玏成為了不少粉絲的寶藏男孩。之後的《小丈夫》《何以笙簫默》差不多的小男生追求愛情的劇集讓人們對他有了定位,仿佛他就是這個路子的。
  • 星二代楊玏:與渣男有關卻大獲成功,被吐槽靠父上位,實情曝光
    如今正在熱播的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自開播以來這部劇的熱度就一直居高不下,並且相關內容還頻頻登上熱搜,這是因為這部劇講述了三個三十歲的女人在家庭和事業上的無奈與掙扎,其中的很多內容都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特別能引起女性觀眾的共鳴。
  • 許幻山的嶽父竟然是陳嶼父親,楊立新楊玏父子同臺,被人質疑拼爹
    他是《何以笙簫默》中的攝影師路遠風,是《清平樂》中的名臣韓琦,是《小丈夫》中的陸小貝,是《致青春》中的陳孝正。說起楊玏的家庭背景,那可不簡單。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星二代,父親是著名演員楊立新,獲得過北京市第一屆德藝雙馨藝術家的稱號。由於父親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演員,楊玏不僅在這家劇院裡度過了童年時光,還認識了一大批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徐帆、濮存昕、陳道明、宋丹丹等。
  • 如何評價《三十而已》中的陳嶼,楊玏:這個星二代不簡單
    雖然,他不喜歡表達愛,但是他卻是一個行動派,只是不喜歡用嘴皮子去花言巧語,而是俯下身子去做每一件事,例如為妻子儘快安排手術,為她安裝小夜燈,每次把她脫下的鞋子放到鞋架上,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小到給遙控器換電池,都要他親自動手。
  • 繼《清平樂》後,楊玏驚喜搭檔劉詩詩,新劇《流金歲月》今日開機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的播出,讓很多劇荒的人又有了新的娛樂消遣。 在劇中,王凱與江疏影的演技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將劇中人物的細膩感情發揮得淋漓盡致。 但是在劇中,還有一個演員值得觀眾注意,那就是楊玏。
  • 網曝楊立新之子楊玏,因戲生情追毛曉彤,網友:祝福,希望是真的
    01 今年33歲的楊玏,是知名演員楊立新的獨子,算是「星二代」。 楊玏的「玏」雖然和「功」很像,但不念「功」,而是發「樂」的音,意思是「似玉的美石」,十分文雅,據說是父親楊立新翻著字典取的。
  • 我懷疑《清平樂》對著古畫找演員 王凱楊玏都像畫中人
    歷史上韓琦是有名的美男子,在《清平樂》的劇情中亦有體現,就連太后也誇讚了「這個韓琦一表人才」可能有觀眾會覺得楊玏雖然是帥哥,但不至於成為門面擔當這麼高評價吧?須知古人的審美和現代人的審美本身就有不同,再家上古人覺得身量高美髯皆為「美」,這和當代女性很多都不喜歡鬍子邋遢的男生,形成鮮明對比。
  • 專訪 | 楊玏,三十而已,不怕招黑
    在楊玏的記憶裡,父親是個活躍在戲劇舞臺上的大忙人,《茶館》裡的秦二爺、《雷雨》裡的周樸園,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印在腦子裡,比生活中的父親形象還要清晰。「我爸是我認識的人裡邊最樂觀的一個。生活上從來沒見他和誰紅過臉,也沒和我急過。他是我尊敬的爸爸,也是我永遠的『新新哥』。」楊玏身上那股北京男人的隨性,多少也受了老爸的遺傳。
  • 《清平樂》韓琦海報中的背景畫是什麼?為什麼以此畫配韓琦?
    符合史實的服飾、精美的布景,這些詞是觀眾對熱播劇《清平樂》的評價。《清平樂》講述了宋仁宗趙禎的一生,許多的文人大臣,比如範仲淹、韓琦、晏殊等人,也在劇中相繼出現,展現了他們的生活。細心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為了符合歷史劇情,電視劇《清平樂》用了大量的宋畫。就連角色海報背景用的也是宋畫,同範仲淹、晏殊背景海報中出現的山水畫不同的是,由楊玏飾演的韓琦背景海報中出現了同竹子有關的畫。
  • 百花面對面丨楊玏獻唱電影節閉幕式:沒打算演戲唱歌兩棲發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攝影 張琮 新媒體支持 孫軼從網劇《匆匆那年》、劇版《致青春》中的青澀男生陳尋、陳孝正,到今年熱播劇《清平樂》中出演有史可據的歷史人物韓琦,再到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中被生活和婚姻摩擦的陳嶼,青年演員楊玏不斷拓展著戲路,帶給觀眾驚喜
  • 楊玏 三十而立還是三十而已 這是個問題
    其實在楊玏眼中,爸爸楊立新就是個極不浪漫的人,但媽媽了解他,包容並理解他的這一點,父母的融洽也給了楊玏燦爛暖心的性格,不張揚,知道自己要什麼。拍《清平樂》時只要手機一響10分鐘後便四散回去背戲了《三十而已》並非楊玏今年唯一的爆點,之前同樣帶有現象級氣質的古代傳奇劇《清平樂》,風起雲湧與兒女情長並重,成就了楊玏的第一次古裝劇體驗。
  • 「獨家專訪」 楊玏:《三十而已》,陳嶼這個角色的負面標籤不是壞事
    生活上從來沒見他和誰紅過臉,也沒和我急過。他是我尊敬的爸爸,也是我永遠的『新新哥』。」楊玏身上那股北京男人的隨性,多少也受了老爸的遺傳。那時候,他白天上課,早晚只能各留出兩個小時排練,結果上臺以後,「所有東西都是亂的,但沒別的辦法,就把那幾場生扛下來了」。為了確認兒子在美國是正兒八經的學習,楊立新還親自去美國視察了一番,告誡楊玏,要遠離「黃賭毒」。「我爸就是我爸。」楊玏說,「我出去幹活不能給他丟人,這是我的心理底線,是時刻提溜著我的一件事兒。」
  • 「星二代」楊玏的修煉記
    後來,楊立新在《金星秀》上忍不住告訴金星,「玏」說白了就是小石頭,跟窮人家給孩子起的狗剩子等名字沒啥區別。只不過讀起來還挺洋氣。面對這個可愛的孩子,楊立新忍不住抱著親了又親,喜歡的不行。隨著《三十而已》中的陳嶼,《清平樂》中的韓琦以及未來《流金歲月》中的章安仁等角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楊玏迎來了一個演技和關注度爆發的年份。
  • 楊玏|演技在成長,標籤在褪色
    楊玏無縫連結得演繹出了完全不同的特質。他之前還演了《清平樂》中的韓琦,臺詞和表演都相當穩,尤其是老年的戲份相當考驗功力,他的完成度非常不錯。不得不說,楊玏入行以來在演技上的成長肉眼可見。記得2014年《大丈夫》播出時,大家初識楊玏,當年採訪他時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率真和青澀,上來先科普自己的名字怎麼讀,「好多人都不知道我的名字怎麼念,是楊功?還是楊肋?
  • 同是星二代,為何楊玏好評如潮,陳月末卻還是捧不紅?
    其實在《三十而已》劇中,楊玏爸爸楊立新也有參演,只是二人沒有對手戲。其中,楊立新扮演了顧佳的爸爸,和顧佳父女的對話一度登上熱門話題,讓眾人看到鮮明的角色形象。在劇中,楊玏和父親各自展現著他們紮實的表演功底,楊玏更是被眾人稱讚為最成功的星二代。